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帝國在西方衰落之後,東羅馬帝國繼續維持下來。近東出現了兩個大國。一個叫拜占庭帝國,這個名字比東羅馬帝國更恰當,因為其官方語言是希臘語,其文化背景是希臘文化和敘利亞文化。另一個大國,位置更加偏東,叫波斯帝國[32]。羅馬人一直未能征服帕提亞人,這個民族居住在現今的波斯;但是有一段時間,他們的邊界擴展到西至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地區。在這裏,公元後最初的幾百年間,一個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大國湧現出來了。

薩珊王朝[33]是波斯帝國直接傳下來的王朝,希臘人曾經與波斯帝國交兵作戰。經過一段時間,王朝發生了更迭,然而一般的模式還是繼承下來了。薩珊王朝的組織程度和文明程度都很高。瑣羅亞斯德教[34]為其國教;有一段時間,瑣羅亞斯德教成為基督教的勁敵。這種波斯宗教是一種原教旨主義的二元論宗教。它以下述信念為基礎:宇宙由兩極對立的力量所控製,即黑暗與光明、惡與善。奧爾穆茲[35]神是光明之神,阿裏曼[36]是黑暗之神。二神的鬥爭勢均力敵,其結果常常懸而未決。二者都不像基督教的上帝那樣被認為是全能的神。好人有義務與奧爾穆茲密切合作,積極參與對惡神的鬥爭。基督教從瑣羅亞斯德教借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魔鬼的觀念,即上帝與魔鬼勢均力敵的鬥爭懸而未決的觀念。

波斯人以西,拜占庭帝國在發展之中,它變得日益僵化和程式化,不過它取得了一項極為重要的成就。它把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入帝國,而且在這一點上做得很成功。在它的官吏、皇帝和將領名單上,有文化背景相差懸殊的人物。比如,拜占庭偉大的將軍貝拉薩裏亞斯,就是巴爾幹半島一位斯拉夫農夫的兒子,有幾個拜占庭皇帝是阿拉伯人,其餘的皇帝中還有斯拉夫人、希臘人和敘利亞人。

拜占庭的國力不斷遭到消耗,一方麵是由於它和薩珊王朝的戰爭,另一方麵是由於北方的保加利亞人、斯拉夫人等屢屢不斷的襲擊。到公元7世紀時,拜占庭與波斯的戰爭進入了僵持狀態。住在拉鋸爭奪戰土地上的農民,陷入了完全絕望與冷漠無情的境地之中。統治者征稅的手段是委派當地最富有的人擔任征稅官。如果在撒手讓他行使各種方法征稅的情況下,他也無法征收足額的賦稅,他就不得不用自己的錢財來補足餘額。這一政策難以激發地方官對中央政府的熱情。

正是在這樣的舞台上出現了緊隨穆罕默德的接班人。這些阿拉伯人發動了征服戰爭。之所以要描述以上背景,那是因為這一常見的、富於戲劇性的畫麵說明,從沙漠裏殺出來的小股阿拉伯軍隊為何打垮了世界上兩個最強大帝國的軍隊。然而,除非大帝國從內部開始腐爛,否則小軍隊征服大帝國又談何容易。在此,我們發現的情景與蠻族部落對羅馬的入侵極為相似。但是,有一個重大的差異促成了阿拉伯人的征服戰爭:過去入侵羅馬帝國的蠻族擁有的是部落組織,部落組織意味著對外來人加入部落有一定程度的抵抗;相反,阿拉伯人卻由一種共同的宗教紐結在一起,伊斯蘭教是一種強有力的、迫使人改宗的宗教;阿拉伯人熱衷於使人皈依伊斯蘭教。

穆罕默德主義,更恰當地說,伊斯蘭教,發端於穆罕默德的教導。他是一位曆史人物,其生平材料極為充分。公元570年他出生於麥加的一個名門,是一位遺腹子,六歲時又喪母。他的童年生活沒有保障,困難重重,孤苦無依的穆罕默德屢次轉輾於養母和親戚之家。少年時他當過羊倌,這給他許多沉思默想的時間。17歲時,他跟隨伯父去敘利亞,參加了當地的宗教戰爭。24歲時,他成為一支商旅的商務代理,商隊的主人是一位富有的寡婦。一年之後,即公元595年,他娶這位寡婦為妻,寡婦已年屆40,她與前夫育有二子一女。婚後她為穆罕默德生了兩個兒子,可惜二子均幼年夭亡。她又為穆罕默德另生四女。從公元595年至公元610年,穆罕默德是麥加城裏一位受尊敬的商人,被尊稱為“阿明”,即精明公正的人,因為他的決斷英明。然而,到40歲時,他不滿足於清靜和富有的生活,隱居到城外一個山洞裏去沉思,啟示以夢境的形式來臨,他堅信自己是真主阿拉遴選出來傳遞啟示的人物。

麥加城既是商路上的一座重要城鎮,又是一個宗教朝覲的聖地,阿拉伯古老宗教裏一位重要神祇的聖地。故此,麥加人與宗教很協調。而且,與過往商人的接觸使他們了解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思想。穆罕默德的啟示吸引了許多追隨者,他開始布道,進一步吸收皈依改宗的信徒。和一切阿拉伯城鎮一樣,麥加城分裂為不同的宗派。一個強大的集團不喜歡穆罕默德的宗派,把他新興的教義看作是對悠久朝聖貿易的威脅。他們暗殺穆罕默德,但未能成功。穆罕默德攜少量的忠實信徒逃亡到麥地那城,那是公元622年6月16日。這個日子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希吉勒”(Hejira)(即逃亡)的日子,正如基督徒依據基督的生日開始紀年一樣,穆斯林以“希吉勒”這一年為伊斯蘭教曆的起點。

麥地那位於麥加以北;麥地那人歡迎穆罕默德,主要是因為他們是麥加人的老對頭。當時的城鎮都執行接收流亡者的政策,意在扶植他們,使之成為顯要的公民,以便給他們逃離的城鎮製造麻煩。

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回到麥加。他搗毀古老宗教崇拜的偶像;除了伊斯蘭教虔誠的信徒外,他禁止任何朝聖者入城。他規定,崇拜偶像者要麽皈依伊斯蘭教,要麽就被處死。但是,“信奉聖經的人”即基督徒、瑣羅亞斯德教徒和猶太教徒被允許按自己的方式去拜神,雖然他們被課以一種特別稅。

穆罕默德回到麥加城兩年後去世,享年62歲,對先知而言這是一個成熟的年紀。多半的宗教領袖去世時,他們激發的宗教思想還沒有來得及係統地表述清楚。三位一體的教義,聖靈的性質等基督教原始教義之後才興起的神學上的概念——這些概念是若幹世紀以來為神學家們所關注的,大概會使生於拿撒勒的耶穌迷惑不解的。然而,穆罕默德擔任麥地那和麥加兩城的宗教領袖時,他處理的是眼前的教義問題。他遵循阿拉伯酋長的傳統,行使司法權,他許多斷案的決定流傳下來。

穆罕默德去世時事業成功,家境富裕。這也是他與一般先知模式的不同之處。他是一位閱曆豐富的人,曾當過牛倌、幹過武士、做過生意。他對阿拉伯文化有透徹的了解。他的教導適應人民的需要,不要求擾亂人民的生活模式。他努力謀求團結,把部落忠誠納入新型的宗教忠誠。毫無疑問,穆罕默德的教義比索羅亞斯德教或基督教的教義更直截了當,更容易把握。伊斯蘭教興起之日就不得不與這兩種宗教競爭。

阿拉伯人熟悉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思想,他們感到自己在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因為他們既沒有經文,也沒有任何書麵文獻的傳統。那時,沙漠裏的阿拉伯人剛開始學習讀書寫字。他們對文字記錄抱著敬畏的感情,這是一切目不識丁者的典型特征。從穆罕默德宣講的教導中產生了《古蘭經》,它滿足了阿拉伯人生活中長期感到的一種需求。《古蘭經》裏的很大一部分經文是穆罕默德精神恍惚時口授的。他的口授用阿拉伯詩歌寫成,神秘的禱詞和對信徒的告誡混合其間。其他部分是各種各樣的宣示。雖然《古蘭經》裏有許多模糊朦朧的幻覺,這些幻覺對現代讀者既枯燥又混亂,但是當年《古蘭經》成書時,這些文字所指的是當時的事件,當時當地人對它們一定是了如指掌的。穆罕默德的宣講有時是在惱怒之下做出的。比如,在受理一位倔強老婦所提出的訴訟遭遇困難時,他一時衝動,宣告老婦一律不能進天堂,因為天堂是寧靜的處所。後來,他後悔不該做這樣的斷言。然而,時至今日,在老婦是否有靈魂這一點上,伊斯蘭教各宗派教義仍不一致。

穆罕默德在世之前沒有來得及回答所有的問題,但他製定了教義的基礎和法製的基礎,後繼的追隨者補充完善了他的教義和法製。《古蘭經》裏包含了難以計數的法律,它們涉及各色各相的人的行為。補足《古蘭經》的還有《訓經》(Hadith),記載著穆罕默德的真言和斷案的決定,是他去世之後由教徒追記的。有些記錄是根據認識他的人的報告寫成的,有些是根據傳聞證據集錄的。穆罕默德去世之後,伊斯蘭教的書記員全都著手狂熱地收錄他的言論和逸事;回憶的素材既有第一手資料,也有第二手資料。這個輯錄整理的工作進行下去,直到與穆罕默德同時代的最後一人去世為止。這兩本聖書形成伊斯蘭聖史的獨特類型,這一聖史構成伊斯蘭教的背景。

《古蘭經》的法律內容,大多數是從前伊斯蘭時代的習慣法演生而來的,隻是由穆罕默德略加修訂而成。所有這些條文全都比過去的習慣法有所改良,因為穆罕默德是社會改革家。《古蘭經》中記載著他的一條言論,大意是主人必須對奴隸仁慈;另一條所有的穆斯林都非常重視的規定是,所有虔誠的信徒都是兄弟,都是社會地位平等的人。與此相連的是無與倫比的垂直流動性。無論出生時的地位如何,縱然出生時即為奴隸,任何人都可以爬到任何高度。從邏輯上看,這是不矛盾的,因為既然安拉掌管著宇宙萬物,他可以今天貶一個人為乞丐,明天又升他為蘇丹(一些伊斯蘭國家的統治者——譯注),如果這是安拉的意誌的話。伊斯蘭教的曆史始終表現出無與倫比的社會流動性。

雖然伊斯蘭教的宗教生活目前大概有一點守舊,但它仍然是強大有力、生機勃勃的宗教,它的力量寓於信徒的生活之中。在伊斯蘭國家裏,清真寺的禮拜和誦經總是用阿拉伯語進行的。這就是說,在分布廣泛的伊斯蘭國家裏,凡是受過教育的人都有一種共同的語言。這一點頗像歐洲中世紀,彼時,凡受過教育的歐洲人都懂拉丁語,因為拉丁語是教會的語言。故此,在伊斯蘭國家所有政治分歧的背後,存在著一種相同學問和相同理解的共核。伊斯蘭教的利益高於國際政治路線的地位。我們在世界危機中試圖預計伊斯蘭世界的反應時,要考慮這一個重要的因素。

[1] 代達羅斯(Daedalus),希臘神話中的建築師和雕刻家,為米諾斯王建造了迷宮,由於他協助忒修刺殺了迷宮中的半人半牛怪物米諾陶斯,被米諾斯王囚入迷宮。代達羅斯攜兒子伊卡洛斯逃亡,父子二人用蠟粘鳥羽做成雙翼裝在自己身上飛翔。

[2] 涅斯托爾(Nestor),皮羅斯王,特洛伊戰爭中的名將。

[3] 梭倫(solon,約公元前638—前558年),雅典政治家,希臘“七賢”之一。公元前594年出任首席執政官,進行政治改革,卸任後曾遊曆埃及、塞浦路斯和小亞細亞等地。

[4] 阿比西尼亞人(Abyssinian),今埃塞俄比亞人。

[5] 香料群島(Spice Islands),亦名東印度群島,今屬印度尼西亞。

[6] 海格立斯之柱(Pillars of Hercules),直布羅陀海峽海岬,建有大力神燈塔(Tower of Hercules),係古羅馬遺存,初為腓尼基人所建。

[7] 伯裏克利(Pericles,約公元前495—前429年),雅典政治家、民主派領袖、古代世界著名政治家。

[8] 屋大維(Augustus,公元前63—14年),羅馬帝國開國君主、元首政製創始人、愷撒侄孫,被尊為“奧古斯都”(Augustus)。

[9] 卡德摩斯王(King Cadmus),腓尼基王的兒子,發明腓尼基文字,信奉阿波羅神諭,修建底比斯城,成為底比斯王。建城之前曾戰勝凶龍,將龍牙拔下,種在地裏。龍牙長成了全副武裝的武士。

[10] 巴台農神廟,奉祀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神廟,位於雅典衛城。

[11] 薩拉米(Salami)戰役,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國入侵希臘,在薩拉米島(靠近雅典)被希臘人擊敗。

[12] 密特拉(Mithra),原為上古印度—伊朗神靈之一,逐漸西傳,進入西亞、希臘和羅馬。有推論認為,它對早期基督教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13] 埃爾斯沃思·亨廷頓(Ellsworth Hungtington,1876-1947年),美國地理學家,研究氣候對文明的影響,曾在土耳其和美國的大學執教,曾對亞洲、美國、墨西哥、中美洲的氣候進行調查,主要著作還有《巴勒斯坦及其變遷》《文明與氣候》《文明的主要動力》等。

[14] 阿瓦爾人(Avars),北高加索地區民族,4世紀時遭匈奴人侵襲,曾向西遷徙,先後受阿拉伯人、韃靼人、烏茲別克汗、金帳汗國、沙皇俄國的統治。今主要分布在蘇聯達格斯坦自治共和國等地。

[15] 塔西佗(Cornelieus Tacitus,約公元56-120年),羅馬政治家、史學家、雄辯家。著述極豐,以曆史著作名垂千古,主要著作為14卷《曆史》和30卷《編年史》,可惜多已散失。

[16] 拉坦諾文化(La Tene culture),瑞士納沙泰爾湖東端的考古遺址,這一名稱已用來概括歐洲凱爾特人鐵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約從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50年。

[17] 皮西亞斯(Pythias),希臘航海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活躍於公元前3世紀,成就卓著。

[18] 伊特魯裏亞(Etruscan)公元前1000年左右分布在亞平寧半島中部伊特魯裏亞地區,族源語源尚無定論,對羅馬文明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

[19] 帕加馬(Pergamum),小亞細亞的希臘化時期城市,今屬土耳其伊茲密爾省。

[20] 羅馬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30年。

[21] 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9月4日,西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迫退位,西羅馬帝國滅亡。1453年,奧斯曼帝國擴展,東羅馬帝國滅亡。

[22] 皮洛士(Pyrrhus,公元前318-前272年),伊庇魯斯(Epirus)國王。伊庇魯斯指希臘西北部和阿爾巴尼亞的南部沿海地區,直到公元5世紀,它仍然是希臘的偏遠落後地區,當時的史學家希羅多德稱伊庇魯斯人為“野蠻人”,可見800年前的皮洛士必定也是“野蠻人”。皮洛士曾兩次打敗羅馬人。皮洛士稱羅馬人為“野蠻人”,可見羅馬人並不先進。

[23] 波河,今名帕得斯河,位於意大利北部,在威尼斯注入亞得裏亞海。

[24] 特拉麥爾人(Terramare people),史前意大利波河流域人,居住在湖上木排屋或村落裏。

[25] 台伯河,流經羅馬城的名河。

[26] 伊特魯裏亞的銘文迄今尚未破譯,參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1卷,第220頁。

[27] 對伊特魯裏亞字母表的原型認識不一,參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1卷,第220頁。

[28] 布匿戰爭(Punic wars),羅馬與迦太基爭奪西地中海霸權的戰爭,共三次(公元前264—前146年),迦太基亡,成為羅馬的“阿非利加省”。

[29] 馬略(Gaius Marius,公元前157—前86年),古羅馬統帥,政治家,羅馬共和國後期最有權勢和影響的人物之一,曾七次出任執政官,與貴族派蘇拉展開激烈的權力鬥爭,互相殺戮。

[30] 蘇拉(Lucius Cornelius Sulla,公元前138—前78年),古羅馬統帥,獨裁者,初為馬略部將,後與其爭權,互相殺戮。其軍事獨裁是對羅馬共和國的沉重打擊。

[31] 威爾斯(H.G.Wells,1866—1946年),英國文學家、史學家,代表作有《世界史綱》《時間機器1895》《隱身人》《莫洛博士島》《星際戰爭》《不滅的火焰》等。

[32] 波斯帝國,公元前6世紀居魯斯一世所建,由波斯灣的安息國擴張而成,故名。國勢強盛時西至地中海,東至印度河,北至高加索,後被亞曆山大大帝(公元前334—前331年在位)征服。

[33] 薩珊王朝(Sassanian Kingdom,公元224—651年),古伊朗王朝,為阿達希爾一世(241—272年在位)所建,東至印度河,西至兩河流域。

[34] 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中國史稱“祅教”“火祅教”“火教”“拜火教”等。流行於古代波斯、中亞等地,公元前6世紀創建,信《波斯古經》,主張善惡二元論,分善端(火、光明、清淨、創造、生)和惡端(黑暗、惡濁、不淨、破壞、死)。在善惡兩端之爭中,人有自由選擇之意誌,有決定自己命運之權。

[35] 奧爾穆茲(希臘文為Orzmasd或Ormuz,波斯文為Ahura Mazda),瑣羅亞斯德教中善界的最高神、火神、智慧神。

[36] 阿裏曼(希臘文為Ahriman或Orimon,波斯文為Angra Mainyu),瑣羅亞斯德救中惡界的最高神,即惡神或凶神,在與奧爾穆茲善神的鬥爭中遭到最後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