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他一生幾乎跨越了整個19世紀,是偉大的詩人、劇作家、小說家和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的文藝理論主張和多方麵的創作實踐,使他成為當時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產生了巨大影響。
一、生平與創作
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於法國的貝尚鬆。父親是拿破侖手下的將軍,母親擁護波旁王朝,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對年輕的雨果影響很大,使雨果早年的政治立場和文藝觀點都具有保守的傾向。19世紀20年代中期,由於當局統治者愈加反動,加之法國自由主義思潮日趨高漲,雨果的政治態度有了轉變,他脫離了保王黨立場,站到了進步陣營中。1830年七月革命的風暴推翻了波旁王朝,雨果以歡迎的態度,在創作中對七月革命熱情讚頌,但七月革命後的現實,又使他感到失望,因而在政治上采取了與現實妥協的態度。1841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士院院士,1845年,當局授予他“法蘭西世卿”的稱號。直到1848年二月革命之前,雨果一直在君主立憲製和共和政體之間搖擺。
1848年的二月革命,對雨果的生活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已不再徘徊於君主製和共和製之間,而成了民主派的領袖。
1851年12月2日,拿破侖三世發動政變,雨果堅決站在共和派一邊,參加了反政變的鬥爭,失敗後,他被迫流亡國外,長達19年之久。但他沒有妥協,堅決反對拿破侖三世的獨裁統治。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侖三世垮台,雨果結束了長期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他以激昂的愛國熱情積極投身到了巴黎人民反擊普魯士侵略者的戰爭中,表現出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1885年5月22日,雨果在巴黎與世長辭,法國人民為自己的偉大詩人舉行了國葬,他的遺體被送到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
雨果天資聰慧,才氣非凡,13歲開始寫作,在一生長達6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作品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十分驚人。其創作經曆可分為前期的浪漫主義創作和流亡以後的現實主義創作。
前期的浪漫主義創作(1827—1848)。1827年是雨果創作的一個重要年頭,他發表了劇本《克倫威爾》和著名的浪漫主義理論文獻《〈克倫威爾〉序言》。在這篇序言中,他指出新時代的藝術必須拋棄古典主義的桎梏,並提出了著名的“美醜對照原則”。他認為,大自然中的美醜是並存的,“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後”,“惡與善並存,黑暗與光明相共”。因此,藝術家無權把兩者割裂開來,應同時加以表現。雨果的這篇序言,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理論綱領和討伐古典主義的戰鬥檄文,在當時影響極大。
1830年,雨果運用浪漫主義原則創作了劇本《歐那尼》,描寫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劇本完全打破了古典主義戲劇的慣例,鮮明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的特色,為新文學的發展開辟了道路。這個劇本的上演,引起了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的決戰。演出最終取得成功,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決定性勝利。
1831年,雨果發表了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這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典範之作,使雨果名聲大振。
30年代前後,雨果的創作熱情高漲,在詩歌、小說、戲劇方麵都有突出的成就。出版了詩集《東方吟》(1829)、《秋葉集》(1831)、《黃昏集》(1835)、《心聲集》(1837)、《光與影集》(1840)等,戲劇《瑪麗·都鐸》(1833)、《呂意·布拉斯》(1838)等,還有中篇小說《死囚的末日》(1829)和長篇小說《克洛德·格》等。這些作品揭露了封建專製製度和教會勢力的罪惡,充滿了追求善良美好的**,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已在作品中顯現出來。
後期的現實主義創作(1848—1885)。雨果在流亡生活期間,形成了他創作的又一次**。其創作的現實主義成分加強,揭示社會矛盾深刻,充滿著鬥爭的活力。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也愈發表現得突出,最終沒有擺脫烏托邦社會主義的幻想。
這一時期的詩作主要有《懲罰集》(1853)、《靜觀集》(1856)、《凶年集》(1872)等;小說有長篇《悲慘世界》(1862)、《海上勞工》(1866)、《笑麵人》(1869)和《九三年》(1874)等。
《懲罰集》是雨果最有名的詩集。它由一些政治諷刺詩組成,其創作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反對暴力罪行。整部詩集表現了作者對反動當局決不妥協、鬥爭到底的決心。
《悲慘世界》是雨果在這一時期完成的一部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小說共分5部分,以冉阿讓一生的經曆貫穿全書。作品從他出獄之日寫起,一直追溯到他入獄的1796年,往下涉及1832年的巴黎街壘戰。小說描繪了法國社會的整整一個發展階段。所以雨果也稱這部書是一部“社會的史詩”,具有廣博、深厚的思想內容。
首先,小說通過人物的悲慘身世,對社會的法律、道德習俗提出了嚴厲的控訴。雨果在小說的序言中寫道,是“法律和習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人為地把人間變成地獄”。雨果所說的人間“地獄”就是冉阿讓一生的經曆,就是許多勞動婦女和孤兒的悲慘命運。在那個社會中,法律是什麽?是有產者的護身符,是置窮人於死地的工具。那法律的後果是什麽?就是把一個老實、本分、善良、忠厚的勞動者變成一個孤僻、凶狠、會犯罪的人。小說中冉阿讓、芳汀、珂賽特等人的生活故事,便是一紙血淋淋的對資本主義製度及其法律、道德的控訴書。
其次,小說體現了雨果的民主主義思想,對人民的起義熱情讚頌,對革命的前途滿懷信心。聖丹尼斯街起義人民可歌可泣的鬥爭場麵,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敘述人民起義的幾章,是充滿熱情和最激動人心的部分。雨果不僅滿懷**描繪了壯烈的鬥爭場景,歌頌了起義者的英雄行為,而且還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信念。
再次,小說突出地表現了貫穿在他整個創作中的一種思想,就是用愛、善良、仁慈去改造社會和人的思想。例如作者描繪冉阿讓這個被壓迫、被唾棄的人成為一個講人道的、寬宏大度的人,成為一個慈善的資本家,乃是米裏哀主教的仁慈給予改造的結果。又如那個不公道世界最嚴厲無情、鐵石心腸的鷹犬和爪牙沙威,也奇跡般受到了人道的感化,並用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都無疑表明了雨果的道德理想。
冉阿讓是一個受苦受難的勞動者形象,也是一個資產階級道德家形象。他的一生是對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理想不斷追求和實踐的一生。其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複雜的過程。最初,由於社會的非人道迫害,使具有勞動者美德的他變成了一個粗野凶狠、仇視一切的人。他因偷竊而被判了重刑,故對社會充滿了仇恨,準備出獄後對社會進行報複,並在監獄裏磨礪這種心理。之後由於米裏哀主教的人道感化,冉阿讓由一隻猛獸複歸於一個一心向善的人。當他被主教救濟卻偷走主教的東西時,主教卻以德報怨,這樣的感化使冉阿讓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撼,特別是他後來又搶了小孩的錢後,人道主義思想在他身上取得勝利。接下來,冉阿讓把自己得到的慈善和仁愛無私地奉獻給下層人民。當他發家致富,擔任市長後,他以仁愛為本,樂施好善,深得人心。並在“商馬弟事件”中以徹底的誠實解救了他人。也正因為他寬恕一切,仁愛一切,並做到了舍棄自己心愛的一切,他終於達到人性和道德的至善至美的境界。由此完成了他性格的整個發展過程。
小說在藝術上成就頗高。
一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一方麵,小說閃耀著現實主義的光輝,如冉阿讓受迫害的經曆,芳汀的悲慘命運,珂賽特的痛苦童年,以及1832年的巴黎街壘戰等情節,都寫得比較真實。另一方麵,小說的浪漫主義特色也十分鮮明、突出。如冉阿讓整個人生經曆的幾度變化,十分離奇,尤其是由他的經曆、活動構成的許多“非凡”事件,十分驚人,富於傳奇色彩。小說中還有不少情節的過分巧合,也具有浪漫主義性質。
二是精雕細刻的肖像描寫,以肖像顯示出人物的性格。例如描寫沙威的肖像,就突出了他猙獰可怖而又可厭的性格,完全把一個死心塌地與人民為敵的統治者鷹犬的性格暴露無遺。其他一些人物也很好地通過肖像描寫凸顯了身份和性格。
三是深入細致的心理描寫。例如描寫馬德蘭市長要去自首前夕內心的劇烈鬥爭,就占了很多篇幅。這期間冉阿讓心中動搖、徘徊、迂回曲折、複雜矛盾,作者描繪得非常細致入微,真實而又具體。
四是在語言方麵表現出雨果的特色。高昂、激烈、熱情,經常運用多義詞,富有隱喻性。其敘述具有史詩風格。
《海上勞工》描寫了諾曼底漁民的悲慘生活,表現了人與自然的搏鬥,歌頌了勞動者的純潔高尚、誠實善良、剛毅勇敢和自我犧牲精神。作品中人物描寫對比鮮明,主人公極富傳奇色彩。
《笑麵人》描寫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英國宮廷內外的尖銳鬥爭和社會矛盾,揭露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荒**無道,表現了下層人民的美好情懷和反抗精神。小說想象豐富,情節曲折,充滿異域情調和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
《九三年》是雨果在高齡時期完成的最後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世界觀的深刻矛盾。小說描寫的是1793年共和國軍隊鎮壓旺岱反革命叛亂的故事。革命軍司令官郭文認為,反革命頭子朗德納克是在已經逃走的情況下,因返回大火中救助孩子而被捕,已經立地成佛,處他以死刑不能給革命軍帶來榮譽,於是悄悄地把他從監獄中放走了。為此,郭文觸犯了革命法律,被送上斷頭台。在這部小說裏,雨果對革命的同情和對革命暴力的懷疑矛盾地交織在一起。一方麵,他肯定革命是正義的事業,承認流血鬥爭的不可避免,而且憤怒譴責叛軍燒殺搶掠的罪行,歌頌共和國士兵的政治覺悟及其英勇戰鬥的精神;另一方麵,他卻從抽象的人道主義出發,把仁慈、善良等道德原則與革命暴力相對立,荒謬地提出“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主張在革命和人道原則發生矛盾時,寧可犧牲革命利益。這正反映了作者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局限性。
縱觀雨果一生的創作,有兩方麵的特點非常明顯。第一,雨果把他奉行的“對照原則”運用於其一生創作中。他從反古典派創作的立場出發,認為文藝作品不應隻描寫美好、光明、崇高的東西,還要寫醜惡、黑暗、低劣的東西,體現了當時資產階級企圖擴大文學表現範圍的要求,在當時具有進步的社會意義。這一原則成了他文藝思想的核心內容。第二,他把“人道主義”思想貫穿於創作的始終。如果說《巴黎聖母院》是他人道主義的開始的話,那麽《悲慘世界》就是他宣揚人道主義的精華,《九三年》便是他人道主義的總結。雨果一直認為人道主義是改造社會的重要法寶和有力武器,是“高級的法律”。因此呼籲當局對勞動人民施以仁政,由此推動社會前進。這一方麵透露出作家的社會理想,另一方麵也反映出作家思想上難以克服的局限。
二、《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義代表作。它的發表是作者世界觀和藝術觀成熟的標誌。小說以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反封建、反宗教的人道主義主題成為歐洲文學史上一顆燦爛奪目的藝術明珠。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5世紀的巴黎。“愚人節”的狂歡拉開了故事的序幕。在巴黎的格雷弗廣場上,一個賣藝的少女愛斯梅哈達正以精彩的表演吸引著無數的觀眾。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被少女動人的美貌所吸引,欲占愛斯梅哈達為己有。當晚,他指使其義子聖母院的敲鍾人加西莫多趁黑夜在街頭劫持她,恰被巡夜的侍衛長法比發現,捉住敲鍾人,把愛斯梅哈達救走。後來敲鍾人被帶到廣場,當眾受鞭笞,是愛斯梅哈達不計前嫌,給了他水喝。冬去春來,克洛德一直沒有放棄對愛斯梅哈達的迫害。一天晚上,他得知法比將和愛斯梅哈達幽會,便尾隨其後,用匕首刺傷法比,並嫁禍於愛斯梅哈達。少女因此被判死刑。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奇跡般地把愛斯梅哈達救進“聖地”。巴黎的乞丐、流浪人為救出少女卻遭到了法國當局的血腥鎮壓。在混亂之際,克洛德再次將少女劫走,帶到絞刑架下,要少女做出生死的抉擇。愛斯梅哈達寧死不屈,克洛德便把少女交給了追捕的官兵,眼看著愛斯梅哈達被送上絞刑架。失去少女的加西莫多在憤怒中把克洛德推下頂樓,活活摔死。隨後他也悄然而去。
小說通過對15世紀巴黎社會風貌的描繪和眾多人物形象的刻畫,把矛頭直指封建君主及其國家機器。雨果藝術性地重現了路易十一的形象,使作品的主題更富於曆史的具體性。雨果尊重曆史的真實,給了他應有的地位,同時也突出地描繪了這個最高封建統治者的殘暴本質,如他立絞架、造牢籠、置刑具,對臣民進行殘酷鎮壓。小說中對封建國家機器的揭發非常深入。如第六卷對加西莫多的審判,本質就是一幕揭露封建法庭的滑稽劇。小說通過愛斯梅哈達的屈打成招,更是突出了司法製度的腐朽。雨果對這些封建暴行憤慨異常,痛斥法官為“黑貓”,錄事為“野豬”,王家律師為“鱷魚”,把法庭對無辜者的審判稱為“法官們吃人肉”。
小說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出發,懷著深深的同情,讚賞地描繪了下層社會和被壓迫者善良美好的心靈。作品描寫了以克羅班為首的“奇跡王朝”。這一“王朝”充滿友愛,是尊重和保護吉卜賽人的美和善的代表。“國王”克羅班關心、愛護自己的夥伴,把流浪人的驕傲——吉卜賽女子愛斯梅哈達當成掌上明珠。為了救她,他組織了全體百姓向聖母院發起進攻,並鼓舞士氣、身先士卒、奮勇當先。也正是在這場鬥爭中,他為了營救自己的姐妹英勇犧牲了。此外,這裏一切一視同仁,照章執法,公正廉明。例如對於越境者甘果瓦的處理,懲罰方式表麵上看起來嚇人,實則非常人性化。
作者從自己的美學觀出發,按照其“對照”原則,塑造了眾多人物。有外美內醜的,有外醜內美的,有非醜非美的,也有內外和諧一致通體全美的。通過這些人物的描寫,有力地深化了作品主題,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憎情感。
愛斯梅哈達是個純潔、善良、仁慈的美好形象。她是流浪人中的一顆“明珠”,她不畏皇權、蔑視宗教,酷愛自由,敢於衝破“禁地”、“教規”,隨心所欲地靠賣藝養活自己。她心地善良,具有正義感,富於同情心,毅然決然地救出誤入乞丐國中的青年詩人甘果瓦,不計前嫌給受刑時幹渴難忍的加西莫多送水喝。她純潔天真,白璧無瑕,**威不屈。她把愛情看得很神聖,認為“那是兩人合二為一”,“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合成一個天使,那就是‘天堂’”,因此,她絲毫不懷疑紈絝子弟法比的“愛情”,至死不渝。對克洛德的**威,做出堅決的反抗,寧死不屈,最後無辜地被送上絞架。
愛斯梅哈達的形象感人至深,她的死是對封建專製扼殺個性解放的血淚控訴,是對封建宗教絞殺“真、善、美”的強烈譴責。她雖死猶生,激勵著人們為爭取美好的未來,去與黑暗、殘暴、落後、反動做堅決鬥爭。
加西莫多是下層人民的代表,是作者理想中善的化身。他外貌奇醜,耳聾、口啞、眼瞎、背駝、腳跛。由於出身不名和天生的殘疾,使他備受世間的嫌棄、歧視和欺淩,從而形成了他的處事態度:用仇恨對抗仇恨,用殘暴對抗殘暴。但這一令人恐怖的滑稽人物卻在愛斯梅哈達“愛”的行為感召下,恢複了人性,從此表現出正義、勇敢、真誠和強烈的愛憎感情。當愛斯梅哈達麵臨危難時,他挺身而出,劫持法場,奇跡般地將少女救至聖母院避難,並予以細心照料。最後當他明白克洛德就是殘害愛斯梅哈達的罪魁禍首時,怒不可遏,將克洛德從聖母院頂樓推了下去,維護了人生應有的權利和尊嚴。加西莫多的形象與愛斯梅哈達形象相映生輝,共同體現了雨果的美學理想。
副主教克洛德是個天性本仁慈,後被宗教勢力毀滅的悲劇形象。在作品中,他成了宗教惡勢力的代表。他有一副陰沉、可怕的麵孔,總是給光明罩上陰影,給歡樂添上恐怖。他妄圖使愛斯梅哈達低頭俯就,滿足他的情欲。當他用各種手段都無法得逞時,他便以“自己得不到她,也不讓別人得到她”的原則,親手將愛斯梅哈達送上不歸路。中世紀宗教的黑暗,令人窒息的殘暴和虛偽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但同時,他又是宗教勢力的犧牲品。他並非天生的惡人,他曾以極大的悲憫,收養了加西莫多。但是宗教教育阻礙了他身心的正常發展,使他的人性一步步變得畸形,最後走到了人性的反麵——滅絕人性。他以宗教殺人,罪孽深重;他又被宗教所害,下場悲慘。作者通過克洛德的悲劇,對宗教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全麵否定。
《巴黎聖母院》在藝術上有著獨特的成就。
首先是“對照原則”的成功運用。
一是表現在環境與人物的對照上。小說的第三卷,作者著力描繪了聖母院及巴黎這座古老城市的崇高、聖潔與美好。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壯麗的巴黎背景上演出的卻是中世紀陰森可怕的生活,在聖潔的聖母院卻生活著罪惡的人物,並發生了一幕幕流血的悲劇。這些和諧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苦難悲慘的人民生活恰恰形成鮮明的對照。使人感到要維護聖地的美好,就絕不能讓邪惡來玷汙它。作者正是用這種強烈的對比,來表達對人間種種不平的憤慨,從而加強了作品反封建專製、反教會的思想深度。
二是表現在情節內容的安排上。小說中作者描寫了兩個“王朝”,刻畫了兩個“國王”。一個是曆史上實有的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一的封建王朝;另一個是作者虛構的以乞丐“國王”克羅班為首的“奇跡王朝”。“奇跡王朝”的國王總是與他的“眾百姓”同甘共苦,生死相依。而與此對立的路易十一完全是另一類型的國王,他遠離人民,害怕群眾,殘暴專橫,與人民為敵。誰是英雄誰是豺狼對照鮮明。作者在對比兩個“國王”的同時,還深入地對比了兩種“法律”、兩個“法庭”。“奇跡王朝”的“法律”十分新穎、奇特,“法庭”審判,表麵看來嚇人,實則十分民主。然而法蘭西王朝的法庭,貌似威嚴,實則虛偽,那裏任意草菅人命,羅織罪名,栽誣構陷,嚴刑逼供,屈打成招,腐朽透頂。
三是表現在對人物的塑造上。其中,既有外貌美醜的對照,也有內心善惡的對照。例如,愛斯梅哈達與克洛德,一個是“善”的化身,一個是“惡”的代表,這種善與惡的對照十分鮮明。加西莫多和克洛德是義父子,義父對少女充滿了占有欲,義子對少女充滿真誠的愛慕。加西莫多自我犧牲的愛情與克洛德置人死地的**欲的對照,表現了兩顆不同的心靈。加西莫多與法比,一個容貌醜陋,心靈美好,一個容貌漂亮,心靈醜惡。還有愛斯梅哈達與加西莫多,一個奇美,一個奇醜,然而他們互相援救,願同生死,心靈一樣的潔白無暇,肝膽照人。這種人物的鮮明對照,是雨果同情人民,反對封建教會統治的進步思想的反映。
其次是豐富的“想象、多變、幻想”。
小說中,豐富的想象首先表現在情節構思的神妙莫測。作者在小說的原序裏說他是根據聖母院牆上的兩個字構思作品的,據說那是中世紀留下來的用手指甲刻成的“‘AN’ArK N”(命運)兩個字,它引起了作家豐富的想象。在作品的結尾,作者隱約地告訴讀者,加西莫多終於和愛斯梅哈達抱在一起死了,當人們想把他們的屍骨分開時,他們化作了灰塵。這種對小說產生緣起的說明以及小說結尾的設計,給人一種迷離、神奇之感,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傳奇色彩。
由於作家構思的出神入化,故事情節的發展十分奇特,充滿了幻想、多變的特色。在作品中,作者總是不斷地製造懸念,每時每刻都造成意外,給人以莫測之感。
小說中,情節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由副主教的一次次陰謀造成的。比如,“愚人節”之夜,忽然發生了加西莫多搶劫愛斯梅哈達的奇事,最後讀者才隱約覺出幕後的指使者正是克洛德。後來當法比與女郎尋歡時,法比被人刺殺了,殺人者正是克洛德,可是他卻坐在審判台上,嫁禍於人。正是這一係列出乎意料的情節安排,才使我們加深了對克洛德及其他人物的了解。又如加西莫多作為克洛德的養子,是百依百順的,可誰能想到,最後他竟是克洛德的埋葬者。可這樣的安排,非但不給人荒誕、虛假的感覺,相反令讀者相信它是真實的。這是因為作者的大膽想象,是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的。
同時,作者在情節安排中,還十分注意場景的變化。他把喜劇和悲劇的因素結合運用,使情節大起大落,扣人心弦。如法比和愛斯梅哈達幽會時,正當他們沉醉在幸福的親吻之時,克洛德從背後刺向法比一刀,使愛從歡樂的頂峰霎時墮入痛苦的深淵。再如,愛斯梅哈達在絕望中意外地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生母親,母女相見,天倫重聚,這是何等幸運和幸福。可是轉瞬之間,她們又痛苦訣別——愛斯梅哈達被送上絞架。這種情節的悲喜相生,跌宕起伏,不僅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展現出人物性格,也強烈地感染著讀者。
思考題
1.《悲慘世界》的思想意義。
2.如何認識克洛德的形象?
3.雨果是如何在《巴黎聖母院》中以“美醜對照原則”塑造人物形象的?
4.結合雨果不同階段的小說創作分析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