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強調人民幣匯率問題的一大理由是貿易逆差,而事實證明人民幣匯率與美國的貿易逆差沒什麽關係。貿易的問題隻能通過貿易來解決,依靠意識形態是解決不了貿易問題的。

貿易的問題隻能通過貿易來解決,企圖通過政治、軍事手段來解決那隻能是癡人說夢。尤其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美國希望通過逼迫人民幣升值給貿易問題尋求答案,可謂是緣木求魚。

當然,美國人自己對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心知肚明的,隻是不願意承認不能自圓其說罷了。

2010年3月24日,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在接受美國電視媒體采訪時代表美國政府發表了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最明確的信號:美國不強迫中國改變人民幣匯率政策。顯然,這是說給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鍾山聽的。雖然這一觀點和美國部分議員、學者有明顯不同,但作為美國政府法定的美元匯率政策“一號人物”,他並不擔心美國會與我國發生貿易戰[注釋1]。

從中容易看出,他的這種表態實際上透露出了所謂“人民幣威脅論”在美國並沒有太大的市場,充其量隻不過是少數政客為了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目的而玩的政治遊戲。

他先是強調:“中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中國將會決定其匯率。我們不能強迫其做出改變。”然後又意味深長地說,他相信中國會以自己的理由來決定結束人民幣釘住美元的政策。

2010年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上用一組數據來表明人民幣匯率沒有被低估。他說:“去(2009)年我們統計了37個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情況,其中有16個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是增長的。就是歐盟地區,出口總體下降20.3%,但是對中國的出口隻下降15.3%。”

他舉例說,2009年德國對我國的出口高達760億歐元,達到曆史最高點;美國2009年的出口雖然下降到17%,可是對我國的出口僅僅下降了0.22%,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事實上,我國已經成為周邊國家包括日本、韓國的出口市場,也成為歐美國家的出口市場。而從2010年的一、二月份來看,我國外貿大省廣東省對美國的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16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96.5億美元,增長了11.6%;從美國進口19.5億美元,增長了28.3%[注釋2]。容易看出,就這個部分來說對美國是有利的。

而實際上,人民幣的現有匯率水平是在較長時期內長期政策累積的結果,所以任何希望在短期內通過一次性升值就能徹底解決問題、“一步到位”的想法都是很天真的,也是行不通的。

因為隻有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才是解決目前各種貿易問題的前提;相反,如果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必定會造成兩敗俱傷乃至多敗俱傷的局麵,傷害到現行國際貿易體係和全球金融秩序[注釋3]。

所以,正確的辦法是中美雙方坐下來談。我國政府要告訴美國,讓美國確信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是靠政治和經濟施壓就能解決的,比匯率漲跌更重要的是人民幣匯率製度改革;而隻有在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才可能實現這種製度上的轉變。

與此同時,要正視中美貿易雙方不平衡的現實,但貿易的問題仍然必須由貿易來解決。這種巨大的貿易順逆差實際上反映了雙方進出口商品結構上的矛盾,而這種矛盾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的。

那麽,怎麽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對於我國來說,應該進一步研究進口戰略,而不是把那麽多外匯儲備僅僅用來購買美國政府的國債,要把相當一部分用來購買美國的產品。就像過去中美雙方產生貿易摩擦時,總是有計劃地組織到美國去采購,就是一種可行辦法。當然這種采購不是胡亂采購一通,而是要從我國的長遠利益和互惠互利角度出發,仔細研究並確定商品目錄。

而對於美國來說,也應當重新審視對我國的出口限製,特別是要放寬對一些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製,這樣才便於我國從美國購買更多的產品。這既有助於美國經濟複蘇、緩解就業壓力,又能減少貿易逆差。

例如,目前美國禁止對華出口商品的目錄清單多達7000頁紙,硬是把巨大的出口潛力自己給堵死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5月我國發生汶川大地震後提出向美國購買一架大型直升飛機用於抗震救災,就遭到了拒絕。

實際上美國在這裏不但不聰明,而且很愚蠢。看起來你這是實行技術封鎖,可你這樣一封鎖反而促使我國加快自主研發進程,很快,我國自行研製的大型直升飛機就試飛成功了,而美國該賺的錢卻沒有賺到[注釋4]。

有人天真地認為,我國購買美國國債的一大好處是,如果有必要可以大肆拋售美國國債、打擊美國的金融體係。如果我國真的這樣做,一方麵其他國家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逢低吸納廉價債券、進行長期投資;另一方麵,即使你把手中的美國國債全部拋售完了,也無法動搖美國的金融大國地位,反而會讓自己造成巨大損失。

綜上所述,貿易的問題還是要通過貿易來解決,這樣對雙方及多方都有利。既能促使各方互惠互利,又不至於大家撕破了臉皮說話。

[注釋1]朱周良:《白宮表態:不能強迫中國改變匯率》,2010年3月26日上海證券報。

[注釋2]溫家寶:《人民幣未低估,將保持匯率穩定》,2010年3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

[注釋3]李山泉:《人民幣升值與中美貿易戰》,2010年3月30日第一財經日報。下同。

[注釋4]李德水:《人民幣升值無助於增加美國就業》,2010年3月25日國家統計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