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朱由校、朱由檢及其嬪妃們、張三豐一起在“乾清宮”裏開會,討論朝會的事,光大魯班門。

“哈哈,沒問題,多謝張道友提醒!”話音一落,朱由校便閉目養神起來,看似在盤膝打坐吐納煉氣,實際上卻在運轉《旁門左道七十二術》之“萌頭”,瞬間預見到了徐霞客此時已經到了廣西地界,正在悠閑自得的遊山玩水呢。於是,朱由校環顧眾人道:“諸位暫且失陪了,寡人得先去把姑丈接回來再繼續聊。”

話音一落,朱由校便化作一道遁光一閃而逝,直飛萬裏之外的廣南西路地界,想看看姑丈近來可好?

在異時空裏,眾所周知,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可能是中國古代最知名的旅遊自媒體作者,因為他從西元1608年到西元1639年,整整耗費了31年時間,在遊遍了大半個中國之後,才最終寫成了一部60多萬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代驢友”!從古至今,恐怕沒有哪個中國人有這麽豪橫!

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徐霞客其實經曆了近40年考察才撰成260多萬字的《徐霞客遊記》,據說因遺失了200多萬字,隻剩下60多萬字而已,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國人所著實際調查的地理書當以此為第一部。徐霞客是一位探險家,單身步行,把中國名勝古跡幾乎全部都遊曆遍了,後人幾乎也難以複製!

為了紀念徐霞客,後世從西元2011年起,將《徐霞客遊記》的開篇之日5月19日,定為“中國旅遊日”。

眾所周知,旅遊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別說是在古代,哪怕到了現代社會,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出門旅遊依然是一件“奢侈品”。就連許多中產階級的家庭都不敢輕易出門旅遊,因為各種花銷實在太大了!

所以,問題就來了,那就是從來沒有參加過工作的徐霞客,憑什麽能夠遊山玩水31年?而他的經濟來源到底是什麽?其實,後人或許不知道,徐霞客本身並非普通平民百姓,而是明朝時期妥妥的“富二代”。

徐霞客是南直隸江陰縣人,其老家在後世江蘇省江陰市,並且其家族是江陰當地的名門望族,因為祖上還出了不少高官。到了徐霞客高祖徐經的時代,徐家在江陰已擁有3萬多畝田地,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

徐家房產無數,還擁有一座專門的私人圖書館,名曰“萬卷樓”,藏有大批從宋、元兩代兵荒馬亂中幸存下來的珍本古籍。而當時的收藏界素有“一頁宋版書等於一兩黃金”的說法,故“萬卷樓”相當於一個金庫!

徐經與“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關係很好,曾經在西元1499年一同乘船赴京參加會試。在京城時,徐經帶著6個書童招搖過市,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因為一般有錢人家的讀書人,身邊最多隻帶上兩個書童負責搬運行李與照顧起居,而徐經竟然一次性就帶了6個書童,如何不讓人瞠目結舌?畢竟先得養的起!

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一生沒有做官,但光是靠著繼承的祖業,就輕輕鬆鬆過了一輩子,而且日子過得非常瀟灑,因為經常外出旅遊。而徐霞客在很大程度上耗盡畢生去遊覽名山大川,就是受了父親的影響。

而且,徐霞客的母親也很支持他的“旅遊事業”,畢竟“家有餘糧,心裏不慌。”於是,在家庭財力的支撐下,徐霞客作為一名“富二代”,雖從來沒有參加過工作,但也照樣能四處遊玩的。並且根據民間傳說,徐霞客在外出旅遊時,身邊還帶著一個叫王二的仆人,想必後世的旅遊自媒體大V恐怕都沒有這樣豪橫吧?

與此同時,由於徐霞客曾暢遊五湖四海,加上其身份和地位比較特殊,有朋友對徐霞客進行過資助。

不過,徐家盡管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但經過徐有勉、徐霞客兩代人的“努力”後,也逐漸被坐吃山空。

徐霞客早年出行(旅遊)時還是非常瀟灑的,可到了後半生,他就逐漸囊中羞澀,並再也瀟灑不起來了。好在這時候,徐霞客在五湖四海結識的朋友們也紛紛對他伸出援助之手,並主動對他進行各種資助。

徐霞客最後一次出遊時,曾經來到了廣南西路,而廣西參府中軍唐玉屏認識了徐霞客之後,不禁佩服他頗有幾分古人的浪漫色彩,而且還破例送給他一塊“馬牌”助他旅途愉快。殊不知“馬牌”在當時可不簡單!

原來,明朝從開國以來,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驛站,類似於後世的“官方招待所”,專門為攜帶“馬牌”的官員提供公務接待。而徐霞客自從有了這塊“馬牌”之後,就能以“官員”的身份,去驛站裏蹭吃蹭喝蹭睡了。

就算他旅遊結束後,暫時用不著“馬牌”了,也還可以將其“折騎銀於驛,以為舟資”,並換得一筆現金。

西元1637年,徐霞客在廣西“太平府”近郊“壺關”的“映霞庵”遇到了儒生滕肯堂父子。於是,滕肯堂邀請他與自己一路同行前往南寧府。就這樣,在接下來的近兩個月內,徐霞客憑借滕肯堂父子的“馬牌”,再次享受了抬肩輿、挑行李、無償吃住等各項超值服務,簡直是太拉風了,哪怕後世的“美女驢友”們也羨慕!

此外,徐霞客還接受過朋友唐大士的資助。而唐大士還專門寫信給自己的朋友們,並請他們在沿途幫助徐霞客。於是,徐霞客無論在哪裏旅遊都不需要“購買門票”。當然了,古代的各個風景名勝沒有“門票”。

後世的人們在外出旅遊時,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開支,那就是“購買門票”,因為這時“旅遊產業化”的標誌之一。根據後世“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休閑旅遊客戶需求趨勢研究報告》中表示,“景點門票”占旅遊支出的比例約為21.92%。放眼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寺廟庵堂等,幾乎都須購買門票才被允許入內。

而“門票費用”從人民幣的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因此,許多旅遊景點除了“大門票”之外,在景區裏還故意設置了了各種“小門票”,為的就是讓“驢友”們主動掏錢。而“小門票”的總價算起來甚至比“大門票還高。

不過,徐霞客應該感到幸運才對,因為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是還沒有被官府圈起來收“門票費“”的。寺廟、庵堂、道觀也是任君自由進出,不需要收費。所以,徐霞客節省了一大筆“門票開支”,就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真是讓現代人都羨慕不已。殊不知,徐霞客還寫了自己的旅行日記。

《徐霞客遊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明朝末年的徐弘祖(徐霞客)前後經過34年徒步旅行全國各地,才寫下了有關天台山、雁**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共17篇,以及《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散文著作。

除佚散者200餘萬字的手稿隻外,遺存後世還有60餘萬字的遊記資料。徐弘祖死後,他的遊記散文著作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 版本。

書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最終成書於明朝崇禎十五年(西元1642年)。

《徐霞客遊記》主要按日記創作的先後順序,講述了作者徐弘祖(徐霞客)與西元1613年至西元1639年之間旅行觀察所得,並對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質、動物、植物等現象做了詳細記錄,很有參考價值。

《徐霞客遊記》是係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盡管都是“文言文體”,但在地理學和文學上也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另外,徐霞客到各地旅遊,行遍千山萬水,行程超過了5萬公裏!不過,徐霞客主要靠徒步跋山涉水旅遊,隻有少部分路程是騎馬、乘船、坐轎。如此一來,他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不少交通開支得以窮遊。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來人物固難儔。

峨冠共應賢能詔,策足誰非道藝流。

經濟才猷期遠器,縱橫禮樂對前旒。

三君八俊具鄉秀,穩步天津最上頭。”

徐霞客二人正從桂林前往崇左的路上。但由於他之前已將“廣西參府中軍唐玉屏”送給自己的“馬牌”這算成了銀兩,並愜意的在桂林周邊各縣好生遊玩了多日,這才與驢友靜聞和尚各自背著“箱籠”念念不舍地繼續西進,打算先去繞道柳州府,去西麵的“太平府”,再去“南寧府”,然後再經過廣西前往雲南、貴州旅遊。

“箱籠”也叫“囊篋”或者“篋笥”,是古人隨身貯物之器,大者名曰“箱籠”,小者稱為“篋笥”或“囊篋”。“箱籠”大多為木器所製,而“囊篋”多為竹、布混編而成,“篋笥”則為竹所製,是古代書生上京趕考必備之物。

這三種容器功能類似於後世的“行李箱”,都是古人用來裝物品、衣物、書籍、筆墨、紙硯等器皿的泛稱,且具有一定的防禦野獸襲擊之能,在突逢下雨時還能臨時作為遮擋上身不被淋濕的“雨具”,很實用。

因此,古代書生們趕考時,會根據家庭情況不同,選擇這三種“箱籠”中任何一種、或兩種、或三種都可能攜帶,並且還有伴讀的“書童”們負責背“箱籠”一起上路。當然了,這全憑個人喜好及家庭財力供養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士氣未饒軍氣振,文場端似戰場酣。

九關虎豹看勍敵,萬裏鵾鵬佇劇談。

老眼摩挲頓增爽,諸君端是鬥之南。”

正待徐霞客與驢友靜聞在廣西鄉間小道上四處轉悠,一邊欣賞著隨處可見的石山與灌木、溪流,一邊繼續向西邁步打算就近找一戶人家借宿一宿時,忽然耳旁傳來了似曾相識的聲音:“姑父,您近來可好?”

“誰?誰在說話?難道見鬼了?”徐霞客與靜聞和尚雖然各自都背著一個大“箱籠”,但並不影響其身手矯健和敏捷,因為幾十年如一日的鍛煉,早已練就了一身“本事”,況且自從出遊後接二連三遇到江洋大盜……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