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雖然主要涉及到中美兩國,但由於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所以實際上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總體來看,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戰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人民幣匯率與世界經濟形勢密切相關。雖然最氣勢洶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是美國,但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問題事關全球經濟貿易。
具體地說,美國挑起人民幣匯率問題後不外乎有三種結局[注釋1]:
一是中美雙方引發貿易大戰,並且一發而不可收拾,這就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進入大蕭條。
不用說,這種結局無論是美國還是我國都是希望能竭力避免的。
二是中美兩國進行貿易冷戰,就是雙方僵持下去。
這種情況下中美貿易仍然會繼續下去,可是雙方的貿易量會減少許多,這就使得中美雙方與其他各國的貿易結構發生變化。
其結果是,全球經濟本來是由美國為主導的,而現在很可能會發生格局重組,分裂為三個區域化市場,其中最孤立的是美國所在的北美市場,由此推動巴西、俄羅斯等國經濟向我國靠攏,從而削弱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不用說,這種局麵是美國更不願意看到的。
三是美國挑起人民幣匯率問題,結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讓人民幣取代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雖然這種情形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但卻會在全球貨幣市場上動搖美元的這種霸主地位,最終形成美國、中國、歐洲共同為維持美元主導全球經濟秩序,導致全球主要匯率之間的變動要進行協商才能達成相對穩定的國際金融秩序格局。
當然這也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因為它從中不但得不到任何好處,而且力量還會有所削弱。
所以無論怎麽看,人民幣匯率一旦成為“問題”,無論怎麽解決這個問題都可能會發生或重或輕的貿易戰,而這種貿易戰雖然會導致兩敗俱傷,但相對而言吃虧更大的是美國。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麵:
一方麵是,美國現在從我國進口的商品價格都比較低廉,基本上是美國不生產的產品。一旦打起貿易戰來,美國就隻能從其他國家進口這些產品。不用說,這時候美國的進口成本必然會提高,這樣就侵蝕到了這些美國企業本來就很低的利潤,要麽降低企業競爭力,要麽就是通過提高產品售價來推動物價上漲,最終導致美國的消費者從中吃虧。
另一方麵再來看我國。我國的出口企業當然會從這場貿易戰中遭受損失,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因為我國本身就具有潛力很大的國內市場等待挖掘;並且我國沒有巨大的債務壓力,所以可以通過轉向國內基礎投資建設、更快地調整經濟結構。
當然,在中美發生貿易戰的同時,有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從剛剛複蘇中再次陷入動**,甚至步入衰退。從國際上看,人民幣升值不但無助於解決發達國家的貿易赤字,還會給全球經濟造成更大波動。
因為從道理上講,我國出口企業中的外資企業占有很大比重,美國等國家的跨國企業在我國生產的產品,供應的是全球市場,而人民幣升值意味著這些企業的商品、服務價格都會有進一步增長。由於人民幣升值,這些跨國企業的出口也會大幅度減少,這就勢必會影響全球貿易流動,不利於拉動消費來發展全球經濟。
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還會引發對整個亞洲地區貨幣的整體升值預期,從而引發短期流動資本進入亞洲地區從事投機活動。如果是這樣,那麽整個亞洲地區乃至全球金融秩序的穩定都會遭到破壞。正如《福布斯》雜誌總裁兼主編史蒂夫·福布斯所說,貨幣之間的匯率從長期來看需要保持穩定,短期內的改變隻會造成混亂,從這一點上來看任何壓逼人民幣在短期內大幅度升值都是一種錯誤[注釋2]。
更不用說,我國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這就注定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對全球經濟發展和國際貨幣體係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例如,2010年3月16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政策簡報就認為,如果人民幣匯率完全受不可預測的市場力量所支配,那就必然會嚴重影響中國國內市場的穩定,從而導致整個亞洲地區和全球市場的穩定也同樣受到威脅[注釋3]。
有鑒於此,人民幣匯率變動也不得不會考慮全球經濟形勢變化。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早在2009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9年第三季度)》中,就第一次出現了“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的新表述,這表明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匯率的調控態度已經發生微妙變化。
而在此以前,中國人民銀行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一貫提法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例如2008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機全麵爆發後,中國人民銀行連續三個季度沒有在貨幣政策委員會的例會聲明中提到人民幣匯率問題,而直到2009年10月27日,國家商務部還表示,雖然人民幣升值壓力在加重,但我國不太可能在外貿出口顯著增加之前就大幅度調整匯率政策;時隔幾天後,國家商務部部長陳德銘還在我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俗稱“廣交會”)調研時指出,由於我國外貿形勢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所以未來相關經濟政策和人民幣匯率會繼續保持穩定。
可是過了僅僅不到10天,上述新表述就明確地給外界傳達出了這樣一個信號:人民幣匯率從此將會變得更加富有彈性[注釋4]。
道理很簡單:人民幣匯率關涉到全球經濟形勢,而全球經濟形勢同樣是人民幣匯率政策調整的重要參考依據。
[注釋1]《專家稱中美人民幣匯率之爭可能引發大蕭條》,2010年3月25日CCTV今日觀察。
[注釋2]《人民幣匯率博弈背後的玄機》,2010年4月9日半月談。
[注釋3]《人民幣匯率博弈背後的玄機》,2010年4月9日半月談。
[注釋4]程默:《國際貿易摩擦中的人民幣匯率》,2009年12月5日IT經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