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登讓人見識到了什麽是臣子的氣節,他帶著殘部在大同城內,與敵人展開了巷戰。
雖然勝利的仍舊是北涼和西川聯軍,可畢竟雙方實力懸殊。麵對數十上百倍的敵人,僅剩的幾百人沒有絲毫的退卻。
大同將士們利用有利地形,對地形的熟悉開始展開反擊。北涼和西川聯軍每前進一步,便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對於烏飛和慕雲天是不能忍受的,二人帶著士兵瘋狂反撲。一旦發現大昌的官兵,便迅速圍上去將其碎屍萬段。
可依舊沒有退卻的士兵,甚至於烏飛故意撤開一道口子,可這些大昌將士依舊抱著必死之心。
烏飛的手下圍住了十幾個傷痕累累的大昌士兵,北涼鐵騎不止是騎兵厲害。他們手裏的彎刀,同樣的鋒利。
被圍住的十幾個受傷的士兵,都是趙文登的手下。北涼的士兵撲了上去,這些奄奄一息的大昌將士,用他們手裏的武器譜寫出了最後的悲壯。
直到北涼國王烏飛的刀,抵住了最後一名大昌士兵的胸口,烏飛還是滿眼不解的問:“為什麽不逃,孤本打算放你們一條生路的。”
而這名倒下去的大昌士兵留給他最後一句話就是:“趙將軍的兵,在戰場上沒有得到撤退的命令,隻會一往無前。”
這就是軍人的氣節,烏飛心中也不由得佩服起來:“果然好漢子,不過,你們大昌終究是我們的。孤會踏破你們的永壽城,將你們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從皇位上拽下來。孤,才是這天下的王!”
可惜這名將士已經聽不見了,因為烏飛的彎刀,已經刺進了他的胸膛。
而和烏飛並肩作戰的慕雲天,聽到這話心中大為的不爽。他們聯軍是想來瓜分大昌的天下的,結果烏飛居然說他才是這天下的王。
國與國之間的聯盟,都是靠著利益維係起來的。當利益分配不均的時候,便有了分歧。有了分歧和爭執,這原本就不牢靠的聯盟,隨時都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隻不過慕雲天也終究是一國之君,他目光看得長遠。慕雲天知道,此時不是和烏飛內訌的時候。大昌勢力猶在,隻有攻下他們的京城,瓜分了大昌的天下。到了那個時候,北涼和西川兩頭巨獸,才會互相露出彼此的獠牙,拚個你死我活。
不管願不願意,現在命運已經將他們捆綁在了一起。此時雙方撕破臉,對誰都沒有好處的。
烏飛拔出刺入敵人胸口的彎刀,那名英勇的將士臨死之時濺出的鮮血噴了他一臉。一股濃烈的血腥氣息撲鼻而來,這反而更讓烏飛興奮。
烏飛看向一旁一臉神色不悅的慕雲天,似乎猜中了對方的心事。烏飛隻好尷尬的笑笑,慌忙轉移話題:“慕兄,咱們不如分頭行動。倒是比上一比,看咱們誰先找到這大同守將趙文登。”
“找到又如何。”慕雲天冷冷的說道。
烏飛一怔,隨即說道:“找到趙文登,誰就獲這城池的糧草。”
大概慕雲天也覺得適才自己有些沉不住氣,於是也隻好尷尬的一笑:“好啊,誰若是贏了,便屠光這城內的百姓,以便鼓舞將士們的士氣。”
屠城,素來都是這些野蠻民族征服敵人的手段。某種程度上,這種嗜殺成性也能培養自己人的殺戮的血性。這樣,部下在打仗的時候才會凶猛。
縱觀整個人類曆史,都是從野蠻走向文明的一個過程。一開始,都是充滿了殺戮和血腥。而無辜的百姓,都隻不過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可能大多數人都想不到,明清之前的中原王朝的人口高峰值竟然是西漢末年。頻繁的戰亂,才是人口銳減的最大因素。
而戰亂之後的統計人口數字都要遲緩若幹年,實際的損失率要遠高史書中統計的數字。這些巨大損失背後,普通老百姓的死亡人數要遠大於戰損。
老百姓的傷亡,除了饑餓、疾病外,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屠城。而這些人畜無害的無辜百姓們,往往都是最後的受害者。
尤其是麵對異族的入侵,這些異族都喜歡以屠城為樂。當然,還有那些殘暴的昏君殺人的惡魔。比如說黃巢,還有後梁的朱溫。
人口就是生產力,尤其是在農業社會,人口數量直接決定了國家的經濟基礎和統治根基,但凡有遠見卓識的帝王,都非常重視保護老百姓的生存權。比如光武帝劉秀,每一次戰後他都要大批遣散被俘虜的士卒回鄉務農,自己的部隊始終維持在一個少而精的程度。
匈奴、突厥等遊牧部落,為何隻能一時強盛,最終必然輸給中原王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遊牧文明不足以支撐人口的大量繁衍,其經濟基礎非常脆弱。
當然屠城有時候對於野心家們來說也是戰略目的,比如強盛時期的蒙古人有個習慣,每當大軍抵達城下時,他們總會發出逼降令:立刻開城投降,否則城破後一定屠城!
蒙古人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所以說,當有的將士聽聞蒙古人兵臨城下的時候,隻能被迫舉城投降。因為他知道,反抗就是麵臨屠城的威脅。
北涼和西川也是一樣,他們在進攻山西的時候也曾屠城。隻是後來發現漢人越殺越多,卻反抗越是猛烈。死在這些反抗百姓手裏的將士,比死在大昌官兵手裏的還多。
後來,烏飛和慕雲天便收斂了許多。他們開始攻心為上,以騎兵閃電戰擊潰大昌軍隊,一路往京城挺進。
按道理來說,他們應該很快就能拿下大同城。現在,他們已經抵近永壽城下了。甚至於,已經展開了對永壽城的攻擊。
可是他們卻依舊被困在這小小的大同,這一切的原因,隻因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大同小將趙文登。
烏飛也跟著大怒:“屠城,孤要讓這小小的大同城,寸草不生!”
“蠻酋,休得傷我百姓!”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渾身是血身上帶傷的將領,一瘸一拐的,從不遠處的巷子裏轉了出來。
此人,正是大同守將趙文登。隻見趙文登一瘸一拐,在幾名將士的攙扶下緩緩走了過來。
烏飛和慕雲天互相對望一眼,二人的嘴角都露出了一絲微笑。他們要找的正主兒,終於出來了。
烏飛看了慕雲天一眼:“暮雲兄,你怎麽看。”
慕雲天“哼”了一聲:“打敗他們並不算什麽,摧毀他們的信仰才是最重要的。”
烏飛點點頭:“正合我意,殺了他們簡單,讓這些人臣服卻難。”
慕雲天又轉頭看著他:“怎麽,烏飛兄有什麽好法子麽。”
趙文登拖著殘軀,一步一步挨到了敵人跟前。趙文登指著烏飛和慕雲天二人:“大同總兵趙文登在此,是英雄好漢的,放過此城百姓。有種,你們就衝我來!”
烏飛哈哈大笑:“好一個英雄好漢。好啊,隻要你肯跪下,我便放了此城百姓,如何?”
一旁的慕雲天也微笑著道:“沒錯,趙文登,你以朝廷的名義給我們下跪,我們可以放過這個成城中的百姓。否則,大同城若是剩下一隻雞,就算我慕雲天輸了。”
趙文登冷冷的看著二人:“我還道北涼國王和西川國王是什麽英雄豪傑,原來不過是上不得台麵的小人之徑。讓我趙文登下跪可以,為了此城百姓我趙文登有何懼之有。可我隻是一個小小的總兵,代表不了我們大昌朝廷。就算是我給你二人跪下了,世人唾罵的也是你等二人。爾等若是濫殺無辜,我做鬼必也不會放過你們!”
說到最後,趙文登聲色俱厲一幅凜然不懼的神色。相比之下,烏飛和慕雲天確實是落了下乘。人家跪了又怎樣,那是為了大同城的百姓。此事傳將出去,丟人的也隻是你北涼和西川。
大概烏飛和慕雲天也覺得適才不妥,自己身為一個國王如此羞辱一個勇敢的戰將,就算自己人也瞧不起。
北涼和西川將士都敬佩英雄,雖然趙文登是敵人,可在他們眼裏趙文登也是值得敬佩的人物。
大概覺得自己下不來台,烏飛冷笑一聲:“好啊,你不是忠臣良將你不是關心百姓麽。你若是敢自刎於我們跟前,孤保證不再動大同百姓一個汗毛。”
趙文登知道烏飛是一國之君,說過的話絕對算數。他二話不說,當即橫劍自刎與二人跟前。
趙文登身邊的將士魂飛魄散,紛紛喊著:“趙將軍,趙將軍!”
下一刻,這些將士們怒吼著,一齊撲了上來。
這注定是一場有去無回的衝鋒,烏飛身邊的護衛還有慕雲天身邊的部下迎了上去。血色殘陽下,是這些大昌將士們倒下的屍首。
烏飛後悔了,他不該這麽說的,最後他還是想試試趙文登的忠心。是不是,真如他自己喊得那樣悍不畏死。
而趙文登根本就沒有給他等待的機會,直接就拔劍自刎在自己麵前。這就給了烏飛巨大的難題,他要保證大同百姓的安全,否則他這個北涼國王就是失信於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