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人民幣升值不會給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造成多大影響,但實際上這種影響或多或少是存在的。這些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走高,隨之而來的是美中貿易摩擦也在減少。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逼迫人民幣升值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減緩美中貿易逆差。
那麽,人民幣升值能否如美國人所願呢?國內輿論基本上是一邊倒,認為人民幣升值無助於減少美中貿易逆差。而實際上,話並不是這麽絕對的。因為目前的人民幣雖然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所謂人民幣升值主要是體現在人民幣和美元之間,但人民幣升值對減少美中貿易逆差肯定會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至於影響程度究竟有多大,則見仁見智。
不僅僅是人民幣升值問題,就連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中美雙方貿易衝突一直不斷,其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美國的對華貿易逆差問題。人民幣升值無疑是符合美方利益的,可以作為證據的是自從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不斷處於升值之中,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已經減少了不少。反過來想一想也是,如果人民幣升值對美國不利,它們也不會這麽起勁地逼迫人民幣升值了。
當然,這幾年來由於人民幣不斷升值,中美雙方的貿易摩擦在逐步減少,這也是我國政府希望看到的。因為歸根到底,我國和美國分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誰也離不開誰。
尤其是2010年初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確定了美國出口貿易額在今後5年內翻番的目標,如果美國沒有我國的配合(把更多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到我國),這一目標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事實上,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叫囂聲浪與美國對我國的貿易逆差大小緊密相關。每當美中貿易逆差擴大時,這種叫囂聲就會一陣響過一陣,而當貿易逆差有所縮小時情況就會略好一些。
據美國商務部2010年4月13日公布的數據,2010年2月美國對我國的貿易逆差縮小到165億美元,是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點。美國從我國的進口則下降了7.2%,下降到234億美元,也是2009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當月美國由於消費品和其他產品進口劇增,使得美國的總體貿易逆差也從1月份的370億美元增加到2月份的397億美元,雖然出口隻增加了0.2%,卻是美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佳表現了。與此同時我國公布的數據為,2010年3月我國對美出現貿易逆差,數額為72.4億美元,是2004年4月以來第一次出現的貿易逆差[注釋1]。
不管怎麽說,美國對我國的貿易逆差縮小到一年來的最低水平,這無論對美國對我國來說都是一條“好消息”——對美國來說,美國對我國的貿易逆差縮小是它所希望看到的;而對於我國來說,這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請特別注意2010年4月13日這個時間點,這正是美國推遲把我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名單的轉折點。
雖然美國這樣做也有著其他一係列的原因,但無疑這時候的美中貿易逆差在快速縮小也是原因之一。
[注釋1]張濤等編譯:《美國2月對中國貿易逆差明顯縮減,人民幣升值壓力可能減小》,2010年4月14日路透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