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緊張地工作了5天或6天,好不容易到了星期天,放鬆放鬆身心也是應該的。我們大多人的做法是瘋狂睡覺,結果發現有時越睡越困乏。而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是怎麽做的呢?他給自己製訂了嚴格的作息時間,星期天也要6點鍾起床讀英語。有天早上下著瓢潑大雨,但他瘋狂朗讀英語的決心和衝動卻絲毫不被動搖!他讓助手幫他撐傘,在雨中他**慷慨地大聲朗讀英語。因為他深深知道:第一,他是全國億萬英語學習者的榜樣,他要求別人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第二,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多讀一遍,語感就增加一分,英語學習的好壞取決於嘴巴動的次數。第三,要想成功就要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

在這方麵,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堪稱典範。有一次,助手英費爾德問愛因斯坦:“明天是星期天,我要不要來您這裏工作?”“為什麽不來呢?”“我想,星期天您可能要休息一下。”愛因斯坦哈哈大笑,說:“星期天上帝也不休息的。”像愛因斯坦這樣獻身科研並取得了學術、事業上巨大建樹的人,都是把星期天當成“學習日”、“工作日”、“科研日”的。

星期天雖然是屬於個人支配的時間,但它像反射鏡一樣,可以照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及其對生活的態度。被稱為“革命意誌堅強”的“無產階級的戰士”的孫炳文,便是一個勤於學習,連星期天也不放過的人。他曾在一本德文書籍卷首寫道:“自今日起,每日至少讀此書10頁,雖星期天不以廢。炳文,世人有星期,汝獨無!識之!”

著名昆蟲學家蒲蟄龍,被譽為“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為進行害蟲生物的防治研究工作,他長年跋山涉水,觀察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采集昆蟲標本。即便星期天,隻要不是特別惡劣的天氣,他也要步行到越秀山或其他地方堅持研究。

1903年,在紐約的一次數學報告會上,輪到數學家科樂時,他不發一言地走上講台,隻是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道算式,一道是2的67次方減1,另一道是193707721×761838257287,兩個算式的結果完全相同。台下的人看明白後,全場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是為什麽呢?因為科樂解決了200年來數學界一直沒弄清的問題,即2的67次方減1的結果是不是質數。現在,科樂當著所有學界同仁的麵,無聲地證明了結果是合數。當有人問他為此花了多少時間,科樂回答說:“3年的全部星期天!”科樂隻做了一個簡短的無聲的報告,可這是他花了3年中全部星期天的時間,才得出的結論。在這簡單算式中所蘊含的勇氣、毅力和努力,比洋洋灑灑的萬言報告更具魅力。工作日大家幾乎是一樣忙碌與工作,甚至晚上加班加點,比拚業餘時間的人為數不少。但許多人卻在周末完全鬆懈下來,認為自己應該好好休息或娛樂、放鬆一下。而且看著他人都在外麵享受生活,自己豈能按捺得住?於是忍不住找個地方東遊西逛。當然,所謂抓緊時間用於工作並非說不能出門。相反,現今職場的不少工作是需要邁出大門,通過與人交往完成的。如果既能在途中使自己身心得到放鬆,同時又使自己的工作產生了必要的價值,達到了兩全其美的雙贏效果,當然是最好的。那麽我們應該在星期天為自己做哪些規劃呢?

第一,製定好自己的時間方案。也許很多人覺得好不容易到了周末,難道就不能稍微地放鬆一下麽?還要做什麽方案!其實事實上這樣做是很有必要的。的確,我們需要休息,但同時也絕不能浪費了自己生命的大好光陰。提前做好時間支配方案,能夠很好地提醒我們每段時間需要做的事情,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為我們的懶散而失去大把的寶貴光陰,要知道把這些事件總和起來,你真的能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第二,抓緊零碎的分分秒秒。如果你在周末已經做出了外出的決定,那麽臨出門前為什麽不為自己坐車旅途或在咖啡館等待會麵時所閑置的時間作打算呢?要知道如果我們可以把它們好好利用,真的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你可以為自己準備一本喜歡的書,也可以把公司還沒有處理完的少量文件裝進包裏,當我們把這種行動變成一種習慣,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真的還能做那麽多的事情。

第三,刪繁從簡,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到了周末,也許你想做的事情真的很多,這時候就要學會對時間和事情進行分析,什麽事情需要馬上完成,什麽事情並不是那麽重要。當所有的事情被一一過濾以後,你就會感到慶幸,因為你真的已經知道自己該怎樣做才不會被一些本來就沒有必要的事情把時間掠奪走了。

地球每一天都沒有因為某個周末而停止轉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的生活才會井然有序地進行下去。同樣,作為一個人,如果你真的想為自己多爭取一些時間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實現更多的自我價值,那麽從現在開始,就認真考慮和對待自己的星期天吧,相信它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