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全球化與文明,不能僅僅將其視為外在關係來對待,即僅僅從其“相互間”的影響和作用來看待,而應當深刻理解和把握二者間內在的本質聯係。這裏關鍵是如何理解全球化。全球化固然首先涉及的是經濟,側重點也在經濟,但全球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文明問題。也就是說,全球化同時屬於文明範疇。指出這一點,並不意味著全球化直接等同於文明,而隻在表明全球化並不是外在於文明的,應當從文明的深蘊出發來理解和把握全球化。簡言之,文明是全球化的內在要求。全球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文明不斷發育的過程。
文明之所以成為全球化的內在要求,就在於離開了文明,全球化便無法推進。我們可以從全球化的不同層麵和不同角度來理解和把握這種內在要求或文明內涵:
第一,全球經濟發展需要文明。隨著民族曆史向世界曆史的轉變,各種經濟活動日益越出國界,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經營。特別是隨著世界市場的發展,每個國家的經濟都與世界市場體係連在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其發展不僅取決於自身的努力,而且取決於國際經濟環境。這樣的發展態勢,客觀上凸顯了經濟的文明性質。如現代市場體係的建立,要求推進金融業的發展,而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又必然要求現代信用製度達到較高的程度,因為金融關係就是通過穩定的信用製度而維係和發展的,一旦信用出了問題,就會傷及整個金融體係乃至整個經濟體係,從而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近年來,暴發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場市場文化危機。從實際情況來看,全球經濟發展的文明問題主要出在經濟的運行上。首先是經濟運行規則的製定。世界經濟貿易的進行,股票、證券、投資市場的發展等,都要需要有一定的規則。而這些規則又是如何製定的?製定出來的規則是否對所有國家都公平、合理?這裏顯然涉及價值理念、製度體係等問題。因此,各種規則既是根據經濟活動的要求建立起來的,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的某種顯現,它反映了人類對於全球範圍內經濟活動的規律性認識和價值認識所達到的水準。這些規則的製定,實際上也是不同文明磨合的產物。其次是規則的實施。規則一經確立,就要遵守執行。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同樣會觸及文明的問題。因為對同一規則、同一事物,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實施起來也會有不同的差異。為什麽在全球經濟活動中常常產生那麽多的摩擦?除了經濟利益考量之外,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同文明的影響在作祟。在每一個重要經濟行為的背後,都會發現不同文明的“影子”。為了使全球經濟有序發展,為了使各個國家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得到合理維護,必須加強國際性的文明建設,使全球經濟真正成為文明經濟。
第二,國際政治關係發展需要文明。全球化作為一個綜合性範疇,不僅涉及全球經濟,同時也涉及全球政治。全球經濟的深入發展,必然帶來國際政治關係的重大變動,進而影響到國際政治秩序的重組;全球問題的出現,必然要求國際性的經濟合作和政治合作,以實現其全球治理;人類的正常生存與發展,也迫切需要建立合理的國際關係,形成一個健康、穩定的國際環境。所有這一切,都突出了政治文明。世界要和平發展、安全穩定,不能僅靠武力來尋求和維持,更需要的是人類文明的提升和推行。應當看到,各種國際組織的建立,各種憲章、條約、協定、聲明的製定等,搭建起了世界政治體係的基本框架,體現了一種政治文明。然而,現實的政治發展遠非那麽和諧順暢。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國家主權受到挑戰,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自主地位受到動搖;西方發達國家在與其他國家的交往中,常常打著“人權高於主權”、“人道主義保護”等旗號,借“自由化”的名義,以各種手段向一些國家施壓,粗暴幹涉內政,施行強權政治。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才有“和諧世界”籲求的提出,才有全球政治文明的強烈呼喚。因此,確立文明的理念,製定文明的規則,促進文明的建設,這是保證國際政治關係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隻有借助文明的手段,采取文明的方式,才能有效解決國際矛盾與衝突,才能實現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第三,全球性科技發展需要文明。全球化是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聯係在一起的。正是借助於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才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全球化。而科學技術又同人類文明密切相關。一方麵,科學技術本身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一種提高,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了先進的文明。另一方麵,科學技術助推了人類文明。科技革命的的興起與發展,不僅通過改變社會的生產方式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而且會通過改變社會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從波及的領域來看,它還深刻地影響到整個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格局。當代世界各種深刻變化,無不與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相關。總之,人類文明離不開科學技術。但是,應當看到,並不是科學技術的任何發展都會帶來文明。科學技術作為一種創造,既可以給人類帶來文明,也可以製造黑暗;既可以促進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也可以給這些發展帶來重大災難。在全球化條件下,如何進行科學技術研發?哪些領域可以探索,哪些領域需要限製或禁止(如生化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武器的製造、某些克隆技術的運用等)?國際間的科技合作如何開展?科技成果如何交流?知識產權如何保護?等等,都涉及文明的問題。沒有文明,就沒有全球性科學技術的正常發展與合作,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全球化。因此,增強文明意識,製定合理的規則,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機製,這是推進科技全球化順利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四,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需要文明。全球化盡管是從經濟領域起步並主要是在這一領域展開的,但它必然強烈影響到文化領域。時下,“文化全球化”還有頗多爭議,讚同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不管看法如何,世界性的文化交流與互動已成客觀事實和必然趨勢。但是,文化發展的現狀也不容回避。按理說,文化交流應該是雙向的、平等的,但在目前的條件下,雙向的交流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單向的文化輸出[12]。西方發達國家一方麵利用其經濟優勢和先進技術手段將自己的文化滲透於其他國家,另一方麵又阻止有悖於它的價值觀念的引介和傳播,致使整個世界成為西方文化的銷售市場乃至“跑馬場”。這樣一來,文化交流遭到了嚴重扭曲。當年英國社會學家胡格韋爾特在批評帕森斯的文化傳播學說時就曾指出,這種學說給人的印象是:“仿佛人類的曆史是一部輕鬆愉快的、和平的思想交流史:社會交往到處都在促進著繁榮昌盛;文化傳播猶如友好的商務旅行;馬可·波羅漫遊世界時從一個地方拾來幾個觀點,然後把它帶到另一個地方去傳播,一切都那樣有益無害。然而奇怪的是,……絲毫未談及‘統治’、‘剝削’、‘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等等災難。”[13]這種評論也基本上適合於當代現實。要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流,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必須建立良好的文明規則和文明秩序,切實有效遏製文化霸權主義的盛行。
第五,互聯網的發展需要文明。與以往的全球化不同,今天的全球化主要是通過互聯網而形成的。正是借助於互聯網,世界性的經濟、政治、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以致形成了全方位的全球化。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大縮短了人類交往的時間和空間距離,使遠隔重洋的人們可以便捷地進行信息的溝通和交流;互聯網還構築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網絡社會”和“虛擬世界”,為人們的自由創造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台。但是,互聯網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也給社會發展提出了很多問題。伴隨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謠言、網絡恐怖、網絡色情等呈上升的趨勢;網絡竊聽醜聞不斷爆發,直接衝擊和影響到國家安全。在其發展過程中,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顯然處於不利地位,其安全和利益最易受到侵犯。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問題絕不是哪一個國家所能單獨解決的,而是需要各個國家通力合作、共同解決。這就需要建立互聯網發展和動作的規範體係,加強互聯網的文明建設,包括互聯網的管理、運營和國際協調、合作等。因此,互聯網內在地要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