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生平概述
出生儒學世家 涉獵各家學說
朱熹生於宋高宗建炎4年,即公元1130年,卒於宋寧宗慶元6年,即公元1200年。朱熹祖籍徽州婺源,即今天的江西婺源縣,出生於福建南劍龍溪縣,即今天的福建南坪。朱家祖輩世代為官,是“婺源著姓”,“以儒傳家”,可謂名家望族、書香門第。
朱熹的父親朱鬆不到20歲就中了進士,擔任建州政和尉,後來改遷秘書省校書郎。朱鬆師從宋代著名理學家羅從彥,是一位出色的理學家,擁有不少著作。朱熹出生的這一年,父親朱鬆丟了官職,隻得以教學為生,家境日漸困難。朱熹14歲時,朱鬆不幸辭世,朱熹遵照父親遺囑,投靠父親生前好友劉子羽。
父親從小就對朱熹的教育十分認真。據《宋史》記載,朱熹從小聰穎、有悟性,而且具有強烈的求知欲。父親是在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的教育下成長、成才的儒生,朱熹也自幼樹立了按照儒家學做聖賢的目標。《朱子年譜》記載,10歲的朱熹就“厲誌聖賢之學”,每天如癡如醉地攻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他的勤奮換來了他學習上的飛速進步。朱熹18歲時就考上了鄉貢,19歲又考中了進士,之後更是加倍地勤奮讀書。24歲時,朱熹徒步數百裏,求學於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再傳弟子羅從彥的高才弟子李侗。朱熹拜師李侗之後,便潛心於理學的研讀,很快成為李侗的得意門生。李侗對朱熹讚譽有加,說他:“穎悟絕人,力行可畏,其所詫難,體人切至,自是從遊累年,精思實體,而學之所造亦深矣。
朱熹是宋代的儒學大家,被當世之人和後人尊稱為朱子,但朱熹的學識遠不止儒學一家。朱熹是一位知識非常廣博的大學問家,他的讀書涉獵十分廣博,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對先儒作品,乃至諸子百家、禪、道、《楚辭》、兵書和史書等無不涉獵,並且還吸取了許多自然科學知識。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讀書、講學和注釋儒家經籍,學術上的成就卓然。
仕途不暢 為官親民
朱熹從20來歲開始自己的仕途生涯,直至71歲去世,共被授官20餘。由於朝廷權臣當道,朱熹為官多遭排擠,他或辭而不就,或出任地方小官,總計也隻在朝做官40天,在地方上做官不過10年。由此可見他仕途的坎坷、不順。
在各地做官期間,朱熹表現出了過人的卓識遠見。他不畏強暴,極富魄力,敢於與邪惡勢力作鬥爭,為人民爭取安穩的生存環境。朱熹還提出了一些補救時弊的正確主張,這雖然出發於鞏固宋朝統治的基礎,卻也顯示了朱熹的正直和遠見卓識。
公元1167年秋,福建發生大水災,朱熹奉朝廷之命前去視察災情。他遍訪當地山川,發現“肉食者漠然無意於民,直難與圖事”。由於災情嚴重,糧食無收,地方官員又不認真救濟,因此每到次年青黃不接之時,就會發生饑民暴動。朱熹和知縣共同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救濟災民,朱熹又請求朝廷以“六百斛賑濟”,饑民暴動才得以平息。朱熹由這次事件想出了建立“社倉”的辦法,並建議朝廷廣為推行,作為解決青黃不接之時農民口糧問題的機構。設立“社倉”可以防止農民暴動,朱熹對此也進行了積極的試點,但這一做法有損官僚地主和高利貸者的利益,因此無法廣為推行。
朱熹做官善於體察民情,了解民間疾苦。作為朝廷官員,維護封建剝削製度是他的任務所在,但他又竭力反對那種“竭澤而漁”的政策。公元1178年,他就任南康。這年恰逢災荒,朱熹發布了《勸諭救荒文》,勸導富裕之家要同情和救濟他們的佃客,將餘糧以公平的價格和足夠的斤兩開賣給農民,不使有“流移饑餓之患”。同時,他要求農民“各依本分,凡事循理”,不要離鄉流亡。若有不軌,“定當追捉”。他又上奏朝廷,懇請免征災區的稅錢,並要求上級撥下錢糧修複長江堤防,緩解口糧問題。朱熹由此得出經驗:要安撫百姓,就要必須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