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漢斯·安徒生雖然是個手藝很不錯的鞋匠,但他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因為他的理想並不在此。童年時代的他渴望讀書,因為沒有錢,他上不起學。他的父親也是一個鞋匠,一貧如洗,在兒子9歲的時候,精神失常,瘋了,無法再承擔起這個家庭的重任。媽媽不得不把可憐的還是孩子的他,送到另一個鞋匠師傅那裏學習手藝,也為著能用他父親已有的工具,謀一份工作,給家庭減少一點負擔。但在他的心裏,對讀書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幻想,從沒有熄滅過。在不得不為著生計要拿起做鞋的錐子和錘子時,心情總是十分沉重。

漢斯·安徒生就這樣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父親留給他的那張做鞋的台子。那時他還是個小孩子,本來不應該工作的,鞋業協會便沒有發給他鞋匠的營業執照,他隻能靠做小修小補來維持生計。好在他根本也沒有想過要一輩子做個鞋匠,根本不在意有沒有執照,幻想著有一天好運來臨,就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相信總有一天自己會出人頭地。帶著美好的幻想,日複一日地去縫補那些破爛不堪的鞋子。光線從又高又小的窗戶投射進來,很暗很暗。他別出心裁地在旁邊放一個盛滿水的玻璃球。昏暗的光線經過玻璃球的反光,小屋裏明亮了好多,也讓他心裏亮堂起來。他時常凝望著玻璃球發呆,幻想著在那玻璃球亮光的深處,會出現一幅比一幅更鮮豔更誘人的圖畫。他看見自己站在一艘大船的甲板上,前麵是星羅棋布的遙遠的南方國家——高高的棕櫚樹,滿目的沙丘,還有蹣跚行走的駱駝隊……你看,這座城市好大呀,多麽繁華的街道——這不是歐登塞中心大道嗎?那邊就是他曾經夢寐以求渴望去上學的教會學校呀,教室裏一定寬敞而明亮……

就在他將要邁進那寬敞明亮的教室時,突然聽到敲門聲,原來是一個中學生來補鞋。漢斯·安徒生對讀書的孩子特別羨慕,對來補鞋的學生總是熱情有加。他一邊補鞋,一邊與學生聊天。那個學生拿出自己的拉丁文課本,自信地對他說,自己可以將課文流暢地背誦下來。

那個中學生走後,漢斯·安徒生的心神久久不能平靜。他不停地在屋裏踱步,有好幾次,他拿起該幹的活兒,但隨即又生氣地把它扔回到工作台上。

他想起了他小時候的一件事。有幾個很同情他的有錢的人,曾經商量湊一些錢,用以支付他入小學學習拉丁文的學費和夥食費,從而給他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可惜後來沒能兌現,學拉丁文也就成了他心中一個永遠的痛。這一天,又有一名拉丁文學校的學生來找他,希望他能給他做一雙漂亮的新靴子。量尺寸時,小學生將自己的拉丁文課本拿出來給安徒生父子看,指著其中的一篇課文說:“這是德國大詩人歌德的作品,真是了不起!”這時,小漢斯無意中看見父親眼裏噙滿了淚水。

那個小學生走後,父親對兒子說:“我本來應該走那條路的!”說著,動情地吻了吻小漢斯,“孩子,你要記住爸爸的話,窮不可怕,怕的是沒有誌向與毅力。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你都要堅持一個目標——讀書!不讀好書,永遠沒有出息!爸爸沒有這個機會,一定不讓你像爸爸一樣,你就在這條路上向前奔跑吧……”

漢斯·安徒生顯然還不能完全理解父親的意圖,他好奇地問:“念了書能有什麽用處呢?”

“念了書,就有知識,有知識的人就能過上好日子!”父親滿懷信心地說,“有學問的人,可以賺很多錢!有了錢,就可以買你喜歡看的書,可以到你想去的地方去旅行……”

“好了,漢斯,別給孩子灌輸這些沒有用的東西!”母親瑪麗亞過來幹涉了,“好像不讀書就不能過日子似的。學一門手藝,不是照樣可以生活很好嗎?有了手藝,走遍天下都不怕。你看,我們漢斯,不是過得很好嗎?從來不讓他穿一件破舊的衣服,還不是像伯爵家的孩子一樣。”

“你說的都是實情,親愛的瑪麗亞,”鞋匠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人不能隻滿足於吃飽穿暖呀,人的心靈也還有自己的要求啊!”

“你還有什麽不滿足的?”瑪麗亞打斷了鞋匠的話,“不要讓你的胡思亂想害了孩子,我想他將來學一門手藝也是不錯的。”

鞋匠聳聳肩,滿臉的無奈,默默抓起錘子,準備去幹活。他想:“人與人對生活的態度是多麽不同呀!”鞋匠總是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做比修鞋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那天晚上,鞋匠一直悶悶不樂,一句話也沒有說。

終於實現夢想的機會來了。那是1810年的夏天,歐登塞的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有一位伯爵要招聘一名給伯爵全家人做鞋的鞋匠,要求不僅手藝好,還要認真負責又不酗酒。待遇是,除薪水以外,還可以得到伯爵樹林旁邊的一幢小房子、一塊小菜地和一片牧場。

漢斯·安徒生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要抓住這難得的機遇,連忙到伯爵家裏領來做鞋用的麵料,認真準備起來。試工的要求是給伯爵夫人做一雙舞鞋。一連三天,漢斯足不出戶,用盡心思,將那塊緞子變成了一雙小巧玲瓏、特別精致的舞鞋,就像童話中公主的舞鞋一樣。小安徒生看著爸爸的傑作,百分之百地肯定,伯爵夫人一定非常喜歡。瑪麗亞也在一旁祈禱:“上帝呀,保佑漢斯吧!”

然而,伯爵夫人不是童話裏的公主,她根本不配享受這樣精美的舞鞋。伯爵夫人不僅沒有接受它,而且傲慢無理地責怪漢斯浪費了她那塊珍貴的緞子麵料。漢斯·安徒生可受不了這樣的侮辱,他“刷”的抽出鞋刀,將那雙凝聚他心血的舞鞋從鞋掌一刀兩段,氣憤地說:“我的鞋掌也不是便宜貨,這樣,我們扯平了,誰也不欠誰!”

經受這次打擊,鞋匠非常沮喪。瑪麗亞像往常那樣,從多方麵安慰他。小安徒生也悄悄地過來,對父親說:“等我長大了,要建整整一座城堡,四周是花園,給你和媽媽住。”

“好兒子!”鞋匠一把將兒子摟進懷裏,眼淚簌簌流了下來。

從此,小漢斯完全占據了他的心靈,他為兒子而活著,希望兒子快快長大,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他把他那很小的房間改造成了一個藝術殿堂。牆壁上掛著很多圖畫和裝飾品,櫥櫃上擺著出自鞋匠那雙靈巧之手的玩偶。最具書香氣息的就屬工作台旁邊立著的那個書架了,架上有霍爾伯格的戲劇和《一千零一夜》之類的書籍和歌譜。在屋子的一角,燒飯的地方,碗櫃上還擺著一排富有藝術性的盤子,那感覺就像門玻璃上畫著的那幅風景畫。在房內的這些用具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扇屏風,屏風上有美麗而繁雜的花紋圖案,細細看來,是從許多畫報上剪下來粘貼在一起的。人像、山林、鳥獸、花草,它們巧妙地拚湊起來,為安徒生營造了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從此,他白天工作,晚上就給小安徒生講霍爾伯格的戲劇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父親講的故事,讓幼小的安徒生常常夢見黑眼睛的少女在麵紗下神秘地微笑,他還夢見天使和魔鬼,夢見長滿奇花異草的花園。父親對文學的愛好,無疑在安徒生幼小的心靈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每逢星期天,漢斯就為兒子製作望遠鏡、玩具、木偶和可以交換的圖畫。隻有在和兒子一起玩樂時,他才暫時忘記了憂愁,釋放出發自內心的快樂。在他作為手藝人的一生中,不得不做著他不願意做的活兒,又哪裏有絲毫的快樂呢!他盡己所能地滿足兒子的各種願望,常常帶兒子到郊外的樹林裏去散步。在無私的父愛裏,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在父親講述的那些有藍天、白雲、高山、大海、王子、公主、森林、城堡,以及許多可愛的小動物的美妙故事裏,小安徒生把楊梅穿在葦草上或編織成各種美麗的花環,在童心的世界裏盡情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