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一、現實主義文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19世紀中後期是資本主義製度確立、鞏固和發展的時期。英、法等國通過改革或革命,資產階級掌握了國家的主要權力;德國、意大利則實現了統一而走向資本主義;北歐各國的資產階級也先後參政;美國的資產階級在南北戰爭中取得對南方奴隸製的決定性勝利。資本主義製度的確立與鞏固,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蒸汽機、內燃機為標誌的工業革命,加快了社會機械化、都市化的進程,資本主義從19世紀中期的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最終轉變為帝國主義,西方社會由此進入了一個以鋼鐵、蒸汽、電力、石油等為標誌的工業化時代。

這也是一個新舊文化的轉變時期。自然科學的各個門類都相繼成熟起來,古典科學達到近乎完美的水平。進化、發展的觀念代替了以往的自然機械觀,細胞學說、能量轉化、生物進化三大發現促進了唯物論、辯證法的發展和傳播。整體的、聯係的觀念代替了單一的、僵化的思想,“一種透過事物的表層現象,揭示事物的深層結構方式,並且用事物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關係,來解釋事物的現象及其曆史發展的科學思潮,逐漸在各門學科中興起”[1]。

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也空前繁榮。以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宣傳新的烏托邦思想。注重整體、體係龐大的德國古典哲學繼續產生影響。試圖綜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長的孔德實證主義更新了人們的觀念。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影響深遠。反傳統、重直覺與非理性、強調本能、關注潛意識的叔本華的唯意誌論哲學、尼采的權力意誌論哲學、柏格森的直覺主義生命哲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等非理性主義哲學思潮,在19世紀末也開始產生影響,理性文化傳統受到衝擊,人們的宗教觀念日益淡漠,精神信仰出現危機。

資本主義發展奉行自由競爭原則,使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極度發展,自然科學更是強調在個人的經驗與理解力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個人至上的原則風行整個社會,個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與此同時,工業化使原料供應、生產與管理、產品的銷售緊密相連,使工廠內各部門的分工日趨精細,人們的配合和協作大大加強,強調體係、重視整體形成風氣,自然科學的整體的、聯係的觀念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個人又成為工業化和都市化這些龐大機器體係中的一個無足輕重的零件,個性受到嚴重的壓抑。工業化使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形成日趨強大的無產階級。同時,舊有的封建宗法製的生活理想、倫理道德觀念逐漸瓦解,新的資產階級價值規律和自由競爭觀念支配著整個社會。

受上述社會文化環境影響,這一時期的歐美文學呈現出如下突出特點:第一,繼續表現個性主題,歌頌個人奮鬥,但更側重表現個人與社會對抗的悲劇,描寫個性的泯滅;第二,文學與科學、哲學的關係更加密切,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文學科學化,並開啟20世紀文學哲學化的先河;第三,開始重視文學自身的獨立性和純潔性,強調作家寫作的客觀性與責任感;第四,文學現象多元化,流派迭出,相互滲透,並存發展,其中,現實主義是這一時期文學的主流。

現實主義是19世紀30年代初形成,並在整個19世紀中後期占據歐美文壇統治地位的一個波瀾壯闊的文學思潮和流派。它繼承和發展了文藝複興以來文學反映現實、揭露社會問題的優良傳統,不滿足於主觀幻想、抽象抗議和空洞追求的浪漫主義文學,強調真實反映社會生活,揭示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不少作品帶有強烈的揭露和批判色彩,因此後來高爾基提出用“批判現實主義”的概念來稱呼這一思潮和流派。

作為一種創作方法,現實主義從古希臘神話時代起即已存在。而作為一種文學思潮和流派的現實主義,則興起於19世紀30年代初,發源地是法國。現實主義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文化原因。法國大革命的失敗,啟蒙運動“理性王國”的幻滅,資本主義製度的確立和工業生產的發展,傳統的道德倫理觀念的崩潰,人與人之間形成的冷酷的金錢關係,人民群眾的深重苦難,封建貴族與新興資產階級的矛盾鬥爭……這一切直接影響了文藝思想的變化。冷酷的現實迫使人們無法再沉浸在浪漫的幻想之中,人們要求能夠冷靜地觀察、如實地反映生活現狀的文學。於是,現實主義作為一種新的文藝思潮便應運而生。現實主義思潮的出現,也受到了自然科學、唯物主義哲學以及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影響,歐洲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則為它提供了必需的文學條件。

二、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

作為一種文學思潮,現實主義文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征。

第一,真實地描繪客觀現實,努力反映生活的本來麵目。現實主義作家不醉心於描寫非凡的人物和離奇的事件,而是強調冷靜地觀察和客觀地描寫現實生活,揭露社會的種種弊端,探索社會罪惡的根源。他們把當代現實生活尤其是城市的日常生活作為描寫的主要對象,注重反映現實生活的整體、本質、真實,在創作中力求準確地反映社會和人物的具體特點。巴爾紮克在《人間喜劇·前言》中所說的“法國社會將要做曆史學家,我隻能當它的書記”,“真實地再現現實生活”幾乎成為現實主義作家的共同口號。

第二,強烈的批判性、暴露性。現實主義作家對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心理狀態十分關注,往往全神貫注地詳細分析人類行為相互衝突的心理趨勢,揭示心理矛盾產生的社會原因。同時,又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為理想,關注各種社會問題,尤其注重底層社會及“小人物”的悲劇命運,對社會上的各種弊病進行無情揭露和深刻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無情地揭露了金錢主宰一切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瘡疤,批判這個社會的利己主義的生活原則和人與人之間**裸的利害關係,鞭撻了貴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並表達了改良主義的主張。

第三,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重視細節的真實性。現實主義作家主張深入細致地觀察現實,分析生活,力求選擇最能揭示事物本質特征的環境、事件和細節加以典型化,使之代表一定時代某種特定的社會關係及其發展趨勢。他們強調人是社會環境的產物,主張通過真實的細節,從人與環境的聯係中塑造典型人物,因此往往把人物性格放在特定的曆史時代、社會環境和鬥爭情勢中加以刻畫,突出時代、環境對人物性格的影響。他們特別重視細節描寫的真實性,刻意追求細節的真實,往往達到精細入微、生動逼真的地步,為描寫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服務,以突出表現人物與環境的獨特性和本質特征。

此外,在藝術手法和技巧上,現實主義文學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僅善於通過典型環境和生活細節的具體描寫來烘托人物性格,而且重視人物的心理分析、肖像描寫和個性化動作與表情的刻畫。在作品的結構上重視情節的集中統一,場景與場景之間外在的和內在的有機聯係,讓情節和場景很好地統一於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題之上。同時,在景物描寫、諷刺手法、抒情或哲理的插白等方麵都有獨特的建樹。

三、現實主義文學創作概況

19世紀現實主義以70年代為界,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現實主義文學更注重對現實的揭露與批判,展示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麵,其主要文學成就在法國,巴爾紮克為重要代表作家。後期則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受自然科學影響更大,更注重精確地挖掘人的內心世界,主要文學成就在俄國,托爾斯泰代表了最高成就。

(一)法國文學

法國是現實主義的發源地。現實主義於1830年七月革命後形成,很快達到**並影響歐美各國。由於當時資產階級和貴族反複較量,法國社會經曆了巨大的曆史變動,再加上受科學與哲學的影響較深,法國現實主義主要表現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的矛盾,揭露金錢的罪惡,表現個人反抗社會的悲劇及個性的泯滅,貫穿著科學和理性主義精神。其奠基人是斯丹達爾。他的理論著作《拉辛與莎士比亞》是法國現實主義的美學宣言書,長篇小說《紅與黑》則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

巴爾紮克是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他的近百部係列小說構築的宏偉大廈《人間喜劇》,以深刻廣泛的內容、獨特的藝術成就把現實主義文學推向了高峰。

梅裏美(1803—1870),是一位獨具特色的現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寫過許多戲劇、詩歌、曆史小說和中短篇小說作品,而以中短篇小說最為著名。他的中短篇小說博采眾長,又自成一家,既有浪漫主義強悍非凡的人物、震撼人心的事件,也有古典主義的精雕細琢,更有現實主義精確的細節、嚴謹的結構、巧妙的構思。其著名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說《高龍巴》(1840)和《卡門》(1845)。《卡門》(一譯《嘉爾曼》)是其代表作,作品成功塑造了卡門這一個複雜的人物形象。卡門是一個西班牙吉卜賽女郎,她走私行騙,妖豔**,為達目的無所不為,堪稱資本主義土地上滋生的一朵“惡之花”;但同時她又有著叛逆的個性、火一樣熾熱的感情,酷愛自由,獨立不羈,她以“惡”的方式反抗醜惡的社會,宣稱“自由比什麽都重要”,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來捍衛自由。法國著名作曲家比才(1838—1875)據此創作的歌劇《卡門》,同樣膾炙人口。

法國後期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是福樓拜(1821—1880)。他一生的作品不多,但卻影響深遠。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1856)、《薩朗波》(1862)、《情感教育》(1869)、《聖·安東的**》(1874)、《布法與白居榭》(1881),短篇小說集《三故事》(1877)等,《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福樓拜對後世的影響很大,這主要在於他對小說創作的開拓。其一,他明確提出“小說就應當科學化”,主張“客觀而無動於衷”的“非個性”和“無感覺”的創作原則,並把解剖學方法引進創作之中,為自然主義文學的興起打下了基礎。其二,把象征手法引進創作,追求小說的含蓄深沉,促使現實主義與象征主義溝通。其三,接受戈蒂埃“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宣揚“人生虛無,藝術才是一切”的觀點,對作品的語言、形式精雕細琢,務求完美,強調了作品的獨立性和純潔性,以及作家創作的高度責任感。這些觀點,不僅影響了稍後的左拉和莫泊桑等作家,而且被20世紀歐美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所接受和仿效。因此,福樓拜被稱為“現代小說的接生婆”。

(二)英國文學

英國的現實主義文學產生於19世紀30年代,40—50年代達到**;到19世紀末,仍充滿巨大活力。

英國是當時歐洲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工業化和都市化帶來一係列社會問題,勞資矛盾頗為尖銳。因而,英國現實主義文學最早反映勞資矛盾,表現工人的反抗與鬥爭,揭露工業發展所帶來的一係列社會問題;突出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的威力和資產階級的偽善、勢利等醜惡現象,從政治、經濟、法律、教育、道德和倫理等各個領域,從人類靈魂深處,全方位地解剖、闡釋英國的社會問題;善於表現小人物的掙紮、奮鬥、願望和思想感情,作品中的正麵人物幾乎都是“小人物”,如孤兒、小職員、小商人、貧苦的家庭教師、破落的貴族子弟等;具有溫和的人道主義和改良主義傾向,強調以道德的完善來改變社會;受女權主義的洗禮,此時還出現了諸如瑪麗·雪萊、喬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等一批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她們的創作表現了鮮明的女性意識,是這一時期女性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

英國的現實主義文學在19世紀中期主要有狄更斯、薩克雷、勃朗特姐妹、蓋斯凱爾夫人等,馬克思稱他們為“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認為“他們在自己卓越的、描寫生動的書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政客、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2]。其中,狄更斯是最傑出的代表,其巨大的藝術成就是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

薩克雷(1811—1863)是僅次於狄更斯的著名作家。他熟悉上流社會,痛恨貴族、資產者的道德淪喪和自私自利,他的作品多以此為主題,代表作是《名利場》(1847—1848)。小說通過資產階級小姐愛米麗亞和窮畫師的女兒蓓基·夏潑不同的生活經曆,對英國上流社會的追名逐利、鉤心鬥角、媚上欺下、虛偽勢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作品的副標題是“沒有英雄的小說”,充斥作品的也的確隻是天真善良、簡單淺薄的愛米麗亞,投機鑽營、不擇手段的蓓基,腐朽沒落的貴族,品格卑劣的牧師,心靈空虛的紈絝子弟,滿身銅臭的暴發戶,腦滿腸肥的吸血鬼……這一切,勾畫了英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生活的一幅幅圖畫。小說的主題是揭露英國社會的金錢關係、庸俗勢利的市儈主義、極端利己主義和門第觀念。

蓋斯凱爾夫人(1810—1865),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一些短篇小說,大多反映她比較熟悉的工業生活,表現勞資矛盾和工人的反抗鬥爭。其代表作《瑪麗·巴頓》(1848)是19世紀最重要的工人題材小說,直接以19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憲章運動和罷工鬥爭為背景,反映了曼徹斯特紡織工業中心紡織工人的悲慘生活與自發鬥爭,宣揚用基督教的仁愛寬恕精神調和勞資矛盾。這是英國乃至西歐最早觸及勞資矛盾的作品。在藝術上,情節比較豐富,人物生動,心理刻畫細膩。

勃朗特三姊妹——夏洛蒂、艾米莉、安妮都是作家,都有傳世之作,但影響較大的還是夏洛蒂和艾米莉二人。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出身於清苦的牧師家庭,進過教規嚴厲、生活條件惡劣的寄宿學校,當過家庭教師。她的小說多為自傳體小說,表現貧苦無依、地位卑下的主人公自強不息實現理想的個人奮鬥史。代表作《簡·愛》(1847),以自傳體的方式,用第一人稱手法,塑造了一位來自社會底層的女性——貧寒的女家庭教師簡·愛倔強剛直、不畏強暴、勇於反抗、富有獨立人格的動人形象,描寫了她為爭取女性獨立的社會地位和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所做的不屈不撓的鬥爭。作品的中心內容是婦女爭取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平等權利,為婦女獨立唱出了真切感人、**洋溢的讚歌。小說還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慈善事業的虛偽性,資本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冷酷金錢關係。夏洛蒂的小說不僅有著現實主義成就,而且具有頗為現代的特色,英國學者戴維·塞西爾指出,她“是第一個把小說當作披露個人心懷的工具的英國作家。她是我們的第一位主觀主義的小說家,是普魯斯特和詹姆斯·喬伊斯以及所有其他個人意識史家的鼻祖”[3]。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一生僅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呼嘯山莊》(1847),但在英國文學史上卻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883年,著名詩人史文朋就認為《呼嘯山莊》是悲劇天才之作,把它與《李爾王》《巴黎聖母院》等相提並論,稱它“達到了完美而輝煌的地步”[4]。20世紀以來,其作品的思想內涵與表現形式更是引發了人們濃厚的興趣,形成了“艾米莉熱”或“《呼嘯山莊》學”。小說描寫了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兩戶人家的兩代家史,敘述了一個愛情和複仇的故事,通過希克厲的複仇及其與卡瑟琳愛恨交織的生死戀,表現了豐富的社會內容和深邃的哲理內涵,挖掘了人的隱蔽的深層內心世界。小說的創新之處,一是把自然的象征與現實的描寫結合起來,真實深刻地展示人性中愛與恨的激烈衝突,表現了愛終將戰勝恨、人性必將從墮落中複蘇的主題。二是精心設計了戲劇性鎖閉式結構,運用回溯法,從接近**的故事中間說起,用順敘向未來推進,用倒敘交代過去,使作品嚴謹緊湊,而又扣人心弦。三是苦心經營了一個複雜的敘事係統,采用了雙重的(房客洛克烏和女管家納莉兩位故事敘述者,後者把兩家人的家史敘述給前者,前者再以第一人稱向讀者轉達)、三重的(伊莎蓓拉等敘述故事,納莉聽後加以傳達,洛克烏再加轉述)乃至多層次、多視角(如兩個孩子夜闖畫眉山莊的一段情節,先後由卡瑟琳、納莉、希克厲三人敘述)等敘述方式,開啟了現代複雜敘事方式之先河。

英國後期現實主義文學在心理描寫的深度、精確性和多樣性方麵進一步向前發展,主要 代表作家是喬治·艾略特和哈代。

喬治·艾略特(1819—1880),33歲才開始從事小說創作,作品較多,著名長篇小說有《亞當·比德》(1859)、《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織工馬南》(1861)、《米德爾馬契》(1872)。她創作的突出特點是從當時哲學與科學中提煉出來的獨特的倫理性,即理性地探索一個人的行為選擇與命運的關係。她認為,一個人的命運取決於兩個因素:個性(自由意誌)與環境。她認為“人生的悲劇,不是完全由於個性而產生的”;同時她強調人在一定環境中對自己行為的選擇。這樣,推動情節發展的力量就由傳統的外在力量轉移到人物的內心。因此,她特別注重人物的內心刻畫,從而使英國的小說發生質變——由狄更斯、薩克雷的注重外部力量和人物的言談舉止的描繪,進入人物心理世界的分析。因此,她被看作是傳統小說與現代小說的分水嶺,為哈代、勞倫斯小說的心理分析提供了經驗。

(三)德國文學

德國現實主義文學包括19世紀40年代後興起的“詩意現實主義”和70年代後的“批判現實主義”。

“詩意現實主義”主張把現實與理想結合起來,強調散文與小說的“詩意升華”,注重藝術構思和語言錘煉,喜歡描寫故鄉的風土民情,從幽靜和諧的田園生活中尋找詩意和美。主要作家有路德維希(1813—1865)、邁耶(1825—1898)、施托姆、凱勒等人。其中,路德維希首先明確提出“詩意現實主義”這一概念,而施托姆和凱勒則是該派的代表作家。

施托姆(1817—1888),著名作家、詩人。除詩歌創作外,其主要成就是中短篇小說,共有58篇,著名作品有《茵夢湖》(1849)、《在大學裏》(1863)、《淹死的人》(1877)、《雙影人》(1886)、《騎白馬的人》(1888)等。他的小說常讓主人公以娓娓動聽的自我傾訴來展開情節,但十分注重小說情節的安排與布局謀篇的戲劇性,往往使用多重框架結構,把整個故事套在其中。他的小說既有詩歌藝術的抒情性,又有戲劇衝突的集中性,語言優美,生動傳神,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地,對德國短篇小說的繁榮起到促進作用。

凱勒(1819—1890),被稱為“瑞士的歌德”,是19世紀中葉德語文學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其創作包括詩歌和小說。最重要的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塞爾特維拉的人們》(1856、1872),長篇小說《綠衣亨利》(1855、1879—1888)。《綠衣亨利》是凱勒的代表作,也是19世紀德語文學中最偉大的傑作之一。這部自傳體長篇教育小說直接師承歌德的《威廉·邁斯特》,通過農家少年亨利成長時期對知識、藝術、愛情和真理的執著追求,通過他在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閱曆和挫折,細膩地描寫了他在文化教養、思想品德、道德觀念方麵的成熟過程。小說從日常生活和瑞士鄉村的自然風景中尋找詩意,從而使人民性、大自然詩意地融成統一的整體。

德國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是馮達諾(1819—1898)。他是一位多產作家,創作有長篇小說20多部,代表作是《艾菲·布裏斯特》(1895)。作品通過一個愛情與家庭的普通悲劇,通過艾菲一家三代人受害的事實,揭露了普魯士容克貴族社會道德觀念的虛偽性和欺騙性,對現實中的罪惡進行了鞭撻,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稱為德國的《安娜·卡列尼娜》。

(四)俄國文學

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是後期歐美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達到了這一時期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高峰。其突出的特點是:第一,關注民族前途命運,具有自覺的曆史責任感。隨著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作家們先後在他們的創作中提出了“誰之罪”、“怎麽辦”、“真正的白天何時到來”、“誰在俄羅斯能過好日子”等一係列關於人民解放、批判沙皇專製和農奴製度的社會問題,尋求問題的根源,探求俄國的出路,因而被稱為“提問題的文學”;他們高揚道德旗幟、強調宗教救助,從而把個人和民族的問題普泛化,使之成為人類普遍的問題,並通過對人物心理奧秘的揭示來進行藝術描寫,形成了獨特的“心理現實主義”。第二,主人公有規律的變化。俄國現實主義文學中的正麵主人公隨著解放運動的發展而相應地變化。30至50年代,俄國文學中的中心人物是貴族“多餘人”形象;60至70年代文學中的主人公是平民知識分子“新人”形象;到80年代,出現了反映宗法製農民思想情緒的“懺悔貴族”形象。正麵主人公的變化反映了曆史舞台上各種政治力量的變動更換。小人物形象則貫穿於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始終,體現出作家對下層人民的深切關注和同情。第三,創作與理論的良好雙向互動。即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一方麵成為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發展的肥沃土壤和堅實基礎,另一方麵又以自己的創新使得文學批評和理論進一步深化或開拓出新的方向;而文學批評和理論一方麵是根據文學創作的實際加以概括和提升的,另一方麵又指導和推進文學創作的發展,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良好的雙向互動關係。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這三大革命民主主義批評家對以果戈理為代表的“自然派”文學創作進行概括、提升,形成自己的係統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觀點,進而又維護、指導和推動了“自然派”的文學創作。

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早期代表是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理。普希金既是俄國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同時也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從南方敘事詩開始,他就逐漸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後來創作出現實主義戲劇《鮑裏斯·戈杜諾夫》和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等現實主義代表作,在後一部作品中,作者塑造出俄國文學中第一個“多餘人”奧涅金的形象。

萊蒙托夫(1814—1841)是普希金之後傑出的俄羅斯作家、詩人,代表作長篇小說《當代英雄》(1838—1840),由五個相對獨立又互相聯係的中篇《貝拉》《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塔曼》《梅麗公爵小姐》《宿命論者》構成全書五章,成功塑造了奧涅金之後又一個“多餘人”畢巧林的形象。小說在思想藝術方麵的特點體現在:第一,豐富的思想內涵。通過畢巧林這位當代英雄因無用武之地而成為“多餘人”,揭露了俄國社會的黑暗;表現了畢巧林身上的自由與奴性、浪遊與停滯的矛盾——他不斷浪遊、不斷尋求卻又不斷失敗,總是痛苦,最終停止下來,消極地等待,從而體現了一種依賴的奴性,而這是人們常有的普遍矛盾;小說震撼人心的魅力還在於對畢巧林這個人物的靈魂異變曆程的揭示,即對主人公的機智、犀利與狡黠、刁鑽,自覺與不自覺的害人與害己行為心靈成因的展現以及哲學思考,這種展現與思考不僅對認識社會現實的真實麵貌具有一定的啟迪意義,更對認識人與人性具有重要價值。第二,巧妙的文體嫁接。首先是把西歐傳統的敘事體小說與感傷主義作家常用的日記體、自由體小說嫁接;其次,是把俄國多種流行的文體相互嫁接,《貝拉》是普希金的《阿爾茲魯姆遊記》體和文明之人與大自然之女浪漫故事的美妙結合,《梅麗公爵小姐》是“上流社會小說”的延續,《塔曼》是富有神秘色彩的情節淡化了的抒情小說的變體,《宿命論者》是30年代幻想小說中的神奇故事的再現;再次,是社會小說、心理小說和哲理小說的嫁接。第三,嶄新的敘事方式。在敘事視角方麵,采用了三個敘述者——“我”、上尉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和畢巧林。三位敘述者為小說構架了三層敘述框架,采用了故事之中套故事再套故事的形式。這三位敘述者從三個角度刻畫了主人公的不同側麵,突出了主人公的立體形象。小說的篇章結構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本應這樣組合:《塔曼》《梅麗公爵小姐》《宿命論者》《貝拉》《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作者卻運用倒敘手法,使故事變得撲朔迷離,搖曳生姿。而且小說別出心裁地設置了三位敘述者,巧妙地利用多重視角轉換,敘述者與主人公身份的層層位移,成功地將故事引向深入。第四,出色的心理描寫。小說利用日記這種原始心理資料和畢巧林的行動、語言,辯證、深入地揭示了情感、性格的矛盾複雜性,細致、出色地寫出了主人公畢巧林心靈的複雜性、立體感與變幻感。

果戈理(1809—1852),發展了普希金、萊蒙托夫的寫實主義傾向,開創了俄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現實主義流派“自然派”,對此後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俄國後期現實主義在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理等人創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尤其大大加強了對人性複雜性和心靈奧秘的探索,形成了獨特的“心理現實主義”,追蹤人物心靈的曆史,剖析人物靈魂的奧秘,透過心靈探索人生、人性之謎。

如前所述,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大特點是創作與理論的良好雙向互動,俄國傑出的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把理論、創作和社會鬥爭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係統的革命民主主義文學理論。他們及時總結了現實主義作家的創作經驗,積極地促進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發展和繁榮。

別林斯基(1811—1848),曾主辦《祖國紀事》《現代人》雜誌,主要作品為論文《乞乞科夫的有力或死魂靈》(1842)和《論亞曆山大·普希金的作品》(1843—1846),後者實際上是一部包括11篇論文的專著,是俄國最早的普希金研究成果之一。以上文章,闡述了俄國文學史中現實主義的形成過程,強調和宣揚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和社會意識的表現;論文《一八四六年俄國文學一瞥》(1847)、《一八四七年俄國文學一瞥》(1848)則論述了“自然派”的形成過程及其特色,提出了對俄國文學的係統看法,維護並指導了俄國“自然派”的文學創作。

車爾尼雪夫斯基(1828—1889),主要論文有《藝術和現實的審美關係》(1855)、《果戈理時期俄國文學概觀》(1855—1856)。他提出“美是生活”和“文學是生活的教科書”,號召作家為建立理想的美好生活而鬥爭。1862年,他因為政治原因被逮捕囚禁於彼得堡的保羅要塞,在獄中創作了充滿革命信心的長篇小說《怎麽辦》,副標題是“新人的故事”。小說塑造了兩類不同的“新人”——薇拉、羅普霍夫、吉爾沙諾夫等普通“新人”和拉赫美托夫這一特殊的“新人”,亦即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光輝形象。“新人”是指19世紀五六十年代俄國社會上出現的平民知識分子、革命民主主義者,其基本特征是:從事勞動,自食其力,意誌堅強,道德高尚,積極行動,獻身革命,實事求是,頭腦清醒,他們不僅有美好的理想,而且有能力去實現它。他們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在處理家庭和戀愛婚姻問題時,遵循“合乎理性”的“合理利己主義”原則。

杜勃羅留波夫(1836—1861),主要論文是評論岡察洛夫、亞曆山大·奧斯特洛夫斯基、屠格涅夫的三篇文章:《什麽是奧勃洛摩夫性格》(1859)、《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1860)、《真正的白天何時到來》(1860)。強調文學“表現人民的生活,人民的願望”,認為文學應該“隨著生活的趨向而改變”,注重描寫的真實性,致力於塑造反對農奴製的英雄人物,因此他“往往以文學作品為依據,解釋生活本身的現象”。

在此背景下,作家們致力於反映生活,揭露社會問題,更有些作家進而思索人生,探索人性和心靈的奧秘,現實主義文學創作出現繁榮局麵。

謝爾蓋·阿克薩科夫(1791—1859),一度是與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齊名的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隨筆集漁獵三部曲《釣魚筆記》(1847)、《奧倫堡省獵槍手筆記》(1852)、《獵人的狩獵故事和回憶》(1855),長篇小說《家庭紀事》(1856)、《學生時代》(1856)、《孫子巴格羅夫的童年》(1858)。後者是自傳性長篇小說三部曲,在回憶青少年時代和敘述親族朋友的故事的基礎上,作品真實地描述了18世紀末葉伏爾加河畔的地主莊園生活,內容前後連貫,是一個地主家庭近75年間的一幅完整而生動的曆史畫卷。阿克薩科夫的作品大多采用回憶的形式,真實地描寫日常生活,對大自然觀察仔細,善於表現大自然的美,語言樸實清晰、準確簡潔而又生動優美、靈活精巧,是純正的俄語的典範。

屠格涅夫(1818—1883),以其獨特的藝術成就,推進了俄國現實主義的發展,不僅在國內地位崇高,而且在西方享有盛譽,莫泊桑稱他為“我們這個世紀裏最卓越的作家之一”,勃蘭兌斯認為他是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泰納宣稱“藝術家屠格涅夫是古希臘之後最完美的作者之一”。屠格涅夫一生創作了42首抒情詩、4首敘事長詩、83首散文詩,10部戲劇,27部中短篇小說,6部長篇小說和眾多散文。主要作品有:散文特寫集《獵人筆記》(1847—1852),中篇小說《木木》(1854)、《春潮》(1872);長篇小說《羅亭》(1856)、《貴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與子》(1862)、《煙》(1867)、《處女地》(1877)。

《獵人筆記》包括25篇作品,除打獵之外,還深入描寫了三方麵的重要內容。一是描寫、揭露、諷刺了各種類型的地主;二是寫出了作為當時被人無視的“下等人”——農民的喜怒哀樂,寫出了他們美好的心靈、純潔的精神、善良的靈魂,以及他們出眾的才幹、卓越的才華,為他們唱讚歌和挽歌,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表現了突出的人道主義精神;三是準確細膩、富有詩意、**滿懷地描繪了俄國中部的大自然。那千姿百態的森林、遼闊富饒的草原、繁星閃爍的靜夜、露珠晶瑩的清晨、各種各樣的飛禽走獸以及悠閑自在的藍天白雲……大自然的一切,在作家筆下都得到了生動優美的描繪。屠格涅夫從而成為描繪大自然的聖手。

但屠格涅夫最重要的成就還是小說,其小說的特點有三。一是客觀性與抒情**織。客觀性主要表現為真實地描寫社會和自然生活,以細致的觀察、準確的細節,生動地把它們再現出來;抒情性主要表現為濃鬱的詩意,具體表現為作家善於描寫富於詩意的自然畫麵,構織富於詩意的故事情節,尤其是因為其哲理觀念,更是使得他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有一種憂鬱乃至悲觀的基調,從而構成其抒情性的底色。二是時代性與哲理性融合。時代性指作家敏銳把握時代先兆(新動向、新人物),迅速反映社會重大問題;哲理性則指滲透絕大多數作品的愛情的神秘性、不可抗拒性,命運無常和人的悲劇性生存等哲理觀念。三是心理性與簡潔性並存。屠格涅夫是心理描寫大師,他的小說善於通過心理活動在一定階段外化出來的行為或行動,即心理活動的結果來表現人物的心理,而且往往與自然風景有機地結合起來,情景交融,詩意盎然。他在果戈理轉向外部、注重平庸的現實生活的基礎上,既適當關注外部,又轉向心理,並且使此後的俄國文學更多地注重心理刻畫。簡潔性具體表現為情節結構緊湊、凝練,即使長篇小說在結構和規模上也頗接近中篇小說;性格刻畫簡潔、經濟,往往在動態中描寫人物,人物心理也往往通過動作表現出來;語言也極為簡潔、準確、生動。

岡察洛夫(1821—1891)是19世紀中葉俄國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是三部長篇小說《平凡的故事》(1847)、《奧勃洛摩夫》(1859)、《懸崖》(1869)。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奧勃洛摩夫》。小說的主人公貴族地主奧勃洛摩夫天資聰穎,受過高等教育,為人正直、善良,“溫柔得像隻鴿子”,可是慵懶惰怠,無所作為,他終日躺在**或沙發上,一無所為,整天昏昏欲睡,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躺臥中度過,甚至在夢中也夢見睡覺,直至死去。一般認為奧勃洛摩夫是“多餘人”的末代子孫,是腐朽農奴製的產物,其性格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無所事事,懶散成性,對周圍的一切都冷漠處之,毫無興致,成天昏睡是其生活的主要內容,空想是他特別的愛好;第二,因循守舊,害怕改革,他足不出戶,與世隔絕,滿足於過死水一般的冷寂生活。搬家,他因怕麻煩而一再拖延,賴著不走;坐船,擔心船到不了對岸;乘車,又害怕馬車被馬搞壞。就是愛情也不能喚起他生活的欲念,改變其生活習慣。“奧勃洛摩夫性格(或習氣)”成為懶惰成性、故步自封、不求上進的代名詞。不過而今,俄羅斯有人認為奧勃洛摩夫體現了俄羅斯民族性情的一個本質方麵,愛好自然的生活,而且也真正自然地生活,因此這一形象是俄羅斯民族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