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節 烽火連九月(4)

張學良的通電和聲明傳遍東北和全國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張學良統治下的北方八省,特別是東北四省,幾乎沸騰了。各地的民眾紛紛自發地舉行大規模的遊行活動,抗議關東軍的武裝挑釁和軍事侵略,支持張學良的決策和東北軍堅決抵抗行為。沈陽、長春、齊齊哈爾、承德、天津、太原、西安等北方八省的各大城市,數以百萬計的愛國民眾和熱血的學生青年們集結成浩浩****的隊伍,“驅逐日寇!保家衛國!”“堅決抵抗!捍衛國權!”“張學良萬歲!”...口號聲震天撼地;除了遼寧和吉林,其餘六省的東北軍、晉綏軍、西北軍將領們獲悉戰事爆發後爭先恐後地陳詞上書,請求調到前線參加對日作戰;北方八省的各省總商會號召各省工商企業捐獻軍費;東北軍的各個招兵站一夜之間都排起了長龍;各大報紙上,各地士紳賢達、社會名流們紛紛發表“堅決支持張少帥和東北軍抗擊日本人武力侵犯”的聲援文章。而關內的南方地區也引起了巨大反響,國民政府暫時還保持著緘默,但民間各界則掀起了驚天動地的波瀾,新聞報紙上支持張學良和東北軍的文章滿目皆是,飛到東北政府來的各方各界支持張學良和東北軍的慰問信函更是紛至遝來,一些地方軍閥、北洋舊軍閥退隱高層、軍政界耆宿前輩也紛紛大加稱讚張學良和東北軍麵對日本人時能勇於亮劍的精神;南京、上海、武漢、濟南、成都、廣州、昆明、貴陽、洛陽等關內眾大城市都紛紛爆發反日支持東北的遊行活動;全國工會聯合總會、全國商會聯合總會等全國性的民間機構都旗幟鮮明地表態反對日本武裝進攻東北以及支持東北軍堅決抵抗的行為。

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際列強也紛紛把密切的目光投向東北亞。這些列強出於自身在華利益的考慮,態度也是大同小異:都不希望中日爆發全麵戰爭,希望中日局勢維持現狀。美英兩國的態度是鮮明的,這兩國以及它們所支持的國民政府一直在對抗日本在華利益的擴大,因此日本的勢力被從中國驅逐,美英自然彈冠相慶,但兩國高層也不願意中日爆發全麵戰爭。一旦爆發全麵戰爭,日本就可以明火執仗地進攻中國,從而嚴重損害美英在華利益。所以美英等西方列強態度是暗中支持東北軍消滅關東軍的,但不希望失態進一步擴大。東北戰事爆發後,遊走於沈陽、南京、東京之間的西方列強高層特使和外交官猶如過江之鯽。

南京和東京的反應自然是最為震驚的。

東北戰事爆發的時候,蔣介石正在乘坐軍艦前往南昌的途中,準備去親自督師,指揮對贛南的第三次圍剿作戰。由於東北戰事爆發得太過於突然,蔣介石毫不知曉,還是在第二天時才通過國民政府駐東北的黨政機構和新聞媒體的報告才得知的。對此,蔣介石大吃一驚,急忙問身邊的軍政部長、剿匪前線總指揮何應欽:“東北軍真的和關東軍打起來了?”

何應欽回答道:“是的,並且不是單純的武裝衝突,而是全麵的開戰。”

蔣介石愈發驚愕:“戰況如何?”

何應欽回答道:“戰況還在繼續中。不過,按照目的我們得到的消息,東北軍頗占上風,沈陽、鞍山、鐵嶺等地的關東軍和日本滿鐵公司鐵道守備部隊都被東北軍消滅了,隻有遼陽、旅順、長春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地方還控製在關東軍的手裏,東北軍正在對這幾個地方繼續展開猛烈攻擊。”

蔣介石又震驚又難以置信:“張學良怎麽沒有向我做任何報告?”

何應欽回答道:“根據張學良的說法,是關東軍首先挑釁的,東北軍在忍無可忍之下於是全麵反擊。這場戰事並非東北軍蓄謀已久的策劃,所以張學良本身也對此感到毫無準備。”

蔣介石縱然是擁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鎮定素質,此時也確實有些心亂如麻:“這個張學良,可真是敢想敢幹哪!”他苦笑,“居然在不請示中央和得到我的允許下,就跟關東軍全麵開戰了!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何應欽詢問道:“日本政府那邊已經派人來要說法了,中央很難辦,我們現在怎麽辦?”

蔣介石蹙緊眉頭,陷入沉思,他此時的心情異常複雜。實際上,蔣介石雖然擁有很深厚的日本背景,並且孫中山和國民黨在革命及成立初期還得到了日本的大力支持,但蔣介石也擁有很強的民族自尊心,特別是日本近年來對中國咄咄相逼,尤其是三年前的“濟南慘案”,都讓蔣介石深以為恥。蔣介石也很清楚日本人對中國圖謀不軌。另一方麵,蔣介石自從和擁有美國背景的宋美齡結婚後,他在國外的主要依靠對象就逐漸地從日本變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對於日本,蔣介石此時並沒有多少親近之情,隻有警惕和提防。眼下獲悉東北軍跟關東軍開戰並且還節節得勝後,蔣介石隱隱地也有一種出了一口惡氣的解恨感,但他迅速又陷入巨大的憂慮中。按照日本政府和日本人那睚眥必報的狹隘性格,這件事絕不會善罷甘休,甚至會成為中日全麵開戰的導火索。東北軍此時消滅的關東軍越多,日本的報複力度就越強。想到這裏,蔣介石苦笑著歎口氣:“張漢卿啊張漢卿,你可真是捅了馬蜂窩了,不,你算是把天都給捅了個窟窿了!唉!你倒好,你是地方保安司令,所以肆無忌憚,反正後果又不是你來承擔。你隻知意氣用事卻不考慮後果,留下這個爛攤子卻要我這個國家最高領導人來幫你收拾。”他顯得很無奈。

何應欽追問道:“主席,我們現在究竟該怎麽辦?”

蔣介石定住心神,重新理清思緒:“第一,江西的剿匪事務暫由你全權負責,我馬上返回南京;第二、立刻給國府高層發通知,馬上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第三、給張學良發報,詢問事情的經過。”

何應欽立正:“明白!”

原本乘坐著軍艦準備沿長江前往南昌的蔣介石不得不命令軍艦調頭,重新開回南京處理這件大事。實際上,蔣介石此時忙得簡直是分身乏術、疲於奔命。這次的第三位圍剿作戰,中央軍共投入30萬兵力參戰,並額外聘請了德國、英國、日本的軍事顧問出謀劃策,客觀上確實讓中共紅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特別是由蔣光鼐和蔡廷鍇指揮的第19路軍,更加是紅軍最有力的強勁對手。這場第三次圍剿作戰,中央軍基本上能控製戰場局麵,雖有損失,但也不足以影響全局;而紅軍在國民黨大軍的圍追堵截下顯得極為被動,甚至接連受到挫折。但在這同時,以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內部的胡漢民派、孫科派、汪精衛派、西山會議派、兩廣地方實力派(陳濟棠、李宗仁)以及其他反蔣勢力又聯合起來,在廣州成立了“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和“廣州國民政府”反蔣,與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這個“廣州非常會議”又設立了“中央執監委員北京執行部”,任命已經兵敗下野的馮玉祥、閻錫山、韓複榘等人為執行部的常務委員,以此拉攏北方軍閥和西北軍、晉綏軍的殘餘勢力再次反蔣,廣州國民政府還頒布北伐討蔣令,兩廣軍誓師討蔣,準備展開所謂的“第三次北伐”。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陳友仁曾秘密出訪日本,三次會見日本此時的外相幣原喜重郎,表示“願犧牲東北的部分權益來換取日本支持廣州政府軍火”,但未得到響應,陳友仁在日期間還會見蘇聯駐日大使尋求支持,也同樣被拒絕。同時,中原大戰後歸附中央軍的西北軍舊部雷中田響應廣州政府而反蔣,並迅速控製了甘肅省,關內再次亂成了一鍋粥。

為了剿滅中共的割據勢力和對付在兩廣叛亂的汪精衛等人,蔣介石已是累得團團轉了。但就在這時,東北軍和關東軍又大打出手,自然讓蔣介石感到心力交瘁。在回南京的過程中,蔣介石給張學良發去電報:“驚聞沈陽劇變,東北邊防軍與日軍已然展開激戰,然具體內情究竟如何,盼即刻電告。中正叩皓戌。”

張學良在回複蔣介石的時候,已經在東北軍總司令部內指揮作戰了。回複蔣介石的電文是張作相擬定的:“沈陽民眾於昨日舉行遊行示威,關東軍當局唆使日僑浪人持械毆打我方平民,且沈陽北部之關東軍駐軍一部在未經我方允許的情況下悍然開入城內,此行徑已是明火執仗武裝侵略我國之軍事作戰,且我方有確鑿證據,證明關東軍即將實施一場大規模的武力進攻東北的絕密陰謀。我方被迫無奈,為保護國民、捍衛國土,遂全力反擊、盡忠黨國”。

蔣介石看得心潮起伏、思緒滿腹。張學良在這回電上的意思是:日本人屢屢挑釁滋事,並在九月一日這天徹底激化了東北方麵和關東軍的全麵矛盾,所以他才命令東北軍全麵反擊的。另外,張學良還聲稱“有確鑿證據證明關東軍即將實施一場大規模的武力進攻東北的絕密陰謀”。換句話說,張學良命令東北軍進攻關東軍是為了自衛,並不是主動開戰,並且即便東北軍此時不反擊,關東軍很快也會全麵進攻東北軍。按照張學良的說法,東北軍進攻關東軍是勢在必行、大勢所趨的事情。

當天晚上,蔣介石急匆匆趕回南京。在正式召開軍政高層會議之前,他先單獨邀請“剿匪”司令部秘書長楊永泰、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書記長陳布雷、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等幾位他最信任和最心腹的高級智囊到辦公室,商談南京政府如何應付此時的東北劇變。

被譽為“蔣介石頭號智囊”的楊永泰在沉思半晌後,開口道:“主席,我認為這場戰事確實是日本人挑起的,而並非張學良主動展開的。日本政府和日本軍方的激進派素來妄圖把滿蒙地區納入日本的版圖內,從而讓本是列島之國的日本在東亞大陸上擁有戰略縱深腹地和資源供應區。東北豐饒肥沃,是日本人處心積慮想要吞並的對象。關東軍就是日本政府和日本軍方內的主戰派的馬前卒。在過去這幾年內,關東軍挑釁滋事也不是一次兩次。另一方麵,張學良繼承東北大權後,他雖然年輕,但在過去三年內,他卻表現出令我也不得不佩服的高深謀略和長遠的目光。張學良始終擁護主席您,讓他在中原大戰裏成為了不亞於主席您的最大的贏家,他的地盤也猛然從原先的東北四省擴大到了北方八省。這絕非他歪打正著的運氣,而是他處心積慮的經營結果。由此可見,他的城府之深和目光之遠,都不容小覷。在治理東北這三年裏,張學良確實是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他如果想要以東北為基地,幹一番大事業,短短的三年時間肯定是不夠的,東北四省並沒有全麵地昌盛富強起來,新吞下去的那四省也沒有完全地消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學良也是很需要時間的,所以他在之前的一些和日本人的摩擦裏都采取了隱忍退讓的態度。換句話說,張學良此時的翅膀並沒有太硬,他此時就倉促地對日本開戰,總體來看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日本本土極有可能大舉增兵,而張學良除了主席您之外並沒有強有力的援助,並且一旦開戰,主席您也很難調動大規模的軍隊前往北方助戰。我相信,這些不利因素,張學良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我認為這場戰事不是張學良挑起的,他確實是被迫自衛還擊的。”

蔣介石望向陳布雷、戴季陶等人,眾人都點頭表示讚同。陳布雷道:“主席,張學良自從東北易幟後,除了中原大戰期間應中央要求而參戰外,他的東北軍就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戰事,也從來不和關內的地方軍閥有任何來往,更加沒有繼續向西北或華北進行擴張。由此可見,張學良應該並非野心勃勃之人,他並不像他的父親張作霖那樣貪圖關內地盤,他好像就非常滿足地想做一個東北王。因此我也認為,張學良並非好戰之人,此次東北戰事十有八九確實是日本人主動挑釁的。”

戴季陶也表示同意:“張學良這三年來基本是‘固本守成’,這說明要麽是他老謀深算、深藏不露,要麽是他確實沒有太大的抱負和野心,隻想安安穩穩地盤踞東北一隅做個土皇帝。不管是哪個情況,張學良主動去進攻日本人都不大可能。他如果滿足東北的現狀,就不可能冒著會丟掉東北的危險性去同關東軍開戰;如果他是老謀深算、深藏不露,也肯定會繼續抓緊時間勵精圖治,不會在眼下這種沒有準備充足的情況下就冒著同日本全麵大戰的危險去進攻關東軍。”

蔣介石微微點頭:“你們分析得很有道理。張學良確實不大可能主動挑起戰事,他如果沒有什麽野心,就隻會安安穩穩地守著他父親遺留給他的東北地盤;他如果有著很大的野心,也不可能在準備了短短三年後就去主動進攻日本人。”他微微歎口氣,“即便他是被迫自衛的,也算是捅了一個天大的馬蜂窩了。現在,國內外各方盯著南京、盯著我,日本人那邊也派人來要說法了。你們說說,國府該如何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