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逼迫人民幣升值越是猖狂的時候,我們越要保持清醒頭腦。以靜製動,就是一種不變應萬變策略。從某種角度看,匯率問題就是西方國家打的一種“心理戰”。
就在西方國家逼迫人民幣升值的鼓噪聲中,我國政府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無論是國家主席胡錦濤還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不同場合的表態,都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他們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的改革不會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二是我國一定會繼續推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的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雖然這些表態不可能平息西方國家在人民幣匯率上的糾纏,但至少能讓對方明白,任何外來幹涉人民幣匯率的力量都不會取得它們想要的效果。
而實際上,西方國家逼迫人民幣升值完全有可能是說說而已,它們並不一定真的希望人民幣大幅度升值。
正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其報告中所說的那樣,之所以說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被低估了41%、應該大幅度升值,目的是為了強化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擁有的不公平優勢,增強西方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共識。
可以為此佐證的是,無論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在公開場合都隻是口頭上說說“人民幣應該增加匯率彈性”等等[注釋1]。
但奇怪的是,我國國內的許多學者卻為此著急得不行,紛紛表示人民幣升值問題“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應當“抓住機會”讓人民幣一次性升值10%左右等等,並且還列出了人民幣一次性大幅度升值能夠給我國帶來什麽樣的好處。也許他們不會想到,誰能保證人民幣一次性升值10%以後西方國家就承認你的升值就已經“到位”了呢?請不要忘了還有一個叫“得寸進尺”的成語。
其實西方國家也知道,無論人民幣匯率如何變化,都是不可能遏止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勢頭的,所以它們逼迫人民幣升值實際上考慮更多的是打一場“心理戰”。更何況,人民幣升值對西方國家來說也是一柄雙刃劍,並非對它們就一定會有利。
所以,在這場“心理戰”麵前我國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至於自亂陣腳而手足無措,以至於像喝了迷魂湯似的跟著別人的腳步跳舞。
那麽,西方國家打人民幣升值的“心理戰”究竟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呢?簡單地來說有這樣幾點:一是說給它們國內藍領工人看的,表示他們的政府也在關心他們的就業和生活問題;二是小題大做,希望借此機會製造轟動效應,提高民眾支持率;三是敲打中國,看看我國會有什麽樣的反應,一方麵他們能從中獲得一種心理優越感,另一方麵也可以為下一步製造新的話題提供想象空間。
所以從我國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決不能上當受騙,更不能在這個問題上自亂方寸。
在這方麵,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反而在提醒我們了,他說:“很多經濟都是非常政治性的,中國必須學會在這種體製下生存。”[注釋2]
具體到從人民幣匯率問題來說,目前我國要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來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的改革,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讓西方國家最終覺得自討沒趣,不得不知難而退。
回過頭來看,美國財政部前部長助理斯瓦戈爾(Phillip Swagel)在2005年寫的一篇題為“中國應該讓人民幣升值”的文章中,就從經濟利益和政治博弈兩個層麵對中美匯率的這種“心理戰”進行了分析。
他說,美國人其實非常明白,如果公開要求人民幣升值,往往會導致中國不願意讓人民幣升值。所以,美國公開施壓人民幣升值是一種絕妙的策略,那就是希望中國自己推遲人民幣匯率改革,而讓美國從中得到更多好處。現在這樣做不是故意的,可是卻能歪打正著,讓美國延續即將失去的好日子。也就是說,美國國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越高,就越可能表明它們此時此刻不願意讓人民幣升值。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最終決定人民幣是否升值應該是中國人自己說了算[注釋3]。
在這裏,初看起來他的話有些前後矛盾,讓人不得要領,但其實最後一句話還是說得非常明白的,那就是人民幣是不是應當升值應該由中國自己說了算,而不要受太多的外界幹擾。
為了避免外界幹擾,我國采取以靜代動的措施不失是一種好辦法。
2010年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期間,國家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表示,在西方國家逼迫人民幣升值的時候,如果我國匆匆忙忙調整匯率,很可能是舍近求遠,搞不好會造成更大的問題。因為如果人民幣匯率陡然升起來,企業就更沒有能力提高農民工工資、更沒有能力給他們交社會保險了,反而使得企業機製更扭曲。現在經濟學家們一直在強調要加速結構性改革,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動一下人民幣匯率很簡單,但造成的問題則可能會更大[注釋4]。
為此,中國對外經貿2010年春季形勢分析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張勇提醒大家說,就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問題而言,雙方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一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匯率變動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其中存在著顯著的非對稱性,即典型的重複的囚徒困境[注釋5]。
換句話說就是,在這場匯率戰中,最佳策略是依賴於可能的對手的策略以及他們怎樣對合作和背叛作出反應。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要根據對方的策略來製定自己的策略,而這時候采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往往會十分奏效。
從具體數據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資料表明,美元指數在2009年3月到2009年末下跌了13%,折合成年計算就是下跌了8%,是2003年以來最大的年跌幅。既然美元在放任貶值,那麽美國又有什麽資格要求人民幣升值呢?
僅僅從這一點上看,人民幣匯率也應當以不變應萬變。
[注釋1]章玉貴:《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要以我為主》,2010年3月9日證券時報。下同。
[注釋2]章玉貴:《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要以我為主》,2010年3月9日證券時報。
[注釋3]吳慶:《不要陷入美國設置的匯率陽謀》,2010年3月29日新華網。
[注釋4]湯敏:《不要因國外壓力而輕易變動人民幣匯率》,2010年3月3日中國經濟網。
[注釋5]《大國博弈,人民幣匯率以不變應萬變》,2010年4月18日國際商報。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