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對經濟全球化不同影響的分析,對今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麵:
①隨著高科技產業的迅速興起,全球信息網絡的建立,跨國公司的加快發展,世界市場的進一步擴大,經濟全球化將進一步加強。盡管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種種障礙,但發展經濟已經成為“冷戰”後各國的中心任務。因此,今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關係將更趨密切。
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廣泛發展,生產要素在各國之間的流動將進一步加快和擴大,從而實現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與此同時,各國互通有無,優勢互補,使得國際間的分工與合作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在經濟增長較快的亞洲和拉丁美洲,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
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展、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軟化趨勢的加強,市場經濟下的貧富差距仍將繼續存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在某些經濟增長較快的地區將出現縮小的趨勢,而在某些低收入、經濟技術落後的最不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其差距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這些地區參與全球化的程度很低,涉及的領域也很有限,因此它們的全球化進程仍將是緩慢的,仍將繼續在貧困化和邊緣化中掙紮。
④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一方麵是各國之間的經濟聯係與合作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麵仍將存在著矛盾和鬥爭。“冷戰”後國際關係中的經濟因素更加突出,在各國綜合國力的較量中,經濟成為決定性因素。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各國都將極力促進經濟的加快發展。但由於某些發達國家想爭奪世界經濟各個領域的主導地位,所以它們之間的貿易戰、貨幣戰、投資戰和高科技爭奪戰還將繼續下去,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有時可能表現得更為劇烈,這仍將是今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障礙。
⑤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既統一又對立的兩種發展趨勢,都要求加強對全球經濟的國際協調。而要做到這一點,既要建立與健全更加有效的國際經濟協調機製,又要建立與健全必要的國際規章製度。由於“冷戰”後世界格局和經濟全球化的新發展,原有的國際經濟組織和一些規章製度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必須從組織與功能等方麵進行全麵改革,使其更加有效地發揮對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作用。
⑥隨著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經營資源全球化的發展,已在全球範圍出現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體製的反省。目前的這種體製產生了許多問題。其中單一的、標準化的大量生產體製始終伴隨著生產過剩的壓力,其結果是不得不開始實行適應個別需求的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體製。另外,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使環境遭到破壞,資源遭到浪費,處理廢棄物也成為難題。今後隨著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全球化的發展,人們將會更加提倡循環利用、重新利用和減少廢棄,並逐步建立起與此相適應的經營與管理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