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是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他所建立的功業或許並不驚人,他對於曆史的影響或許也不甚深遠。他之所以能夠令世人津津樂道又記憶猶新,是因為他曾與吳王夫差展開了一場謀略大戰。
在這場智慧的角逐中,有金錢的利誘、有美女的**,有離間、有逢迎、更多的則是屈辱。毫無疑問,這場暗戰最終的勝者便是勾踐,為了這朝思暮想的勝利,他所做的何止是“臥薪嚐膽”這麽簡單,以國君之軀寄人籬下、侍奉他人,可以說勾踐的隱忍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他為理想所付出的一切,遠非常人所能比。
【史憶猶新】
周敬王二十四年,吳王闔閭統領大軍親征越國,越王勾踐迎戰。這次戰爭,以吳王闔閭大敗而告終。闔閭在退兵回吳的途中,由於傷重惡化,而命殞黃泉。
闔閭死後,太子夫差接替了王位,服喪期間,夫差念念不忘殺父之仇,並對天盟誓:“一定要滅掉越國,為父報仇!”為了實現自己的誓言,堅定複仇的決心,夫差派人站在他每天出入的門旁,見到夫差時就高喊:“夫差,你難道忘記了殺父之仇嗎?”夫差含淚答道:“殺父之仇,不敢忘記!”
為了早日實現複仇的願望,夫差日夜操練兵馬,儲備糧草,鑄造武器。經過三年多的充分準備,於周敬王二十七年,決定由大將伍子胥和伯吉率軍30萬,向越國進攻。
越王勾踐不聽範蠡和文種的勸告,率兵迎戰,結果兩軍大戰之下,越軍兵士死傷無數,戰敗已成定局。勾踐見大勢已去,隻好在眾臣的保護下,倉皇逃跑,吳軍勢如破竹,窮追不舍,將勾踐藏身的會稽山圍得水泄不通。勾踐束手無策,隻得向大臣們尋求解困的良策,文種說:“如今之計,唯有求和。”勾踐歎氣說:“吳軍已獲全勝,此時又怎麽會答應我們講和呢?”文種說:“吳國的太宰伯嚭,是個貪財好色之徒。隻需以重金和美女賄賂於他,求和就大有希望。吳王夫差十分寵信伯嚭,對他言聽計從,隻要他出麵向吳王夫差說幾句好話,求和之事,不怕夫差不同意。”
果然,伯嚭收下了美女和珠寶後,便向夫差建議同意越國的求和。夫差終於沒有抗拒住伯嚭的花言巧語,同意了越國的求和,但提出要越王勾踐夫妻去吳國做人質。勾踐無奈,為了生存,更為了日後複國大計,隻好遵照夫差的要求,厚起臉皮,放下國君的架子,帶著王後和大臣範蠡,來到吳國。
到了吳國以後,勾踐將帶來的金銀寶玉全部送給了夫差和吳國的大臣,自己住的是低矮的石屋,吃的是糠皮和野菜,穿的是連身體都遮不住的粗布衣裳,每天勤勤懇懇地打柴、洗衣、養豬,像奴隸一樣,毫無怨言。
每過一段時間,夫差就要親自巡視一番,看到勾踐他們一直是這個樣子,也就不再有所顧忌,認為他們所以能這樣,是由於困苦和勞作,已經將他們折磨得麻木了,這樣的人,還有什麽值得提防的呢?
勾踐在吳國兩年多的時間裏,一直忍辱負重,還不斷讓人賄賂太宰伯嚭,每次伯嚭收到越國送來的禮物後,都要去夫差麵前,為勾踐說情。時間長了,夫差也覺得即使放了勾踐,也不會對吳國造成威脅。有一次伯嚭為勾踐講情的時候,夫差就透露了想放勾踐回國的想法。但這個念頭被伍子胥的一番慷慨陳詞給打消了。
一天,勾踐聽說夫差生病了,就向太宰伯嚭請求探望,伯嚭奏請夫差,獲得準許後,帶著勾踐來到了夫差的病榻前。勾踐一到夫差麵前,就趕緊伏地而跪,說道:“聽說大王病了,我心中萬分著急,特意奏請前來探望。我略懂一些醫術,可以為大王診斷病情,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允許,也可借此表我效忠之心。”
這時,正趕上夫差要解大便,勾踐等人都退到屋外,再次回到屋內時,勾踐拿起夫差的糞便,仔細品味,品嚐後,勾踐伏地稱賀:“大王的病就要痊愈了。我剛才嚐出大王的糞便是苦味,這預示病情好轉。”
夫差見勾踐對自己忠心到如此地步,非常感動,當即表示,病好後就送勾踐回國。
勾踐回國後一方麵送出西施等美女迷惑夫差,一方麵勵精圖治重整旗鼓,他為了不忘記在吳國的恥辱,就睡在柴薪上,吃飯的時候還要先嚐一下苦膽,他和大臣親自下田耕作,王後則親自紡紗織布。在這種激勵下,越國迅速恢複了元氣,勾踐終於重振雄風打敗了夫差,一雪在吳國受到的屈辱。
【人物探究】
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在這裏,我們不妨再談談勾踐的生存策略。
1.抓住敵人的癢癢肉。吳王夫差雖有稱霸之能,但其本性裏卻極為好色。勾踐聽從範蠡建議,以珠寶、美女(尤以西施為最)進之,夫差果然笑納,並沒有對勾踐趕盡殺絕,這一線生機對於勾踐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內有西施魅惑,外有範蠡等人的策劃,勾踐從這一刻起便忍辱負重,慢慢籌劃著他的滅吳大計。
2.超人的忍耐力。作為一方霸主,屈身事敵,以奴仆自居,臥薪嚐膽,忍辱嚐便,這需要何等的忍耐?試想,倘若當時勾踐沒有超人的毅力和忍心,他能不能挺過那屈辱的三年?若是他沒有向夫差示以柔順恭謹,他能不能得到夫差的信任?如此一來,不僅越國複國無望,恐怕勾踐自己的性命也堪憂。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遇到困境,唯有常懷柔忍之心的人才有可能挺過難關,成就大業。無論是示敵以弱,還是韜光養晦,都是做人的奧妙所在。
【談古論今】
一般來說,能忍辱者可分為兩種:其一、真正膽小懦弱之人,見勢則怕,苟求安穩,往往為人所輕視;其二、為達己任,忍辱負重,伺機成大業者。毋庸置疑,後者忍辱並非膽怯,而是“忍”有所圖,乃是成大事者的一種謀略,一如勾踐,更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