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民族詩人、作家和思想家,也是歐洲文學界最傑出的代表。海涅稱他是“世界的一麵鏡子”,恩格斯稱讚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人”。

一、生平與創作

1749年8月28日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誕生於德國中部萊茵河畔法蘭克福的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他的父親是皇家參議員、法學博士,曾遊曆過法國、意大利等國;母親是市長的女兒,喜歡詩歌和文學。這樣一個家庭對以後歌德登上文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6歲時,歌德遵從父命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大三時因生病而休學,在家休養一年後轉入斯特拉斯堡大學繼續學習,在這裏,歌德結識了赫爾德。赫爾德介紹歌德讀荷馬史詩、莎士比亞的戲劇和莪相的詩,促使歌德注意民歌。歌德22歲時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但他內心對文學藝術更感興趣,同時對自然科學也有研究,他還掌握了七八門外語。1772年5月,歌德奉父命到魏茨拉高等法院實習。在一次前往舞會的途中,他結識了當地法官亨利·布甫的長女夏綠蒂,對她一見鍾情。後來得知她已訂婚,隻得懷著深深的痛苦離去。這年10月,傳來了他在萊比錫大學的一位同學因失戀而自殺的消息。這兩件事成了寫作《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動因。

1774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轟動了整個德國,甚至歐洲,並在歐洲掀起了一股“維特”風潮。《少年維特之煩惱》的發表,也使歌德受到了魏瑪公爵卡爾·奧古斯特的賞識。魏瑪是當時德國許多小封建城邦中的一個,人口不過10萬。第二年,在公爵的盛情邀請之下,歌德到魏瑪公國出任國務參議,不久,就被任命為首相。他在魏瑪公國一住就是50年,直到去世。在魏瑪公國的前10年,歌德力圖革除弊病,做了不少有益於國計民生的大事,並且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在腐朽沒落的封建宮廷中,歌德倜儻不羈的性格受到壓抑,不得不時時忍讓妥協,終於產生精神危機。1786年,詩人不辭而別,隱姓埋名,到意大利遊曆,受到古希臘羅馬文學藝術的熏陶。1788年重返魏瑪,辭去宮廷公職,隻任魏瑪劇院監督,兼管礦業。從此,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學活動和創作中。

從1805年開始,歌德一麵進行文學創作,一麵在研究自然科學的同時研究東方文學藝術和哲學,這些對他以後的創作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一生,經曆了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等重大事件,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現實基礎。1832年3月22日,歌德逝世,享年83歲。

歌德的一生曲折漫長,他有一種強烈的求實探索的精神,永不滿足於某種現成的思想,並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更新自己的認識,好學不倦,積極接受新事物。早年,他生活**,但很快就放棄了對生活享樂的追求。在“狂飆”時代,他表現出強烈的反叛精神,但不久這種叛逆精神就開始冷卻,轉而追求冷靜、和諧的生活,去魏瑪做官,希望通過點滴的改良來實現社會理想。後來,他又不滿足於這種安適的生活,偷偷離開魏瑪去意大利,受到古代藝術美的感染,回來後從事古代藝術的研究。到19世紀初,他受到科學技術的發展的感染,接受了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對東方哲學思想產生濃厚興趣。在創作風格上他也同樣不斷發展變化。早年受古典主義影響,“狂飆”時期則成了反古典主義的幹將;魏瑪時期又熱衷於古代藝術,寫了許多古代題材的作品;到了晚年,他的詩風轉向了東方,追求東方文學藝術神秘和富有哲理的精神,如《西東合集》和模仿中國詩寫的《中德歲時詩》等。正是這種不懈追求、不斷否定自己的精神,使他直到晚年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保持永遠向前的蓬勃朝氣。

歌德的一生充滿著矛盾。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他能夠馳騁想象,進行自由創作,毫不留情地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鄙俗、不合理的現象進行徹底批判;而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他又不得不克製自己,屈從繁瑣庸俗的禮儀,與周圍的環境相妥協。這一矛盾到他晚年愈加明顯。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在他心中經常進行著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的樞密顧問之間的鬥爭,前者厭惡周圍環境的鄙俗氣,而後者卻不得不對這種鄙俗氣妥協、遷就。因此,歌德有時非常偉大,有時極為渺小;有時是叛逆的、愛嘲笑的、鄙視世界的天才,有時則是謹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狹隘的庸人。”[1]歌德的思想矛盾在他的後期創作中有著突出表現。

歌德從少年時代起就開始了文學創作活動,到他逝世為止,長達60多年,時間漫長,著述豐富,按其思想和創作軌跡,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狂飆突進”運動時期(1770—1775)。歌德在“狂飆突進”精神的影響下進行創作,並很快成為這一運動的主將。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德國第一部現實主義曆史劇《鐵手騎士葛茲·封·伯利欣根》(1773)和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

《鐵手騎士葛茲·封·伯利欣根》是一部最能體現“狂飆突進”精神的曆史悲劇作品。歌德以古喻今,在曆史人物身上注入啟蒙主義的熱情和理想,表達了渴望民族統一,要求自由平等的反封建思想。在戲劇形式上,劇作打破了古典主義“三一律”的束縛,再現了莎士比亞式的宏大場麵,為此後德國現實主義曆史劇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歌德對“狂飆突進”運動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他在1774年完成的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這篇小說的發表,在德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使青年歌德一舉成名,也使德國文學第一次獲得世界聲譽,因此被視為歌德青年時期的代表作。小說敘述市民青年維特愛上一個善良純樸的姑娘綠蒂,但綠蒂與別人已有婚約。愛情受挫使他極度失望、痛苦,於是試圖在實際工作中求得解脫,但又與周圍鄙俗的環境格格不入,同僚們熱衷於追求地位的欲望、上司的迂腐多疑、上流社會的傲慢自大使他陷入更深的煩惱、痛苦,無奈他隻好再次回到綠蒂身邊。已經成婚的綠蒂盡管依然鍾情於維特,但為了忠於丈夫不得不疏遠他。維特失去生活中的最後一絲眷戀後,終於開槍自殺,以表示對這個冷酷鄙俗的社會的抗議。維特的悲劇既控訴了封建末世的腐敗風習,張揚了個性解放的時代要求,同時也暴露了德國青年一代在反抗乏力時的悲觀頹喪的情緒。維特煩惱的實質是感情與理性的矛盾,個人自由願望與古老狹隘世界的限製的衝突。小說的魅力首先在於維特身上表現出來的濃烈的啟蒙主義氣息,維特的思想、觀點和內心情感深深打動了讀者的心靈。其次,小說以書信和日記的方式把敘事、抒情、描寫和議論熔為一爐,直抒胸臆,使全書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突出表達了德國進步青年的情緒,所以受到青年讀者的狂熱歡迎,掀起了熱極一時的“維特熱”。

小說出版後,在整個德國乃至歐洲產生了巨大反響,成為德國文學中第一部具有國際影響的作品。當時有些青年男女在爭取愛情自由失敗後,效仿維特,身著青衣、黃褲和棕色長靴,懷揣《少年維特之煩惱》而自殺,這使得作者不得不在小說再版時在卷首題詩中予以勸導。

歌德還寫成《普羅米修斯》一詩,借希臘神話形象塑造資產階級巨人,把斯賓諾莎思想用詩的形式表現出來。這首詩成為“狂飆”運動的思想和詩的宣言,引發了德國思想界圍繞斯賓諾莎思想展開的一場世界觀論戰。

魏瑪古典主義時期(1775—1794)。歌德在魏瑪的最初10年,由於忙於政務,文學創作被冷落一邊,直到1786年意大利之行後,他才重新回到文學創作的道路上來。從1784年到1794年,歌德完成了劇本《埃格蒙特》《塔索》《在陶裏斯的伊菲格尼亞》。其中《在陶裏斯的伊菲格尼亞》取材於古希臘傳說中阿伽門農的女兒伊菲格尼亞的故事。這部戲劇與《塔索》都表明了歌德的思想重心此時已經由蔑視神權、反抗暴政的社會批判轉向了對抽象人性和人類前景的探索,反映了他從“狂飆突進”精神向古典主義的轉變。

成熟與輝煌時期(1794—1832)。1794年以後,隨著與席勒交往的加深,詩人的思想與創作也越來越成熟。這個時期歌德完成了成就僅次於《浮士德》的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敘事長詩《赫爾曼與竇綠苔》和詩劇《浮士德》。其他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親和力》,自傳性作品《詩與真》《意大利遊記》,詩集《西東合集》,組詩《中德四季晨昏雜詠》等。教育小說是啟蒙運動時期的歐洲文學舞台上出現的一種新興文學體裁,這類小說的主題是主人公通過紛紜的體驗(經常是精神危機)從少年進入成熟階段的心智和性格上的成長,並且通常有對其在生活世界中身份和角色功能的體認。歌德的《威廉·邁斯特》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小說,奠定了德語小說以教育小說為基本體裁的格局,使教育小說成為德語文學中特有的一種小說形式。主人公威廉·邁斯特出身富商家庭,但從小厭棄庸俗狹隘的市民生活。他酷愛戲劇藝術,青少年時代就與演員一起投身流浪演藝生涯,經過漫長而曲折的生活道路,最終找到了空想社會主義式的理想生活方式。這部作品描寫了主人公在實踐中追求人生意義,樹立人生理想,不斷克製自己,培養自己的個性,成為一個所謂“完整”的人投向現實人生的曆程。

歌德的這些晚年作品重視社會實踐和社會改革,有用文藝、道德教育取代政治革命的傾向,可看作歌德世界觀、人生觀的總結。

二、《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學中最偉大的著作之一。這部詩劇是歌德窮其60年的精力和心血精心打造的偉大作品。歌德不斷地將他對社會生活的觀察、思考、感悟歸納、提煉,然後融進他這部作品裏。這也是他對資產階級自文藝複興到啟蒙運動近600年成長曆程的藝術總結,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對啟蒙運動的藝術總結。

早在中世紀後期,歐洲各國就流傳著關於浮士德的故事。在最初的德國民間故事中,主人公浮士德是跑江湖的魔術師、星相家,死後留下許多傳說。1587年出版過一本《約翰·浮士德生平》的書,書中說浮士德與魔鬼訂立合同,活著時魔鬼滿足他一切要求,死後靈魂歸魔鬼支配。因此,浮士德不外乎是貪圖享受、用靈魂換取快樂的享受主義者。到文藝複興後期,克裏斯托弗·馬洛用這一題材寫了《浮士德博士的悲劇》,故事情節與傳說大致相仿,但浮士德的形象發生了變化,成為人文主義者。歌德從小就在故事書和民間木偶戲中熟悉了浮士德這個人物,隨著社會閱曆的增加和對生活認識的深入,歌德在人物身上灌輸了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在情節和人物形象上都進行了大量的改造,使浮士德成為一個性格極為複雜的形象,也使故事富有一種哲理性和藝術性統一的美。

《浮士德》共12111行,分成兩部,第一部序章後有25場,不分幕,第二部分成5幕。詩劇主體部分描述主人公浮士德一生奮鬥追求的5個階段。

(1)學者生活階段。故事開篇,浮士德皓首窮經,鑽研中世紀的哲學、醫學、法學、神學等各種學問,但以神學為中心的知識毫無實際用處。他很苦惱,甚至想自殺。這時複活節的鍾聲響起,使他想起屋外還有大千世界,便信步來到人群中,這堅定了他投身社會的決心。回家後,他打開《聖經》尋求答案,但《約翰福音》第一句話就是“太初有道”,他將其改成“太初有為”,強調人活著就要從事實際工作,在行動中尋找真理。這時魔鬼靡非斯特出現,與他簽約。此時浮士德非常自信,因為他洞曉生活的辯證法:快樂必然同時包括痛苦,一種欲望得到滿足後,必然又喚起新的欲望。他和魔鬼打賭時覺得勝利在握。這段描寫表明歌德對中世紀學問的否定,象征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者擺脫中世紀學問投身社會、探索社會人生真理的戰鬥曆程,表現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擴展自己,要求獲得新知識,了解社會、了解人生、了解自然的願望。

(2)愛情生活階段。浮士德走出書齋,魔鬼先用感官享受引誘他,又帶他到魔女之廚讓他喝下魔湯返老還童,並幫助他得到少女葛麗卿的愛情。可他們的愛情很快釀成悲劇。浮士德為體驗愛情而毀掉了葛麗卿,他感到負疚,認識到圍繞個人生活的狹小圈子追求理想是不可能的,必須向著更高境界,克服“小我”走向“大我”。這段描寫實際上是對文藝複興時期那種過分追求官能享受和個人主義泛濫的否定。

(3)政治生活階段。浮士德從德國市民社會的小世界進入廣闊的大世界,去探索真理。魔鬼帶他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宮廷,幫助他成了大臣,但浮士德在那兒為宮廷服務,不可能有所作為,隻是充當弄臣而已。這段描寫不僅反映歌德思想曆程的一個階段,也反映了歐洲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思想發展的曆程。許多人都曾走向為朝廷服務的道路,把改革希望寄托在賢明君主身上,而害怕自下而上的社會變革。歌德比他們高明之處就在於晚年認清現實,否定了這條道路。

(4)追求古典美階段。浮士德對現實政治失望後,轉向對古典藝術美的追求。他來到古希臘,與海倫結婚並生下一子歐福良。這象征著現代人與古典藝術美的結合,古典藝術同啟蒙思想的結合。歐福良死後,浮士德懷抱中隻剩下海倫的麵紗。麵紗象征美的形式,而海倫的真身即美的力量本身隻是幻影,從而否定了用藝術力量改造社會的幻想。這也是歐洲資產階級思想家的曆史經驗,許多人由於對現實不滿,又找不到改革社會的途徑,就把目光轉向古代,轉向藝術,認為古代藝術體現了崇高理想,用這種美去陶冶人們的精神、啟迪人們的思想就可以改造社會。

(5)改造自然階段。浮士德總結經驗後感到一切脫離實際的幻想都是徒勞的,應該腳踏實地麵對現實。他希望通過改造大自然,發展生產力來實現理想。他幫助皇帝鎮壓叛亂後獲得一片領土。他在領土上發動群眾移山填海,征服大自然,終於開辟出一塊新國土,創造了新樂園,在其中他悟出了人生的真理,這就是:“人必須每天每日去開拓生活和自由,然後才能夠自由地生活和享樂;我願看見人群熙來攘往,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這是浮士德一生探索的總結,同時也是歌德一生探索的結論。從這個結論看,歌德一方麵受到資本主義生產力高度發展的鼓舞,認為這是人類進步的表現;另一方麵他又看到資本主義的弊端,因此接受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認為隻有通過集體勞動創造豐富的財富,才能開拓出一個嶄新的世界。而個人隻有在集體的、為人類服務的共同事業中才能獲得生命的意義。這是歐洲進步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思想探索的最高歸宿,強調勞動的意義,隻有靠勞動才能創造出人人幸福的新世界。

《浮士德》的思想意義主要體現在:

首先,《浮士德》歌頌了崇高的進取精神。在詩劇中,浮士德是象征性形象,他性格的本質特征就是對現實永不滿足,對理想和真理永遠不斷地追求,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不斷發展,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辨明進取的方向,並不斷通過實踐來檢驗真理,克服各種障礙和困難,最終實現人類的自我拯救,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這正是處於上升時期的進步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革命性的表現。歌德通過浮士德在這種精神驅使下不斷追求的過程,展示了歐洲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從人文主義到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探索過程。同時,歌德把浮士德作為人類的代表,總結人類的命運和人類的探索經曆。

其次,《浮士德》體現了強烈的批判否定精神。詩劇是對資產階級300年思想探索的曆史總結,其間貫穿著強烈的批判精神。這種批判精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對現實醜惡的揭露批判,如對中世紀僵死的經院哲學的批判,對德國落後的、封建的小市民社會愚昧庸俗習氣的批判,對封建王朝內部醜惡和資本主義發展之初帶來的罪惡的批判;二是對主人公探索過程中表現出的失誤的批判和否定,如否定脫離實際的知識追求,為王權服務的妥協道路等。主人公正是在否定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他不斷否定現實,否定自己,才找到了前進的勇氣、動力和方向。

再次,詩劇《浮士德》還貫穿著深刻的辯證法精神。作品告訴我們,在浮士德身上(即人類身上)存在著兩種矛盾的傾向:一是不滿現實、騁目遠方的精神;另一種是貪圖安逸、易於弛靡的思想。這兩種矛盾的精神非常和諧地存在於人類身上,使人類成為複雜的對立統一的存在物。歌德認為正因為人類具有惰性的一麵,所以上帝要創造出魔鬼來刺激人,鼓舞人,推動人類前進。這裏就表現出辯證思想,就是說善與惡並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惡的作用並不全在破壞,它還是人類前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動力,人類就是要在同惡的鬥爭中不斷克服自身矛盾而取得進步,向更高的境界邁進。

在作品中,靡非斯特是惡的化身,是否定精神的代表。他貫穿全劇始終,幾乎與浮士德居於同等地位,在每一個有浮士德的地方必有靡非斯特。他對於浮士德是一個永恒的矛盾,是一個障礙,同時又是一種激發的力量。每當他引誘浮士德,浮士德惰性的一麵居於上風時,浮士德就犯錯誤。但浮士德有向崇高境界追求的一麵,這促使他從錯誤中獲得教訓,向更高境界邁進,終於找到真理。所以靡非斯特從反麵推動了浮士德不斷前進,成為他前進的動力,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作惡造善的力於一體”。

浮士德與靡非斯特的辯證關係告訴人們,人類由於主客觀原因總會犯錯誤,但隻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就能克服矛盾,不斷前進,這是《浮士德》的精華所在。所以《浮士德》最後不是悲劇,人類最終也不會是悲劇。

浮士德是詩劇的中心人物,是歐洲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的典型。他有較高的文化教養和淵博的知識,充滿反抗封建、追求真理、努力不懈的奮鬥精神。在他一生經曆的知識生活、愛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建功立業五個階段的探索中,經受了物質享受、愛情歡樂、名譽地位等方麵的**,雖有過迷誤和過失,但他總能在挫折和失敗中清醒並重新振奮起來,由“小我”到“大我”,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進取向上,最後在為人民謀福利的創造性勞動中找到美和理想。這充分體現了他堅毅不拔、奮勇進取的品格和永不滿足、積極向上向善的美德,這也正是當時資產階級先進分子精神品質的典型反映。但是,浮士德在探索過程中又充滿矛盾,他既想創建人人幸福的理想王國,又看不到人民的力量,這使他既有勃勃雄心,又不免經常感到憂愁。有時他決心“節欲精進”,但有時又想貪圖享樂,這說明他既有崇高的理想,又有平庸的欲念,這種矛盾實際上正是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兩麵性的表現。作為革命力量的代表,它具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作為剝削階級的一員,它又必然會追求安樂生活,在鬥爭中表現出妥協和軟弱性。後者使浮士德在探索中一再失誤,步入歧途,但前者又使他不斷從挫折中得到領悟,並轉化成新探索的動力。正是在這種辯證發展中,浮士德的精神不斷升華,認識逐步深化。但是,浮士德所探索到的最高人類理想,實際上是理想化的資產階級王國,這樣的理性王國,在有階級的社會裏,既不可能實現,更不可能長存。浮士德的這些局限,表現了文藝複興以來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局限。但他勇於追求真理、敢於自我否定、畢生努力不懈的品格表現了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正麵的精神素質,從而全方位、多層次地體現了啟蒙運動時期的時代精神。

歌德是將浮士德作為全人類命運的一個化身來加以塑造的。浮士德的形象有著深層的哲學含意。浮士德精神是浮士德性格的內核,也是理想生命的特質。浮士德精神首先是重視實踐和現實的精神。浮士德對自己毫無意義的一生懷疑、絕望,企圖自殺未果。魔鬼靡非斯特乘虛而入,給他機會去品嚐過去為了追求知識而放棄的一切生命體驗。走出書齋是他實踐意識的朦朧覺醒,追求葛麗卿、參與政治生活、與海倫結合、為皇帝平定叛亂、建設理想社會等都說明了浮士德企圖通過實踐來把握現實,實現人生價值與理想。其次是永不滿足於現實的追求進取精神。浮士德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獲得人間最大的快樂”,他是一個不斷前進,永不停止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後是不斷追求真理的精神。浮士德一生上下求索,他一次次地追求,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無可奈何地退回來,卻又一次次重新衝上去。浮士德的一生是追求美、追求理想的奮鬥曆程,從而經曆了知識悲劇、愛情悲劇、政治悲劇、美的悲劇和事業悲劇這五大悲劇。

當然,浮士德又有貪圖享受、安於現狀的一麵,這就構成了浮士德的內在矛盾,一方麵受生命本能的驅使,常常沉迷於名利、地位、權勢、女人和美等現實欲望中;另一方麵,他又未被這些所徹底迷惑,不斷地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他一方麵追求真理創造事業,一方麵又迷戀兒女私情;一方麵是理想社會的追求者,一方麵又是王權的支持者。在這樣“靈與肉”、“善與惡”的辯證發展之中,歌德展示了人類的複雜性和真實性,也反映了人類追求真理的艱辛 。浮士德的經曆表明,人類總是給自己提出難以企及的高尚目標,而每向這目標靠近一步,人類都要以自己的錯誤甚至犧牲為代價。這種莊嚴的悲劇性,決定了人類進步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長,決定了人類必須一刻不停地努力向上。

浮士德身上的局限也是很明顯的,他把社會改造看成是個性完善的過程,回避了社會革命,反映了他輕視群眾、害怕革命的思想,也反映了德國知識分子的軟弱性。

詩劇《浮士德》是歌德畢生的嘔心瀝血之作,具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基本創作方法的結合。詩劇中充滿了奇異虛幻的故事、大膽虛構的形象和綺麗詭譎的描寫,劇中各式人物隨著作者豐富的想象上天入地,或入夢幻,或達仙境,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藝術畫麵。詩劇中海倫的形象、理想王國的場景是浪漫主義的,而瓦格納的形象、烏煙瘴氣的封建王朝的描寫等又基本上是現實主義的。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也交替使用了這兩種手法,如浮士德形象有浪漫主義的想象和空想社會主義的理想成分,但其精神麵貌是以啟蒙主義者的真實性格為基礎的;靡非斯特主要是浪漫主義形象,但他否定現實中不合理的東西時,又有很強的現實性。

第二,詩人善於運用象征手法,使詩劇達到形象性與哲理性的高度統一。《浮士德》以主人公的一生奮鬥概括西方先進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探索曆程,概括人類精神成長的曆史,其中涉及人類意義及價值、人類前途及命運等哲學問題,具有深刻的哲理內涵。浮士德代表人和人類,他的五段生活經曆象征人生的幾個主要方麵,他辯證的生命運動過程象征人的生存狀態,他性格的二重性象征人性的二重性。但讀者直接麵對的卻是多姿多彩的藝術畫麵和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說教。一切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都被詩人用象征的手法融進了畫麵和形象之中,實現了作品詩的意境與人生哲理完全融會一體。

第三,歌德有意識地將辯證法精神貫穿到藝術實踐中,在作品中大量運用矛盾對立的方法配置人物、安排場景。在人物方麵,浮士德與靡非斯特,靡非斯特與上帝等都構成對立統一的關係。其中,浮士德與靡非斯特的對比關係貫穿了全劇。浮士德肯定人生,提倡有為,充滿勇往直前的樂觀主義精神。靡非斯特否定人生,主張無為,是一個否定一切的悲觀主義者。兩個形象的對比體現了善與惡、美與醜、樂觀與悲觀的矛盾對立,同時也使兩個形象的性格鮮明突出,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在場景安排上,詩人喜歡將兩個強烈對照的場景放在一起,讓它們交替出現,如第一部序曲是光明的天堂,緊接著第一場就是陰暗的書房。這種運用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來互相映襯的手法,使作品描寫的一切既各自鮮明突出,又構成和諧統一的圖景。

第四,作品采用了多樣化的文體。作品以詩劇為主,中間夾有敘事詩、抒情詩等多種形式。歌德善於根據內容的不同選取最適當的表現形式,如塑造海倫則多用希臘悲劇詩體,給人以典雅、莊嚴之感;描寫浮士德常用哲理詩的形式抒發議論;描寫靡非斯特則用機智和諷刺性的詩句,與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十分吻合。

思考題

1.《浮士德》中的辯證法思想。

2.《浮士德》的藝術成就。

3.浮士德與靡非斯特的形象。

[1] 《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第2卷,370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