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17世紀,歐洲各國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麵的發展極不平衡。英國在1640年至164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之後建立了共和國,1688年資產階級發動 “光榮革命”,建立君主立憲製國家,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英國從此加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一躍成為世界強國。法國在16世紀末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胡格諾戰爭,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強大君主專製國家,到17世紀中葉路易十四當政初期達到鼎盛。這一時期,君主依靠貴族的傳統勢力作為封建政權的基礎,同時又利用資產階級抑製貴族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君主為獲得資產階級的支持,采取重商政策、殖民政策和獎勵民族工業政策,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但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之間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它們勢均力敵,暫時各自獨立,統一存在於高度君主專製的政體之下。

除了英、法兩國外,當時大多數歐洲國家封建勢力異常強大,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十分落後。先前資本主義發展較早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在17世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西班牙與意大利的天主教勢力非常猖獗,它們發起反宗教改革運動,變本加厲地打擊新教徒;它們還通過宗教法庭、宗教裁判所等機構殘酷迫害先進的思想家和科學家,扼殺新思想,阻撓科學上的新發現,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西班牙對外失去了海上霸權地位,又連年陷入戰爭,而國內動**不安,經濟一蹶不振。意大利由於國際貿易航道的轉移,經濟上日益衰落;同時加上外國的侵略,國家四分五裂、戰亂頻仍,日益衰敗。德意誌在17世紀上半期遭受了“三十年戰爭”的毀滅性破壞,戰後分裂為三百多個封建小公國,政治腐敗,經濟衰退,國家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17世紀歐洲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得文化、文學的發展也呈現出姿態各異的複雜景觀。得益於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17世紀出現了霍布斯、洛克、笛卡兒、伽桑狄、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等一大批傑出的思想家,他們為人們帶來了審視世界、社會與人生的新視角,在英、法等國家形成了機械唯物主義與唯理主義的哲學思潮。在文學上也出現多元共生的現象,在歐洲文壇上,先後興起了巴洛克文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古典主義文學思潮。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文學

17世紀的英國處於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英國資產階級與封建專製勢力進行激烈鬥爭,最終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政權。17世紀英國文學很大程度上表現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7世紀英國文學以反映清教徒發動的資產階級革命為主要內容。清教徒是以商人、手工業者為主體的新興資產階級,他們認為英國國教未能完全與羅馬天主教的禮儀和教義斷絕關係,主張“淨化教會”、清除國教中鋪張豪華的宗教儀式,並且提倡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以促進資本積累。清教徒的思想代表著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先進的人生觀,清教徒在17世紀40年代掀起的反對封建專製的革命風暴也孕育了反映清教徒革命的資產階級文學。因此,英國這一時期的資產階級革命文學,也稱作清教徒文學,以約翰·彌爾頓(1608-1674)和約翰·班揚(1628-1688)為傑出代表。

約翰·彌爾頓是17世紀英國最著名的詩人與政論家,其義正詞嚴的政論文以及偉大的文學實踐既維護了神聖的革命事業,同時也表現了革命時代人民對自由、真理的不懈追求。

彌爾頓1608年12月生於倫敦,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其父老約翰是位商人,早年就讀於牛津大學,因在校拋棄天主教而皈依英國國教被父親趕出家門。這位具有叛逆精神的老約翰對兒子的教育投資不惜血本,他不僅送彌爾頓去名校就讀,還把當時頗有名望的學者請到家裏來教授彌爾頓學習古典文學和詩歌。彌爾頓的父親本人酷愛音樂,從彌爾頓開口學說話時起就親自教他音樂。因此,詩歌和音樂很早就在彌爾頓的頭腦中融為一體,後來詩人寫作的詩句無不彌漫著強烈的音樂感,成為英國詩歌中的珍品。彌爾頓酷愛讀書,十分勤奮。1625年,16歲的彌爾頓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於1629年、1632年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證書。在劍橋學習期間,彌爾頓已開始了詩歌的創作,詩句輕鬆活潑富有浪漫情調。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彌爾頓拒絕在英國國教教會中任職,從1632年到1638年在父親的別墅裏埋首苦讀,大量閱讀曆史、哲學、文學、藝術等學科的外文書籍,積極探索宗教與世俗的真諦,同時堅持詩歌創作活動。1638年,彌爾頓遊曆歐洲大陸,在意大利遊曆期間曾拜訪被囚禁於獄中的伽利略。1639年,彌爾頓獲悉英國國內政治鬥爭激烈,毅然回國參加反對君主專製的革命活動。在英國革命爆發前後,他先後以犀利的筆鋒寫出《反對教會管理的主教製》《論出版自由》等一係列政論小冊子。1649年共和國成立,國王被處死後,他寫了《論國王與官吏的職權》,論述人民有權廢除並處死暴君,鼓舞人民的鬥誌。在擔任共和國的拉丁文秘書期間,他先後寫了《偶像破壞者》《為英國人民聲辯》《再為英國人民聲辯》等政論,為英國人民的革命行為進行辯護,同國際、國內的反動派進行論戰。1652年,彌爾頓因操勞過度而雙目失明,時年僅43歲。作為維護資產階級共和政權的一名鬥士,彌爾頓被恩格斯譽為“第一個為弑君辯護的人”。

王政複辟後,彌爾頓以口授的形式創作了長篇史詩《失樂園》《複樂園》,以及詩劇《力士參孫》。這三部作品都取材於《聖經》,但反映的卻是現實生活中英國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君主專製的尖銳、複雜、殘酷的革命鬥爭。

《失樂園》(1667)取材於《舊約·創世記》,敘述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受撒旦**而違背上帝禁令,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樂園的故事。彌爾頓以《聖經》故事為框架,描繪了亞當與夏娃所象征的整個人類的精神與靈魂的困擾和掙紮。同時,長詩還通過塑造敢於反抗上帝獨裁統治的反叛天使撒旦的形象,曲折地反映了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曆史。撒旦被上帝擊敗、打入地獄之後,仍然桀驁不馴,不屈不撓,堅持反抗,勇敢地與上帝分庭抗禮。他說:“我倒要在地獄裏稱王,大展宏圖;與其在天堂裏做奴隸,倒不如在地獄裏稱王。”長詩12卷一萬餘行,用無韻詩體寫成。想象豐富,形象鮮明,在綿長的無韻詩句中夾入鋪張揚厲的插句的獨特修辭手法,是長詩在藝術上的顯著特色。

《複樂園》(1671)取材於《新約》,敘述耶穌基督在荒野中拒絕撒旦**,為人類複得樂園的故事。作品中的耶穌與《失樂園》中的撒旦一樣,是一個堅毅的革命者形象,反映出作者在困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

悲劇《力士參孫》(1671)取材於《舊約·士師記》。劇作的主人公參孫是一位以色列民族的英雄,他被妻子大利拉出賣,身陷囹圄,不甘受辱,利用一次表演武藝的機會,拉倒大廳的支柱,與敵人同歸於盡。主人公失明後受到的種種屈辱、矢誌不移的反抗複仇決心,真實反映了詩人在王朝複辟後的遭遇和困境。參孫形象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鬥士的象征,也體現了詩人自己堅強不屈的革命鬥誌。

撒旦、耶穌和參孫的形象,藝術地再現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勇敢無畏的民主鬥士形象,同時也象征著詩人敢於反抗專製暴君、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彌爾頓以他一生的偉大革命和文學實踐活動,充分證明了他不愧為一個堅毅勇敢、高風亮節的革命戰士,一個品質高尚、精神崇高的優秀民族詩人。

此外,約翰·班揚也是一位成就較大的清教徒作家,曾因宣揚清教思想而陷入囹圄達12年之久。其代表作是受《聖經》影響寫出的寓言小說《天路曆程》(1678)。小說以夢幻故事的方式敘述一個名叫“基督徒”的主人公別妻離家,跋山涉水,曆經艱險,終於到達天國的故事,表現了隻要人們用心精誠、意誌堅定,就能找到天國之路的宗教寓意。同時小說還通過描述主人公途經“名利城”、“陰影之穀”等地的見聞,影射、批判了王政複辟時期專製、黑暗的社會現實。

二、古典主義文學

古典主義文學是17世紀歐洲的主要文學思潮。它形成和繁榮於法國,隨後傳入英、德、意等歐洲國家,成為流行全歐的一種文學思潮。因為它在文藝理論和創作實踐上以古希臘羅馬文學為典範,因此被稱作古典主義。

古典主義文學的產生與法國特定的中央集權製的社會背景、笛卡兒的“唯理論”哲學以及文藝複興以來形成的尊崇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傳統有很大關係。

古典主義文學的形成是法國特定社會曆史環境的產物。17世紀法國中央集權製度下,資產階級同王權的妥協為它提供了社會政治基礎。17世紀上半葉,法國在經曆了胡格諾宗教戰爭後,貴族勢力大為削弱,封建割據勢力被依次消滅,中央集權製度逐漸形成並得到鞏固。路易十四執政時,宣布“朕即國家”,君主專製鼎盛到極點。在鞏固王權的過程中,王室麵對封建割據、貴族叛亂、人民起義的複雜局麵,深感勢單力薄,財力不支。為了擺脫困境,采取了籠絡資產階級、重商主義的政策,試圖借助資產階級這支新生力量牽製封建貴族,利用他們雄厚的資金充實國庫。而資產階級在當時也正處於發展過程中,其勢力盡管日趨強大,但還未達到足以推翻整個封建製度的程度。封建割據、貴族腐朽勢力等也給資產階級的發展造成種種障礙,他們亟需得到王權的支持和保護。於是在這種特殊的曆史條件下,資產階級和王權結為暫時聯盟。資產階級與王權之間也存在一定矛盾。資產階級為求得王權支持,除在財力上資助王室外,還通過文藝以及政治輿論讚美王權。但資產階級也時常感到王權對其約束過嚴,限製了它的進一步發展,兩者之間的矛盾有時甚至表現得十分尖銳。王權對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施以保護利用政策的同時,也對他們的活動做出許多限製。在文化方麵采取了對作家發放獎金、津貼,對作品進行審查的辦法。黎希留執政時還創立了法蘭西學士院,吸引文人學者;同時利用“法蘭西學士院”在語言文學方麵建立統一的規範,製定文化政策。

在哲學上,笛卡兒的“唯理論”為古典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思想基礎。笛卡兒作為“唯理論”的創始人,把數學觀念和方法引申到哲學領域,以“我思故我在”作為出發點,進行理性演繹,推衍出整套理論體係。盡管他的“唯理論”有著不可避免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因素,但它把理性視作真理的最高標準和檢驗一切的尺度,認為理性是知識的唯一源泉,隻有通過理性才能真正認識與把握世界。這一方法論和認識論對封建蒙昧主義、繁瑣哲學和封建信條都起著衝擊和破壞的作用,對古典主義理論家製定文藝理論和創作法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文藝複興時期形成的崇尚和研究古代文化的風尚為古典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文化基礎。在15—16世紀期間,意大利就有一些學者開始探討亞裏士多德和賀拉斯的文藝理論,初步提出了悲劇創作的“三一律”問題。16世紀後期,法國的龍沙、英國的本·瓊生等作家有意識地模仿古代創作方法,借用古代題材、人物進行創作。同時,“三一律”的研究從意大利轉向英、法、西班牙等國。在法國,由於人們模仿與借用古代題材、人物和藝術手法的創作傾向的盛行及“三一律”理論的成熟,加之崇尚古典的崇高、典雅與華麗的宮廷趣味的影響,古典主義文學思潮應運而生。

古典主義作家的創作雖各有側重,但從古典主義思潮的總體上來看,古典主義文學大致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首先,政治上,擁護王權,主張國家統一,歌頌賢明君主。17世紀的著名古典主義作家大都和王權有著密切聯係,他們或領取年金,受到國王保護,或在宮廷擔任重要職務;他們的創作也不同程度地以禮讚的態度對王權政治歌功頌德。布瓦洛在其文藝論著中,極力宣揚國王的文治武功,號召“詩人齊聲讚美”路易十四(《詩的藝術》);高乃依在創作中表現個人利益、家庭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的思想(《熙德》);莫裏哀也在創作中頌揚國王英明、明察秋毫、英明果斷(《偽君子》)。這些作家歌頌的君主都是理想的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國王,這一政治傾向是資產階級政治利益在文學上的反映,在當時曆史條件下有其合理性和進步性。

其次,思想上,推崇“唯理論”,主張用理性克製個人情欲,履行公民義務。古典主義文學是一種崇尚理性的文學。布瓦洛號召作家“首須愛理性:願你的一切文章,永遠隻憑著理性獲得價值和光芒”。這句名言成為古典主義作家創作奉行的準則。由於作家在人物塑造中過分強調突出理性,人物性格往往呈現概念化、類型化特點。

再次,文學上,把古希臘羅馬文學作為典範,注重形式格律,要求戲劇創作嚴格遵守“三一律”。古典主義作家把文藝複興時期向古代學習的傾向,發展到極端,不僅從古希臘羅馬文學中選取題材、借用人物,而且在形式上也極力模仿古代。古典主義文藝理論家還從古代尋找創作的理論依據,並且從自己的需要出發,曲解亞裏士多德的《詩學》,聲稱從中總結出所謂的戲劇創作“三一律”,即時間、地點、情節的統一。故事情節進行的時間不超過一晝夜,劇情自始至終在一個地點發展,而且必須服從統一的情節主線。“三一律”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空間、情節衝突方麵高度集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它作為萬古不變的“金科玉律”,要求作家不得越雷池一步,這就限製了作家的創作和文藝的發展。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以戲劇成就最為突出,出現了以高乃依和拉辛為代表的悲劇家和以莫裏哀為代表的喜劇家。此外,重要的古典主義作家還有被稱作“古典主義立法者”的文藝理論家布瓦洛和寓言詩人拉封丹。

彼埃爾·高乃依(1606—1684)是古典主義悲劇的創始人。他的代表作《熙德》(1636) 取材於西班牙中古民族英雄熙德的傳說,是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奠基之作。高乃依一生寫有30多部悲、喜劇以及芭蕾劇作品。除了著名的悲劇《熙德》之外,比較重要的還有《賀拉斯》(1640)、《西拿》(1640)與《波利厄克特》(1643)三部作品。這些悲劇創作多取材於古代羅馬曆史,突出了莊嚴、崇高的古典主義美學風格。它們塑造了一批理想的賢明君主和富有理性、責任感的英雄形象,歌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體現了法國王權強盛時期的時代精神。

《熙德》主要講述貴族伯爵高邁斯的女兒施曼娜與貴族老臣傑葛的兒子羅德裏克的愛情故事。施曼娜與羅德裏克即將拜堂成親,他們的父親卻因為爭當太子的老師而發生爭執。羅德裏克之父傑葛當選後,施曼娜父親高邁斯出於嫉妒而打了他一記耳光。傑葛惱羞成怒,囑托兒子一定替他報仇雪恥。經過激烈的內心鬥爭之後,羅德裏克決定為父複仇,在決鬥場上殺死了高邁斯。同樣,施曼娜為報殺父之仇,置愛情於不顧,勇敢地請求國王懲辦羅德裏克。此時,摩爾人入侵,兵臨城下,正準備自殺以謝罪的羅德裏克英勇地率兵擊潰敵人,拯救了國家,贏得“熙德”(意即民族英雄)的稱號。最後,國王出麵調解二人“仇冤”,議定施曼娜為父服喪一年後與羅德裏克完婚。

《熙德》的主要戲劇衝突體現在愛情與責任、理智與情感之間的矛盾。麵對幾乎無法解決的巨大矛盾,男、女主人公都能在最後做出理智抉擇,以理智克製情感,以個人情感服從家族義務和國家利益,劇中的國王處理問題也不是以權威壓人,而是以理服人,是個賢明統治者的形象。在藝術上,劇作的心理描寫十分成功,男、女主人公矛盾心理的刻畫,細致真切,突出了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戲劇語言也頗具特色,對話簡短明晰而內心獨白卻雄辯滔滔。《熙德》在巴黎上演,引起巨大轟動,很快風靡整個歐洲劇壇。

《熙德》是法國第一部古典主義悲劇,但並非標準的古典主義悲劇。在藝術上,它並沒有嚴格按照“三一律”進行創作。劇情發生的時間不是一晝夜,而是36小時;地點除了王宮、伯爵的住宅和街道之外,甚至還擴展到碼頭;情節也不是單一的,劇中還刻畫了一個默默地愛著羅德裏克的公主形象。

讓·拉辛(1639—1699)是法國古典主義悲劇後期的重要代表。拉辛創作的時代正值法國專製王權逐漸由盛轉衰,因此他的劇作不像高乃依那樣塑造正麵英雄人物和賢明君主,歌頌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而是譴責貴族的情欲橫流,揭露社會的黑暗與罪惡。他一生創作了11部悲劇和1部喜劇,代表作品是《安德洛瑪刻》和《費德爾》。

《安德洛瑪刻》(1667)是法國第一部標準的古典主義悲劇。它以歐裏庇得斯的悲劇《安德洛瑪刻》和《特洛亞婦女》為框架,主要敘述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的寡妻安德洛瑪刻在故國毀滅後被俘之後的故事。安德洛瑪刻被俘後,成了阿喀琉斯之子庇呂斯國王的階下囚。身為國王的庇呂斯卻對美麗、典雅的安德洛瑪刻萌生愛意,一再拖延與斯巴達公主愛爾米奧娜的婚期。此時,希臘諸國的使節奧萊斯特前來,責令庇呂斯交出安德洛瑪刻及其幼子,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庇呂斯強硬地拒絕了這一要求,但卻以此要挾安德洛瑪刻,迫其就範。堅貞的安德洛瑪刻假意應承,準備在庇呂斯宣誓保護兒子之後自殺殉節。公主愛爾米奧娜對於庇呂斯的負心怒火中燒,唆使一直追求她的希臘使節奧萊斯特殺死了庇呂斯,隨後又因後悔而自殺。最後,失去愛情又成了弑君凶手的奧萊斯特精神失常,變成了一個瘋子。唯有安德洛瑪刻為了保存赫克托耳的骨血,機智勇敢、富有理性而得以幸存。

《安德洛瑪刻》的基本主題在於譴責在情欲橫流、喪失理性的貴族階級,它曲折地反映了封建貴族因不能抵禦情欲的**而招致不可避免的覆亡的社會現實。在藝術上,該劇充分表現出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心理,尤其是婦女心理的才能;人物的內在精神衝突構成悲劇衝突的基礎,劇本完全符合“三一律”要求時間、地點和情節必須保持“整一”的原則。

《費德爾》(1677)取材於歐裏庇得斯的悲劇《希波呂托斯》。劇作敘述雅典王後費德爾愛上了國王前妻之子希波呂托斯,開始時她還極力克製自己,但後來國王離家半年不歸,在保姆慫恿下她向希波呂托斯求愛,遭到拒絕。國王回來後,她向國王誣蔑希波呂托斯非禮。結果使希波呂托斯受到國王詛咒,落海暴死。王子的慘死令費德爾悔恨交加,她向國王講明真情後服毒而亡。費德爾因喪失理性、放縱情欲而導致身敗名裂、覆亡的悲劇,表現了作者對貴族階級濫施情欲、缺乏理性的批判。在藝術上,劇作對費德爾的心理刻畫細致而有層次,顯示作者善於刻畫女性心理,尤其注重女性心理的發展軌跡。無論在內容和藝術上,《費德爾》都相當成熟,堪稱古典主義悲劇的佳作。

此外,拉辛在晚年還從《聖經》中取材,創作了反對宗教迫害、宣揚以暴抗暴思想的悲劇《愛絲苔爾》(1689)和《阿塔莉》(1691)。

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是古典主義理論家。代表作《詩的藝術》(1674)對高乃依、拉辛、莫裏哀等作家創作經驗做出總結,全麵係統地闡明了古典主義的美學觀點和創作原則。第一,他把理性作為文學創作的最高準則。布瓦洛所強調的理性,即笛卡兒的“我”和所謂的人類正確判別是非真偽的能力、人的良知良能。第二,把古希臘羅馬文學奉為圭臬,認為文學體裁有高低之分,推崇悲劇,貶低喜劇、寓言和民間文學;他要求悲劇作家嚴格遵守“三一律”,“舞台表演自始至終隻能有一個情節,要在一個地點和一天內完成。”第三,他要求作家必須模仿自然,“把自然(指客觀世界)奉為唯一的研究對象”,具體體現為:“研究宮廷,認識城市”。《詩的藝術》經路易十四審閱欽定,成為古典主義的美學法典,對古典主義創作產生極大影響。

讓·德·拉封丹(1621—1695)創作的文學體裁很多,他對戲劇、小說、詩歌、散文等都有涉獵,但賦予他文學史上不朽地位的卻是他的《寓言詩》(1668-1694)。他一生著有寓言詩12卷,239首。這些作品都以動物形象、動物世界的描寫,寄寓人世生活,針砭現實社會的黑暗醜惡,塑造社會各個階層的象征性形象,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苦難。他的寓言詩在藝術上形式短小,形象突出,情節充滿戲劇性,語言自然活潑,富於生活情趣,深受人們的喜愛,作者因此與古希臘的伊索、俄國的克雷洛夫並稱為歐洲三大寓言詩人。

莫裏哀(1622—1673)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代表作家。他一生創作了30個劇本。他的喜劇直接取材於現實、反映現實,作品所表現的反封建、反教會以及諷刺資產階級惡習的基本主題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作品所體現的揭露、諷刺與批判精神對後世歐洲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喜劇創作既遵循了古典主義的創作法則,同時又吸取了民間戲劇諸多的藝術手法,對古典主義戲劇的創作有所超越與創新。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不僅對法蘭西民族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對歐洲其他國家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致使歐洲諸國在不同程度上出現它們的古典主義時期。古典主義文學作為一種文學思潮,直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浪漫主義興起,才退出文壇。

三、巴洛克文學

巴洛克(Baroque)一詞源出於葡萄牙語barroco,意為各種外形不規則而且有瑕疵的珍珠。17世紀末葉以前最初將巴洛克運用於藝術批評,泛指各種不合常規、稀奇怪異,亦即離經叛道的事物。18世紀用作貶義,一般指稱違背自然規律和古典藝術標準的情況。一直到19世紀中葉都是用於貶義而非藝術風格的名稱。20世紀初,瑞士藝術評論家沃爾夫林撰寫了《文藝複興運動與巴洛克》及《藝術史概要》等書,指稱巴洛克為一種相對文藝複興藝術而言的對照性藝術風格,從此巴洛克被公認為歐洲偉大的藝術風格之一。

巴洛克藝術最初產生於16世紀後期的意大利,17世紀普遍流行於歐洲各國。

首先,巴洛克藝術的出現源自於反宗教改革時代的宗教複興運動。羅馬天主教廷在反新教的鬥爭中,充分認識到藝術的巨大感染力,他們希望通過栩栩如生的建築、繪畫與雕塑藝術堅定信徒們對天主教的虔誠信念。因此,巴洛克藝術風格最初出現在宗教建築、繪畫和雕塑作品中。人們通常把16世紀後期耶穌會建造的羅馬耶穌教堂視作巴洛克藝術的第一個標誌。它形式上極富動感,自由奔放,突破了文藝複興的典雅、端莊形態。17世紀初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改建工程更為巴洛克藝術風格提供了一個最佳展示的機會,它的成功改建使得羅馬教廷利用藝術來宣傳宗教、傳播宗教的目的大獲成功。後來的藝術史家們對此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古典風格的建築及其穩重的柱子和精細的比例現在因植物飾紋而獲得生氣……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藝術在這兒被用在一場殊死的宗教戰中,以拯救被宗教改革攪得神情恍惚的全體天主教徒的靈魂”[1];“它(指巴洛克風格)被賦予了促進集體**的任務,通過令人眩暈的意義使信徒們得以滿足。”[2]

其次,巴洛克藝術的出現與歐洲各民族國家加強王權有著密切的關係。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就是融入巴洛克風格的典型範例。凡爾賽宮那寬敞宏大的廳堂、炫目的鏡子、廣闊的花園林苑、威嚴華麗的布局和裝飾等無不顯示出巴洛克風格建築所呈現的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崇尚華麗與雕琢的特點。與凡爾賽宮相應和著的是國王路易十四華麗、絢爛的衣著以及繁瑣、周全的禮儀,所有這些無不蘊涵著巴洛克藝術風格,它們為君主營造出一種凜然生威、莫測高深的氛圍。“巴洛克中威嚴、浮華、裝腔作勢的精神既然適合表達天主教會的權威,也同樣適合表達集權君主的盛儀,路易十四成功地把巴洛克風格作為宣傳手段使用。”[3]

此外,巴洛克藝術的產生還與天文學與地理學的科學新發現密切相關。哥白尼、布魯諾和伽利略的宇宙學說不僅動搖了中世紀以上帝為中心的神學宇宙觀,而且也衝擊了文藝複興以來建立在人文主義基礎之上的以人為中心的宇宙觀。宇宙是無限的,世界是變動不居的。新科學的發現,顛覆了人們對宇宙、世界與人生的傳統認知,人們處於新舊世界觀、價值觀的矛盾與震**之中。這種時代的文化心理使得寧靜、肅穆的古典藝術變得毫無意義,於是富於動感的、表現動**不安的時代的巴洛克藝術就應運而生了。

巴洛克風格在建築上所展示的藝術表現力很快被擴展到繪畫、雕塑、文學、音樂等領域。在不同的藝術表現領域,巴洛克風格所呈現的藝術特點也是複雜的、多元的。巴洛克文學於17世紀初期興起於意大利、西班牙,隨後逐漸流傳,興盛於德、法、英等國,其注重形式主義的風格源於造型藝術對浮華雕琢的偏愛。

巴洛克文學成就非凡,在詩歌、戲劇和小說這三種主要文學類型中都有所體現。在詩歌創作方麵,意大利詩人賈姆巴蒂斯塔·馬裏諾(1569-1625)、西班牙宮廷貴族詩人貢戈拉·伊·阿爾戈特(1561-1627)、法國詩人馬萊布(1555-1628)、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1571-1631)等是巴洛克詩歌創作的傑出代表。馬裏諾的詩歌語言華麗、韻律鏗鏘,以誇飾的詞句散布人生的悲觀情緒,形成著名的“馬裏諾詩體”。 他的長詩《阿多尼斯》(1623),敘述了愛神維納斯和美少年阿多尼斯的愛情糾葛,其中編織了許多插曲,情節離奇曲折,詩句華麗繁複。貢戈拉追求詩歌語言的華麗雕琢,喜用冷僻的典故、新奇的比喻、誇張的詞匯和對偶的句式,被稱作“貢戈拉主義”。 敘事長詩《孤獨》(1612-1613)為其代表性作品,描寫漁民與驚濤駭浪的搏鬥,具有典型的“貢戈拉主義”特點。馬萊布早期抒情詩《聖彼得的眼淚》(1587)堆積意象,愛用誇張、對比,大自然人格化,色彩濃烈,表意曲折,反映了典型的巴洛克詩風。約翰·多恩是玄學派詩人的傑出代表,他喜用哲學辯論和說理的方式寫抒情詩,用詞冷僻,意象奇崛,富於奇思妙想。他的《跳蚤》一詩中,男主人公為了勸誘情人放棄貞操觀、及時行樂,居然以跳蚤未經允許就吸吮人血作為說理的道具,其有理有據的論辯越發凸顯情節的喜劇性色彩。他的詩作大多展示了詩人複雜多元的情感體驗,神秘的宗教情緒與情欲、好戰等內容熔為一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7世紀初期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的動**狀態以及人們精神上所遭遇的危機。以多恩為代表的玄學派詩歌無疑體現了巴洛克文學對動態的、驚異的、反差的審美效果的追求。

在戲劇創作方麵,體現巴洛克風格最為突出的代表是西班牙著名戲劇家佩特羅·卡爾德隆(1600-1681)。卡爾德隆是繼西班牙戲劇的奠基者維加(1562-1635)之後最著名的戲劇家,其代表劇作《人生如夢》(1635)描寫波蘭王子塞希斯蒙多被囚禁、釋放、再囚禁、再釋放如夢一般的經曆,結構嚴謹,辭藻精美,常用象征和隱喻來加強效果。劇本所表現的主旨“人生如夢”、“世界是戲劇”等價值觀充分體現了那個時代人們對世界動**不安的思考。

在小說創作方麵,具有突出成就的作品是德國作家漢斯·雅各布·克裏斯托弗·格裏美豪生(1621或1622-1676)的流浪漢小說《癡兒西木傳》(1669)。作品描述了主人公經曆的戰爭苦難和冒險生活,並以其宏大的場麵、跌宕起伏的情節、框型套句結構和撲朔迷離的敘述風格充分顯示了巴洛克風格的影響。

巴洛克文學的藝術特征大體上有三點:首先,注重形式,講究修辭。這一特點在詩歌的創作上表現最為突出:注重語言的雕琢,喜用典故,善用誇張、比喻、象征等修辭手法,追求華麗的詩風。其次,注重想象,抒情性濃鬱,情節多離奇曲折,刻意製造出驚異、怪誕的審美效果。再次,在題材的選擇和人物的塑造方麵更接近現實。它與傳統文學注重直接從神話、傳說與曆史傳奇中汲取素材與人物不同,這一特點尤其體現在流浪漢小說的創作中。

總體上而言,巴洛克文學是文藝複興之後形成的一種新型文學現象,它反映了動**時代新舊價值觀念撞擊下人們思想的不穩定性和精神上的不安情緒。巴洛克文學對情感自由的追求及其藝術表現手法對19世紀的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思考題

1.古典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征是什麽?

2.古典主義悲劇與古希臘悲劇、古羅馬悲劇的對比。

3.高乃依與拉辛的悲劇創作在主題內涵與藝術表現上有何不同?

4.布瓦洛古典主義詩學主張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1] [英]馬德琳·梅因斯通等:《劍橋藝術史》(第2冊),錢乘旦譯,175~176頁,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

[2] [法]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藝術史》,徐慶平譯,230頁,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 張國剛、吳莉葦:《啟蒙時代歐洲的中國觀》,371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