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一、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浪漫主義是法國大革命至1830年前後在歐洲出現的資產階級文學思潮,同時它也是一場波及文學、藝術、哲學、政治、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麵的文藝思潮與思想文化運動。

浪漫主義是法國大革命、歐洲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的產物。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人類曆史上最猛烈、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它不僅推翻了法國的封建專製製度,而且沉重打擊了整個歐洲的封建體係,推動了歐洲民主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開展,開辟了資本主義在歐洲廣泛發展的新時代。法國革命取得成功、建立資產階級政權之後,人們發現,當初啟蒙思想家、革命家給人們描繪的建立“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性王國、人類永久和平幸福的理想社會藍圖並沒有實現。資本主義製度與生俱來的一些問題,如勞資矛盾、貧富差距、拜金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等暴露無遺;封建反動勢力和資產階級為了奪權不斷爆發戰爭,革命中的暴力和執政者的恐怖專製使人們對革命產生恐懼情緒;18世紀工業革命迅猛發展,在改變此前西歐國家落後的生產方式和封建專製的社會結構的同時,也帶來一係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人們對理性所引導的技術革命的後果大失所望。理性的神話徹底破滅,人們由此產生失望不滿情緒,回歸自然、在宗教中尋求解脫、緬懷過去或寄情未來,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文化心理,浪漫主義文學就是這種社會文化心理在文學中的體現。

德國古典哲學、空想社會主義以及法國的自由主義思潮為浪漫主義文學提供了思想理論依據。康德、費希特、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誇大主觀精神的作用,強調天才、靈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到高於一切的地位,要求文藝表現人的內心世界和偉大氣魄,對浪漫主義文學強調主觀精神、表現自我的傾向產生很大影響。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對資本主義製度的深刻揭露、批判,試圖消滅階級對立,建立和諧完美的理想社會的學說,也為浪漫主義文學批判現實社會黑暗、描繪理想社會提供了思想依據。以貢斯當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思潮倡導個人自由,強調多樣化的現實世界中個性的發揮,獨立於國家、社會約束之外的絕對自由的思想也為浪漫主義所吸收借鑒。浪漫主義文學運動正是在這些哲學、社會思潮基礎上產生並發展起來的,它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對於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意欲按照自己的理想改造社會的企圖。

從思想源流和創作實踐兩方麵追本溯源, 浪漫主義文學最早可以從古希臘的柏拉圖“靈感說”中找到發端。在古羅馬時代晚期和中世紀, 神學家們在反複強調神學理性主義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給對上帝的想象留下相當空間, 這種想象因素正是浪漫主義的生命力所在。文藝複興時期, 更多文藝理論家和學者開始重視在民間文學中廣泛使用的類似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和理論,對一些內容上描寫主觀理想願望,藝術上使用幻想、象征手法的創作樣式進行梳理與總結。18 世紀發端於英國的感傷主義文學, 席卷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 為浪漫主義流派的產生在思想和藝術上做了準備。這些運動和文學現象, 無不帶有尊崇**的美學特質, 是“前浪漫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啟蒙主義時期的盧梭給18世紀文學帶來了全新的因素, 那就是從崇尚宮廷到崇尚自然, 從理性崇拜到感情崇拜, 從模仿現實到表現自我。崇尚情感必然要返回自我, 確認自我,確認個體的獨立存在性,在盧梭那裏,情感、自然、自我三位一體,這些都為後起的浪漫主義開了先河。同時,浪漫主義也是對歐洲人文精神傳統的繼承,對亞裏士多德以來占文壇主導地位的“模仿說”文學傳統、文藝複興以來的理性主義以及日趨僵化的古典主義文學的反駁。

二、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

就思想傾向而言,浪漫派可分為帶有資產階級傾向和貴族傾向的兩類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熱情,暴露現實的黑暗和不合理現象,對未來社會充滿美好的理想;後者以懷舊的態度抨擊資本主義。但是,這兩類作家批判現實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義,他們一般都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並構築理想的社會圖景。浪漫主義作為一個在共同的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學思潮,盡管在思想傾向上有所區分,但在藝術風格上卻有一些共同特征:

第一,表現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這是浪漫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他們十分注重個人內心體驗和情感的抒發表達,弘揚主觀自我,強調個人的絕對自由,正如雨果所說,浪漫主義文學的思想實質“隻不過是文學上的自由主義”。它的形成直接受到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反映出作家對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對冷冰冰的理性主義的反抗。浪漫主義文學描寫的重點不是客觀的現實世界,而是作者個人的主觀世界。它不大重視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畫,而偏重於對主觀情感的抒發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著重描寫作家對事物的內心反應和感受,展示他們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貴族傾向的浪漫主義作家抒發的大都是個人享受、自我陶醉或悲觀厭世的情緒。資產階級傾向的浪漫主義作家則強烈追求個性解放,反對封建束縛,借描寫反抗現實的天才人物或叛逆性格來抒發憤世嫉俗的情感。

第二,歌頌自然美景。由於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厭惡,浪漫主義作家響應盧梭“返回自然”的號召,繼承感傷主義文學吟詠自然景物的傳統,著力描寫大自然。他們常常把自然的美和現實中的醜惡相對比,借以抒發他們的不滿之情。雄偉瑰麗的大自然成了浪漫主義作家精神寄托之所在。貴族傾向的浪漫主義作家描寫自然往往是為了逃避現實,他們筆下的大自然帶有出世的、宗教的神秘色彩。資產階級傾向的浪漫主義作家描寫自然主要是寄托他們對自由的理想,大自然在他們筆下更加絢麗多彩。

第三,重視中世紀民間創作和民族文化傳統。浪漫主義作家追求個性解放、創作自由。中世紀民間創作不受任何法則的約束,具有想象豐富、情感真摯、表達方式自由、語言生動明快等特點,為浪漫主義作家所吸收或借鑒。民間文學充分體現了各國的民族文化傳統,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有助於喚起民眾,因此,引起浪漫主義作家的極大重視。在德國和英國,浪漫主義就是從搜集民間文學開始的。他們從民歌民謠、民間傳說中選取題材,學習表現手法,采用民間口語和民歌韻律創作,大大豐富了文學的表現手法。

第四,大膽的想象、極度的誇張、強烈的對比。浪漫主義作家尋求強烈的藝術效果,追求奇異的情節,刻畫異常的性格,塑造超凡、孤獨的形象,常常用想象、誇張、對比的手法描繪藝術形象。雨果是對比藝術的倡導者和大師,他提出:“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崇高的背後藏著粗俗,善與惡並存,黑暗與光明相共。”他把這種對照原則運用於小說和戲劇創作中。浪漫主義作家已懂得醜在美學上的重要價值,醜角在小說中起著襯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神話色彩、異國情調也是浪漫主義常見的特色。詩歌是浪漫主義作家最常用的文學體裁。浪漫主義詩歌格律舒展自如,富於音樂性,想象豐富,感情濃烈。此外,浪漫主義文學在小說和戲劇創作上也取得了相當成就。

三、浪漫主義文學發展概況

浪漫主義最早產生於18世紀末的德國,後流行於英、法、俄、美等國,發展成為全歐美性的文學思潮。

(一)德國文學

德國是浪漫主義思潮的誕生地。當時的德國仍是一個政治分裂、經濟落後的國家,封建勢力十分頑固,資產階級仍很軟弱,而唯心主義哲學盛行一時。這種狀況決定了德國早期浪漫主義文學具有濃厚的唯心主義和宗教色彩,缺乏反封建的戰鬥精神。

德國早期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是“耶拿派”,主要人物有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1772-1829)、奧古斯特·維廉·施萊格爾(1767—1845)、諾瓦利斯(1772—1801)、蒂克(1773—1853)等。他們以耶拿為中心,以《雅典娜神殿》為陣地,宣傳與古典主義相對立的文學主張。他們繼承了“狂飆突進”運動崇尚感情、不受任何傳統法則約束、要求創作絕對自由的傳統,卻喪失了“狂飆突進”文學那種反封建的戰鬥精神。

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1772—1829)是德國早期浪漫派的理論家、綱領製定者和精神領袖,他的浪漫主義理論影響了整整一代德國早期浪漫派作家的文學創作,集中體現了這一批人的文學主張、思想和要求。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詩學的理想是“浪漫詩”。所謂“浪漫詩”,就是“漸進的包羅萬象的詩”,它包含了文學的各種形式和體裁,並使其熔鑄為一體,哲學、倫理、宗教、文學理論和批評都是其中的成分。而小說則是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眼中可以擔負“浪漫詩”理想的文學形式。其代表作《盧琴德》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是以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描寫為主線的浪漫主義小說。書中的男女主人公朱利葉斯和盧琴德分別是以弗·施萊格爾和他的戀人蘿西婭(Dorothea)為原型,他們實現了將自然之愛與精神之愛相統一的理想,而並不在意是否得到了宗教、法律和習俗等方麵的認可。值得注意的是,《盧琴德》實際上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整部作品既沒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也沒有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場景環境的描寫。作者將書信體、田園詩、寓言和直接的敘述都集於一身,使創作與批評、詩與哲學相互交織,結合了傳統意義上的史詩的敘述、戲劇的對話和詩歌的韻律,進行了一場大膽的文體與敘述的實驗。

諾瓦利斯(1772—1801)是德國浪漫主義思想和文學的奠基者,德國早期浪漫主義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整個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諾瓦利斯是法國大革命和自由思想的竭力反對者,他認為應該恢複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秩序,宗教是國家的基礎,宗法製的中古世界是理想的社會。這是當時德國浪漫主義者對法國大革命和理性主義深感不滿之下的退縮心理,他非常排斥科學和理性。代表作《夜的頌歌》(1800)為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而作,他把由愛而生的痛苦轉變為對死的渴望與夜的歌頌。詩歌專注於自我的內心世界,追尋著心靈的足跡,探索人類終極的永恒和幸福,還包含著對人類曆史形而上的思考,體現出諾瓦利斯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化的世界觀。其詩表現出不同於傳統的全新的美學特質,扭轉了歐洲自亞裏士多德以來的“模仿”主流,把詩從反映外物的鏡子,變為燭照心靈的燈,從而奠定了德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新範式,開辟了德語詩歌的新紀元。

德國中期浪漫派的代表是“海德堡派”。1805年前後,一批作家聚集海德堡,創辦《隱士報》,以此為陣地宣揚他們的文學主張,發表文學作品,史稱“海德堡派”。主要人物是阿爾尼姆(1781—1838)、布倫塔諾(1778—1842)、格林兄弟等人。“海德堡派”的功績主要在於搜集和整理德國民間文學。阿爾尼姆和布倫塔諾兩人搜集整理的民歌集《兒童的奇異號角》、格林兄弟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為德國民族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布倫塔諾(1778—1842)是德國19世紀的著名作家,是一個天才詩人,是歌德之後、浪漫派中第一個具有文學史意義的詩人。他與阿爾尼姆共同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歌集《兒童的奇異號角》,保存了民族的文化遺產,展示了獨特的民歌風貌。布倫塔諾具有多方麵的文學才華,曾采用詩歌、童話、小說、戲劇等多種文體創作,但以詩歌為最佳,現存詩歌千首,其中約250首尚未發表。他是一位具有創造性的詩人,對民歌進行了全方位創新,創造出一種融民歌藝術化與抒情詩民歌化為一體的具有現代思想和美學意義的藝術民歌。他把一般的大眾話語,變成個人的內心獨白,把過於平白乃至不免俗陋的語言不露聲色地藝術化,既有原汁原味,又加厚了詩歌的審美內涵。布倫塔諾的敘事詩詭秘奇譎,哀婉動人。《羅累萊》最能代表布倫塔諾詩歌的全麵創新。

雅各·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是德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兄弟二人搜集整理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是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之一。本書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長達半個世紀(1806—1857),作品從156篇增加到200篇,主要由雅各·格林進行修訂。童話中的故事並不是最原始的民間故事,格林兄弟對其中暴力、血腥、性暗示以及**的內容進行改寫,增加了故事的道德教育意義,使故事更符合兒童心理和精神健康成長的需要,使之最終演變為一本兒童讀物。書中的故事基本上保留了民間童話的原貌和口頭傳承性,比如公式化的開頭和結尾,時間、地點、人物的模糊性。這些童話在充滿魔幻的世界裏表達了人們鮮明的愛憎和美好的願望,為人們建立了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

後期浪漫派的作家主要作家是霍夫曼、沙米索、海涅等人。他們的創作中浪漫主義色彩逐漸減弱,開始向現實主義轉變。

霍夫曼(1776—1822)是這一時期德國最有成就的浪漫主義作家之一。他的創作比較複雜,一方麵對現實中的種種醜惡做了無情揭露和尖刻諷刺;另一方麵他的作品風格怪誕,具有濃厚的陰暗神秘氣氛。霍夫曼寫過大量的中短篇小說,收在《仿卡洛畫風的幻想故事》(1814 —1815)和《謝拉皮翁兄弟》(1819—1821)兩部集子裏。《斯居德麗小姐》(1819)和《侏儒查赫斯》(1819)是霍夫曼最重要的諷刺作品。前者寫一個製作首飾的名匠為一種無法克製的占有欲所驅使,經常謀殺他富有的顧客,奪回已出售的首飾。後者被認為是作者的代表作。寫一個農婦生的畸形侏儒,靠魔女的幫助頭上長了三根奇異的金發,憑金發的魔力能用他人的優秀品質和行為來裝扮自己,以此獲得榮譽,居然當上了部長。後來他因騙人伎倆被人戳穿而徹底垮台。故事雖然怪誕離奇,所揭示的意義卻很深刻。這是對當時德國病態社會的尖刻諷刺,突出揭露了不勞而獲的剝削者招搖撞騙、不擇手段的惡行。霍夫曼對後世作家如巴爾紮克、果戈理,特別是波德萊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產生過很大影響。

沙米索(1781—1838)是浪漫主義抒情詩人兼小說家。他的抒情表現了詩人擁護希臘人民獨立鬥爭和同情俄國十二月黨人的進步傾向。小說《彼得·史雷米爾奇異的故事》是他的代表作,敘述史雷米爾用他的影子換取了魔鬼的一個取之不盡的錢袋,但因失掉了影子而受到世人的歧視和嘲笑,他痛苦悔恨,後來拋棄了錢袋,逃離人世,周遊世界,才重新得到內心的平靜。小說通過虛構的離奇故事揭露了金錢的罪惡,表現出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精神。他的創作充滿了神秘、怪誕的色彩。

海涅(1797—1856)是德國傑出的浪漫主義代表作家。他的早期詩作《詩歌集》表現了鮮明的浪漫主義風格。詩集包括《青春的苦惱》(1821)、《抒情插曲》(1823)、《還鄉集》(1824)、《北海集》(1825)等組詩。這些詩多以個人不幸和愛情苦惱為主題,帶有憂傷情調,但並不悲觀,不少詩篇顯示出對生活的熱愛。這些詩感情真摯,風格樸素,語言簡潔,富有民歌特色。1824—1828年間,詩人在祖國各地和國外旅行,加深了他對現實社會的認識,寫了4部散文旅行劄記。第1部《哈爾茨山遊記》(1826)抨擊了封建專製下德國的醜惡現狀,抒發了詩人對祖國自然風光的熱愛和對勞動者的同情。40年代,海涅在巴黎結識了馬克思,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響,使他的創作達到了高峰。包括《等著吧》(1844)、《西裏西亞紡織工人》(1844)等著名詩篇的《時代的詩》,辛辣嘲諷和有力抨擊了一切反動勢力,預言了封建專製的必然滅亡,發出了推翻舊製度的響亮號召。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844)是海涅最重要的政治抒情長詩,以詩人1843年漢堡之行的見聞為基礎寫成。長詩對德國的關稅同盟、檢查製度、政治上的分裂等現狀作了無情揭露和辛辣嘲諷。詩作特別對普魯士的封建統治進行了尖銳抨擊。普魯士與俄國結成反革命同盟,鎮壓革命運動,摧殘進步思想,分裂德意誌。詩人對其恨之入骨,把它比作一隻醜惡的鳥,號召人民對準它射擊。詩人把腐朽、分裂的德意誌聯盟的36個封建小邦國比作“三十六個糞坑”,並指出必須用暴力來清除這些腐朽發臭的“糞坑”。另外,長詩對教會僧侶、禦用文人、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反動的浪漫主義等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在抨擊反動勢力、嘲諷醜惡現象的同時,詩人熱情號召和預言了革命。針對消極浪漫主義的絕望曲調,詩人唱出了一支宣揚早期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的歌”。針對分裂落後的德國,詩人指出“不能用玫瑰油和麝香”來治療德國的“重病沉屙”,必須用革命來變革社會。他預見皇帝早已過時,“沒有你們我們也要解放自己”。他把希望寄托在新的一代身上:“偽善的老一代在消逝,新一代正在生長”。長詩是海涅創作的頂峰,體現了詩人的藝術風格,誇張的諷刺,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民間文學的傳統,抒情與敘事相結合。

(二)英國文學

英國浪漫主義是在漸進而平和的背景下,經過18世紀下半葉漫長的醞釀逐漸由一些新的觀念演變而形成的。因此英國浪漫主義具有一種“從屬於本土傳統和恢複本土傳統的意義。”在英國浪漫主義發展過程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斷裂,也沒有激烈的革命。在拜倫等人的詩中,依然徘徊著往昔和傳統的影子,而在司各特和簡·奧斯丁的小說中,則存有19世紀早期現實主義的激流。英國浪漫主義者沒有自己的刊物、綱領或係統的理論。華茲華斯1800年版《抒情歌謠集》序言在某種程度上是浪漫主義的一個宣言。

英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是“湖畔派”。該派由華茲華斯、 柯勒律治(1772—1834)和騷塞(1774—1843)三位詩人組成。他們曾居住在英國西北部的昆布蘭湖區,寫了許多讚美湖區風光的詩作,故被稱為“湖畔派”。他們厭惡資本主義文明和冷酷的金錢關係,喜歡描寫大自然和宗法製農村生活,描寫的大都是脫離現實的題材。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合寫的《抒情歌謠集》是“湖畔派”的代表作。華茲華斯寫的《抒情歌謠集》序言被稱為英國浪漫主義劃時代的宣言。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為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主要代表,享有“桂冠詩人”(1843)之譽。1788年去劍橋大學讀書,接受啟蒙主義思想教育,並開始詩歌創作。法國大革命激發了詩人自由民主的精神,他的早期詩歌洋溢著進步的思想和革命的**。法國大革命後歐洲宗教精神的複興對他的文學主張和詩歌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時革命的血腥與暴力使華茲華斯從支持革命轉向失望,詩人“人與自然同化”的泛神論思想得以形成。1795年華茲華斯與妹妹多蘿西回到北方湖區,隱居在多塞特郡鄉間,過著離群索居的隱逸生活。這時他結識了柯勒律治,並決定以寫作為生。受其影響,華茲華斯逐漸從以往對片斷印象和零星情緒的描寫,轉向有哲理思想的詩歌創作。1798年,他們共同出版了《抒情歌謠集》。華茲華斯1805年完成的自傳體長詩《序曲》,如同一篇革命新詩的宣言。華茲華斯是自然的愛好者,自稱是自然崇拜者。他最愛與自然神交,並從中吸取教益。他認為自然高於文明。他寫詩吟詠眾多的自然景物,有瀑布、流雲、彩虹和星夜,有杜鵑、雛菊、蝴蝶和夜鶯,主張以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為創作基礎,強調“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人的內心是我歌唱的主要領域”。他還認為詩歌是直覺和想象的產物,比理性和邏輯更接近真理。華茲華斯沒有確信不疑的基督教信仰,於是想通過令自然超自然化,使他理想主義者的靈魂得到安寧。與自然現象相比,其實他更感興趣於自己的精神反映,試圖在詩歌中重新創建一個“自然”,包納他個人的理想和對世界的想象。於此,華茲華斯確立了他詩歌的基調:涉及感情的、悲劇式的、能引起快感、富含超越曆史時段或曆史語境的價值的。這些因素因為關聯著一個更為龐大的“自然”,時至今日仍顯得格外富有生機。在詩歌形式上,華茲華斯揚棄了新古典主義的英雄雙行體,廢止古僻生澀的詩歌用語,主張不拘形式,隨意吟詠,意盡即止,從而振興了民謠和無韻詩。在語言風格上,華茲華斯主張選擇日常生活裏的事件和情節,采用“人們真正使用的語言”,“加上一種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事物在不平常的狀態下呈現在心靈麵前”。他還主張貯存對大自然的印象,在“寧靜的沉思默想中”構思,開挖感情的寶藏,要像製作陳年佳釀那樣,經過釀造、提煉、升華,吟詠為詩。《致雲雀》《致蝴蝶》《致雛菊》等詩歌中的意象都被賦予了人的特點,成為詩人傾訴和寄托情感的對象,使詩人的心靈在自然中得到慰藉。

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1772—1834)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詩人、文學評論家、哲學家、浪漫主義神學家。他的創作除了詩歌之外,還有大量有關文學、哲學、神學的論著,如《政治家手冊》(1816)、《文學傳記》(1817)、《幫助反思》(1825)等,這些著作論述精辟,見解獨到,在英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柯勒律治的詩想象奇特,代表了浪漫主義神秘、奇幻的一麵,在技巧上則發掘了詩歌的音樂美。《古舟子詠》(1797)、《克裏斯特貝爾》(1797—1801)和《忽必烈汗》(1789)是其重要作品。柯勒律治出身牧師家庭,就讀於劍橋大學耶穌學院,並且以當一名神職人員作為人生最初理想,他的文學創作深受宗教思想的影響,因而詩歌中處處散發著濃鬱的宗教氣息,這種具有宗教性質的神秘色彩正是其詩歌藝術的獨特魅力之所在。《古舟子詠》是一首長達645行的敘事性長詩。詩歌通過老水手恩將仇報射殺海鳥後遭遇的可怕災難以及後來懺悔得救的故事,探索了基督教的原罪說、博愛的基本教義,以及“罪與罰”的倫理道德,突出了勸善懲惡的主題及愛的力量。這是一個類似該隱殺弟而受到懲罰的故事,詩人將脆弱而又有罪,但在悔恨中獲得力量和永生的人所經曆的悲愴曆程表現得淋漓盡致。

英國後期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是拜倫、雪萊、濟慈和司各特等人。

喬治·戈登· 拜倫(1788—1824)是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創作代表了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

波西·比希·雪萊(1792—1822)是英國浪漫派重要詩人之一,是一個具有濃厚民主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革命思想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認為詩人主要應運用想象去創造和豐富自己的作品,反映自己崇高的理想、澎湃的熱情、傑出的才華、廣博的知識。雪萊是樂觀主義者,始終堅信善必戰勝惡,光明必戰勝黑暗,世界終將走向光明與幸福。代表作有長詩《麥布女王》(1813)、《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1819)、《西風頌》(1819)和《雲雀頌》(1820)等。其中,《西風頌》是一首最為著名的抒情詩,被譽為世界詩壇的一顆燦爛明珠。詩作熱情讚美西風的威力,它既能橫掃“枯死的落葉”,又能播下新生的種子,“給高山和平原注滿生命的色彩和芬芳”。詩人借西風掃落葉來比喻革命力量掃**反動勢力,借西風傳播種子來比喻革命思想的傳播。詩的最後寫道:“要是冬天已經來了,西風嗬,春日怎能遙遠?”充分表現了詩人寄希望於未來的樂觀主義精神。《為詩辯護》是雪萊的文學理論著作,他在其中將想象對詩歌的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認為想象是詩歌創作的最重要的藝術手段,“詩歌是想象的表現”。

約翰·濟慈(1795—1821)是英國浪漫主義後期的主要代表。從9歲開始,濟慈經曆了多變而悲苦的生活。外祖父、父親、母親和小弟弟的相繼去世,使他對死亡有著深刻的生命體驗。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不幸的經曆,濟慈的詩歌創作才充滿了對美與真、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1821年2月23日濟慈因肺炎在意大利羅馬病逝。濟慈的一生充滿了劫難和痛苦,他終生追求美、愛和真,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其代表作有《夜鶯頌》《秋頌》。他的詩歌具有明麗的色彩、生機勃勃的自然景物描寫、瑰麗的想象、意味雋永的詩句以及渾然天成的優美意境,他的詩學思想提倡消泯自我,在冥想中接近真理,回到人的本真,達到一種宗教的境界。他的詩被認為完美地體現了西方浪漫主義詩歌的特色,並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傑出代表。

瓦爾特·司各特(1771—1832)出身於蘇格蘭愛丁堡一個律師家庭。司各特以出版民歌開始了他的職業文學活動,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則主要基於他的曆史小說創作。據說他本人曾坦言正因為拜倫出現在文壇上,他意識到不能與這位天才詩人爭勝,才放棄了詩歌而在新的文學領域——曆史小說中展現自己的才華。他創作了一係列優秀的曆史小說,因而擁有了“歐洲曆史小說之父”的美名。司各特是公認的歐洲曆史小說的首創者,他一生著有9部長詩,27部長篇曆史小說,還有一些中短篇小說、傳記、曆史和文學評論等。《清教徒》《中洛辛郡的心髒》等曆史小說取材於蘇格蘭的曆史和民間傳說,以英國和歐洲大陸的曆史為題材的,包括《艾凡赫》(1819)、《十字軍英雄記》(1825)等。《聖羅南之泉》(1824)是瓦爾特·司各特唯一關於自己生活時代的小說作品。

《艾凡赫》是司各特曆史小說的代表作。小說以撒克遜貴族後裔艾凡赫的冒險經曆為線索,生動展示了12世紀末英國社會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小說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以羅賓漢為首的自由農民們的描寫,深刻表現了他們對諾曼統治者的強烈不滿和反抗鬥爭,表明了人民才是決定曆史鬥爭勝負的主要力量。

司各特的曆史小說一方麵受到哥特小說的影響,另一方麵也明顯具有騎士傳奇的痕跡。他善於把個人命運和巨大的曆史變革結合在一起,表現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和各種社會集團之間的劇烈鬥爭。場麵規模宏大,情節離奇曲折,既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又有強烈的現實主義因素,對歐洲後世曆史小說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法國文學

法國浪漫主義的出現較德國和英國都晚。法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集、拉馬丁的《沉思集》於1820年出版,而直到1830年雨果的《歐那尼》演出成功才標誌著法國浪漫主義對新古典主義的勝利。

弗朗索瓦-勒內·夏多布裏昂(1768—1848)是法國浪漫主義運動的奠基者,法蘭西學院院士。他也是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政論者,貴族自由主義者,曾經擔任過法國外交部長、貴族院議員、駐倫敦大使、駐柏林大使等職,並一手創辦了《保守者》雜誌,對公共輿論界有很大的影響。在《基督教真諦》(1802)一書中,他把基督教看作文學創作的源泉,要求文藝同基督教結合成一體,宣揚隻有基督教才能促進真實詩歌的發展。書中對美洲叢林和大草原的奇異風光以及古代廢墟富於抒情色彩的描寫,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異國情調和描繪“廢墟美”的濫觴。中篇小說《阿達拉》表現了宗教信仰對世俗愛情的勝利,歌頌基督教的神聖偉大,讚美為天主獻身的精神,宣揚基督教對人的感召力量。《勒內》寫一個貴族青年的懺悔。勒內生性孤僻、憂鬱,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整日在冥思遐想中排遣他的憂鬱,在孤獨的漂泊中消磨著年輕的生命。這是文學史上第一個“世紀病”的形象,他的憂鬱症是大革命後貴族青年感到前途渺茫而產生的一種精神狀態。由於作者是用濃濃的詩意去描繪主人公那種憂鬱、孤獨的狀態,並竭力把這種憂鬱的根由深藏在浪漫主義的情調後麵,這就使對現實不滿的各種階級的讀者都對勒內式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勒內成了一個被普遍接受的、具有廣泛魅力的人物形象。

斯達爾夫人(1766—1817)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驅,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她崇尚自由,反對教會,倡導文學的浪漫精神,將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思想體係傳入了法國,她出版有《論文學》(《從社會製度與文學的關係論文學》)《論德意誌》。斯達爾夫人重視浪漫主義文學理論批評,在《論文學》中她從文學與其他意識形態的關係來考察、分析文學的特點及其曆史發展,同時指出情感尤其是憂鬱的情感是詩歌創作的主體因素。在《論德意誌》中,她進一步闡述了古典主義文學與浪漫主義文學相對立的論點,猛烈抨擊矯揉造作的沙龍文學和妨礙創作自由的古典主義法則。她堅信浪漫主義文學將比之前的文學更有獨創性,因為它是在本民族的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她提出“用我們自己的感情感動我們自己”。她的觀點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成長和19世紀資產階級文學批評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在創作上,小說《珂莉娜》《黛芬妮》反映了其浪漫主義的文學主張,也是早期女性主義小說的代表作。

喬治·桑(1804—1876)是民主主義者,她的作品卷帙浩瀚,一生寫了100卷以上的文藝作品、20卷的回憶錄《我的一生》以及大量書簡和政論文章。她的小說創作都以浪漫精神為主旨。早期的**小說,代表作有《安蒂亞娜》《華倫蒂娜》《萊莉亞》等,描寫愛情上不幸的女性,對生活感到失望,不懈地追求獨立與自由,充滿了青春的熱情與反抗的意誌。稍後的創作多為空想社會主義小說,代表作有《木工小史》《康素愛蘿》《安吉堡的磨工》等。在這些作品裏,她提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婦女的命運問題,揭露了當時社會的罪惡。她的作品善於刻畫田園詩意生活場景。無論是描繪大自然綺麗的風光,還是刻畫主人公的生活軌跡,都具有濃鬱的浪漫色彩。她筆下的婦女尋求獨立,爭取自主愛情,為謀求自由而奮鬥。她認為,女性的獨立是通過愛情手段實現的對自身命運的解放和對外部世界的抗爭,她以一種樂觀精神來審視女性問題,這種理想主義一反浪漫主義作家的傷感無奈,透射出明快的色彩。她所有以愛情為主線的故事,都是表現空想社會主義理想的社會小說。她筆下的女性不管現實如何殘酷,都在浪漫而瑰麗的愛情生活中獲得了新生。細膩的描寫,清麗的文字,婉約的風格,強烈地衝擊著讀者的審美想象。作者長於寫日常的、平淡的生活或家庭環境,也善於運用對比手法,在對比中展現美與醜,通過人物形象的對比來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阿爾弗萊·德·繆塞(1810—1857)是法國19世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早年以詩歌創作為主,《永別》《詠月》等詩都體現出了他在描繪情感上的細膩筆法。他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一個世紀兒的懺悔》帶有自傳性質,是其後期作品。繆塞以“世紀病”來概稱他筆下的貴族青年奧克塔夫的病態情緒,他用細膩的心理刻畫描述了主人公苦苦掙紮於表麵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荒蕪之間的矛盾心情,表現了法國大革命後貴族青年的普遍精神狀態。這種精神狀態是法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政治、哲學等鬥爭的結果。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著名思想家、政治革命家和文學家。雨果一生經曆坎坷,從事過多種文學體裁的創作,他的創作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四)俄國文學

長期以來,俄國一直是一個保守落後的國家,實行的是沙皇專製下的農奴製度。1812年反拿破侖的衛國戰爭促進了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一批深受西歐民主思潮影響的進步貴族青年軍官組織了一些秘密團體,要求推翻沙皇統治,並於1825年12月發動起義。十二月黨人起義拉開了俄國解放運動的序幕。俄國對拿破侖戰爭的勝利和十二月黨人運動的興起,促進了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誕生。衛國戰爭後,一批貴族青年進入西歐國家,感受到了其中的民主政治的氛圍,回國後對俄國的國內政治狀況感到失望和不滿,要求進行改革,同時戰爭的勝利也促進了俄國民族意識的高漲。十二月黨人起義加強了人民崛起的力量,最終促成了浪漫主義運動的爆發。

俄國浪漫主義運動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早期浪漫主義作家雖然對落後的俄國現狀不滿,但是卻無意改變現狀,采取了一種逃避的態度,認為藝術對人的個性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強調藝術的道德感化作用,主張張揚人的主體性。普希金和十二月黨人的出現,標誌著俄國後期浪漫主義運動的到來。後期浪漫主義注重文學的社會性,強調文學對改造社會的作用。

首先出現的浪漫主義人物是茹科夫斯基(1783—1852)。他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抒情詩人,也是著名的翻譯家和評論家。他善於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事物的感受,在詩歌的藝術技巧上做出了較大貢獻。別林斯基認為“沒有茹科夫斯基,我們就沒有普希金”。隨著十二月黨人革命活動的開展,俄國浪漫主義迅速發展。其代表人物是十二月黨人詩人雷列耶夫和普希金。雷列耶夫(1795—1826)是十二月黨人的領袖之一,同時又是一位詩人。他在政治諷刺詩《致寵臣》(1820)中,把批判矛頭直接指向沙皇手下大權獨攬的“寵臣”,在揭露其罪惡的同時,號召人們起來複仇。長詩《沃伊納羅夫斯基》(1825)借對曆史人物沃伊納羅夫斯基的描寫來反映十二月黨人的英勇獻身精神。普希金既是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偉大代表,又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早期詩作謳歌自由,反抗暴政,反映了人民要求解放的思想。

萊蒙托夫(1814—1841)是普希金的追隨者,俄國優秀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同樣表現了對暴政的強烈抗議和對自由的熱烈渴望。長詩《童僧》(1839—1840)和《惡魔》(1841)是詩人浪漫主義創作的高峰。《惡魔》表現了詩人對舊世界、舊事物、舊思想的蔑視和否定;《童僧》則反映了詩人反抗暴政、爭取自由的民主思想。19世紀30年代後,萊蒙托夫也由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

(五)美國文學

美國的曆史是從1775年爆發的獨立戰爭開始的。獨立戰爭以前 ,美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真正的美國民族文學的開端是在獨立戰爭期間。獨立戰爭表現了美國民族意識的增長和成熟,它的勝利,結束了英國殖民主義統治,開啟了北美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的嶄新時代。戰爭時期,產生了大量富有戰鬥性的文學作品,標誌著美國民族文學的誕生。獨立戰爭以後,美國的政治、經濟獲得飛速發展,社會麵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上升時期的資本主義顯示出巨大的活力,豐饒而廣闊的土地給自由的人民以極大的熱望。美國文學經曆了緩慢而痛苦的過程,終於擺脫了對英國文學的依附,克服了英國文學的影響,在19世紀前半期形成了民族文學的第一次繁榮。

19世紀前半期,美國文學的基本潮流是浪漫主義。浪漫主義文學產生於美國火熱的現實生活基礎之上,融合了歐洲浪漫主義的傳統,以清新活潑的形式突出表現了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理想與熱情,表現了新興民族充滿自信、勇於開拓的進取精神。

歐文和庫珀是美國最早的浪漫主義作家,代表了早期浪漫主義文學的成就。他們的創作打破了對英國傳統的依附,寫出了最早的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表現了未經觸動的美國題材:美國曆史、風俗人情和自然景色,勾畫出美國在文學上的最初輪廓。

華盛頓·歐文(1783—1859)的創作集中在筆記、傳奇和小說方麵,是美國第一個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在風格、主題和觀點上,歐文都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其作品既有英國文學的痕跡,又有美國民族特色。英國及整個歐洲文學為歐文的創作奠定了基礎,為歐文開拓和發展美國文學的曆史創造了必備條件。同時歐文是第一位根據美國題材進行創作的作家,他最先開始研究美國的民族意識和民族主題,從而使美國人第一次讀到了真正的美國小說。《見聞劄記》是他的成名作,在其中,歐文將歐洲的民間故事移植進了美國,使其成為美國文化的傳統。歐文筆下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殖民地時期,其內容多關於樸實的社會風俗和充滿生氣的美麗如畫的自然風光。

詹姆斯·費尼莫爾·庫珀(1789—1851)是在小說領域裏最早表現民族題材的作家,有“美國司各特”之稱。他的代表作是反映邊疆題材的小說五部曲:《拓荒者》(1823)、《最後的莫希幹人》(1826)、《大草原》(1827)、《探路人》(1840)和《殺鹿者》(1841)。小說以綽號為“皮襪子”的獵人納蒂·班波為中心人物,總稱為《皮襪子故事集》。小說在描寫“皮襪子”一生對森林中自由狩獵生活追求的同時,第一次生動表現了邊疆開發中驚心動魄的鬥爭以及那裏發生的曆史性變化,《最後的莫希幹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皮襪子”是一個理想的英雄人物,他機智勇敢,善良誠實,熱愛自由,堅定樂觀,同情弱小,憎恨強暴,體現了美國的民族精神。庫珀還開拓了美國文學中航海冒險和曆史題材小說。他的小說在人物刻畫和自然景色描寫方麵取得了很高成就,為美國小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世紀30年代以後,浪漫主義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後期浪漫主義注重人的精神領域的探索,倡導人的個性的發揮,在內容與形式上都更符合上升時期美國資產階級的時代精神。優秀作家有愛倫·坡、霍桑、梅爾維爾等。與前期樂觀向上的基本精神相比,後期某些作家的筆下,表現出某種懷疑、悲觀的思想。拉爾夫·華爾多·愛默生(1803—1882)的建立在超驗主義基礎之上的實用主義和個人主義、奠定了這一時期美國文學的思想基調。亨利·大衛·梭羅(1817—1862)將愛默生的思想融於文學作品中,創作了《瓦爾登湖》,這本書充滿了對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精致描繪,將自然生活與城市生活相對比,抒發了個人的情緒。

愛倫·坡(1809—1849)是具有唯美主義傾向的美國詩人和小說家。他提倡以藝術美引起審美的快感,藝術要使讀者獲得刺激而達到靈魂升華,詩歌要突出形式美和音樂美,美的語調要哀傷。他的詩歌十分注重形式美,尤其刻意追求詩的音律,語調低回哀婉,體現了他的理論主張。《烏鴉》(1845)寫戀人哀悼已故情人,表現出人的半幻覺狀態。他的小說分為推理小說和恐怖小說。推理小說《毛格街的血案》(1841)、《失竊的信》(1845)等基於推理,敘寫偵破過程。恐怖小說《厄舍古屋的倒塌》(1839)、《黑貓》(1843)等以凶殺、複仇、死亡為題材,揭示人物的變態心理、犯罪原因和非理性意識,體現了一種鬼怪神秘、陰森恐怖的哥特式小說的特征,對後來的美國南方小說產生了影響。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遠祖。

納撒尼爾·霍桑(1804—1864)是19世紀美國最重要的浪漫主義小說家。他出身於新英格蘭破落的貴族世家,從小生活在具有嚴格清教思想的環境中,這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霍桑的作品多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地區的生活為背景。他寫了許多短篇小說,著重探討人性與人的命運等問題,名篇有《小夥子布朗》《教長的黑麵紗》《石麵人像》等。最能代表他思想與藝術特色的是他的4部長篇小說:《紅字》(1850)、《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福穀傳奇》(1852)和《玉石雕像》(1860)。其中《紅字》的巨大成功,使他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小說家。

《紅字》以殖民地時期為背景,以白蘭犯通奸罪而被示眾為引線,抨擊宗教對人精神的摧殘,反映清教殖民統治的黑暗。作者認為,人應該坦誠麵對自身的罪惡,勇敢地把自身的罪惡暴露出來,虔誠贖罪,達到心靈的淨化。在藝術上,霍桑長於自然細膩的心理描寫,《紅字》中對人物內心衝突的剖析非常成功。

惠特曼(1819—1892)是19世紀美國最偉大的詩人,美國民主思想的代言人。他的《草葉集》(1855—1892)是美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高峰。《草葉集》隨時間的發展而成長,形成了十分豐富的內容。自1855年的首版,到詩人去世那年的臨終版,期間出了12版,臨終版共收詩歌300多首。貫穿全詩集的主題是歌唱個性,歌唱民主,歌唱自由。《我聽到美洲在歌唱》表現了詩人對美洲大陸的全新感受。詩集中最引人注目的意象是“自我”,《我歌唱帶電的肉體》《自我之歌》等詩篇中處處可見一個樂觀、自信的自我。詩人以“草葉”命名自己的詩集,以平凡常見卻極富生命強力之草,象征平凡普通而蓬蓬勃勃的生命,象征發展中的年輕美國。

(六)東歐文學

東歐各國的浪漫主義興起於19世紀初。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長期處於外族的統治之下。這些國家的人民不斷反抗鬥爭,到19世紀,由於受西歐的影響,民族解放鬥爭進入高漲時期。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浪漫主義成為這一時期東歐各國文學的主潮,湧現出以波蘭的密茨凱維奇和匈牙利的裴多菲為代表的一批浪漫主義詩人。他們的詩歌與反抗民族壓迫的政治鬥爭緊密聯係,表現了渴求自由獨立的強烈願望,洋溢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感情。反對外族奴役和封建專製,爭取民族自由和獨立,是他們創作的共同主題。他們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戰鬥性和鮮明的民族性。

亞當·密茨凱維奇(1798—1855)是波蘭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出身於小貴族家庭,大學讀書時參加過“愛國者學會”,後因從事革命活動被監禁,曾先後流亡俄國、德國、瑞士、意大利等地,參加過意大利的解放鬥爭。詩人從小熱愛民歌和民間傳說,在中學時代就開始寫詩。早期抒情詩《青春頌》(1820)號召青年們聯合起來,推翻舊世界,建立新生活,表現詩人為祖國解放而鬥爭的雄心壯誌。1823年他出版了包括敘事詩《格拉席娜》和詩劇《先人祭》第2、4兩部在內的詩集。在德、法等國流亡期間,詩人創作了《先人祭》第3部(1832)和敘事詩《塔杜施先生》(1832—1834)。《先人祭》第3部以主人公康拉德參加民族解放鬥爭的經曆為線索,歌頌了波蘭革命者對沙俄侵略者的英勇鬥爭,控訴了沙俄**波蘭民族、迫害愛國者的罪行,並暴露了民族敗類的無恥嘴臉。密茨凱維奇是波蘭人民爭自由、求解放的偉大歌手和堅強戰士。他的詩歌創作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緊密相連,不僅道出了波蘭人民的心聲,而且起到了教育民眾、鼓舞鬥誌的作用。

裴多菲·山陀爾(1823—1849)是匈牙利傑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詩人。他出身於農村的一個屠戶家庭,自幼過著貧困的生活,非常了解勞動人民的苦難。早期詩作取材於下層人民生活或民間傳說,多用民歌體寫作,語言質樸、流暢、自然,帶有濃鬱的民間生活氣息,並具有鮮明的反對封建專製統治的思想特征。《反對國王》《貴族》《匈牙利的貴人》等詩篇抨擊王權專製,揭露貴族地主階級的殘暴、懶惰和無知。詩人對封建統治的憎恨是同他對祖國的熱愛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愛國者之歌》《生和死》《自由與愛情》等作品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真摯感情和獻身於民族解放事業的決心。《穀子熟了》是一首以平實的語言表達愛情的短小詩歌,真切的語言、巧妙的比喻體現了真摯的情感。

思考題

1.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

2.德、英、法、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