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18世紀是歐洲曆史發展的重要時期,其標誌就是震撼全歐洲的法國大革命。在革命到來之前,歐洲發生了一場新的具有深遠影響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啟蒙運動。伴隨著這場運動,在文學上也出現了一股全新的潮流,即啟蒙文學。
一、啟蒙運動和啟蒙文學
啟蒙運動的興起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荷蘭。荷蘭當時是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科學文化中心。著名思想家格勞修斯、斯賓諾莎提出的自然法理論、社會契約的觀點和天賦人權的思想,開啟蒙運動之先河。
歐洲的社會生產力隨著資產階級的日益壯大,到18世紀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但封建的生產關係卻嚴重地阻礙著它的繼續發展。在英國,17世紀的兩次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的政治體製,使資產階級第一次取得了政治權利,但封建生產關係並未從根本上打破;在法國,僧侶和貴族兩大等級人口隻占全國人口的1%,卻占有全國90%的土地,第三等級經濟上負擔著沉重的稅賦。先進的社會生產力與舊的封建生產關係的這種尖銳的矛盾衝突決定了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的曆史必然性。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推翻了複辟王朝,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的政權。英國資產階級在國外大規模進行殖民擴張,在國內發展工商業,大型手工業工場發達,一些生產部門開始采用機器,18世紀中葉發生了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在18世紀初期還擔負有反封建殘餘的任務,同時和勞動人民的矛盾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日益尖銳。法國在歐洲大陸各國中工商業最為發達,六七十年代,手工業工場開始零星使用機器,並出現了規模較大的企業。但它仍然是個封建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專製王權對外不斷發動戰爭,外交一再失敗,對內加緊壓榨人民,屢次宣告財政破產。封建階級和第三階級之間的矛盾尖銳到極點。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製度的一次最徹底的鬥爭,它的勝利標誌著歐洲新的社會政治製度的確立。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製造輿論,先做意識形態方麵的工作。因此,隨著政治革命的迫近,就必須在思想文化領域進行一次徹底的革命,為政治革命做好思想準備。
另外,18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對啟蒙運動產生了積極而深刻的影響。18世紀是西方近代科學發展的重要時期,各種科學研究機構的相繼成立和科學雜誌的創刊發行,推動了科學研究的發展。而科學的發展使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把握日益確切主動,它不僅為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也為啟蒙思想家徹底批判宗教神學、建立唯物主義哲學體係提供了養料。霍布斯是英國革命時期著名的機械唯物主義哲學家,著有《論政治體》《論公民》《利維坦》等,他肯定君主集權製,代表了新貴族和資產階級上層的利益。英國哲學家洛克繼霍布斯之後發展了經驗主義,推動了這一時期唯物主義和自由思想的傳播。他在政治上擁護君主立憲製,主張人民通過議會行使權利。他認為私有財產是人類的天賦權利,國家的主要任務在於保護私有製,這對歐洲啟蒙運動影響很大。法國思想家貝爾和封特奈爾繼承笛卡兒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擯棄其中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死的唯心主義思想,把理性作為反對封建製度和宗教權威的武器,提倡自由檢驗的科學精神,肯定人類要不斷地進步,他們是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先驅。培根的唯物主義哲學和“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笛卡兒的唯理主義哲學等都為啟蒙思想家提供了借鑒,啟蒙運動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啟蒙運動是繼文藝複興之後,在歐洲發生的第二次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它是為資產階級推翻封建階級的政治革命、為資本主義的全麵發展做思想輿論準備的一場思想運動。
啟蒙運動的主要任務表現在:
首先,以理性為武器,反對封建宗教。啟蒙思想家反封建、反教會的鬥爭是以理性為準繩,全麵批判封建殘餘勢力及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表現,全麵否定反動宗教,衝破精神枷鎖。以科學的真理觀反對宗教在思想領域的無上權威;以自然科學或者無神論的唯物觀批判否定封建宗教的唯心主義,以平等、自由、博愛的社會政治觀反對封建偏見和貴族特權。
其次,以理性為中心啟迪教育民眾,消除蒙昧。啟蒙主義者認為社會之所以黑暗、腐朽,是由於人們本來所具有的清明的理性被封建統治和教會偏見所汙染,所以人們變得渾濁、愚昧。那麽,改造的途徑應該是重新用理性來照亮人們的頭腦,用教育來消除人們的愚昧,用知識打開人們的眼界,促使人們探索新的生活。
再次,以理性為目標,向往理性王國,建立“自由、平等”理性的社會,以此代替黑暗的封建社會。這是啟蒙主義者夢寐以求的理想。
啟蒙運動是文藝複興反封建、反教會鬥爭的繼續和發展,它繼承了人文主義的理想,要求從教會束縛下解放個性。啟蒙思想家比人文主義者更進一步把鬥爭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社會的全部上層建築,其目的是要推翻封建大廈,建立資產階級政權。啟蒙運動也有局限性,從階級局限來看,他們在提出建立理性王國,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等觀點作為戰鬥綱領的同時,也提出保護私有財產製度,這就使他們所要建立的理性王國帶有嚴重的資產階級烙印。從時代局限來看,18世紀啟蒙思想家們把社會變革僅僅看作是改變人的思想問題,認為通過教育,可以使人民消除蒙昧,使統治階級恢複良知。因此,盡管他們激烈地批判、抨擊封建專製製度,但不相信人民群眾,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一些所謂“天才”、“聖君”的身上,推崇“開明君主”;盡管他們憤怒地譴責宗教和教會的罪惡,但又不否定宗教的力量,有的啟蒙思想家甚至主張,世間即使沒有上帝,也要創造出一個上帝,以約束人們的思想。
啟蒙文學是18世紀啟蒙時期的以啟蒙思想為內容的文學,它既是啟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啟蒙運動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啟蒙文學繼承了人文主義文學反封建、反教會的傳統,竭力宣傳資產階級的政治思想,表現資產階級改革社會製度的要求,宣揚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製造輿論,體現了強烈的時代精神。啟蒙文學要求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描寫和歌頌普通人的英雄行為和崇高感情,強調文學的教育作用。18世紀文學的主要成就是啟蒙文學,它主要包括法國啟蒙運動文學、英國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和德國民族文學。
二、啟蒙文學的基本特征
1.從主題上看,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和戰鬥性。啟蒙作家大都是啟蒙思想家,他們把文學作為宣傳啟蒙思想的工具,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服務。他們揭露封建專製和教會的黑暗,揭露暴君、僧侶的殘酷和虛偽,宣揚民主精神、人權思想和理性王國。
2.從題材上看,啟蒙文學以現實生活和鬥爭為題材。啟蒙文學一反古典主義描寫王公貴族生活的傳統,把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作為創作題材,以普通的平民百姓作為描寫對象和主人公,通過對他們生活、命運的描寫,歌頌第三等級人們的英雄行為、高貴品質和崇高情操,反映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鬥爭。
3.從人物塑造上看,啟蒙文學基本上都以第三等級的普通人作為作品的主要人物,著重反映人民大眾的生活,體現資產階級的思想願望。啟蒙作家塑造了一係列普通人的正麵形象,把普通人的情感和理智、希望和追求、幸福和痛苦統統寫進文學作品中,通過他們與周圍環境的衝突,有力地表現了社會重大問題。
4.從形式上看。創造了啟蒙文學新形式,文學體裁多樣化。為了有效地發揮文藝的宣教作用,啟蒙作家除了沿用原有體裁進行創作以外,還創造出許多新的獨特的啟蒙文學新形式,如哲理小說、啟蒙戲劇(正劇)、對話體小說、書信體小說、教育小說等,它們在反封建、反教會的鬥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啟蒙文學的缺點表現在由於作家過分強調文學的哲理和宣教性,往往使得作品傾向鮮明,而形象不夠豐滿感人,缺乏鮮明個性,主人公往往成為作者哲學思想的代言人和“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
三、啟蒙文學發展概況
啟蒙文學以英國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為開端,經由法國的哲理小說和法、德等國的啟蒙戲劇的發展而進入**,並與後期出現的感傷主義文學融合,為19世紀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英國文學
在18世紀英國,古典主義文學曾在世紀初流行一時,世紀中葉之後,還曾出現感傷主義文學、哥特式小說以及浪漫主義文學等等。但這一時期英國文學的最大成就還是受唯物主義影響,在流浪漢小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實主義小說創作。英國的現實主義小說是啟蒙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時英國已經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製政權,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蓬勃發展,因此英國啟蒙文學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性為武器,掃清封建殘餘,鼓吹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批判資本主義製度建立後暴露出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和弊病。
17世紀末,英國廢除出版物審查法之後,各種以中小資產階級為閱讀對象、抨擊封建意識、普及啟蒙思想的報紙雜誌大量湧現,形成了歐洲最早的啟蒙主義教育浪潮。英國的古典派啟蒙作家有斯梯爾、艾狄生和蒲泊等人。斯梯爾(1672—1729)和艾迪生(1672—1719)通過他們主辦的《閑談者》和《旁觀者》,用優美的隨筆寫世態人情,進行道德說教,為新興市民提供了新的道德標準。他們的散文的敘述和描繪傳統,也對現代英國文學有一定影響。蒲柏(1688—1744)自幼殘疾,他發憤寫作,20歲出頭便用英雄雙韻體寫了詩歌批評《論批評》。其語言機智幽默,充滿哲理,為後代英國人所繼承下來。
在文學上,18世紀初興起於英國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以其豐富廣闊而又真實具體的現實生活畫麵,形成了歐洲啟蒙文學的第一道亮麗風景,並對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產生重要影響。丹尼爾·笛福、約拿旦·斯威夫特、塞繆爾·理查遜和亨利·菲爾丁都是當時有影響的小說家。
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第一個代表作家是丹尼爾·笛福(約1660—1731),他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尊為英國“小說之父”。他的小說創作大多采用流浪漢小說的結構,以普通人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描寫對象,通過這些普通人的遭遇和命運,反映了18世紀英國初期資本主義發展的現實,表現了強烈的海外殖民擴張意識。
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是以蘇格蘭水手亞曆山大·賽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曆為原型而創作的。小說的主人公魯濱孫海外經商遇險,孤身一人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但他很快克服消極情緒,以堅強的毅力,艱苦創業,先後經曆人類從采集、漁獵、畜牧到種植等生產發展過程,徹底改變了無衣無食的生存困境,最終,在小島生活28年之後,返回故鄉。魯濱孫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一個理想化的資產者形象,“一個真正的‘資產者’”(恩格斯語)的典型。小說的主人公魯濱孫首先是一個富於冒險進取精神的資產者,他不滿平庸、不甘守成,一心想去海外冒險,開辟世界,創業揚名,反映出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開拓創業精神。其次,他還是一個富於勞動熱情的資產者。在荒島上,他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憑借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艱苦創業,表現出堅強的毅力和實幹精神。魯濱孫的奮鬥史,乃是人類文明史的寓言和縮影。再次,在魯濱孫身上也有資本主義海外殖民者的特征。他販賣黑奴,經營種植園,奴役“星期五”,對荒島具有強烈的占有觀念。他用火炮、基督教征服土人“星期五”的經過,就是歐洲資本主義殖民者用物質、精神文明征服殖民地的縮影。在此作者宣揚了殖民擴張的政策,反映出作者階級和世界觀的局限性。類似魯濱孫這樣永不滿足、不斷追求進取、開拓占有型的主人公在作者的其他小說中還多次出現,他的另一重要作品《摩爾·弗蘭德斯》(1722)以及《傑克上校》《辛格爾頓船長》中的同名主人公都是此類人物。
約拿旦·斯威夫特(1667—1745)是一個激進的民主派。他的著名作品是諷刺小說《格列佛遊記》。作品通過主人公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幾個虛構的島國的神奇經曆,影射、抨擊了英國的現實,表達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其中格列佛在小人國、飛島國的經曆和見聞是對英國統治集團貪婪殘忍、爭權奪利、殖民掠奪的揭露和諷刺,而在大人國的見聞則表達了對賢明君主和理性社會的向往。在對主人公遊曆的最後一地智馬國的描寫中,作家還流露出了對人類道德墮落的悲觀失望。藝術上,小說成功采用了流浪漢小說的結構方法進行創作,把藝術虛構和現實諷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自如地運用反語、對比、誇張、影射等手法,表現出高度的諷刺藝術。
亨利·菲爾丁(1707—1754)是英國18世紀的戲劇家和傑出的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湯姆·瓊斯》標誌著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是英國小說史上劃時代的傑作。小說通過主人公湯姆·瓊斯與索菲亞爭取婚姻自由的經曆,描繪了從鄉村到城市、從底層到上流社會的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麵。通過對這些生活場景及各色人物的描繪,作者深刻地揭露了莊園主以及上層資產階級婚姻中的門第觀念和唯利是圖的本質,批判了英國貴族階級上流社會荒**無恥、腐朽偽善的社會生活。在藝術上,小說成功塑造了貴族**、鄉紳、商人、家庭教師等不同階級、階層的人物形象;通過不同人物各自的命運及相互關係,表現了善與惡的鬥爭,以及善必將戰勝惡的人道主義理想。小說內容豐富複雜,人物眾多,但結構布局精巧嚴密,情節生動,善於運用懸念來吸引讀者。
理查遜與前三位作家不同,他的長篇小說以資產階級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個人道德為基本內容。代表作書信體小說《克拉麗莎,或一位閨秀的曆史》描寫少女克拉麗莎逃婚在外,被一個貴族青年欺騙侮辱,悲憤而死的悲劇。作者善於用書信體敘述故事,並用書信的形式分析人物的內心活動和行為動機,表達哀婉感傷的情緒。《克拉麗莎》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不僅盧梭的《新愛洛伊絲》模仿借鑒這一小說的形式創作,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亦間接受到它的啟迪。理查遜擺脫傳統的遊記小說創作的窠臼,把筆墨集中於一件事的始末,以家庭、道德和日常生活為題材,人物內心情感的描寫細膩感人,開一代文學新風習,對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一定影響。
18世紀中後期,英國文壇上興起感傷主義文學思潮。這一思潮反映了敏感的民主主義作家在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和工業革命加緊進行中所感受到的痛苦、彷徨、不安和悲哀的心情。感傷主義的精神實質仍然屬於啟蒙主義,它對不合理的社會現實進行憤怒譴責,但它重感情輕理性,以情感的宣泄代替理性的思辨。在創作上強調感情的力量,著力描寫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讀者的同情和憐憫,具有人道主義思想,但不少作品充滿悲觀情調。常見的體裁是哀歌、旅行記和書信體小說。感傷主義的代表作家是勞倫斯·斯特恩(1713—1768)。他的小說《商第傳》(1759—1767)是作者打破傳統小說創作規則的一個嚐試。小說名曰“商第傳”,有關商第的故事卻隻在書中占很小的篇幅,大量內容描寫商第父親和叔父的怪癖。敘述方式、章節安排也不按邏輯順序,引言、題詞放在第一卷中間,小說故事主幹之外的插曲、談話、不完整的句子、破折號、古怪的語法結構隨處可見,甚至插入一些空頁、黑紙,全書彌漫著一股濃重的感傷情調。另一重要作品《感傷的旅行》(1768)是一部以作者旅法見聞為題材創作的遊記體小說。小說落筆的重點不在作者所經曆事件的描摹,而在由這些事件產生的感受和遐想。感傷主義文學就因此小說而得名。斯特恩小說創作的意義在於最早播發出現代主義小說的信息,開了現代主義小說的先聲。
羅伯特·彭斯(1759—1796)是18世紀後期英國的傑出詩人。他生於貧苦農民家庭,詩歌創作的基本內容是熱情讚頌人民革命(《自由樹》),號召人民爭取自由解放(《蘇格蘭人》),揭示農村階級對立、反對階級壓迫(《兩隻狗》),揭露牧師的貪杯好色和教會的偽善(《威利長老的兩隻狗》),歌頌祖國、友誼和愛情等。彭斯的詩歌以廣泛的人民性、濃鬱的民間和鄉土特色,深得人們喜愛,曆代流傳不衰。
理查·布林斯萊·謝立丹(1751—1816)是18世紀後期英國最有成就的喜劇家。代表作《造謠學校》(1777)通過提茲爾夫人與她丈夫的矛盾糾葛,以及約瑟和理查兩兄弟的故事兩條交叉的情節線索,揭露了貴族上流社會造謠中傷、偽善**逸的腐敗風習,描繪了18世紀上流社會的生活畫卷。
(二)法國文學
18世紀的法國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統治日趨腐朽、反動,資產階級勢力日益強大,渴望奪取政權,最終發動了啟蒙運動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法國啟蒙運動、啟蒙文學的主要任務是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教育啟發民眾,徹底推翻封建製度,為法國大革命做思想輿論準備。
18世紀初期,古典主義仍然占據法國文壇,但已衰象畢露。這一時期文學創作成就最大的是小說家、劇作家勒薩日。阿蘭·勒內·勒薩日(1668—1747)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以主人公不擇手段,從平民爬上首相秘書高位的經曆為線索,影射、揭露奧爾良公爵攝政時期法國貴族統治者荒**無道、貪贓枉法、人民生活水深火熱的黑暗社會現實,展示出法國社會封建製度日益崩潰,資本主義關係不斷上升的曆史趨勢,從而拉開了法國啟蒙文學新時代的序幕。
20年代後,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啟蒙文學開始占據文壇。法國啟蒙運動的旗幟和主力是“百科全書派”。“百科全書派”主要因編撰《百科全書》(全名是《各門科學、藝術和技藝的據理性製定的詞典》)而得名。《百科全書》共32卷,開始由狄德羅與達朗貝爾共同主編,後者辭去編撰職務後,由狄德羅獨力堅持完成這一宏大艱難的編撰工作。全書編撰曆時20餘年,法國各方麵的進步學者、啟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等都曾為之撰寫過大量條目。因此,人們把“百科全書派”作為法國啟蒙主義者的代稱。《百科全書》體現的總精神是反對封建權威以及落後的傳統思想觀念,追求政治、學術、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學技術振興工業,堅信人類物質、精神文明不斷進步,要求按照資產階級理性主義改造人類社會,體現出啟蒙主義新思想。《百科全書》在法國擁有廣大讀者,產生了巨大影響。“百科全書派”所宣揚的革命思想,在啟蒙文學中得到形象具體的體現。
在法國啟蒙文學發展的初期(18世紀20年代至18世紀中葉),主要代表是老一輩啟蒙作家孟德斯鳩和伏爾泰。他們的政治態度比較保守,主張君主立憲製,代表的是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孟德斯鳩(1689—1755)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與文學家,主要理論著作《論法的精神》是一部體係完整的政治與法律著作,被伏爾泰稱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在這部法學理論巨著中,他提出了“三權分立”的社會改革設想,即立法、司法與行政三權分立。這一方案對西方政體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書信體小說《波斯人信劄》主要通過敘述兩名波斯貴族青年旅居巴黎的見聞,無情地諷刺和揭露了法國以及歐洲封建專製製度的殘暴腐敗、上流社會的荒**奢侈和天主教的偽善反動,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揭露和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波斯人信劄》采用書信體小說形式,有意淡化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把哲學、政治與道德一並納入其中,富於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精神,為18世紀法國啟蒙文學開辟了道路。它所首創的這種寓哲理於文學之中的藝術形式也開了18世紀哲理小說的先河。
伏爾泰(1694—1778)是法國啟蒙運動的精神領袖,也是具有全歐洲影響的小說家、戲劇家和詩人。他所提出的“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哲學論點成為後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在文學方麵,他寫過各種體裁的作品,包括抒情詩、諷刺詩、短歌、史詩、悲劇、喜劇、哲理小說等。在法國作家中,是他首先研究中國文學並改編元代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寫成悲劇《中國孤兒》。伏爾泰在文學上最有價值的遺產是他50歲以後創作的幾部哲理小說,如《查第格》《天真漢》《老實人》等。這些小說用幽默諷刺的筆調描寫主人公的生活故事,通過這些故事來闡發某種哲學思想。其中穿插了許多冒險故事、異國情調、東方色彩、幻想因素和喜劇場麵,讀來引人入勝,並且用諷刺手法對封建社會給予全麵的批判和掃**,從而宣傳了啟蒙思想。
伏爾泰哲理小說的代表作《老實人》(1759)中,大學問家邦葛羅斯信奉樂觀主義哲學,認為萬事萬物各就各位,各得其所,按先天和諧的秩序排列。他把這套哲學灌輸給一個頭腦單純的德國男爵家的養子老實人,但老實人的所見所聞粉碎了這種樂觀主義哲學。小說後半部分還描繪了一個國王仁慈賢明、人人平等富足、宗教信仰自由、科學文化發達的“黃金國”,具體描繪了啟蒙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的圖景。小說最後老實人得出生活結論:“工作使我們免除三大不幸:煩惱、縱欲和貧窮。我們要耕種自己的園地”,這體現出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勞動創造、開拓進取的精神。在藝術上,小說把哲學的論爭帶進了文藝領域,用離奇荒誕的情節、具有突出思想特征的人物形象、誇張和諷刺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來反映客觀現實,表達生活哲理,收到了奇特的藝術效果。小說有辛辣的諷刺和荒謬的誇張,又不乏輕鬆、詼諧的嬉笑;有俏皮的警句,又充盈哲理的光芒,使讀者有一種酣暢淋漓又餘味無窮的感覺。
在啟蒙文學鼎盛時期(18世紀中葉至1789年大革命),主要代表是年輕一代啟蒙作家狄德羅、盧梭和博馬舍。他們提出了完整的資產階級思想體係和政治綱領,政治觀點比較激進,反封建、反教會的鬥爭精神也更加鮮明,主要代表的是中小資產階級的政治利益。
狄德羅(1713—1784)是法國啟蒙主義作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是當時哲學上最進步的啟蒙學者,法國“百科全書派”的領袖。他以大無畏的精神、堅強的毅力,堅持完成《百科全書》的主編工作,使之成為法國啟蒙運動的重要喉舌,為資產階級進步思想的傳播和啟蒙運動的發展做出傑出貢獻。因此,恩格斯說:“如果有誰畢生為‘真理和正義’服務(就這些字眼的正麵意思而言),那正好是狄德羅。”[1]哲學思想上狄德羅是個無神論、唯物論者,政治思想上他主張開明君主製。狄德羅是資產階級現實主義美學的奠基人。他指出藝術與自然的密切關係,倡導在以藝術模仿自然的同時,要把藝術的美、哲學的真和倫理的善統一在一起。他十分重視性格和環境的關係,提出了“美在關係”說。他的戲劇觀也是現實主義的,主要戲劇理論著作是《關於〈私生子〉的談話》(1757)、《論戲劇詩》(1758)。他首創了正劇體裁,主張以適合資產階級利益要求的市民劇代替古典主義戲劇,戲劇創作要反映市民生活和社會重大問題,教育啟發民眾。這些戲劇觀點具體體現在他的重要劇作《私生子》(1757)和《家長》(1758)中。狄德羅在文學上的重要成就是他死後出版的三部哲理小說:批判教會黑暗內幕的書信體小說《修女》(1760年寫成,1796年出版),揭示封建社會醜惡、宗教對人民精神毒害的對話體哲理小說《宿命論者雅克》(1773年寫成,1796年出版)和《拉摩的侄兒》(1762年寫成,1823年出版)。
代表作《拉摩的侄兒》是部對話體哲理小說。通過“我”與大音樂家拉摩的侄兒的對話來暴露社會,探討環境與人的關係。拉摩的侄兒富有才華,但不被重用和賞識,他自己也不想通過正當途徑和誠實勞動來發揮自己的才能,而隻是充當有錢人的食客和笑料,並做出許多不道德的事情來。社會鑄就了他這個玩世不恭者,他又反作用於社會,小說因此被恩格斯譽為“辯證法的傑作”。主人公是個雙重人格的人,他有精辟獨到的見解、深刻的思想,十分清楚自己的行為;但自甘墮落,且還尋找理由辯護,對自己的生活原則充滿信心,是典型的鮮廉寡恥的文人。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是法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啟蒙思想家中最富有民主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法國最富於民主精神、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啟蒙思想家、作家。他在著名的社會政治論著《論科學和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中,猛烈批判了貴族統治階級的“文明”、私有製度和社會不平等,提出“返回自然”的口號和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學說。盧梭獨特的政治觀不僅是對英國啟蒙思想先驅人物的超越,而且也不同於孟德斯鳩、伏爾泰的啟蒙思想觀。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出建立一個以全體人民訂立的“社會契約”為基礎的政體,這個“契約”代表了全體人民的願望,因此,它是“人民主權”。盧梭的這種“社會契約論”顯然是對霍布斯與洛克主張的把個人以契約形式聚集在一個君主的領導之下的“社會契約論”的超越。同時,盧梭的“人民主權”論,也是對孟德斯鳩堅持的君主立憲製和伏爾泰所倡導的開明君主製的否定,因為它在政體上徹底否定了君主的權力。從某種意義上說,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對舊製度的批判力度最強,它無疑宣告了舊時代的結束和新時代的來臨。這一學說對18世紀和19世紀初政治生活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專製的強大的思想武器。法國大革命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都體現了這部著作的精神。同年,教育小說《愛彌兒》問世。這部文學作品,對封建主義教育體製進行了全麵否定和批判,提倡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至今仍被全世界各國教育家們尊奉為教育學必讀著作。小說出版後,他受到當局的迫害,被迫逃亡到普魯士、瑞士的聖彼得島等地。自傳體著作《懺悔錄》就是他晚年隱居期間的一部驚世駭俗之作,這部振聾發聵的作品,記載了盧梭50多年的生活經曆,是一個平民知識分子在封建強權壓製下維護自己人格和尊嚴的心靈寫照。《懺悔錄》既對封建社會的黑暗做了鞭辟入裏的批判,也坦率承認了自我人格的缺陷,更揭示出了造成這些罪惡的原因。
《新愛洛伊絲》是盧梭的長篇小說代表作。這部以書信形式寫就的作品,敘述的是貴族小姐尤麗與她的家庭教師、平民知識分子普樂之間的愛情悲劇。這部愛情、婚姻題材的小說,表現了以自然感情為基礎的愛情理想同以門第偏見為基礎的婚姻現狀的尖銳對立,控訴了扼殺人性的“社會道德”,張揚了個性解放的時代要求,對違背自然法則、破壞美滿愛情的封建等級製度和門閥觀念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1778年7月2日,盧梭在悲憤與貧困中死去。1794年,法國大革命時人民群眾自發地把他的骨灰安葬在偉人公墓中,與伏爾泰的墓並排安放。
博馬舍(1732—1799)是法國最優秀的戲劇家,他的“費加羅三部曲”(《塞爾維勒的理發師》《費加羅的婚姻》《有罪的母親》)表現了大革命前一觸即發的民眾情緒。他的戲劇繼承了古典主義戲劇結構嚴謹、情節集中的優點,還吸取了民間創作的多樣化和現實主義因素,對古典主義戲劇向現實主義戲劇的過渡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三)德國文學
德國自17世紀30年代分裂成許多封建城邦以後,封建勢力比較頑固,資產階級的力量比較分散和軟弱,政治、經濟比較落後,這就決定了德國啟蒙運動和啟蒙文學不是像法國那樣直接為政治革命製造輿論,它的首要任務是把反封建鬥爭同爭取民族統一的運動結合起來,通過建立統一的德國民族文化、民族戲劇,實現民族統一。
萊辛(1729—1781)是德國啟蒙文學的第一位代表。他把德國文學從狹隘的法國古典主義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德國啟蒙運動的基礎,成為民族文學的奠基人。他的美學論著《拉奧孔,論繪畫和詩的界限》(1766)從畫與詩所描寫的對象在時、空存在方麵的不同特點,所使用的媒介語言性質的不同,第一次明確區分出二者。畫宜於描繪形體美,表現最精彩的“固定的一瞬間”,而詩則宜於描繪事物的動態美,模仿連續不斷的行動。這一觀點重在強調詩、畫不同的藝術特性,突破了“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聲的畫”的傳統觀點,對文學創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漢堡劇評》是萊辛繼《拉奧孔》之後又一部重要理論著作,它是作者對漢堡民族劇院的實踐進行批評和理論探討的成果,是對德國資產階級民族戲劇發展的科學原則最早、最成功的描述,在歐洲美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強調戲劇的教育作用,主張戲劇應忠實地反映豐富多彩的生活,提倡寫普通市民故事。他要求藝術忠實於現實,人物刻畫要有個性,合乎自然和邏輯,而不要那種古典主義戲劇所崇尚的矯揉造作、故弄玄虛的人物。他的戲劇代表作是《愛米麗雅·迦洛蒂》(1771),寫一位親王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欲,派人找來一批強盜殺死新郎、霸占民女的故事,具有強烈的反封建色彩。萊辛的戲劇以平民為主人公,以德國現實生活為題材,在形式上摒棄了法國古典主義的那種矯揉造作、墨守成規的習氣,力求接近生活口語,自然樸實,為民族戲劇樹立了最初的典範。
萊辛之後,德國啟蒙文學發展迅速,到70年代形成**,其標誌就是當時興起的“狂飆突進”運動。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德性的反封建文學運動,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繼續發展。狂飆突進運動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個性解放,反對一切僵化保守的教條和遵循傳統精神的處世態度。它否定因襲的陳規,倡導民族風情,歌頌自由,推崇天才,最終發展成為德國文學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封建鬥爭。當時在德國湧現出一大批青年作家,他們先後發表了許多具有強烈反封建色彩的作品,形成德國文學空前的繁榮,也把德國的啟蒙運動推向**。“狂飆突進”運動的名稱來源於作家克林格爾的劇本《狂飆突進》。這場運動的精神領袖是赫爾德(1744—1803),青年歌德和席勒是運動的主將。“狂飆突進”反映了德國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反對封建統治、爭取民族統一的要求。作家們強調文學的民族性,要求發揚文學的民族風格;他們反對封建束縛,強調天才,強烈地要求個性解放;他們還接受了盧梭的“返回自然”思想的影響,歌頌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樸的人民。“狂飆突進”運動期間文學創作上的主要成就是戲劇與小說。1773年,歌德發表的《鐵手騎士葛茲·封·伯利欣根》是這一運動的第一部代表作。
“狂飆突進”運動是自發的、盲目的,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隻是一味地用狂熱的姿態反叛社會。因此這一運動沒有進一步引向政治鬥爭,更沒能持久下去,80年代中期就已經衰落了。
18世紀末,席勒與歌德在魏瑪攜手進行文學創作,把德國文學推向新的高峰,史稱“魏瑪古典時期” (1794—1805)。這一時期德國文學十分繁榮,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德國民族文學至此最後形成。這一時期已近晚年的歌德和席勒在魏瑪公國密切合作,共同主辦劇院,編輯文藝刊物,各自創作出許多具有國際聲譽的作品,為開創德國“古典主義”文學時代做出了傑出貢獻。魏瑪“古典主義”不同於法國的古典主義文學,它隻是形式上的古典主義,其思想基礎是人道主義,崇高理想是讓人道主義統治整個世界。創作方法上,他們強調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以及藝術形式的完整和語言的純潔,他們把古希臘羅馬藝術作為典範,但同時也主張向民間文學學習,從中汲取養料。
席勒(1759—1805)是德國偉大的戲劇家、詩人和美學家。他早期創作的主要收獲是劇本《強盜》(1780)和《陰謀與愛情》(1783)。成名作《強盜》主要描寫主人公卡爾同家庭衝突,斷絕父子關係後投身綠林,殺富濟貧的故事。劇本第二版扉頁上公開寫明:“打倒暴虐者!”並引用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特的話“藥不能治者以鐵治之;鐵不能治者,以火治之”,表現了作者強烈的反專製暴政的思想傾向。恩格斯稱讚這部作品是“歌頌一個向全社會公開宣戰的豪俠的青年”[2]。
《陰謀與愛情》是席勒最有代表性的劇作。恩格斯稱之為“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3]。該劇敘述某公國宰相的兒子菲迪南和窮提琴師的女兒露易絲真誠相愛,宰相出於政治目的強迫兒子與公爵的情婦結婚,遭到拒絕,便與秘書布置陰謀,陷害露易絲,最終造成一對青年慘死的悲劇。劇作深刻揭示了18世紀德國市民與封建統治者之間的尖銳矛盾,批判貴族統治階級的腐朽、殘暴、陰險和封建製度的黑暗罪惡,表現了市民階層對自由平等的渴望以及在現實麵前無能為力的憤懣情緒。
席勒晚年與歌德結交後,建立深厚友誼。兩人相互切磋、促進,為德國民族文學的發展繁榮做出了貢獻。他後期創作的主要作品有劇本《華倫斯坦》(1799)、《奧裏昂的姑娘》(1801)、《威廉·退爾》(1804),以及美學著作《美育通信》(1795)等。曆史劇《威廉·退爾》是席勒後期最重要的一部劇作,描寫14世紀瑞士一個名叫威廉·退爾的正直獵人,受到種種迫害而被迫反抗、殺死總督,參加人民起義的故事,熱情歌頌人民群眾反抗暴政、爭取自由的鬥爭精神。在《美育通信》中,作者提出以美育改造社會的主張。他認為精神自由先於政治自由,隻有通過美育,使人們的精神逐漸解放,人格趨於完善之後,才能實現政治自由。他說:“人們為了在經驗界解決那政治問題,就必須假道於美學問題,正是因為通過美,人們才可以走到自由。”這一主張實際上是作者企圖以改良代替社會革命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席勒的戲劇創作以其強烈的政治傾向性、鬥爭性而著稱,他對深受壓迫的德國人民反抗封建暴政、追求自由的時代精神的表現,遠遠超過同時代任何一位德國作家。海涅曾在《論浪漫派》中稱讚:“席勒為革命的偉大意義而寫作,他摧毀了精神上的巴士底監獄”。然而由於席勒過分片麵地強調創作的政治傾向,忽視文學創作的藝術規律,簡單地“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4],而使他的許多作品帶有概念化的缺陷。《堂·卡洛斯》就是這方麵的典型代表。
思考題
1.啟蒙主義文學主要特征。
2.英、法、德國啟蒙主義文學的主要任務。
[1] 《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第2卷,207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63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45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同上書,3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