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子好過的時候,時間就總是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就到1991年的8月,這是關係到賀家、高家、李家三個娃娃高考的非常時期。

賀家的桌子上放著一封已經拆開的信,那是一封錄取通知書,落款是:北平郵校。

這是高建鴻的北郵通知書,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可是,他卻忐忑地看著一家人,不敢說話。就連喜悅也隻能悄悄地掩藏起來。

或許,他就不應該喜悅。因為他的孿生大哥賀建業落榜了。從早上出門到現在都沒有見到他的身影。

蘇瑩焦急地站在陽台上眺望:“你說這孩子,沒考上就沒考上嘛,大不了咱們讀其他的學校也挺好的。”

“他這並不完全是因為自己沒考上,還有其他的原因才讓這孩子一時難以接受。”賀祖林想起自己在孩子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常常有著各種想法。

有些事情,大人不理解,但對於自己而言且是難以放下的。

“什麽事?”蘇瑩問。

“他呢,有一部分是因為覺得自己比弟弟差勁,沒臉;還有一部分呢,是爺爺寄托在身上的期望落空了,沒臉。”賀祖林分析道。

賀開源一聽,不樂意了:“唉,我哪知道這孩子這麽實心眼啊,考不上,就考不上唄,我又不是老頑固,非得要他讀大學不可。”

“誰讓你一天到晚軍校、軍校地掛在嘴邊。你看看你,給孩子施加了多少壓力啊!這會考不上,指不定心都碎了呢。”奶奶心疼孫子,開始數落老伴。

“平時看著成績挺好的啊,模擬考試不也是高分嘛。誰知道,誰知道呢!”賀開源沒想到孫子竟然會發揮失常。

“誰知道,誰知道!你還不出去找找去?”賀妻推著賀開源,要他出門找孫子。

賀祖林趕緊阻止了他們兩個:“爸,媽,這孩子也就是鬧了一下情緒,等會自然就回來了。沒事啊!”

正說著呢,就看見李誌誠推門走了進來。走了幾步,又回頭對著門外說道:“還不進來?想讓你家裏人急死啊。”

頓時,一家人眼睛齊刷刷地望著門外。半分鍾過後,一個少年郎的身影磨磨蹭蹭地出現在了門口。

賀祖林用眼神製止家人出聲,在孩子沒發聲之前,所有人最好讓建業這孩子自己開口說話,聽聽他怎麽想,怎麽說。

“拉吧,磨嘰個啥呢?進來吧,你自己說說。”李誌誠一把拽住她的胳膊就往屋裏拖。

賀建業抬頭看看爸媽,又看看爺爺奶奶,貌似都沒有責怪的意思,眼神中反而多出一些比平日裏更盛的關心和愛護,這惶惶不安的心才開始平穩下來。

“爸,媽,爺爺奶奶,我想給你們商量個事啊。我,我想去當兵。李伯伯告訴我,到了部隊,我還有機會繼續再,再考軍校……”

孩子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他怕家裏人不同意,也怕弟弟笑話他。鼓足勇氣說了這句話後,便雙眼看著地板磚,腳尖不停地在地上打轉。

心裏像打了五味瓶,各種滋味雜交在一起。這是賀建業十八歲以來第一次感受到的滋味。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氣,想抬頭看看家人的臉。

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他膽怯地往李誌誠的身後挪動了一下身體。

“好兒子!有誌氣!這種遇到挫折仍然不罷休,繼續朝著理想邁進!這可是勇士啊!爸爸支持你!”賀祖林走上前來,拍拍兒子的肩膀。

然後把他拽到了客廳的沙發上坐下,指了指牆上蘇安強的照片說:“你要知道,你這名字啊,還是你外公取的呢。你外公誰啊?”

“那可是南下的老幹部了,軍管會的主任,後來武裝部的部長。你身上也留著他的血。他如果知道有這種堅韌的想法,想必也是很欣慰的。”

蘇瑩本想讓孩子好好地複讀一年,再考其他的大學。結果被兒子和丈夫這麽一番鬧騰下來,也隻能夫唱妻隨。

“想去當兵就當吧。但不一定有機會提幹,更何況考軍校的名額……總之,你要做好思想準備。”

李誌誠怕蘇瑩影響了孩子前程,趕緊圓場道:“建業可比我當年強多了,他啊,隻要能在部隊上好好表現,一切還是有可能的。”

賀建業聽到李伯伯的鼓勵,向他靦腆地笑了笑。一家人見到孩子既然已經死心塌地地想進部隊,也就不再說什麽。

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安慰他,鼓勵他。畢竟是個18歲的孩子,在一家人老老小小都安慰自己的氛圍中,高考失利的陰霾也散去了不少。

同年,12月。賀建業良好的身體素質,順利地通過了征兵。如願以償地當上了一名新兵。

他要去部隊的那天,還特意給已經在軍校一個學期的李飛白打電話聊天:

“李富貴,你可等著。說不定我一、兩年後就過來和你成為同學了!”

“好啊!建業。這就太好了!我就在這裏等著你。不見不散啊!”電話裏的李飛白很高興看到這個發小能振作起來。

兄弟倆拿著電話嘮叨了半天,基本都是建業問,李飛白回答。軍校的一切對他來說,充滿了極大的**力。

李飛白說得越多,他心裏就越癢癢,隨之而來的,就是動力越來越足。

在廚房裏的蘇瑩此時悄悄地探著頭,聽兒子電話。然後又擔心地望著賀祖林:“你看看這娃,都快魔障了,這萬一將來事不如人願,這可怎麽是好?”

賀祖林搖搖頭:“你們女人啊,就喜歡想一些還沒有發生的事,而且還盡往消極的地方想。我們男人可不一樣,不管成不成先做了再說。”

“沒有這麽多煩惱,也沒有這麽多顧慮,盯準目標,向前衝就是了。這孩子的事,你就別管了,隨他去吧。”

蘇瑩用手拔了幾滴水向丈夫潑去,眼睛一斜:“女人怎麽了?女人這行為模式那叫深思熟慮,不打沒把握的戰!你看看我在省城的生意,那可是越來越紅火了。”

“我還打算繼續和房東說,把後麵的那塊地劃出三個平方租給我,我在上麵蓋個簡易的平房,好做加工間。”

賀祖林不惱反笑:“瑩瑩,看來你當初的那步棋還真走對了。一來破費了好幾千元,縫製各式各樣的衣服放在門店裏掛著,我還覺得簡直是糟蹋錢啊,沒想到,你這是拋磚引玉啊!”

“沒文化!我這那叫拋磚引玉啊,我這是用真材實料,用真本事,真款式亮出來,給自己打廣告”

蘇瑩原來租用的門麵,隨著生意越來越好,附近居民的訂單越來越大。她從開始每天一、兩單,已經發展到了每天一、二十單,這不請人,不拓展加工車間的話已經遠遠跟不上訂單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