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經曆了200多年,創造了一個禮樂文明,也就是保存在《詩經》《尚書》《易》,還有《禮》當中的這些內容。
此後這個王朝就開始走向了衰落,新的變局就出現了。王朝政治沒有不敗的,那麽作為封建製的西周王朝,它為什麽會走向衰敗呢?我們就講大的方麵,首先封建製是一個什麽製度呢?這是一個以土地,或者說以賞賜換忠誠的製度。西周大規模地封建,周文王的兒子很多,武王打敗了殷商之後,一共封建了70多個國家,姬姓之國占40個。
這些諸侯被賞賜一片土地,然後就鎮守一方,守土有責。除了這些諸侯,還有就是周人的大小貴族。王朝總得有戰爭,就得不斷賞賜這些人。金文裏邊有關於賞賜土地,賞賜各種車、馬、器的記載。車馬上邊不是有很多器械嗎?就把旗子和各種各樣的貨物賞賜給他們。久而久之,王朝裏邊就孕育出了一個階層。什麽階層?就是貴族階層。每一個貴族都要有一片土地,有的叫封地,有的叫采邑,不論叫什麽,他都需有一塊吃飯的地方。王朝總得安排他們,他們立了功,還要有各種各樣的獎賞。
而且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知道西方有一句話叫“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比如說王封建了諸侯,諸侯再封建一些他的下屬,這些諸侯的下屬並不直接歸王領導。所以有的時候王封建了一個諸侯,某種程度上就失去了和這個諸侯下麵人的聯係。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我們看到西周後期,周王的王朝之師打不動了,於是就調諸侯的軍隊,而要調諸侯的軍隊,他就必須向諸侯發命令,諸侯再向他手底下的那些大臣發命令。周王室是不能直接向諸侯國裏邊那些有作戰本領的人發令的。這就是所謂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周王賞賜諸侯,賞賜那些大貴族,大貴族再賞賜自己手底下一些小貴族。這一局麵在金文裏表現得很清楚。
這樣封來封去,200多年來,在王朝內部就孕育了一個龐大的貴族集團。這個階層在王朝裏邊要吃、要喝、要富貴。反正土地就這麽多,靠開邊拓土,遠遠供不應求。所以這樣一來,王朝經濟日益陷入困頓。
到了西周後期就出了個周厲王。周厲王很猛,這個在曆史上是有記載的。他發動了一場改革。他的改革不外乎就是把山、林,以及水裏邊的魚、鱉、蝦、蟹,還有水草,這些公共財產收歸國有。過去地廣人稀,大家去砍砍柴、打打魚,沒人管。但現在周厲王說,不允許,這些都是我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種話也是西周後期說出來的。這樣的話會得罪一般的民眾,使他們生計艱難。可是我們要知道,西周實行的是宗法製,很多一般民眾在宗法上屬於大貴族,也可以說間接地傷害了貴族利益。所以周厲王在位三十幾年,再加上天災不斷,國人就暴動了,國人暴動就把周厲王轟走了。這些“國人”,他們是周朝最基層的人,實際上這背後很有可能有貴族的推動。周厲王被轟走了,但是周王朝並沒有發生改變,這和後來的農民起義是大不相同的。後來的農民起義把王推翻了以後一定要自己坐王位。可是在周代,把王轟走了,貴族們就站出來了!我們知道周厲王在被驅逐了以後,有所謂“周召共和”,就是兩個大貴族的家長,大家在一塊兒商量事情,所謂“共和”就是有事共同商量。
我們看到貴族階層的總體力量應該說是超過王室的,所以他們才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國人暴動的時候要殺周宣王。周宣王名叫靜,當時還是太子。他年紀很小,召穆公就把周宣王藏在自己家裏邊,國人不幹。召穆公就把自己的兒子交出去了。這種記載真實與否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後來周宣王即位的時候,十分倚仗這些大貴族。這樣就又出現了一個中興局麵,但是維係了沒多久,周宣王的政治就重新陷入混亂。
等到周幽王繼位,幹了十一年,天下就大亂了。這是我們從曆史的層麵看到的封建製自身的矛盾,你用不斷的賞賜來換忠誠,這就意味著王朝的力量慢慢被削弱。而與此同時,一個強大的貴族階層,就會慢慢被培養起來。所以它一定會出問題,這是一個方麵。
另外一個方麵是曆史進步造成的。在《詩經》裏邊,有一首詩叫《常棣》。棠棣(常棣)是一種花,在中國文化裏邊叫“兄弟花”,因為它一個花托開好多花朵。所以大家用其比喻兄弟,一個老娘生幾個兒子,大家是手足相連。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按現代學者解釋,就是棠棣花是多麽光華燦爛啊,接著來了一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然後詩篇就反複說兄弟親。說“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這是什麽意思?說家裏邊老婆孩子啊,是容易團結的;兄弟團結了,這才是真正的深厚的歡樂,“湛”就是深厚的意思。
如果我們從反麵來看這首詩,就能看到當時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變化。我們現代人結了婚,生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小家庭。古人一般說“五口之家”,這是最基本的家庭規模。但是在西周,尤其是西周早期的時候,這種小家庭實際上並不存在。因為當時的生產力低,你想拿石頭的工具、拿木頭的工具去播種那點土地,一定要大夥一起幹。這個是有學者研究過的,比如說朱鳳瀚先生研究商周家族形態,寫了一本專著,叫《商周家族形態研究》。這個書就是利用甲骨文、金文這些第一手材料,來看這些殷商家族形態的變化。實際上從商代到周代早期,人們的生活中,晚上睡覺是小家庭式的,兩口子帶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吃飯、穿衣,還有經濟核算,都是以大家族為單位,生產的單元大。為什麽?因為人多力量大,隻有人多了才能對付那點土地。但是,到了《詩經》這個時代,西周晚期的時候,我們看到這個詩開始強調兄弟,說兄弟團結才是真正的團結,已經提倡兄弟團結了!這其實意味著兄弟開始不親了。由此去推,我們能看到的是核心小家庭日益盛行。注意,這指向的是什麽?指向的是生產力的提高。這裏邊有一個難題,就是中國人什麽時候用鐵的問題。
關於中國人什麽時候用鐵器,這是個學術難題。我們知道鐵分兩種:有隕鐵,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鐵。隕鐵,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商代就有了,考古還發現了用隕鐵做的器具。而人工開礦石煉鐵,現在公認的說法是在春秋早期就開始出現了。20世紀90年代,我們在三門峽一帶,發掘了虢國的墓葬,墓葬裏邊有一把劍。這把劍的柄是玉質的,劍身則是鐵質的,當然已經爛得不成樣子了。可是我們還是可以用科學的方式去化驗那些鏽,確認是人工鑄鐵。這個器物是什麽年代的呢?是兩周之交。有人說是西周晚期,有人說是春秋早期的,差不了多少年。
在今天山西有個黎城縣,發現了古楷國墓葬。這個古楷國的墓葬中也發現了人工鑄鐵,而且因為盜掘比較嚴重,所以考古報告裏邊說得很保守,說最晚不會晚於西周晚期。
另外,根據《尚書·禹貢》記載,當時四川這一帶是貢鐵的。我曾經用文獻的方式考究,就是用今文的一些語詞去考察。《禹貢》這個文獻它不會太早,但也不會晚於西周中期,四川那兒盛產鐵,這說明那個時期,人們已經發現了哪兒有鐵,然後將之作為珍貴之物貢獻給朝廷。後來到了春秋時期,到處都可以冶鐵,就用不著貢鐵了。可以說西周中期就開始使用鐵器了,就是因為有人貢獻鐵,這樣這個鐵器就有可能逐漸投放到農業生產上了。
另外農業這種東西,就算工具不變,生產經驗逐漸提高的話,產量也會增加。隨著人類生產能力的提高,原來幾個兄弟帶著自己老婆形成大家族一起生活的日子逐漸不流行了,因此《詩經》才提倡兄弟團結。
也就是說一個大宗族、一個大的家族的兄弟幾個在一起生產,這種現象慢慢過時了。這就是西周衰落第二個方麵的原因。
還有一方麵原因就是外寇入侵。讀《詩經》和金文,我們會發現,在西周晚期,西北來了一個強敵叫獫狁。這個獫狁有時候寫作西戎。周王朝跟他們打仗,打仗就得花錢,財政一旦出現問題,就必須變本加厲地去掠奪原本屬於貴族的財富。這一掠奪,大貴族不幹了,這個王朝就走投無路了。
西周之所以迅速走向衰亡,有以上這些方麵的原因。這些變化,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人類進步的表現。中國馬上就要進入一個大變局的時代——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