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克拉索夫(1821—1878)是這一時期俄國著名的革命民主主義詩人,主要作品有:敘事詩《嚴寒,通紅的鼻子》(1863)、《俄羅斯婦女》(1872)、《誰在俄羅斯能過好日子》(1863—1876)。代表作是長詩《誰在俄羅斯能過好日子》,寫七個剛從農奴製下獲得好日子的農民爭論誰在俄羅斯能過好日子,有的說是地主,有的說是官僚、神甫、富商、沙皇等,相持不下,便決定一起漫遊整個俄羅斯,親眼看看到底誰能過好日子,是幸福的人。長詩借這一情節,廣泛地描寫了改革前後俄國的社會生活,特別是農奴製改革後農民的艱難生活,揭露了農奴製改革的欺騙性,表現了農民的覺醒和反抗,指出農民要生活得快樂而自由,隻有走革命的道路。
亞曆山大·奧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俄羅斯民族戲劇的奠基人。一生創作了47部戲劇,重要作品有:《自己人,好算賬》(1850)、《貧非罪》(1854)、《大雷雨》(1859)、《沒有陪嫁的女人》(1879)、《無辜的罪人》(1884)等。其戲劇是典型的俄羅斯式的戲劇,特點有三。第一,生活化。主要表現為描寫俄羅斯的信仰和風俗,既揭露和批判社會的弊端和黑暗,又歌頌俄羅斯人的美好品德,塑造了大量好壞兼有、善惡兼備的人物。第二,民族化。一是描寫俄羅斯民族的廣泛生活,寫出了俄國社會的眾生相,尤其是大量描寫了商人與小官吏;二是寫出了俄羅斯人的內在精神和優美品質;三是廣泛地運用俄國民間語言,用生動的語言塑造社會各階層。第三,多樣化。首先表現為體裁多樣,包括了正劇、悲劇、喜劇、曆史劇、童話劇;其次表現為創造了一種獨特的俄羅斯式的戲劇,本身像生活一樣,平平淡淡,不追求離奇古怪的故事和起伏跌宕的情節,但卻像生活一樣同中有異,各具特色,多彩多姿,也像生活一樣經常出現各種插曲,並且在表麵的平淡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代表作《大雷雨》寫一個富於詩意、富於浪漫情懷與美麗幻想的女性卡捷琳娜,在新舊交替的年代裏,一方麵深受傳統習俗的影響和宗教的熏陶,另一方麵又受到新潮思想的鼓勵和影響,充滿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在兩者間無法找到平衡點,不知何去何從,最後投河自殺。卡捷琳娜生活的小鎮是個停滯閉塞、充滿罪惡的“黑暗王國”,它是腐朽落後的專製俄國的一個生動縮影。不甘屈辱、追求個性解放的卡捷琳娜以死向這個罪惡社會發出了強烈抗議,反映了人民對反動農奴製的強烈不滿和對自由的要求。杜勃羅留波夫稱卡捷琳娜是“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
薩爾蒂科夫謝德林(1826—1889)是一個諷刺作家,主要作品有特寫集《外省散記》(1856),長篇小說《一個城市的曆史》(1869—1870)、《戈洛夫廖夫一家》(1880)。代表作《戈洛夫廖夫一家》,通過一個貴族地主家庭成員墮落和衰亡的曆史,揭示了俄國貴族地主階級必然滅亡的曆史命運。
列斯科夫(1831—1895),自學成才的作家,也是俄國文學史上一位有特殊貢獻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姆岑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1864)、《左撇子》(1881),長篇小說《走投無路》(1864)、《結仇》(1870—1871)、《大堂神父》(1872)。其貢獻在於:其一,他大大擴展了文學反映的生活麵,讓讀者看到活生生的現實,充滿濃鬱的鄉土氣息;其二,他創造了“風景畫和風俗畫”、“時事小說”、“狂想曲”等小說新體裁,大大豐富了當時的文學創作形式,對後世影響頗大(高爾基就從他那裏得益不小);其三,他的語言是地地道道的俄語,生動簡潔,托爾斯泰認為他有“非凡的語言技巧”,高爾基宣稱,他是值得現代俄國作家學習的語言巨匠之一。
契訶夫(1860—1904),俄國19世紀文學的最後一位大師,與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並稱為19世紀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他一生創作了470多篇中短篇小說,十幾個戲劇,還有大量散文。其小說創作的突出特點是:第一,客觀、冷靜的敘事。往往采用內視角的敘事方式,即讓作品中的某個人物或某幾個人物充當事件、生活場景、故事情節的目擊者和敘述者,作者不出麵,也不對所敘述的人和事表示態度和情感,如《草原》讓9歲男孩葉果魯希卡講述他的所見所聞,《套中人》用獵人來講述故事;第二,打破傳統小說的寫法,淡化故事情節;第三,喜劇性和悲劇性相結合,常用幽默的笑來揭露和鞭撻那些可恥、可厭的醜惡事物,善於從“為世人所看得見的笑料中看到為世人所看不見的眼淚”,即善於挖掘出現實生活中的殘酷和庸俗事物的悲劇性,使其小說具有喜劇性和悲劇性相結合的特點;第四,簡潔和樸素。契訶夫曾說:“簡潔是才華的姊妹”,又說:“寫作的藝術是提煉的藝術”。為了達到簡潔,他提出“一點多餘的東西都不應該有。凡是與小說沒有直接關係的東西都應毫不留情地去掉”,要“加倍的簡練”。其小說沒有冗長的景物描寫和背景交代,情節單一,發展迅速,人物不多,詳略得當。
契訶夫的小說不僅揭露社會政治問題,而且較早表現了現代人的隔膜、孤獨與異化等問題。早期(1880—1886)的優秀作品,從題材和主題看,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表麵上寫俄國社會日常生活中的笑話,實際上是嘲笑當時普遍存在的自賤自狂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務員之死》(1883)、《變色龍》(1884)、《普裏希別葉夫中士》(1885)等;另一類在反映下層人民的貧困和痛苦生活的同時,表現了人的孤苦無依,較早表現了現代人的孤獨,如《萬卡》(1886)寫出了隻身異地者的孤苦無依,《苦惱》(1886)通過馬車夫姚納對馬傾訴自己的痛苦,表現了人的隔膜與孤獨,在自己的同類中竟然失去了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可能。中期(1887—1891)主要作品有《仇敵》《幸福》《吻》(均1887)、《草原》《燈火》《命名日》《神經錯亂》(均1888)、《沒有意思的故事》(1889)、《決鬥》(1891)等,在早期的基礎上,進而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冷漠、互不理解,從而使人精神痛苦,深深陷入孤獨和恐懼之中。《仇敵》(1887)中兩個處於極大痛苦中的不幸者不僅沒有相互同情、互相關愛,反倒互相對罵,互相羞辱,像一對仇敵,從而超前表現了現代人的隔膜、冷漠與極端孤獨,他們已經喪失了信念、同情與關愛,道德處於癱瘓狀態。《神經錯亂》中的大學生瓦西裏耶夫由於不理解周圍的世界並與之敵對而感到孤獨,最後竟神經錯亂。晚期(1892—1904)主要作品有:《《第六病室》(1892)、《跳來跳去的女人》(1892)、《掛在脖子上的安娜》(1895)、《帶閣樓的房子》(1896)、《農民》(1898)、《醋栗》(1898)、《套中人》(1898)、《姚尼奇》(1898)、《出診》(1898)、《寶貝兒》(1899)、《帶小狗的太太》(1899)、《在峽穀裏》(1900)、《新娘》(1903),更進一步表現現代人在隔膜、恐懼、孤獨之中,喪失理想,千方百計躲進各種各樣的“套子”裏,從而導致人性的異化。《姚尼奇》寫精力充沛、充滿活力、富於理想的青年斯達爾采夫躲進庸俗生活的套子,變成又肥又胖、俗不可耐的姚尼奇。《醋栗》的主人公尼古拉·伊凡內奇一輩子隻有一個夢想,就是擁有一個長滿醋栗的小小莊園,這是他一生為此而喪失人性的“套子”和唯一的生活目的。《套中人》中的主人公別裏科夫是一個膽小怕事、墨守成規、保守頑固、阻礙新生事物的衛道者形象。在現實生活中深感孤獨、焦慮以及不安全的威脅,恐懼世界和生活,於是懷疑、猜忌,躲進各種套子中,被迫不斷地與社會關係和現實人生疏離、脫節,從而導致人性的屈從、變異和扭曲,最終變成了孤獨無靠和空無所有的存在,失去了作為人的本質,變為“非人”,徹底異化了。這是一個被現實生活刺激、驚嚇,精神分裂而被扭曲的可憐又可悲的小人物,具有突出的現代特征、普遍意義和人性深度,揭示了人性的異化問題。俄國著名學者阿法納西耶夫指出:“‘套子’是人現實的生存狀態,是與人的‘內心世界’相適應的生存形式。別裏科夫現象——害怕生活、落落寡合、孤僻自閉——集中體現了人的永恒本性。”
契訶夫也是一位著名的戲劇大師,寫了十幾個劇本,重要的有《伊凡諾夫》(1887)、《海鷗》(1896)、《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均1903)。其戲劇創作的特點是:第一,戲劇的非情節性。不注重情節,而表現生活流;第二,戲劇的抒情性。通過各類舞台手段、台詞來表現,他不依靠情節發展來表現戲劇衝突,揭示人物性格一般也不借緊張的情節,而是偏重於抒情;第三,戲劇的象征性。首先表現在作品的名稱上,《海鷗》象征著拚搏、自由、廣闊空間,《櫻桃園》象征祖國和家園;其次,用具體舞台手段構成象征,如砍伐櫻桃樹的聲音象征曆史的喪鍾已經敲響。
俄國後期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是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是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也是人們所公認的世界文學文豪。他的創作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列寧稱他為“俄國革命的鏡子”和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與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齊名的俄國現實主義作家,也是俄國文學史上最為矛盾、複雜的作家之一,被後起的現代主義奉為鼻祖。
(五)東、北歐各國文學
東歐的現實主義文學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之後,興盛於19世紀後期。作家們深受孔德實證主義哲學和泰納強調種族、環境、時代三因素文藝觀的影響,強調文學與科學、哲學的有機融合,以健全的理智,反映當時的時代、周圍的現實、人的基本特征、生活的真理等問題,並且達到了美學與哲學上的和諧。相對於西歐的現實主義文學,東歐的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如下幾個明顯特征:其一,基礎薄,起步晚,但成長迅速,影響廣泛。東歐現實主義文學直接從浪漫主義嬗變而來,起步較晚,但它未經模仿階段,從產生時就已直接進入獨具民族風格的成熟時期;其二,現實主義中包含著理想主義,客觀性中蘊含著濃烈的主觀抒情性。由於東歐現實主義文學不是取代浪漫主義,而是由浪漫主義嬗變而來,因而更具理想美、精神美和濃烈的主觀抒情性;其三,濃鬱的民族色彩。東歐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在充分體現這一地域的民族熱愛自由、反抗壓迫、不怕犧牲、踏實苦幹的精神的同時,又濃墨重彩地描繪民族風習,頌揚民族傳統,鼓吹民族解放,致力民族複興,反對封建製度,批判資本主義製度,在強烈的民族性中體現了高度的民主性;其四,風格熱情悲壯,而又機智幽默。其中,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文學偏於熱情悲壯,而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國文學則更多機智幽默。東歐現實主義文學最傑出的作家有:捷克的聶姆佐娃,波蘭的奧若什科娃、顯克微支,匈牙利的米克沙特,保加利亞的伐佐夫等。
聶姆佐娃(1820—1862)終生熱愛捷克民間文學,創作大多描繪捷克農村生活。重要作品有:中篇小說《野姑娘芭拉》(1856)、《莊園內外》(1857),長篇小說《外祖母》(1855)。代表作《外祖母》是捷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小說以外祖母瑪德娜·諾沃特娜等四個女子的命運為故事框架,以一年四季的農事、節慶為線索,深刻揭示了捷克婦女在當時社會裏坎坷而悲慘的命運,並進而把婦女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相聯係,讓外祖母成為捷克民族風習的化身,具有民族先知的因素,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與此同時,小說對捷克農村的日常生活、一年四季的節日慶典,進行了生動、細致的全麵描寫,使小說成為一卷地地道道的捷克民間風習畫。小說文筆樸實,語言簡潔,抒情色彩較濃,體現了作者創作的基本風格和特色。
奧若什科娃(1841—1910)是波蘭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開創者。一生創作主要包括四大主題:婦女的命運、兒童的命運、農民的命運、民族問題和波蘭民族的命運。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涅曼河畔》(1887)。小說以巧妙的構思,通過涅曼河畔普通的農家耕耘、男婚女嫁的日常生活,表現了重大的政治曆史事件——1863年波蘭反抗異族壓迫的起義,提出了對青年人進行民族傳統、民族理想、民族現實教育以及全民團結共同對付俄國侵略者的現實問題。小說氣勢宏大,意境深遠,描繪精確細膩,風格含蓄深沉、優美雋永,是波蘭文學的一部重要作品。
顯克微支(1846—1916)是波蘭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他主要通過曆史長篇小說,歌頌古代波蘭人民反侵略的英勇鬥爭,借古喻今,以鼓舞、激勵波蘭人民的鬥誌。最重要的作品有:三部曲《火與劍》(1884)、《洪流》(1886)、《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1888),以及《你往何處去》(1896)、《十字軍騎士》(1900),其中最出色的是《你往何處去》。該小說被譽為“反映古羅馬社會的傑作”和“真正的基督教史詩”,風靡歐美文壇。1905年,“因為他作為一個曆史小說的顯著功績”——“他的成就顯得巍峨高大,又浩瀚廣闊,同時在各個方麵都表現得高尚而善於克製。他的史詩風格更是達到了藝術上絕對完美的地步”,顯克微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你往何處去》則是其獲獎作品。
米克沙特(1847—1910)是匈牙利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一生創作了70多部作品,最著名的作品有:長篇小說《在匈牙利的兩次選舉》(1893)、《圍攻別斯捷爾采城》(1895)、《聖彼得的傘》(1895)、《奇婚記》(1900)。米克沙特擅長用詼諧、幽默的描寫手法,去刻畫人物個性,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活動,深刻諷刺貴族地主的腐朽沒落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卑鄙無恥,尤其善於捕捉日常生活中富有表現力的故事情節,從中挖掘具有社會意義的重大主題。因而,他的一係列具有深邃思想內容和高超藝術技巧的小說,為我們展示了一幅19世紀匈牙利社會生活絢麗多姿的畫卷,反映了當時真實的社會風貌。
伐佐夫(1850—1921)是保加利亞革命詩人、現實主義作家,被稱為“保加利亞的民族魂”。一生寫有詩歌、小說多種,代表作是長篇小說《軛下》(1887—1889)。小說塑造了奧格涅諾夫這樣一位崇高而務實的保加利亞民族解放運動的戰士和職業革命家的形象,表現並歌頌了保加利亞人民在反抗土耳其侵略者鬥爭中的英雄氣概。
北歐的現實主義文學起步最晚,約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其主要特點是:鼓吹個性解放,反映當時人們普遍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作家們往往深受西歐哲學、科學、心理學以及多種文藝思潮的影響,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和心理性,又體現出多種流派的相互滲透。最著名的作家有丹麥的安徒生、勃蘭兌斯,挪威的易卜生、比昂鬆,瑞典的斯特林堡等。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一生創作了168篇童話故事,最著名的有《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1835)、《海的女兒》(1837)、《皇帝的新裝》(1837)、《醜小鴨》(1844)、《賣火柴的小女孩》(1846)等。他的作品把美麗的幻想、詩意的美和一種喜劇性的幽默感結合起來,既表現平凡生活中的詩意和普通人身上的真善美,又戲謔性地諷刺現實生活中的虛偽、醜惡現象,體現了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
勃蘭兌斯(1842—1927)是丹麥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他的思想深受克爾凱郭爾哲學思想、孔德的實證主義、丹納的種族、時代、環境三因素決定文學論,以及當時的科學尤其是心理學的影響,從而把社會批評與作家傳記、美學鑒賞與哲學分析、文學的藝術性與心理學的深刻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對19世紀歐洲文學發展的曆史進行了宏觀、係統的研究,在回顧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成敗得失的基礎上為現實主義文學確立了應有的地位。其代表作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1872—1890),共6卷:《流亡者的文學》《德國浪漫派》《法國文學的反動》《英國的自然主義》《法國的浪漫派》《青年德意誌》。這部巨著內容豐富,立論精辟,既有哲學家的睿智深刻,又有詩人的敏感細致,也有曆史學家的博大雄渾,還有心理學家的體察入微,融當時歐洲新興的哲學、美學、文學、科學思潮於一體,是西方文學研究裏程碑式的學術專著。
易卜生在19世紀60年代轉向現實主義,創作了一係列“社會問題劇”,提出了政治、經濟、法律、家庭、婚姻、倫理、道德及婦女地位等許多社會問題,把北歐的現實主義推向新的高峰。
比昂鬆(1832—1910)是挪威這一時期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家,在抒情詩、小說、戲劇方麵都頗有建樹,戲劇創作尤為突出,與易卜生一起被公認為挪威現實主義戲劇文學的雙璧。著名的現實主義戲劇有:《報紙主筆》(1874)、《破產》(1875)、《國王》(1877)、《新製度》(1879)。這些作品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自私、虛偽的醜惡本質,表現了對被壓迫者的深切同情,同時,宣揚以“道德完善”調和社會矛盾。由於其突出的藝術成就,190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斯特林堡(1849—1912)是瑞典最偉大的小說家、戲劇家,不僅在現實主義文學思潮中起主導作用,而且在其他文學思潮(如自然主義、象征主義、表現主義)方麵也影響深遠,瑞典的現代文學史以他為開端,他短短的一生留下了頗為豐富的文學遺產:62部戲劇,60餘部小說,此外,在詩歌、散文、語言學方麵也很有造詣。斯特林堡最初走的是現實主義道路,創作的曆史劇《奧爾洛夫老師》(1872),被認為是瑞典文學中現實主義的宣言。接著,受到自然主義的影響,他把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融為一體,創作了長篇小說《紅房子》(1879)、《女仆的兒子》(1886—1906),戲劇《朱麗小姐》(1888)。很快,他又轉向象征主義,創作了戲劇《通向大馬士革之路》(1898)、《一出夢的戲劇》(1902)。最後,轉向表現主義,創作了戲劇《鬼魂奏鳴曲》(1907)。
(六)美國文學
自安德魯·傑克遜(1767—1845)就任總統以後,美國日益增長的民主傾向,促成了1829—1870年的美國文藝複興(亦稱新英格蘭文藝複興)。美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其文學特點是:內容龐雜,豪放開朗,風格多樣。一些文學思潮、流派在曆史的進程中雖出現盛衰,但從未有一種文藝思潮或流派在同一時期壓倒一切,獨霸文壇,往往是多種流派同時並存,群芳爭豔或相互滲透,形成多元的格局。現實主義是19世紀美國的重要文學流派之一。美國現實主義的前驅是廢奴文學。所謂廢奴文學,是指產生於19世紀30年代而盛行於50年代的以廢除奴隸製度、揭露和控訴奴隸主罪行為目的的美國資產階級進步文學。廢奴文學以斯托夫人(1811—1896)及其長篇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1851)為代表。小說主人公黑奴湯姆從小就忠實侍奉主人,他被主人轉賣了好幾次,後來被一個種植園主買去,被迫從事非人的繁重勞動,最後悲慘地死去。作者通過湯姆和其他一些黑奴的命運,深刻揭露了蓄奴製的野蠻殘忍、喪失人道。哈特(1836—1902)的鄉土文學所表現出來的美國地方色彩,也較早顯現出現實主義的特色。但美國現實主義的真正出現,是南北戰爭以後。當時的美國,工業迅速發展,大城市相繼出現,變成一個重物質、重實際、充滿競爭的都市化、工業化的現代社會。由於美國移民較多,思想自由開放,加之現實主義文學起步較晚,當它崛起興旺之時,又受到歐洲多種文學思潮的影響,因此,使得其內部出現多種不同的支派,如微笑現實主義、心理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等,並且不少作家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表現出流派的模糊性。
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豪威爾斯(1837—1920)。他認為,“美國小說的力量正在於它樂觀主義的信念”,聲稱“我們的小說家越是描寫生活中微笑的一麵,就越能表現美國”。他率先反對浪漫主義,提出“樸素、自然、真實”地描寫“日常的、平凡的事物”。他一生創作了近40部長篇小說,代表作是《塞拉斯·拉帕姆的發跡》(1885)。他的作品廣泛涉及美國現實生活中的階級矛盾、道德規範、社會前途以及婦女、種族等問題,注重技巧,講究結尾,語言自然流暢,對話風趣俏皮。豪威爾斯以其理論和實踐倡導現實主義,推動了美國現實主義文學運動的發展。
亨利·詹姆斯(1843—1916),是美國19世紀後半葉現實主義文學的一位大師。他的小說繼斯丹達爾、喬治·艾略特之後,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分析,在敘事技巧方麵多有創新,標誌著美國現實主義向現代主義的過渡。他主張文學作品不應該寫全麵的生活,而應該盡心盡力地描寫一個人物,把一個人物在各種環境中的形象和心理從各種角度、在各種層次上反映出來。這樣,繼福樓拜之後,詹姆斯把小說作為一門藝術,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大量的實驗,創作了22部長篇小說,113個中短篇小說,以及以《小說的藝術》為代表的10多本文藝評論集。他的小說總是盡可能地讓人物用自己的言行或別人對他們的議論來展現其麵貌,慣於采用交替畫麵的戲劇性場景,追求從人物自身的角度直觀性地描敘其心理的折射,隱蔽小說人物視線以外的事物,以使情景朦朧,用象征、比附的手法,讓讀者沿著鋪設的軌跡,體察作品的內涵。這就大大加強了人物心理的刻畫與分析,因此,他的小說被稱為“心理現實主義”。他的小說大多描寫在歐洲的美國人、歐洲與美國的遇合,以及美國、美國人與歐洲、歐洲人的關係,因此又被稱為“國際小說”。其著名的作品有:《黛茜·密勒》(1878)、《一位女士的畫像》(1881)、《鴿翼》(1902)、《使節》(1903)、《金碗》(1904)。其中,《黛茜·密勒》是其成名作,《一位女士的畫像》則是其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畫像》主要描寫女主人公伊莎貝爾在歐洲戀愛、婚姻的經曆。小說的情節由一係列拜倒在伊莎貝爾石榴裙下的高雅先生們的行動構成。在敘事方法上小說大膽創新,讓全知全能的敘事者退出小說,運用不同人稱交錯敘事,並且往往從某一人物的意識出發進行敘述。小說尤為出色的是,極為細膩地刻畫了女性的心理,描寫了她們的自尊心、自我意識、潛意識以及各種社會道德觀念在心理上的表現。因此,評論家稱這部小說是美國現代小說的一個起點,開創了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詹姆斯的心理分析與敘事技巧的創新,對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尤其是意識流小說影響深遠,評論家認為,他的創新促成了普魯斯特的巨著《追憶逝水年華》,為喬伊斯、伍爾夫、福克納的內心獨白描寫開辟了道路,因此他被“新批評派”尊為文學大師。
馬克·吐溫是美國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也是一位卓越的幽默諷刺作家。他創造性地運用了亦莊亦諧的文學語言和幽默諷刺的手法,使美國的現實主義文學達到高峰。
馬克·吐溫之後出現的現實主義作家,著名的有傑克·倫敦(1876—1916)和厄普頓·辛克萊(1878—1968)等。
傑克·倫敦曾任社會黨領導人,是19世紀美國作家中唯一一位被提名參加總統競選的人,美國傳記小說家歐文·斯通稱之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其主要文學成就是一些優秀的短篇小說及《鐵蹄》(1908)、《馬丁·伊登》(1909)等長篇小說。《馬丁·伊登》寫一位出身貧寒的作家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悲慘命運。主人公經過奮鬥,得到了他渴望的名譽、地位、愛情,但他發現,這一切都是空虛的。他所看到的上流社會的人物全是一些勢利小人和市儈,就連他所愛的女人也不例外。馬丁·伊登在極度失望中自殺了。作者通過馬丁·伊登個人奮鬥的悲劇,揭露了美國社會的種種罪惡。《荒野的呼喚》(一譯《野性的呼喚》,1903)和《白牙》(一譯《雪虎》,1909)是其動物小說的名篇。前者描敘一隻名叫布克的狗,體力出眾,野性未馴,聽荒野狼群嗥叫,本能地回憶起自己的遠祖,最後野性複蘇而逃回森林變成了狼,作品被譽為“美國文學的經典之作”;後者寫輾轉於冰雪中的一隻狼,在體貼周到的主人的馴化下克服了野性,最後咬死了主人的仇敵,義救恩主的故事。這兩部小說從人與獸的多重關係中獨特地反映了“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現實生活的殘酷,受到讀者熱烈的歡迎。
思考題
1.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
2.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征。
3.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征。
4.屠格涅夫創作的特征。
5.契訶夫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貢獻。
[1] 魯品越:《西方科學曆程及其理論透視》,308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68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 [英]戴維·塞西爾:《夏洛蒂·勃朗特》 ,見《勃朗特姐妹研究》,303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4] [英]史文朋:《艾米莉·勃朗特》,見《勃朗特姐妹研究》,20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