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全球化時代的社會發展方式,不能離開對社會結構問題的合理把握。一般說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結構既是社會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的產物,同時又是推動社會進一步深化發展的現實前提。按照係統論中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一個社會的發展實質上是這個社會的社會結構的功能表現,社會發展主要體現為從傳統社會結構向現代社會結構的轉型過程。社會結構的現代轉換必將孕育社會發展的巨大空間,然而問題在於,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時代,人們應當從何種理論視野出發來把握社會結構的轉換問題?

在以往的社會曆史哲學研究中,人們往往從社會發展的縱向規律來審視社會結構的轉換問題。按照這種觀點,社會發展被視為從傳統社會結構向現代社會結構的轉型過程。傳統的社會結構主要體現為政治國家與非政治國家兩個社會領域的“無差別的同一”,而現代社會結構主要體現為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的分離與互動,即各個社會領域的相對分化與重新整合。然而,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個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普遍交往日益深化,社會發展的橫向規律日益凸顯。在這樣的時空條件下,社會的結構轉換過程呈現出了一係列新特征。例如,在社會發展縱向規律的視野中,社會結構轉換過程往往具有內生自發的特點,但在全球化時代,社會結構的轉換往往是在世界曆史的差異化發展中由外部聯係所引發的,從而呈現出外部輸入的特征;再如,在社會發展縱向規律的視野中,一國範圍內的社會結構的各個組成部分,即各個社會領域之間往往具有協調統一的特征,然而在全球化條件下,構成社會結構的各個要素之間的全球化程度不一,往往呈現出各個社會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一個社會越是以“被全球化”的方式被整合進全球經濟聯係之中,這個社會的政治與文化反而越來越呈現出民族主義日益強化的自我封閉特征,這種情況在全球化時代已經屢見不鮮。所以,在全球化條件下,社會結構現代轉換的新特征和新問題已經不能再完全用傳統的社會發展縱向規律加以解釋,而必須要立足於社會發展的橫向規律,重新審視當今時代的社會結構轉換問題。換言之,要想在全球化時代中把握社會結構的現代轉換,首先應當完成從縱向規律到橫向規律的理論視域的轉換。

當人們從社會發展的縱向規律視野轉換到橫向規律視野,圍繞社會結構的現代轉換就會出現一係列新的問題。比如,當今時代的社會結構的總體性特征是什麽?再如,從全球範圍來看,社會結構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又出現了什麽新特征和新趨勢?進而從一國範圍內來看,隨著社會結構中各個領域的全球化發展的程度不一,如何在全球化條件下重新整合本國的社會結構,從而保持社會結構的有機性和社會領域的協調性?在全球化時代下,社會結構確實出現了許多新問題,需要給予新的理論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從社會發展橫向規律出發去把握社會結構的現代轉換問題,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現實問題。眾所周知,中國在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是一個後發國家。對後發國家而言,發展的滯後性不僅是發展序列上的差異,更是發展環境的重大差異,即在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中必須直麵全球化的現實。雖然全球化與現代化在本質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在社會發展的現實展開過程中,全球化的外部條件與現代化的理想目標之間往往呈現出互相纏繞乃至糾結的複雜關係,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外部影響下,如何保持現代化發展的自主性問題更為凸顯。縱向維度上的現代化發展與橫向維度上的全球化交往,構成了後發展國家社會結構轉換的雙重維度。對於先發國家而言,這些國家的社會結構轉換問題固然可以在社會發展縱向規律的單一維度中直接把握,因為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分化與互動的關係不僅是社會發展的一般原理,更是先發國家的曆史現實。然而對於身處現代化與全球化雙重現實交織下的後發國家而言,社會結構轉換問題離不開對社會發展橫向規律的深入把握。立足於中國的現代化實踐,我國社會結構的開放性與社會發展的自主性之間如何平衡?社會結構各個組成部分的不平衡發展如何在全球化條件下重新協調?這些圍繞社會結構現代轉換的現實問題都直接關係到我國社會能否實現自主發展、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