人民幣匯率改變過去單單釘住美元一種貨幣、而是選擇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機製改革方案,有助於從各種貨幣的漲跌互現中減輕美元對人民幣的影響、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

在談到人民幣匯率時,經常聽到的一個名詞是“一籃子貨幣”或“一攬子計劃”。那麽,它究竟是指什麽呢?

從名詞上看,“一籃子”一般用於一籃子貨幣、一籃子匯率、一籃子指數等地方,而“一攬子”一般用於一攬子計劃、一攬子方案、一攬子政策、一攬子措施等地方。

一攬子是指大規模的或者沒有區別的交易或行為,或者是對各種事物不加區分或不加選擇。尤其是在國際談判中,在麵對一係列關係錯綜複雜的問題時,各方都會從妥協的角度出發考慮采用一攬子方案,意思是說要麽同時解決這些所有問題、要麽一個問題也不解決,不允許選擇解決其中的部分方案而拒絕解決另一部分方案。

而一籃子貨幣是指把多個主要貿易國貨幣按照貿易往來的比重大小編製成一種綜合的貨幣指數。也可以說,一籃子貨幣是作為設定某種匯率參考的一種外幣組合。

“一籃子貨幣”雖然隻有短短五個字,其實內容很複雜。

既然是貨幣組合,毫無疑問其中就不隻是一種外幣,而是有許多種外幣,這些外幣在這個組合中所占比重大小各不相同,其依據是這種外幣在本國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如何。

例如,如果某個國家的對外貿易中有35%是以美元計價的,那麽這個國家的一籃子貨幣計劃中美元所占比重就可能也會設定為35%。

不用說,當某一種外幣所占比重極高時,這種貨幣組合的數量就會很少,就會變成實際上釘住單一特定貨幣。

例如,我國過去的對外貿易中90%以上是用美元結算的,所以就很容易理解當時的人民幣匯率為什麽會采用釘住單一貨幣美元的方式了。

人民幣匯率釘住美元,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人民幣跟在完全市場化的美元後麵亦步亦趨:美元升值人民幣也升值,美元貶值人民幣也貶值。表麵上看,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多年沒變,但實際上相對於其他貨幣來說,人民幣匯率的變動還是非常大的。

而現在人民幣匯率改革後,不再釘住單一美元,而是釘住一籃子貨幣,就改變了那種亦步亦趨方式。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人民幣匯率隻釘住美元、日元、歐元三種貨幣,雖然美元貶值了,可是由於日元或者歐元在升值,人民幣就可能會根據它們各自的不同權重和漲跌幅度,來確定是升值還是貶值及其幅度大小。

一般來說,由於釘住的是一籃子貨幣,而這一籃子貨幣中總會出現有的貨幣在升值有的在貶值,相互抵消掉一部分影響,所以這時候比較容易維護本國貨幣(人民幣)的穩定。

那麽,目前人民幣一籃子貨幣中究竟包括多少種外幣組合,以及它們的權重分別是多少呢?這是國家機密,你不用打聽。但一般認為,其中的外幣品種不會超過6種,否則會在管理上帶來較大麻煩。

但據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全球外匯策略師主管猜測,人民幣一籃子貨幣的貨幣組合一共有10種,其幣種和權重分別是:日元23%、美元22%、歐元16%、新台幣11%、韓元11%、港元7%、新加坡元4%、英鎊3%、馬來西亞林吉特2%、加拿大元3%[注釋1]。如果真的是這樣,表明它受亞洲貨幣影響較大、受美元影響較小。

與此同時要考慮的是,無論確定什麽樣的一籃子貨幣,都有一些基本原則需要遵守,例如:一是這個國家應該是經濟大國或貿易大國;二是要經濟穩定,匯率不會發生激烈變動;三是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四是與我國有比較大的貿易往來。

2005年7月21日,我國政府宣布解除人民幣與美元的聯係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並即刻提升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2%到1:8.11。為了幫助公眾準確理解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中國人民銀行特地發布鄭重聲明如下[注釋2]:

1.人民幣匯率初始調整水平升值2%,並不表明人民幣匯率第一步先調整2%、以後還要作進一步調整。換句話說,人民幣匯率在此以後的調整應當根據市場需求狀況來進行,並不總是升值的。

2.人民幣匯率升值2%的具體數據是根據匯率合理、均衡水平測得的,既考慮了我國貿易順差的結構調整需要,也考慮到了國內企業的承受能力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基本上與商品和服務項目平衡。

3.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漸進性。但這種漸進性是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方麵的改革應該一步一步來,而不是指人民幣匯率水平調整必然會一步步上升。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特地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部分機關幹部參加的學術討論會上表示,今後的人民幣匯率是浮動的,是根據一籃子貨幣反映的客觀波動來調整的,不再是官方的調整[注釋3]。

所以完全可以說,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幣匯率機製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雖然從數字來看,人民幣隻有小幅升值2%,可是這卻奠定了人民幣匯率從原來的“釘住”一籃子貨幣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這兩者之間有著根本的不同。

釘住一籃子貨幣實際上體現的還是固定匯率,而這次改革采用的是參考一籃子貨幣,實際上就表明這是一種浮動匯率,這種浮動匯率是在聯係多種貨幣的基礎上,同時根據市場供求關係形成的,因而有助於人民幣穩定、有效防範投機風險。

毫無疑問,這裏的關鍵是如何選擇這籃子裏麵的貨幣,以及賦予它們什麽樣的權重,這也是人民幣匯率機製形成的關鍵[注釋4]。

當然,人民幣匯率這種參考一籃子貨幣機製如果今後能夠改成“有彈性的、以一籃子貨幣為主要參照”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將會更好地發揮以下作用:緩解國內經濟過熱和國際收支不平衡壓力;減緩短期熱錢流入;避免對國內實體經濟產生過大衝擊;具有可以長期運行的可行性和公信力[注釋5]。

[注釋1]《猜測:新的一籃子貨幣組成》,2005年7月22日民營經濟報。

[注釋2]《中國人民銀行就人民幣匯率初始調整水平升值2%發表鄭重聲明》,2005年7月26日新華社。

[注釋3]李衛玲:《央行行長周小川:人民幣匯率波動今後非官方調整》,2005年8月1日國際金融報。

[注釋4]袁元:《升值一小步,改革一大步》,2005年7月23日瞭望新聞周刊。

[注釋5]馬駿:《建議人民幣匯率采用有彈性的一籃子模式》,2010年3月9日網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