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是英國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人稱他是“詩國中的拿破侖”,別林斯基稱他是“高不可及的雄偉詩人”。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而且是一位革命家。他的文學事業具有全歐洲和全世界的意義,並在英國和許多歐洲國家產生過巨大影響。

一、生平與創作

拜倫出生在倫敦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父親是一個紈絝子弟,縱情聲色,不務正業,後來客死法國。母親因受不幸婚姻生活的刺激而常常遷怒於兒子。拜倫天生跛腳,時時受到別人的歧視和欺淩。孤寂寡歡的童年生活與受歧視的處境,養成了拜倫憂鬱、孤獨、倔強、反抗的性格,並極大影響了他後來的創作。他10歲時繼承了伯父的爵位和領地,13歲進入哈羅中學學習,17歲進入劍橋大學。他自幼喜歡讀書,在大學期間又閱讀了大量曆史、哲學著作和啟蒙時期的文學作品,深受盧梭等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影響。大學畢業後,他在英國上議院獲得世襲議員的席位,同年6月,拜倫離開英國去南歐各國遊曆,1811年2月回國。

拜倫回國後,正值全國路德運動蓬勃發展,統治階級十分恐慌,對起義工人施以嚴罰,苛以重刑。拜倫訪問了工人區,了解到了工人的悲慘景況,於是在貴族院發表演說,並寫了一係列文章,憤怒斥責英國政府及其所製定的殘酷法律。由於拜倫對現實的不滿,以及他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反叛精神和自由思想,激怒了當局統治者,反動的英國社會人士特別是“桂冠詩人”騷塞之流,視拜倫為“惡魔派”的首領,掀起了反拜倫的浪潮,並對其大肆汙蔑誹謗。拜倫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含憤再度遠遊。他到了瑞士,後僑居意大利,並積極參加了意大利燒炭黨人的民族解放運動。運動失敗後,拜倫的目標轉向東方,於1823年7月航行到希臘,參加了希臘的民族解放鬥爭,並得到希臘人民的愛戴和擁護,被推任為希臘軍統帥。1824年4月9日,拜倫在大風中騎馬出巡,因受風寒而病倒,19日與世長辭。希臘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拜倫一生僅36年,他的生命是短促的,但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以非凡的才能,創造了大量的作品。他的熱情奔放的詩,放射著正義和真理的光芒,像黑夜的火炬照耀著一切被壓迫者爭取自由解放的道路。

拜倫的創作鮮明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的特色,即對人的個性與尊嚴的保衛,對一切形式的政治和思想壓迫的抗議,以及對自然和人世間一切偉大的優美東西的熱愛和禮讚。他的詩作具有熱情奔放、氣勢磅礴,議論抒情、縱橫捭闔,揭露現實、諷刺性強的藝術特點。

其創作可分為國內生活和流亡國外兩個時期。

國內生活時期(1807—1816)拜倫早在12歲時就開始寫詩。到1807年,在劍橋大學學習期間,他的第一部詩集《懶惰的時刻》出版。這部詩集雖然還不成熟,但已表現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情緒。詩集出版後遭到當時評論文學的最高權威《愛丁堡評論》的粗暴批評。外界的譏嘲和打擊,反而更加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他於1809年寫出了長篇諷刺詩《英格蘭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予以回應,詩中辛辣地諷刺和批判了當時的反動詩人、評論家及英國統治集團,展現了詩人的膽魄和作為一個諷刺詩人的才華。

拜倫曆經兩年的東方旅行之後,於1812年發表了《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的一、二章,名聲大振,贏得了全歐聲譽。

1813—1816年,拜倫創作了一係列以東方故事為題材的敘事長詩,即《東方敘事詩》,包括《異教徒》(1813)、《阿比道斯新娘》(1813)、《海盜》(1814)、《萊拉》(1814)、《柯林斯的圍攻》(1815)、《巴裏西納》(1816)等6部浪漫主義詩篇。在這些詩篇中,作者塑造了眾多的不同性格的反叛者形象,即文學史上有名的“拜倫式英雄”。這些人物雖然具有火一般的熱情、堅強不屈的性格和強烈的反叛精神,但隻是孤獨的反叛者、個人英雄主義者,他們脫離群眾,孤立無援,其結局大多以失敗而告終。如《海盜》中的康拉德、《阿比道斯新娘》中的蘇乃卡和《柯林斯的圍攻》中的阿爾普等即如此。

《東方敘事詩》反映了拜倫早期創作的特點。其中,熱情的深刻的社會批判與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思想混合;反抗反動勢力的怒吼,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與對人類前途深感失望、懷疑戰鬥徒勞無益的悲觀情緒相交織。這是由當時的曆史條件和拜倫的資產階級世界觀所決定的。

流亡國外時期(1816—1824)拜倫由於處境難堪,憤然離開祖國以後,深感其人道主義理想在現實生活麵前完全破滅,個人的不幸遭遇,使其世界觀和創作中的矛盾更加尖銳複雜。1816—1817年間,詩人寫成的哲理詩劇《曼弗雷德》突出表現了這一時期詩人找不到出路的政治苦悶和悲觀絕望的個人主義情緒。曼弗雷德是一個對未來完全喪失信心的陰鬱的厭世者。他索居深山,遠離塵世,過著高傲孤寂的生活,但最終理想破滅。絕望之餘,但覓一死,以求解脫。這部作品是詩人個人主義反叛的高峰,但同時又標誌著他的個人主義的破產。

1817年,拜倫由瑞士遷居意大利,親自參加實際鬥爭,這使拜倫的思想和創作都有明顯的進步,從而形成了他一生中創作的高峰階段,寫出了很多重要作品。主要有曆史劇《馬裏諾·法裏哀洛》(1820),哲理詩劇《該隱》(1821),諷刺詩《別波》(1818)、《審判的幻景》(1822)、《青銅世紀》(1822)以及詩體長篇小說《唐璜》(1818—1824)等,並完成了《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的最後一章。

《該隱》是一部浪漫主義哲理詩劇,它的發表標誌著詩人思想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消極轉向積極。作品在神話的外衣下,寫出了反宗教的主題。該隱被改寫成第一個反叛者,並體現了“拜倫式英雄”人物孤傲、反抗、堅強不屈的特點。這部詩劇表現了對上帝的否定和對神權的批判,具有尖銳的現實政治意義。

《審判的幻景》針對騷塞的同名詩而作。通過對英王喬治三世如何升天的描寫,不僅攻擊騷塞,也攻擊喬治三世;不僅攻擊反動政權,也攻擊宗教迷信,具有極強烈的諷刺性和批判性。

拜倫的其他一些詩作,如《馬裏諾·法裏哀洛》《錫隆的囚徒》《普羅米修斯》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現了他對自由的渴望和他特具的叛逆精神。

1816—1817年,拜倫完成了《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第三、四章。至此,整部作品宣告完成。這是一部具有強烈自傳色彩的長篇敘事詩。長詩通過哈洛爾德的遊曆和抒情主人公的評論,反映了19世紀初期歐洲一些重大曆史事件。渴望自由、反對侵略,讚揚和聲援各國民族解放鬥爭,是長詩的中心主題。

主人公哈洛爾德是一個饜足享樂生活而厭世的漂泊者形象,同時也是一個英國貴族階級的叛逆者形象。他沒有年輕人滿懷信心的歡快,也沒有追求尋歡作樂和名譽地位的興趣,終日陷於孤獨、痛苦的深淵之中。因而他懷著深深的憂傷和冷漠去國外漂泊,尋求解脫。然而,他始終也沒有擺脫他那憂鬱、孤獨的個人主義和悲觀情緒。哈洛爾德這一形象具有典型的意義。他概括了當時歐洲各國許多知識分子既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典型特征,同時,這一形象也帶有自傳性質,代表了詩人思想的消極麵,尤其是早期創作的消極傾向。

詩中還塑造了另一個特殊的主人公——抒情主人公。他與哈洛爾德迥然不同,是一位感情熾熱、精力充沛的觀察家和評論家,是整個生活的積極幹預者。他對麵臨的一切問題,都能做出積極的判斷和評論,他激昂、熱情地歌頌各國人民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鬥爭,揭露和抨擊反動的統治階級。抒情主人公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的形象,是拜倫思想中最積極、最有力方麵的反映。

長詩在寫作上較為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

首先,敘事、抒情互相滲透,表現出濃烈的主觀抒情色彩。全詩敘事、抒情、描寫自由交織,但抒情成分占了大部分篇幅。抒情主人公是詩人奔放感情和自由思想的理想載體,他不受時空限製,隨時抒發**,盡情縱橫議論,充分體現了浪漫主義酣暢的藝術優勢。

其次,是絢麗多彩的自然景物和社會風習描寫。長詩描繪了主人公旅途中歐洲各地大自然的壯麗風光,構成一幅幅綺麗的風景畫。這些美好的自然風光與當時醜惡的社會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寄寓了詩人的愛憎,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力的鼓舞。

再次,長詩善用對比手法。作品中自然與社會、古代與現代、正義與邪惡、強暴與受役、人民與敵人,對比鮮明,效果強烈。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也突出了作品的主題。長詩在語言運用上,善用口語化的語言抒發感情,具有生動、簡潔、流暢、自然等特點。

拜倫一生的創作深受時代影響。在整個歐洲飽受奴役的年代裏,他在作品中極力號召各族人們起來反抗,為獲得自由、獨立而鬥爭,因此他作品中宣揚追求自由的立場非常鮮明。而他的憂鬱性格使他總沉浸在悲觀、失望的情緒中,甚至對世界和未來失去信心,故他的創作中悲劇色彩十分濃重。此外,在他的作品中存在不少“拜倫式英雄”形象,但這些人物往往是孤獨的,具有嚴重的個人主義傾向,這也注定他們隻有悲劇的結局。拜倫不因自己的諸多不幸而向現實妥協,始終以筆為武器,把諷刺之精神注入文中,對一切不合理之現狀的揭露可謂入木三分。

拜倫是這一時期歐洲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共鳴。法國的雨果,德國的海涅,俄國的普希金和萊蒙托夫,波蘭的密茨凱維奇都熱愛拜倫的作品,並曾受到他的影響。從魯迅早年所作的《摩羅詩力說》這篇文章所給予拜倫的崇高評價來看,拜倫的作品對我國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學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二、《唐璜》

《唐璜》是拜倫創作的頂峰,是當時歐洲社會生活的一部諷刺百科全書。它寫於1818—1823年間。詩人原計劃寫25章,但僅寫出16章就因奔赴希臘參加解放戰爭而中斷。

全詩描寫了唐璜幾乎遍及全歐洲的冒險經曆。唐璜是西班牙的貴族青年,由於他和一個有夫之婦產生私情,為了家族名聲隻好離家。後在海上遭遇暴風雨,被一個海盜的女兒海甸所救。兩人一見傾心,產生了愛情。正欲結婚時,海甸失蹤很久的父親突然出現,將唐璜捉住並送到奴隸市場,賣到了土耳其王宮。他之後得到王妃的寵信。但他在王宮鬧出了風波,又逃出宮牆,參加了俄國軍隊圍攻伊茲密爾的戰役,立下了戰功。因而被派作使者到彼得堡向俄國女皇卡薩林報捷,得到了女皇的賞識,留於宮中。後又被派到英國辦理外交事務,成了英國上流社會中的漂亮人物。故事到此,因詩人參加希臘革命而中斷。

長詩通過主人公的遊曆,展示出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歐洲廣闊的社會現實,並以一種嘲諷的批判姿態,對社會現狀、政治製度、道德風尚、正統教義、生活習俗、統治階級以及英國社會施以深刻的評論。比如指出那些當權者們“一半是****,一半是權威”,“他們不僅是野蠻人,而且是比這還要壞很多的東西,是吃人肉的野獸”,說當今的時代是一個“萬惡的時代”,“到處都釀造著各式各樣的禍害,而人民受到奴役,像塵土一般被踐踏”,故“世間已沒有一片自由和幸福的土地”。

長詩也熱情號召人民為爭取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鬥爭。唐璜相信“隻有革命才能使大地免於受到地獄的**”。他熱情的呼喚道:“善良的人民呀,記住我的話,不停地進行吧”,“要掃除這些毒蜘蛛的蜘蛛網”,“到你們造成共同的事業為止”。而且預言“人民不久會變成更強的人”,後代子孫將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歡欣鼓舞中”。長詩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歐洲各國人民要求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強烈願望,是一部反映了時代精神的史詩。

唐璜這個人物不同於拜倫其他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個嶄新的雕塑品,“新的詩篇的主人公”。歐洲傳說中的唐璜是一個典型的花花公子,是**和無賴之徒的代名詞。但在拜倫筆下,通過詩人的加工改造,他成了一個嶄新的主人公,不再是一個專門勾引婦女的**棍、色鬼,而是一個天真熱情、風姿優美、瀟灑可愛的俊美青年,隻顧順著“自然的本性”行事。盡管他經曆了許多曲折的戀愛,但都是以被動者或被勾引者的形象出現。尤其是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在他性格中越加生發出對自由的熱愛,對專製暴君的反抗,以及對社會、對人世的懷疑和厭惡,從而使自己的行為更加嚴正。按照拜倫原來的設想,是打算讓唐璜周遊歐洲,要他經曆種種圍城、交戰、冒險的生涯,最後讓他參加法國大革命,並在巴黎的街壘戰鬥中犧牲。由此可見,詩人通過這一人物的塑造,旨在揭示一個普通貴族青年的人生道路,從盲目到自覺,從妥協到反抗,從隨波逐流到卷入時代鬥爭的激流,最後在反抗奴役和爭取自由的鬥爭中獻出生命。這和當時法國大革命前歐洲的社會現實有著密切的聯係。因此,唐璜的形象完全是時代的產兒,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唐璜》這一浪漫主義文學的偉大豐碑,在藝術上取得了卓絕的成就。它背景廣闊,場麵宏大,人物眾多,情節複雜。詩人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嘲諷、諧謔、崇高、滑稽、悲壯、幽默等熔鑄一爐,構成了“驚人的莎士比亞式的豐富多彩”,從而使作品具有近代史詩的特色。

詩人的主觀抒情和議論在作品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構成了長詩的獨創性特色。從篇幅上看,與唐璜故事無關的拜倫式“閑談”幾乎占了一半。詩人不時離開故事的敘述,或直接與讀者交談,或縱情傾吐胸臆,或抨擊時政弊端,或譏嘲人世醜惡,時而談笑風生,時而慷慨激昂,忽而韻美聲繁,忽而又鼓聲震天。整個大千世界,各種滑稽可笑之事,無不寫進詩裏,且這一切都顯得自然天成,結構統一,毫不牽強。

拜倫是一位了不起的諷刺詩人。在《唐璜》中,辛辣的諷刺也是十分顯著的特點。密布在作品各個角落的鋒芒,直指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歐洲廣闊的社會生活,成為一部“諷刺百科全書”。拜倫在抨擊醜惡、鞭笞惡行時,態度冷峻,以貌似淡泊平易的日常用語,閑談式地揶揄嘲弄,一針見血地把躲藏在深處的真相剖析出來,置敵於死地。詩人常常在莊重的敘述中途,陡然筆鋒一轉,或插科打諢,或反諷幽默,從而揭示人物或事件的滑稽、荒誕、可笑可鄙之處,令對手無可遁形。

《唐璜》在語言上也具有革新的性質。詩人大膽地打破了當時人們公認的詩歌規律,摒棄了陳腐的辭藻,采用了當代和民間的新鮮詞匯,使語言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長詩既有典雅華麗的語匯和詩行,又有人民生活中最普通的日常用語,散文句式。格言、諺語、名文、警句,以及英語的同音異義字、同義詞、諧音詞、雙關語等,都得到了廣泛的、恰到好處的運用,使長詩的語言極其豐富、生動和鮮明。《唐璜》在語言藝術上的創新,在當時的英國乃至歐洲文學史上都是獨特的。

思考題

1.何謂“拜倫式英雄”?

2.如何理解不同國家作家文學中的唐璜形象?

3.拜倫詩歌創作的主要成就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