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文藝複興時期英國偉大的人文主義作家,他的創作代表了文藝複興時期歐洲人文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幾百年來,他的名聲與日俱增,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戲劇家和文豪作家。馬克思對他的作品十分喜愛,把他稱作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並提出“莎士比亞化”的美學原則,恩格斯也對莎士比亞在戲劇發展史上的成就和作用給予充分肯定。
一、生平與創作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生於英國中部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福鎮。祖輩務農,父親約翰是鎮上經營皮革手套以及農產品的小商人,之後曾做過鎮上的民政官和鎮長。母親瑪麗是個富農的女兒。莎士比亞的童年、少年時代是在家鄉度過的。斯特拉福秀麗的山光水色與自然風光、市民商人的經營活動及思想情感、效外農民的淳厚的品質、機智生動的語言,都給幼時的莎士比亞以很深影響。“王後劇團”經常來鎮上輪回演出,莎士比亞很小就接觸並熟悉演員生活及演出情況,對之產生濃厚興趣。莎士比亞7歲時,免費進鎮上的文法學校上學,學習英文《聖經》、拉丁文文法、文學及修辭等。莎劇中有限的拉丁文知識即得之於此時的學習。斯特拉福鎮的文法學校在當地小有名氣,教師中也不泛像牛津大學這樣名校的高材生,但當時這樣的學校大都采用棍棒教育、體罰學生,因而對這些學校和老師,莎士比亞毫無好感,曾在此後的作品中給予嘲諷。十五、六歲時,由於家道中落,莎士比亞隻得停學,幫助父親做生意。18歲時,他結識鄰村一個比他年長8歲的富裕農民的女兒安·哈瑟維,婚後6個月生下女兒蘇珊娜,以後又生下一男一女雙胞胎。
莎士比亞24歲時離鄉到倫敦。離開故鄉的原因無可靠文字記載,曆來流傳種種猜測。其一,說莎士比亞跟一巡回演出的劇團偷奔倫敦;其二,他在同鄉好友——一個出身學徒工的印刷廠老師的影響、勸說下離開家鄉到倫敦謀生;其三,他與妻子感情不和,為逃避她才到倫敦;其四,他在托馬斯·路西爵士的莊園中違禁打獵,並寫詩諷刺他,觸怒鄉紳,被迫逃往倫敦。後一說法,富於傳說色彩,且帶有政治意味,一直流傳下來,為我國的莎學界所廣泛接受。
莎士比亞到倫敦後,為了謀生,加之愛好戲劇,先做過劇院的馬夫、雜役,為看戲的紳士老爺照管馬匹車輛。隨後做過臨時演員,即跑龍套的角色,扮演過像《哈姆雷特》中的鬼魂那樣的配角。從16世紀90年代起,他開始編寫劇本,在文壇初露頭角。由於出身較低微,文化程度不高,且從事過“賤役”,莎士比亞受到“大學才子”派劇作家的攻擊嘲諷。莎士比亞從事演員及編劇工作的活動中,有兩個人與他交往頗深,一個是風俗喜劇作家本·瓊生,與他經常討論創作問題;另一個是比他年輕、有錢有勢的掃桑普頓伯爵亨利·裏士雷。掃桑普頓的家是當時詩人、人文學者、演員經常聚會之地。在伯爵的客廳中,莎士比亞也接觸到一些教養有素,才華出眾的人物。伯爵對莎士比亞的思想、創作產生一定影響,莎士比亞把他創作中僅有的兩部敘事詩題獻給他。掃桑普頓則在經濟上資助他,庇護他。此外,莎士比亞和大學生還經常交往,保持密切聯係。
1592至1593年,倫敦流行大瘟疫,劇場關閉。瘟疫之後,倫敦剩下兩個劇團,莎士比亞是其中之一的“宮內大臣供奉”劇團的主要成員。後來在掃桑普頓的幫助下,他以父親的名義申請到“紳士”稱號和擁有紋章的權利。這時的莎士比亞在戲劇界、文學界已奠定了地位,成為劇團的股東,收入頗豐,就在家鄉購置許多產業。1613年莎士比亞離開劇團退休還鄉。在家鄉他和兩個女兒一起生活,但仍經常和劇團保持聯係。1616年3月,莎士比亞和德雷頓、本·瓊生等好友飲酒敘舊,飲酒過量,加之感染重感冒(或曰寒熱病複發),一病不起,於4月23日逝世,終年52歲。他的遺體安葬在鎮上的“三一教堂”。莎士比亞死後7年(1623),他的好友、演員約翰·赫明齊、亨利·康德爾,把他的劇本匯集一起出版。書名《威廉·莎士比亞先生的喜劇、曆史劇和悲劇。根據準確的真正的文本刊印》,史稱“1623年對開本”,或“第一對開本”。共收劇36部,以後又增加一個《泰爾親王配力克斯》,總數為37部。本·瓊生在集子前題詞,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世紀!”
莎士比亞的創作活動從1590年開始,到1613年最後一個劇本《亨利八世》問世為止,短短20餘年,卻創作了數量豐富的各種體裁的作品,計有37部戲劇、2部敘事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及一些雜詩。根據他的創作思想、藝術的發展,其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初期創作(1590—1600),即曆史劇、喜劇時期。寫有9部曆史劇,10部喜劇和3部悲劇。此外,他的詩歌也都創作於這一時期。這時正是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鼎盛時期。英國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國勢強盛,人民安居樂業,國王施行有利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政策,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結為暫時聯盟。莎士比亞人文主義世界觀這時已經逐步形成,對人生、社會,抱有美好期望,深信人文主義理想一定能在現實中實現。因而他的早期創作充滿了愉快樂觀的氣質和浪漫的情調。
莎士比亞早期的曆史劇主要取材於賀林希德的《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9部曆史劇中,《約翰王》具有獨立意義,反映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英、法衝突,宣揚愛國主義以及“反對教皇”的主張。其他8部可分為兩個內容相連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是第一個四部曲,反映作者反對封建內戰,亦反對農民起義暴力革命的思想,塑造了以理查三世為代表的一係列封建暴君的反麵形象。《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及《亨利五世》是第二個四部曲。主要追溯封建內戰的根源,塑造出理想君主亨利五世的形象。兩個四部曲概括了英國曆史上百餘年間的動亂生活,描寫再現了英法“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的曆史,表現出作者的人文主義的曆史觀和政治思想,其主旨是反對封建諸侯割據,批判封建無道暴君,擁護中央集權,歌頌正麵的理想的開明君主。對某些封建君王(既所謂的開明君主)的過分美化歌頌是其階級局限所在。其代表作品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其中《亨利四世》最為有名。它主要通過亨利四世及哈爾王子的活動展開劇情。亨利四世推翻昏君理查二世,自立為王,引起各封建主的不滿,以潘西為代表的封建貴族發動叛亂。在國王與封建貴族的激烈鬥爭中,王子哈爾則混跡於販夫酒保之間,與流氓、盜賊為伍,把福斯塔夫視為朋友,國王對此十分焦慮。後來國王率領兩個兒子平定內亂,太子繼位後,麵目一新,成為開明君主。作品通過亨利四世平息內亂及王子道德改善轉變的經過,抨擊破壞國家統一、內訌作亂的封建諸侯,表現了作者改造封建君王的理想,以及對開明君主的期望。劇中首次出現的福斯塔夫爵士是英國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的流氓、雇傭兵和冒險家,一個破落騎士的不朽藝術典型。他怯懦、荒**、好色,到處吹牛、招搖撞騙,甚至攔路搶劫。他奉行的是一套縱欲主義、利己主義的人生哲學。但在這個人物身上,也不乏機智幽默的特征。悲劇中以福斯塔夫為中心,集結了一批酒保、衙役、腳夫、乞丐、妓女、士兵等下層人物,通過對他們活動的描寫,構成一幅廣闊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的背景,恩格斯在1859年5月18日致拉薩爾的信中稱之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莎士比亞的早期喜劇以愛情、友誼為主題。在劇中歌頌愛情、友誼,宣揚個性解放、愛情自由以及人人有權爭取幸福的思想,批判封建等級門第觀念和封建道德,帶有浪漫主義的抒情氣氛,散發著理想的光芒和樂觀精神。代表作品有《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其中《威尼斯商人》成就最高。
《威尼斯商人》主要通過“借債割肉”、“三匣擇親”兩個平行情節、安東尼奧與夏洛克圍繞“借債割肉”的訟訴展開矛盾衝突,揭露和批判高利貸資產者的貪婪、冷酷、狡猾、狠毒以及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本質,肯定並歌頌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一代新人和人文主義生活理想。
劇中的夏洛克是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高利貸資產者典型,被稱為莎劇人物中與哈姆雷特、福斯塔夫並稱的性格最為複雜的三大典型之一。拜金主義是夏洛克性格的核心,貪婪、吝嗇、冷酷及狠毒是他性格的基本屬性。作為高利貸者,夏洛克在生意上千方百計攫取錢財。他的哲學:“隻要不是偷竊,會打算盤總是好事”。他所追求的是讓錢“像母羊生小羊一樣地快快生利息”。他貪婪冷酷,以高利息放債,常把債戶逼得走投無路。安東尼奧因借給人錢財不收利息,影響他放債收入。於是他恨之入骨,設下圈套,在法庭上一意堅持按約割肉,必欲置安東尼奧於死地。夏洛克把金錢視作命根,金錢就是他的一切,他做夢也夢見錢財。他同周圍人們的關係唯有**裸的金錢關係。在金錢毒化下,他變得極其吝嗇卑鄙、冷酷自私,失去人之常情。他不讓仆人吃飽,逼得仆人投奔他人,女兒因他過於吝嗇、貪婪與情人攜款出走。他知道消息,不痛恨自己逼走了親生骨肉,而痛惜女兒帶走了財寶,要找回女兒,還得花更多錢財。
夏洛克不單是一個重利盤剝、損人利己的高利貸者,同時還是一個在基督教社會受盡侮辱的猶太人。在當時的歐洲社會,猶太人由於多從事高利貸生意以及宗教原因受到歧視,夏洛克也不例外,他仇視安東尼奧,執意報複,原因除了安東尼奧借錢給人不要利息,奪了他的生意外,還因為安東尼奧曾經羞辱過他,侮辱了他的民族,離間他的朋友,煽動他的仇敵等。作者從人道主義角度對夏洛克的遭遇表示了一定同情。
夏洛克的形象盡管複雜,但從他在整個劇中扮演的角色來看,仍然是受譴責批判的反麵人物,代表著已經落後的社會階層和貪婪吝嗇、冷酷自私、毫無人性的醜惡一麵。
鮑西婭是作者筆下閃耀著人文主義理想光輝的新女性形象。她美麗多情、聰明樂觀、淳樸善良、有膽有識、練達大方。鮑西婭不僅渴望愛情自由、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而且以友誼為重,敢於跳出家庭圈子,跳入社會,走上法庭,救他人於危難之中。在法庭上,她用欲擒故縱的方法,誘敵入穀,而後輕啟唇舌,抓住契約文字漏洞,一舉擊敗狡猾陰毒的夏洛克,其中表現的才識、膽量、機智和謀略為一般須眉男子所不及。她的勝利是仁愛、友誼、善良、正義對貪婪、冷酷、凶殘、邪惡的人道主義的勝利,鮑西婭是莎劇一係列女性形象中最為成功出色的一個,至今仍為讀者所喜愛。
安東尼奧是個經營海外貿易的富商大賈、新興商業資本家的形象。他正直、善良、勇於自我犧牲,富於古羅馬俠義精神。他所代表的新式資本——商業資本,敢於海外冒險,促進商品流通和工商業發展,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而夏洛克所代表的舊式資本——高利貸資本,則是坐收高利,不利於社會經濟發展。作者通過這兩個不同類型資產者的對比,歌頌新的商業資本,批判舊式高利貸資本,客觀上符合曆史發展的潮流。
在藝術上,劇作以“借債割肉”為主線,“三匣擇親”為副線,穿插“卷逃私奔”等情節,結構巧妙,情節豐富生動。作者還打破悲喜劇界限,把悲劇性與喜劇性相雜糅,喜劇性中滲透著悲劇因素。同時莎士比亞還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因素相融合,一方麵是威尼斯的現實主義的真實世界,另一方麵是貝爾蒙浪漫主義的幻想世界,兩個世界交叉描寫,相互映襯,有力表現了主題。
值得特別一提的還有《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一劇,在莎翁的全部創作中唯有此劇直接寫英國小康家庭和小城鎮生活。據說這是奉伊麗莎白女王之命而創作,主要描寫福斯塔夫的戀愛故事。此劇在莎劇中,雖然成就一般,但恩格斯對其卻評價很高,認為“僅僅是《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的第一幕就比德國文學包含更多的生活和現實”。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這一時期作者創作的一部悲劇作品。它雖是悲劇,但無論主題還是藝術風格都和這時的喜劇一致,被稱作“樂觀悲劇”。劇作的主要矛盾衝突是以羅密歐、朱麗葉為代表的人文主義先進勢力和愛情理想與蒙太古、凱普萊特為代表的封建保守勢力與封建思想觀念間的矛盾衝突,通過這一衝突,作者譴責封建家族血仇紛爭、內訌和封建婚姻觀念,宣揚人文主義的愛情、友誼原則,歌頌為愛情幸福英勇鬥爭、勇於獻身的一代新青年形象。
劇作的男女主人公羅密歐和朱麗葉都是人文主義新青年形象。羅密歐熱情、奔放,渾身充滿**,急躁、衝動,為愛情可以犧牲一切。朱麗葉聰穎、早熟,純潔、癡情,她的性格在第三幕第二場聽到決鬥消息的一段心理描寫,和第四幕第三場喝藥前的心理描寫中,得到充分展示。除主人公外,其他人物性格描寫也十分生動。如性情如烈火的提伯爾特、文雅高尚的茂丘西奧等等。“陽台場景”是劇中有名的抒情詩篇。藝術上,劇作結構緊湊,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具有濃鬱的抒情風格。
這一時期,莎士比亞的創作除了曆史劇、喜劇之外,詩歌創作也占有重要地位。兩部敘事長詩《維納斯與阿都尼》《魯克麗絲受辱記》,154首十四行詩及部分雜詩都寫作、出版於這一時期。歌頌愛情、友誼,讚頌美好的事物,抒發人生理想是這些詩歌的基本主題。
《維納斯與阿都尼》(1593),取材於奧維德的《變形記》。長詩的主要內容是敘述愛神維納斯狂熱地迷戀、追求美少年阿都尼,但阿都尼毫不動心,隻愛打獵。在一次行獵中阿都尼被野豬咬傷致死,維納斯十分悲痛。在阿都尼身邊血泊中,生出一種花,名叫白頭翁,維納斯把它帶回塞浦路斯島,決計靜居深藏,不再露麵。長詩宣揚愛情是自然的法則,它的力量不可抗拒,流露出反禁欲主義的思想傾向。長詩想象豐富,場景奇幻瑰麗,描寫細膩真切,詩情畫意充溢全詩。詩中洋溢著成年女性魅力的維納斯密林濃蔭之下勸誘阿都尼的詩行隱隱透出作者個人生活的回憶與體驗。
《魯克麗絲受辱記》取材於羅馬早期曆史故事,敘述王政時期最後一個國王、暴君塔昆的兒子塞克斯特斯從戰場溜回,奸汙了將領柯拉廷納斯美麗的妻子魯克麗絲。魯克麗絲派人叫來她的丈夫和父親,首先讓他們立誓為她複仇,然後講明真情,猝然舉刀自殺。作品最後交待羅馬人民起來抗暴,塔昆及其家族被驅逐出境。長詩懲惡揚善,褒貶分明,宣揚民主抗暴的人文主義思想。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是英國文藝複興時期的十四行詩創作及莎士比亞的詩歌創作中最優秀的作品。十四行詩以讚頌愛情、友誼、美(包括人體之美)為主要內容。此外,對社會上的一些惡劣風習,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社會弊端也有所批判,如第66首“厭了這一切”,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詩作。
154首十四行詩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125首是寫給一位未提名的“淺發朋友”。據一些學者推測,這位朋友是位年齡小於作者的淺發而美貌的青年貴族。在詩中作者抒寫自己對友人深厚真摯的友誼,朋友分別給自己帶來的感情痛苦,與友人交往給詩人帶來的巨大歡樂。後來他奪走了詩人的情人,詩人內心極度傷痛,但並未和他決裂,而是為他尋找托詞。他和別的詩人結交,似乎忘掉了詩人,詩人想極力挽回友誼,最後二人終歸和好,恢複了深厚友誼。
第二部分第126—152首寫給一個“黑膚女郎”(the Dark Lady)。這位女郎長得並不美:“我情婦的眼睛一點不像太陽;珊瑚比她的嘴唇還要紅得多;雪若算白,她的胸就暗褐無光,發若是鐵絲,她頭上鐵絲婆娑”,但在詩人眼中,她卻“勝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第130首)。這位姑娘在道德方麵也有缺陷,但詩人對她仍十分迷戀,“說實話,我的眼睛並不喜歡你,它們發見你身上百孔和千瘡;但眼睛瞧不起的,心兒卻著迷,它一味溺愛,不管眼睛怎樣想”(第141首)。後來詩人和情人暫時別離時,把她托付給“淺發朋友”,結果,發生了雙重背叛。詩人失去朋友產生的痛苦,更甚於失掉情人。這位黑膚女郎不僅折磨詩人,也折磨詩人的朋友,這使莎士比亞感到加倍痛苦。莎士比亞仍然愛著他們,最後原諒了他們。“黑膚女郎”在莎士比亞生活創作中,占有一定地位,多年以後,在他的劇本《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中埃及女王水性楊花,而又具備無法抗拒的吸引力和魅惑力,其形象即“黑膚女郎”藝術上的再現。
第153—154首十四行詩與“淺發朋友”及“黑膚女郎”無直接關係,主要描寫愛情,是希臘詩歌的模仿。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表現手法多樣,語言豐富多彩,詩歌的體裁同彼特拉克創立的四、四、三、三體製有所不同,采用的是四、四、四、二英國式的變體。十四行詩中的最後兩行,往往具有畫龍點睛、概括全詩題旨的作用。
另外,莎士比亞的詩作還有《愛情的禮讚》《情女怨》《樂曲雜詠》《鳳凰和斑鳩》等。
(二)中期創作(1601—1606),即悲劇時期,寫出悲劇7部、喜劇4部。在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最後幾年,英國社會矛盾開始激化,資產階級和王室的聯盟破裂,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以及資本主義經濟急速發展,“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深入農村,使廣大農民和城市手工業者更為貧困。無數農民流離失所,大片土地荒蕪,乞丐遍野,伊麗莎白女王在一次巡遊全國時,看到如此景象,也忍不住驚歎“到處都是窮人!”貧苦農民走投無路,被迫舉行大規模起義(1607)。1603年詹姆士一世即位後,王權更為反動,宣揚君權神授,在內扶植天主教反動勢力,在外與封建堡壘西班牙結為聯盟,資產階級與王權的矛盾更為尖銳、公開化。隨著莎士比亞對社會認識的加深,他深感人文主義理想與社會現實的矛盾越來越大,因而創作的揭露批判力量增強,其創作帶有悲憤沉鬱的情調。這一時期他的主要成就是悲劇創作。他的悲劇廣泛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不僅深刻批判封建宮廷的黑暗腐朽,對資產階級“金錢萬能”、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也有尖銳揭露和抨擊;藝術上他的創作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代表作有著名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1601)、《奧賽羅》(1604)、《李爾王》(1605)、《麥克白》(1606)和悲劇《雅典的泰門》。這一時期創作的喜劇同第一時期也有所不同。在第一時期喜劇中彌漫的歡樂氣氛、樂觀情緒已經消失,相反出現了背信棄義、爾虞我詐的罪惡陰影。代表性的作品是《一報還一報 》。
《奧賽羅》取材於意大利作家欽蒂奧的故事集《寓言百篇》,因故事中的悲劇由一塊手帕引起,又有人把它稱作“手帕的悲劇”。奧賽羅是威尼斯一位戰功顯赫的大將軍,旗官伊阿古因未被提升而懷恨在心,用卑鄙手段誣陷奧賽羅的妻子苔絲狄蒙娜與凱西奧有奸情,引起奧賽羅的嫉妒,憤怒中扼死妻子,真相大白後,他追悔莫及,拔劍自刎。悲劇的基本衝突是以奧賽羅、苔絲狄蒙娜為代表的人文主義理想觀念與伊阿古為代表的利己主義邪惡勢力的衝突。通過這一矛盾衝突和一係列典型人物的刻畫,作品歌頌了人文主義者爭取愛情自由、幸福的鬥爭,譴責批判了現實社會中極端利己主義的罪惡勢力,揭示了人文主義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悲劇的主人公奧賽羅是文藝複興時代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英雄形象。他身上充滿時代的冒險精神;他的經曆曲折、奇特、充滿風險,載滿了榮譽;他閱曆豐富,見識廣博,勇敢善戰,被稱作“全才全德的……英勇的摩爾人”、“正直的奧賽羅”和唯一能夠抵擋土耳其人進攻侵略的保衛塞浦路斯和平的柱石。他還具有高尚的情操,以及人格獨立、個性解放、愛情自由、種族平等的人文主義思想,對社會、人生抱有美好的理想。他和苔絲狄蒙娜的愛情是超越年齡、社會地位、種族的隔閡的真誠的心靈的結合。與苔絲狄蒙娜的愛情使他脫離自發狂野的混沌狀態,找到了諧和、規則和秩序,“頭一回具有了個人的靈魂”(亞·布洛克語)。在他眼中,苔絲狄蒙娜即美德、和諧、尊嚴和靈魂,即他生活的一切。他們的勝利是人文主義者對封建腐朽勢力的勝利。但在伊阿古為代表的利己主義的社會邪惡勢力麵前,他卻顯得非常幼稚、輕信盲從、缺乏戒備和鬥爭經驗,事事被伊阿古牽著鼻子走,在伊阿古的蓄意挑撥、陷害下,他對妻子、好友產生懷疑,激發妒忌之心,感情洪水衝破理智閥門,和諧被混沌所代替,殺死了善良的妻子還以為除掉了惡人,最後落得殺妻自刎的悲慘結局。
他的悲劇成因,是幾百年來莎學研究中一個熱門的論題。一些資產階級學者脫離主人公生活的時代、社會,孤立地從人物性格內部尋找原因,認為是嫉妒造成主人公的悲劇,因之稱該劇為“嫉妒悲劇”,也有人認為奧賽羅天性並不嫉妒,而是過於輕信造成悲劇,相應地他們稱該劇為“輕信的悲劇”。實際上,奧賽羅的悲劇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內部原因主要是奧賽羅頭腦過於單純,他用抽象的仁愛、和諧、人道的眼光看世界,把社會、人生看得過於美好和樂觀,因而表現得輕信、盲從、忠奸不分,使得伊阿古有可乘之機。另外他頭腦中殘餘的封建思想如等級觀念、夫權思想、種族觀念,也在悲劇形成過程中產生重大作用。外部原因主要表現在伊阿古為代表的強大、狡猾、狠毒、見隙而入、令人難以提防的利己主義邪惡勢力同奧賽羅為代表的人文主義理想之間的矛盾。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在同腐朽封建勢力鬥爭時,是積極主動、有信心、有力量的,因此能夠取得反封建、爭取愛情自由鬥爭的勝利。但是麵對伊阿古這個集封建腐朽和資本主義罪惡於一身的人物,這個在文藝複興時期資產階級營壘中產生的極其狡猾、凶惡的利己主義者時,奧賽羅卻顯得毫無戒備,難以抵敵,敗在他的手下。奧賽羅的悲劇是人文主義者的悲劇。
劇作把奧賽羅這個黑人當作英雄來描寫歌頌,和《威尼斯商人》中同情猶太人的不幸遭遇一樣,反映出作者種族平等、反對民族種族歧視的人道主義思想。
劇中的其他重要人物還有伊阿古和苔絲狄蒙娜。伊阿古是文藝複興時期極端利己主義邪惡勢力的代表。在他看來人的價值不在人的本身,而在於在生命中所占取的地位。因此他的哲學,就是不擇手段地追求利祿、官位、名利。他不相信美好的事物,認為苔絲狄蒙娜的愛情不會長久,定會厭倦而另尋新歡。他懷疑、否定一切,認為世上隻有貪心和**欲,他把周圍所有人(包括上級 、同伴、妻子)都當作利用的工具,不擇手段地滿足自己的私欲。他兩麵三刀、表裏不一,心地卑鄙肮髒而又十分狠毒。他集新舊社會邪惡於一身,聚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殖民者、野心家、陰謀家的惡習於一體。他因升遷受阻而懷恨在心,蓄意報複,但他並非想毀掉奧賽羅的肉體,而是采用最狠毒的一招,即毀滅其靈魂,打破其精神和諧,陷害苔絲狄蒙娜,砸碎他心靈的寄托和偶像,毀掉他的愛情和對人生的信念。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資本主義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惡性發展生成的畸形兒和怪胎。他的產生也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通過這個人物的塑造,作者對現實社會中罪惡勢力進行了批判。
苔絲狄蒙娜是人文主義新女性形象,是純潔愛情和美德的化身。她美麗溫柔、多情、善良、愛人以德,敢於衝破封建束縛和種族偏見,追求自身幸福。但她天性過於單純、柔弱,頭腦中殘留著較濃厚的封建倫理觀念,事事依賴丈夫,一切服從丈夫的意誌。對丈夫誤解她後的侮辱、謾罵,甚至當特使的麵打她,都逆來順受。因而未能表白冤屈,申明無辜,最終釀成悲劇。
這部悲劇在藝術上特色是結構緊湊、集中、嚴密,是莎劇中劇情結構最完美的一部悲劇。劇作抓住主人公感情變化推動情節發展,用主要人物(奧與伊)性格上的顯著不同進行對比,刻畫人物,塑造了性格突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這也是作者最具現實主義特色的一個劇本,劇中沒有精靈、鬼怪等超自然力量,充滿現實主義氣息。
《李爾王》同《哈姆雷特》一樣被認為是莎劇的高峰之作。這出悲劇的故事來源於賀林希德的《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和16世紀的其他曆史著作。《李爾王》有兩個平行的故事情節線。主要線索敘述古不列顛國王李爾把土地財產分封給口是心非的長女高納裏爾和次女裏根,而剝奪了直率倔強的三女兒考狄利婭的繼承權。高納裏爾和裏根獲得權勢後,便忘恩負義,虐待李爾。李爾氣極成瘋,流落到荒野和暴風雨中。考狄利婭興兵討伐,但失敗被俘而遭毒害,李爾也隨即死去。高納裏爾和裏根因爭風吃醋,相殘而死。另一條平行的故事線索是大臣葛羅斯特伯爵聽信庶子愛德蒙的讒言,放逐長子愛德伽而釀成的悲劇。
悲劇的思想意義主要體現在批判忘恩負義、骨肉相殘的極端利己主義行為,頌揚人文主義的仁愛道德原則;批判分土裂國的封建倒逆行徑,主張王權統一;批判封建極權對人性的腐蝕作用,弘揚人文主義的價值觀。
劇中的李爾在開幕時是一個年老昏聵、剛愎自用的暴君。極權的地位、不合理的封建等級製度,使他的個性畸形發展,從而迷失自我、失落自我、不知自己是誰,把個人視作世界的軸心,視作衡量人的一切價值的唯一尺度。他自我崇拜,無限製地抬高自我價值,把人們對他作為國王的讚美視作對他個人人格的讚美和崇拜,他確信自己作為國王很偉大,作為一個父親同樣偉大。因此,他想出父愛測驗的荒唐想法。小女兒直言,被剝奪繼承權遠嫁他鄉,忠臣肯特仗義勸諫被放逐;他放棄國王地位後,仍想以國王身份、威信支配一切,享受一切。但世界不再聽命於他,女兒不再聽命於他,甚至把他無情遺棄。在冷酷的現實打擊下李爾終於發瘋。在暴風雨中,處於平凡人地位的李爾四處流浪,受盡折磨苦難,飽受人間冷暖,看到並體會到下層人民的貧困處境,對社會現實有了清醒的認識,感到從前權力欺騙了自己,認識到他不過是個可憐的**裸的兩足動物而已,如同蟲豸一樣。他最後重新認識了自我,恢複了人性,完成了道德改善。他的轉變過程即人性喪失又複歸的過程,其中寄予了人文主義者改造封建君主的期望。
考狄利婭是仁愛的化身。她在“父愛測驗”中所講的要按她的本分愛父親,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要把一半愛留給丈夫的話,既表現了對封建權威的絕對服從觀念的批判,又表現出人文主義者對自我幸福的追求。劇中的反麵人物愛德蒙及高納裏爾、裏根姊妹則是忘恩負義、冷酷自私、卑鄙無恥的資本主義罪惡勢力的代表。通過他們的形象,作者對社會邪惡進行了批判。
藝術方麵,並行交錯的結構,**悲壯的悲劇氣氛及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豐富形象的語言是這一悲劇的突出特色。
《麥克白》取材於賀林希德《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是莎翁最短的劇本之一。蘇格蘭大將麥克白和同僚班柯平定叛亂,班師回朝,路遇三個女巫,預言麥克白本人和班柯的子孫是未來的君王。女巫的預言觸動了麥克白的野心,在妻子的慫恿下他弑君篡位。為保王位,他又將屠刀指向班柯父子和麥克德夫一家。他眾叛親離,最後被太子馬爾康消滅。
這部作品的主旨是探討野心對人性的腐蝕和危害作用,肯定、宣揚人文主義的仁愛原則。劇中的麥克白,原本是一個拯救了國家、功勳卓著、大有作為的將領,本性中有著勇敢、善良的一麵,但聽到女巫的預言後,他野心膨脹、權欲沸騰。在內心,個人的野心、惡的一麵與善良展開衝突。起初,他有野心,但又想通過正當手段達到目的,他為此猶豫不決。最後,在女巫預言的影響**和妻子的慫恿下,他終於被野心征服,人性原則被毀棄、踐踏,在野心驅使下殺死了國王。伴隨著謀殺,道德上他也殺死了自己。他奪取王位帶來的並不是幸福,而是精神的煩惱,孤獨、空虛的良心的煎熬,但他又不願改弦更轍,改變自己的生活,而是為維護取得的王位權勢,作惡到底,濫殺異己,最終成為一個道德墮落、慘無人道、眾叛親離的暴君,最終死在麥克德夫正義的刀下。麥克白之死既不同於奧賽羅,在臨終之前神思清明的悔悟,也非李爾王在飽經苦難之後的道德淨化、人性的複歸,而是毫無希望的墮落與毀滅。通過他內心善惡交戰、人性泯滅的過程,作者批判了野心的腐蝕作用。麥克白的悲劇就是野心使英雄毀滅的悲劇。
麥克白夫人也是一個有名的典型人物,一個心毒手辣、心如鐵石、野心包天的邪惡女人的典型。她比麥克白野心更大,更為殘忍狠毒,缺乏道德觀念。她說丈夫“充滿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有野心,但“缺少和那種野心相聯屬的奸惡”,斥責丈夫是“懦夫”,自稱可以在自己的幼兒看著自己的臉微笑的時候,從它的柔軟的嫩嘴裏摘下**,把它的腦袋砸碎。在麥克白犯罪的過程中,她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這樣一個女人在謀殺國王以後,心靈卻得不到片刻的安寧,終於精神失常,發瘋而死。
劇作著力描寫麥克白夫婦的內心衝突,心理描寫十分深刻。另外細節描寫也非常成功,麥克白夫婦殺人後一再出現敲門聲,不僅寫出主人公當時驚慌緊張的精神狀態,而且把觀眾一起帶入到謀殺犯的內心世界。這一細節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理,受到評論家的讚賞。曾經有人寫文章專論《麥克白》中的敲門聲。另外,鬼魂、女巫的出現也渲染了悲劇的恐怖氣氛。
《雅典的泰門》取材於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並參照當時一個無名氏的名為《泰門》的劇本寫成。故事主要情節是敘述雅典的貴族泰門因熱心好客而破產,他向朋友們求援,遭到拒絕,大家對他冷眼相向,門外逼債人絡繹不絕,最後他成為厭世者。不久他又恢複往日的排場,大宴賓客,舊時的朋友,又都老著臉皮赴宴。他當著他們的麵,批評世態炎涼,然後挖苦斥罵“揭開吧,狗子們,舔你們的盆子吧”。隻見盤中盛滿清水,泰門一邊罵一邊把水潑在眾賓客臉上。泰門咒罵城市,憎恨人類,最後遠離城市,獨自隱居在洞穴中,挖野草充饑,無意中挖到黃金,這時他說出一段十分有名的話:“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隻要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富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最後他遇到一個被元老放逐的將軍,把金子贈給他,讓他率大軍毀滅雅典,他還把金子散發給找他的人,並向他們表示自己厭惡憎恨人類的思想。最後他死在海濱的洞穴中,死前留下一篇表達厭世思想的墓誌銘。
這部悲劇,情節簡單,但寓意深刻,它詛咒黃金對人以及人與人關係的腐蝕作用。馬克思在《資本論》和其他著作中曾引用它,說明貨幣的本質以及對人心靈的腐蝕作用。從此劇可以看出作者人文主義理想的破滅和在殘酷現實麵前流露出來的悲觀情緒。
(三)晚期創作(1607—1612),即傳奇劇時期。主要作品有《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暴風雨》(1612)、《亨利八世》(1612)。這一時期封建王朝進一步暴露出專製的本來麵目,資產階級與王權的衝突愈加尖銳。人文主義的理想離現實越來越遠,莎士比亞在找不到社會出路的情況下,轉向傳奇劇創作。這些作品仍然保持了人文主義信念,對黑暗社會有一定揭露,但是作者先前作品中銳利的批判鋒芒已不複存在,表現更多的是寬恕和解的精神,寄希望於道德感化及未來年輕一代,把人文主義理想通過夢幻形式表現出來,作品帶有濃厚的傳奇浪漫色彩。
《暴風雨》是莎翁傳奇劇的代表作品。米蘭公爵普洛斯彼羅被弟弟安東尼奧勾結那不勒斯國王篡奪了爵位,他帶著3歲的女兒米蘭達和魔術書流落到一個荒島上,用魔法釋放了被禁錮的一群精靈供他驅使。12年後,他預知安東尼奧和那不勒斯王乘船經過這裏,便喚起風暴,打沉船隻,讓船上的人漂流到島上。國王的兒子腓迪南和米蘭達一見鍾情。普洛斯彼羅憑借魔術,通過幻景讓安東尼奧和國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悔過自新。全劇以大團圓結局,一場暴風雨歸於平靜。劇作雖然批判了自私與陰謀,但主要是宣揚了道德感化、改惡從善的思想。普洛斯彼羅用魔術不僅製服了自然界的惡勢力,也懲罰和教育了社會上的惡人,使他自新,棄惡從善,得到寬恕。魔術的實質是人文主義思想。作者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過感化和教育,人有改惡從善的可能。劇中的荒島是作者的理想世界,這裏雖荒遠偏僻、人跡罕至,但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落難人最好的去處。一切矛盾都可以在這裏解決,一切惡人都可以在這裏變善。這樣的田園環境顯然是虛構的,卻體現了作者的一種理想,滲透著一種真摯的情感追求。該劇的結構方式為:由“和諧”到“分裂”再到“和諧”。在作者看來,通過“寬恕和解”的精神,生活中的矛盾和仇恨就可能得到消除,代之以和諧友愛的人際關係。這種結構方式,既體現出“周而複始”的自然規律,又蘊涵著作者對社會現實的理解和希望。
二、《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也是莎士比亞最優秀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中體現了莎翁的思想藝術成就。劇本的故事取材於12世紀丹麥曆史學家薩克索·格拉馬狄庫斯的《丹麥史》,以後又見於法國作家貝爾福萊的《悲劇故事集》(1570)。莎士比亞創作該劇前,劇壇曾上演過同一題材的劇本(已失傳),一般認為《哈姆雷特》劇是根據它改編。莎翁對這部以複仇為主題的劇本進行改編時,把他對人性的深刻思考,如善惡、生死、人性的堅強與軟弱等滲入故事,從而使之成為一部反映人類精神的悲劇。
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位丹麥王子,他在德國人文主義新文化中心威登堡大學求學,獲悉父王死訊,回國奔喪,母親倉促改嫁新王克勞狄斯。父王的鬼魂告訴王子,自己是被新王所害,並囑咐他為父複仇。奸王克勞狄斯表麵上很關心王子,許他為王位的繼承者,暗中卻派人監視他,利用王子的戀人奧菲利婭來試探他。為證實鬼魂的話,哈姆雷特布置演出《捕鼠機》,戲未終場,國王被害的情節刺痛了克勞狄斯的隱私,使其倉皇離去。至此雙方都摸透了真情,鬥爭明朗化。奸王安排王後與王子談話,讓大臣波洛涅斯偷聽。哈姆雷特發現帷幕後有人,拔劍刺去,誤殺了奧菲利婭的父親。克勞狄斯打發哈姆雷特去英國,企圖借英王之手殺害王子。波洛涅斯之子雷歐提斯從國外趕回為父複仇,他煽動不滿的群眾叛亂,衝進王宮。哈姆雷特在途中識破詭計,巧改信件,返了回來。克勞狄斯一計未成又施一計,挑起了雷歐提斯與哈姆雷特之間的一場決鬥,並準備了毒酒、毒劍,一心要將王子置於死地。哈姆雷特在決鬥中與敵人同歸於盡。
莎士比亞把戲劇看作是“時代縮影”。他在《哈姆雷特》中借戲子的口指出:“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自然,顯示善惡的本來麵目,給它的時代看一看它自己演變發展的模型。”劇作借用中世紀丹麥的故事,深刻表現了16世紀末、17世紀初英國的社會現實。作者把一個古老的複仇故事改編成一曲人文主義者的悲歌,通過哈姆雷特和克勞狄斯之間的衝突,反映了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和反動的封建王權之間的鬥爭。劇中的哈姆雷特已不是傳說中為父複仇的王子,而是一位企圖“重整乾坤”、拯救社會的人文主義者。他所麵對的敵人克勞狄斯不隻是殺害父王的凶手,而且是反動封建王權的首腦。在奸王的周圍聚集著一夥奸詐醜惡的朝臣,禦前大臣波洛涅斯趨炎附勢,老於世故,隨風使舵,為取新王的恩寵、鞏固自己的權勢,他事事插手,甚至不惜把女兒當作誘餌,刺探哈姆雷特心中的秘密;年輕廷臣羅森克蘭茲和吉爾登斯吞賣友求榮,甘心充當國王謀害哈姆雷特的幫凶。在他們的反動統治下,社會黑暗,政治腐敗,外敵壓境,民情激憤。整個國家內憂外患,黑雲壓城。哈姆雷特認識到,“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獄”,“丹麥是其中最壞的一間”。這個“顛倒混亂的時代”指的正是當時的時代,這裏所說的“丹麥”指的正是當時的英國。
劇本通過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之間的一係列矛盾衝突,熱情讚頌哈姆雷特反封建暴政的鬥爭,揭露批判以克勞狄斯為首的封建專製王朝,反映出文藝複興時期英國矛盾紛繁的社會現實以及人文主義理想與英國社會現實之間難以調和解決的矛盾。劇作最後,哈姆雷特雖與敵人同歸於盡,遠未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務,但他取得了道義上的勝利,給後人以鼓舞鬥誌的力量。
哈姆雷特是莎翁筆下著名的三大複雜典型之一(另兩個是夏洛克、福斯塔夫),也是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三大典型之一。在這一人物及李爾身上,莎翁對人性的探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悲劇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他雖然身為王子,但在(文藝複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中心威登堡大學學習,接受了人文主義思想。他對人抱有美好的看法,把人看作“天使”、“天神”,讚美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對愛情、友誼、人性,他也有一整套人文主義觀點。他為人民所擁戴,用奧菲利婭的說法,他是“朝臣的眼睛,學者的辯舌,軍人的利劍,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 ,時流的明鏡,人倫的雅範,舉世注目的中心。”這時的哈姆雷特性格開朗,生氣勃勃,對人、對人生、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悲劇開始時,哈姆雷特已經陷入不幸之中,父親被害,母親匆促改嫁,克勞狄斯篡位。奸王統治下,民怨沸騰,鬼魂顯靈,災象頻頻出現,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理想在嚴酷的現實麵前開始破滅。先前的那種幼稚和諧的精神狀態被打破。他痛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惡行敗德猖行社會,“丹麥是一所牢獄”,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牢獄”,“在這世上,一萬個人中間隻不過有一個老實人”。在憂鬱的心境下,他感覺“負載萬物的大地,這一座美好的框架,隻是一個不毛的荒岬,這個覆蓋眾生的蒼穹,這一頂壯麗的帳幕……隻是一大堆汙濁的瘴氣的集合”。特別是父死、母嫁、凶手是他叔父這三件事,動搖了他對人生、對人的信念,從中看到了人性的軟弱、墮落。親人變仇敵,過去他眼中作為王室女性的理想偶像的母親,現在也變作人性軟弱的明證,他對人類失去了信心。理想與現實脫節,除掉奸王“重整乾坤”的重任,複仇任務的艱難、曲折,一時難以實現,這種種原因促使他焦思苦慮,變得憂鬱起來。他裝瘋迷惑、麻痹敵人,發泄胸中不滿。阿尼克斯特認為他裝瘋意在驚動敵人,接著情人被人利用,老同學背叛友誼,成為奸王幫凶,他的理想在醜惡現實麵前徹底破滅,因此想到“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
經過思索,哈姆雷特克服優柔寡斷,振作精神,開始有所行動。他安排“戲中戲”向敵人挑戰,證實了奸王的罪行,但由於他想尋找更好的複仇時機和手段,又放過了在奸王祈禱時殺死敵人的機會,反而使自己處於被動局麵。哈姆雷特為什麽延宕?學術界一直眾說紛紜,或言軟弱,或言優柔寡斷,長於思索而失去行動能力。弗洛伊德則認為是對敵人的仇恨被良心的自譴所代替,“因為良心告訴他,自己其實比這殺父娶母的凶手並好不了多少”,“因為這人所作出的正是他自己已經潛抑良久的童年欲望之實現”。[1]
哈姆雷特從海上逃回,接受了嚴酷現實的教育,剖析了自己的弱點,認為自己明明有理由、有決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動手幹我所想幹的事,但“始終不曾在行動上表現出來”,是“因為三分懦怯一分智慧的過於審慎的顧慮”;並從福丁布拉斯的果斷複仇行動中,受到啟發教育,決心采取有效行動。在決鬥場上麵對敵人利劍、毒劍、毒酒多重殺人計,死亡在即,他終於刺殺奸王,與敵人同歸於盡。
縱觀哈姆雷特的作為,憂鬱、延宕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遇到驟發的種種變故,麵臨強大的邪惡勢力,感於責任重大,力量孤單,且又找不到相應的行動方式而呈現的暫時狀態。在哈姆雷特身上有著明顯的人文主義思想家的特色,勤於思考、善於剖析、敏感多慮而易於衝動,是其主要性格特征。他深受人文主義思想熏陶,對人生社會抱有美好的理想;他對封建暴君深惡痛絕,讚美英明君主,抨擊封建等級製度,主張人與人之間平等相處。他同人民比較接近,同情他們的苦難,關心他們的命運,深得人民喜愛。但由於階級局限,他輕視群眾,看不到人民群眾的力量,甚至害怕人民,因而在強敵麵前,隻能孤身奮戰。最後的決鬥,他雖然殺死敵人,但也毀滅了自己,“重整乾坤”的重任並未完成。
哈姆雷特的悲劇是人文主義者的悲劇、時代的悲劇。在當時封建勢力十分強大、現實社會尚未給人文主義者取得最後勝利提供條件的情況下,這樣的結局在所難免。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義,就在於從他身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出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革命鬥爭精神和時代精神,同時也能看到由於時代和階級局限,人文主義者本身的弱點及內部矛盾,看到他們的理想和現實之間難以解決的矛盾以及當時英國矛盾紛繁的社會現實。
克勞狄斯是與哈姆雷特對立的一個反麵人物,“一個戴王冠的醜角”。在他身上集中了封建暴君和資本原始積累時期野心家的特征。他弑兄娶嫂,敗壞倫常,篡位竊國,禍國殃民。在他統治下,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到處是災象凶兆,天怒人怨。他每喝一杯酒,都要鳴放禮炮給自己壯膽。為了維護岌岌可危的統治,他表麵上愛護安撫王子,暗地裏千方百計刺探他的心事,當他看出王子對他的威脅後,便兩次使用“借刀殺人”計,暗害王子。這個人物身上既表現出封建暴君的腐朽、荒**、專橫,也表現出資產階級野心家的兩麵三刀、狡詐卑鄙。但這一人物並非簡單的臉譜化的惡人。他內心也有良知與邪惡的鬥爭,經受著犯罪感的折磨,甚至表現的並非全是凶惡之狀:對妻子體貼,關注政治大事,也沒有如伊阿古一般不可遏製的一味作惡的欲望。但整體來看,他是一個惡人形象。
劇中同克勞狄斯同一陣營的人物還有阿諛奉承、圓滑世故的老宮臣波洛涅斯,見利忘義、賣友求榮、甘當幫凶的羅森格蘭茲、吉爾登斯吞。此外,劇中人還有王後喬特魯德,她意誌薄弱,操守不堅,既懷有深深的母愛,又渾身散發肉感氣息。她的愛能使人向善,也促人作惡。她的身上帶有一種難以捉摸的色彩。王子對人的不信任即由對她的印象而來,當然也有其他因素。
奧菲利婭是一個溫柔、軟弱的人文主義女性形象。她單純天真而又無知,愛情是其天性,她既愛哈姆雷特、也愛父兄,當命運把她推到兩難境地,要她從中必須做一選擇時,她感到迷惑不解,不自覺充當了奸王、庸父的工具。接著,情人對她的愛情的棄絕、嘲弄,意中人殺死父親這兩件事,給她致命打擊。她的脆弱的神經、優美的心靈被矛盾撕裂。然而,發瘋後的奧菲利婭心靈依然是美好的,她唱著情歌謠曲,拿著鮮花,流露出一種溫柔的天性、溫和的抒情氣息。
雷歐提斯是一個典型的貴族子弟,他為父複仇,主要是為封建家族榮譽。為了這一目的他淪為奸王的殺人工具。霍拉旭是劇中的一個重要正麵人物。他和哈姆雷特一樣,是人文主義者的典型。他是哈姆雷特的好友,正直、冷靜、機警,忠於友誼,抱有美好理想。他同情王子的遭遇,支持王子的鬥爭,被哈姆雷特視為唯一可以依賴的人,最後王子囑托他把自己的事跡告訴後人。
《哈姆雷特》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廣闊的社會背景。莎翁的劇作非常注重在劇中展現人物活動的社會背景,寫出主要人物與下層群眾的緊密聯係,以加強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在《哈姆雷特》劇中,從豪華的王宮大廳,到荒涼寂靜的郊野墓地,從戒備森嚴的城堡露台,到幽雅溢香的花園,在這寬廣的社會舞台上,作者刻畫了各個階層眾多的人物:上至王公將相、皇胄貴媛,下至兵士、藝人、大學生和掘墓工人。他們的生活際遇、矛盾衝突,構成了一幅五光十色、富於時代特征的社會圖畫,為主人公的活動以及性格成長、變化提供了典型環境,大大拓寬了作品的容量,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
第二,情節的豐富性和生動性。莎翁打破古代戲劇單線發展的框框,在劇中設置多重交錯發展的情節線索。劇中有三條為父複仇情節線。哈姆雷特為父複仇為主線,雷歐提斯、福丁布拉斯為父複仇為次線,次要線索起著襯托、突出主線,深化主題,推動和豐富劇情的作用。在複仇情節之外,劇作還穿插有愛情、友誼、家庭關係等場景,以烘托主要情節發展。莎翁還突破古代悲、喜劇界限,把悲、喜劇因素融合在一起。在劇中,糅合了許多明顯的喜劇因素,如波洛涅斯的“誡子格言”、掘墓人的“插科打諢”、“戲中戲”的演出,等等,使悲劇莊謔互補,張弛相間,格調莊重而不顯沉悶。
第三,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莎翁擅長運用對比、心理獨白等手法,塑造性格豐滿、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劇中,同是人文主義者,霍拉旭正直機警、理智冷靜,忠於友誼而又秉性溫和、缺乏壯誌;哈姆雷特則抱負遠大、敏感多慮、勤於思考、善於剖析、易於衝動,帶有思想家特征;此外,劇中成功塑造的人物還有殘暴、陰毒、虛偽、狡詐、卑鄙,集封建暴君與資產階級野心家、冒險家邪惡於一身的奸王克勞狄斯,意誌薄弱、操守不堅的王後喬特魯德,頭腦簡單、愚蠢封建的貴族紈絝子弟雷歐提斯以及純潔而軟弱的奧菲利婭,等等。
第四,生動、豐富、個性化的語言。莎劇的語言豐富多彩,全劇主要用無韻詩體寫成,同時也結合了散文、韻詩詩句、歌謠等,諸種文體交雜一起,各有不同用處。他還善於使用比喻、隱喻、雙關、諷刺等手法,采用對白、獨白、詩歌、演唱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人物語言格調靈活多變,能夠隨著人物的個性、階級、身份和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哈姆雷特的語言詞匯豐富、充滿智慧與哲理。對奸王諸臣,他嬉笑怒罵,諷刺、嘲笑、揶揄備至,語言符合其王子身份,帶有思想家的特征。清醒時,他機智雄辯,裝瘋時又曲折隱晦,令人難以捉摸,反映了他在不同時期的情緒與心境。
思考題
1.莎士比亞喜劇為什麽被稱為“抒情喜劇”?
2.莎士比亞筆下的人文主義女性形象。
3.如何看待哈姆雷特的憂鬱與延宕?
4.莎士比亞的創作成就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貢獻。
[1] [奧地利]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賴其萬、符傳孝譯,170頁,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