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述,東南亞及其相鄰地區包括菲律賓在內構成了一個文化區。雖然該區各民族的文化複雜性差別很大,但是他們的共同背景都紮根於悠久的東南亞新石器文化複合體中,它們都受到印度和中國偉大文明的影響,因為這兩種文明是它們的近鄰。尤其在村落這一層次上,它們的文化相似性大大超過差異性。因此,似乎有理由將整個地區視為一個單位來處理,把它稱之為東南亞文化區;隻是在小區之間表現出重要的差別時,才把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大陸加以區分,或者把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大陸的政治單位加以區別。
馬來—波利尼西亞人在太平洋偏遠地區和非洲海岸附近確立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時,東南亞地區的情況絕非是靜止不前的。事實上,馬來—波利尼西亞人建立的前哨基地之間的差異,很容易這樣來解釋:我們可以假定,建立這些基地的人們是在不同的時期分別離開東南亞的,因此他們帶上了相應的、不同的文化裝備。東南亞、印度和中國的貿易,在這種接觸的曆史記載很久之前,肯定就建立起來了。到公元160年,希臘地理學家亞曆山大城的托勒密就已經聽說,東南亞地區的礦產資源豐富,並提到該區在開掘金銀。當時,馬來半島的銀肯定已為人所知,並且在此之前很久就已在開采了。古代的礦山遺址中,發現了許多製作精良的新石器時代的工具,不過沒有發現金屬製品。似乎可以斷定,當地人采掘錫礦是為了出口。因為此地的錫礦幾乎是純錫,所以它在鑄造青銅器的任何地方一定能找到暢銷的市場。而且以體積而論,它所具有的高價值,使它很適合原始的運輸。
我們不知道古代馬來西亞的錫運往何方,不過中國似乎最可能成為它的市場。中國的青銅鑄造術在商代(公元前1765—前1122年)已經達到完美的境界。在之後的一千年中,青銅是中國最重要的金屬。另一方麵,印度東部和南部似乎絕少使用青銅,可是這兩個地區在同一時間裏學到了煉鐵。自曆史的黎明期起,中國的南方人已經擁有適於航海的大型船舶,他們很容易到達馬來半島。同時,東南亞人同樣能到達中國南部的海港。最後,中國和東南亞的陸上貿易路線不能忽視。盡管有上述的長期接觸,中國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是微小的。雖然中國人願意娶土著女子為妻,可是他們按中國人的文化把子女培養成中國人,他們小心翼翼地維護自己的文化,而土著人也維持自己的文化。來自中國的多種物件和技藝融入了東南亞的土著文化,然而中國的社會、政治或宗教模式似乎並沒有遷移到土著文化之中。
和中國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文化滲透到整個東南亞地區,甚至在更加原始的部落裏都留下了印記。印度統治者存在於印度尼西亞的最早的證據,是東婆羅洲一連串的四篇石刻文字。這些文字的年代是公元前400年。如果印度人此刻已滲入婆羅洲,那麽他們必定已經在此之前相當久的時候就到了爪哇和蘇門答臘。在蘇門答臘南部已經找到了一尊2世紀的佛像,不過它也有可能是製作很久之後才運進蘇門答臘的。
從首批居民住定之時起,爪哇和蘇門答臘就成了受印度影響最大的兩個地點。在蘇門答臘島,室利佛逝帝國[4]在7世紀初已經存在。這裏的統治者信奉的是小乘佛教,但在8世紀初他皈依了大乘佛教。
爪哇最初的王子是印度教徒,他們似乎被當作濕婆[5]的化身。他們施行大興廟宇的政策,後來的統治者繼承了這一政策。到8世紀中葉,在室利佛逝帝國那個時代,蘇門答臘島上又建立了強大的薩倫達拉(Shailendra)王朝。這個王朝的統治者信奉大乘佛教,他們似乎來自孟加拉。
11世紀以降,似乎再沒有大量的從印度遷入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土著文化和外來文化成分的融合穩步發展,印度教習俗和佛教習俗也穩步地融合起來。13世紀下半葉,爪哇島上新柯沙裏王國[6]的一位國王修建的一座廟宇,底層供奉的是印度教的濕婆,上一層供奉的是佛陀。曆代國王將自己的骨灰分成兩份藏於濕婆和佛陀的陵廟之中,這成為一時之尚。這種文化和宗教的綜合還受到一種輔助力量的推動:這兩種宗教對上層階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鄉下人把上述宗教儀式作為優越的法術來接受,不過他們並不試圖弄懂其教義。
緊隨而至的對東南亞文化影響重要的事件,是伊斯蘭教的傳入。伊斯蘭教傳入的初始年代能十分準確地斷定。馬可波羅於1292年以中國皇帝使臣的身份訪問蘇門答臘時,他發現蘇門答臘北端的小鎮帕拉克已經皈依伊斯蘭教。移民蘇門答臘的大多數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印度人。他們傳布的教義已經完成了大多數必需的改變,以使這種為沙漠遊牧民創造的信仰適應季風氣候區域農民的需要。
伊斯蘭教的傳播進展很快。它使皈依的信徒從種姓製度中解放出來。印度傳來的種姓製度肯定與東南亞人不相宜。伊斯蘭教強製異教徒皈依的教義,很受野心勃勃的冒險家和馬來族海盜的歡迎,當時的海盜在海上橫行。任何一位首領,隻要他能糾集一小股力量,迫使一個異教徒(即印度教徒)控製的地區皈依伊斯蘭教,他就可以十拿九穩地得到報償。虜獲的財物對教徒是直接的刺激。戰死的教徒能升入天堂的許諾,對教徒是更重要的報償。
穆斯林尚未站穩腳跟,歐洲列強就染指東南亞了。首先到此的是葡萄牙人,到1515年,他們已經控製了海路。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他們開始了外國勢力控製東南亞的時期,這個時期直到才結束。
今天研究東南亞的各種文化,猶如是攀登一架時間機器,你漸次回到歐洲人、穆斯林和印度人支配的時代,直至上溯到新石器時代末期為止。你從爪哇島向東走到菲律賓群島時,或者從大島的沿海地區深入它們的內陸地區時,你遇見的文化顯示出來的外來影響逐漸減少。然而,有一些文化特征是所有的東南亞文化共同的特征,或者幾乎是其共同的特征。還有一些文化特征的分布明顯地標示著其發祥之地。
東南亞大陸地區近臨中國和印度,所以它很早就與這兩種偉大的文化發生了接觸。除了老撾山地以東的地區之外,整個東南亞大陸地區中,印度文化的影響都遠遠超過了中國文化的影響。似乎是這樣一個原因:印度人到這裏來是當殖民者和傳教士,中國人到這裏來是做征服者和商人。即使征服一個地區之後,中國人很少在此建立永久性居民點。縱然建立了殖民地,他們也維護了不同於土著的文化。中國人從來不迫使別人皈依自己的信仰。然而,印度人在殖民過程中都要傳教,印度教徒、佛教徒或穆斯林都是如此。
[1]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年),18世紀歐洲啟蒙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激勵了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對浪漫主義運動也產生了影響;其“社會契約論”超過了英國的經濟自由主義和孟德斯鳩的實證論;提出“世俗的宗教”和“自然教育”等偉大思想;所著《愛彌兒》《社會契約論》等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 戈登魏澤(Alexander Goldenweiser,1880—1940年),俄羅斯出身的美國人類學家,師從美國人類學先驅博厄斯。
[3] 庫克(James Cook,1728—1779年),英國航海家,太平洋探險家,南極探險家,1779年2月在與夏威夷人的衝突中被殺。
[4] 室利佛逝帝國(Shrivijaya),7世紀~13世紀的海上商業王國,興起於蘇門答臘巨港,與群島諸國、中國、印度建立了商業和文化關係。
[5] 濕婆(Siva),印度教三大神主之一,破壞神。
[6] 新柯沙裏王國(Singhasari),13世紀上半葉東爪哇出現的國家,忽必烈曾派使節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