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1835-1910),是美國偉大的作家和演說家,也是著名的幽默諷刺大師。其創作代表了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
一、生平與創作
馬克·吐溫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他出生在密蘇裏州佛羅裏達鄉村的一個律師家庭。4歲時即隨全家來到離密西西比河不遠的漢尼拔,《湯姆·索亞曆險記》和《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的背景就設置在這裏。無論是“沐浴在夏日清晨陽光下安寧的小鎮”,還是它周圍奇異的岩洞、神秘的小島、清麗的河水以及他每年都要呆上“兩三個月”的伯父家的寬闊農莊,都深深鐫刻在馬克·吐溫的記憶之中。馬克·吐溫不滿12歲時,父親去世,這使他過早地開始了艱辛的謀生之旅。先是在漢尼拔的一家印刷所當學徒,16歲時在他哥哥創辦的《漢尼拔雜誌》當排字工,18歲到紐約、費城、聖路易和辛辛那提等地當過印刷工,21歲時在密西西比河上當了領港員,南北戰爭中曾有過短暫的一段從軍參戰的經曆,隨後又去西部加入到內華達州淘金者的行列,後來離開礦區又到弗吉尼亞的一家報館當上了記者……這些獨特的生活經曆成為鍛造他獨立自強性格的熔爐,成為他最為寶貴的人生財富。他的不安現狀、勇於探索的熱情與其作品中寬廣的視野、詩的質地所散發出來的西部所特有的大森林、大草原、大河流的氣息密不可分,那裏的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經過作家的藝術加工,成就了他粗獷奔放、幽默詼諧的藝術氣質。他的種種人生“曆險”促成了他文學創作上一部接一部的“曆險記”。
19世紀60年代前後是馬克·吐溫創作的初期,主要成就是幽默故事、通訊報道和短篇小說創作。早在印刷所當學徒時馬克·吐溫就開始練筆,17歲時的作品《拓殖者大吃一驚的花花公子》(1852)的幽默特色引起關注。當時美國文壇盛行幽默文學,與一些作家“為幽默而幽默”不同的是,馬克·吐溫是通過幽默的形式表現嚴肅而深刻的思想內涵,以使讀者能夠從中受到教育。這是馬克·吐溫逐漸由輕鬆的幽默轉向深刻的諷刺,最終成為幽默諷刺大師的一個堅實基礎。《傻子國外旅行記》(1869)記錄了馬克·吐溫在1867年以新聞記者身份隨一批遊客乘船前往歐洲旅行的見聞。它以遊記、書信等形式,一方麵嘲笑歐洲的封建殘餘與宗教愚昧,另一方麵也對美國遊客的庸俗無知給予譏諷。《競選州長》(1870)是作家早期最優秀的作品。小說以幽默、誇張的手法和第一人稱口吻敘述“我”代表獨立黨候選人參加紐約州長競選時的一段荒唐經曆。 “我”由原本誠實、正派的人變成了聲名狼藉的“偽證犯”、“小偷”、“舞弊分子”、“盜屍犯”、“訛詐犯”,不得不退出競選。小說通過這一選舉的“鬧劇”,嘲諷了美國資本主義製度下“民主選舉”的虛偽本質,批判了資產階級政客惡意操縱輿論工具的卑鄙行徑。《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以書信體小說的形式,敘述了華工艾頌喜遠涉重洋到美國尋找“天堂”,卻受盡淩辱、美夢破滅的故事,揭露美國資本主義的黑暗。
19世紀70至90年代是其創作的中期。主要成就在長篇小說方麵,他的重要作品都誕生在這一時期。這主要得益於他有著美滿的婚姻。自從1868年認識了美麗的奧莉薇亞,馬克·吐溫就認定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愛人,經過窮追不舍的求婚之戰,終於俘獲了少女的芳心。他們於1870年結為連理,婚姻一直維係到1904年奧莉薇亞病逝。這段時期奧莉薇亞成為他最得力的助手和讀者。
與早期創作相比,馬克·吐溫在這個時期詼諧滑稽的因素明顯減少,增強了對現實嚴肅冷峻的思考,輕鬆幽默轉為辛辣的諷刺。其創作思想亦更加深化,技巧趨於成熟。《湯姆·索亞曆險記》(1876)和《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1884)的相繼問世,標誌著馬克·吐溫現實主義創作的頂峰。前者以湯姆及其夥伴哈克等一群孩子的生活、遊戲和冒險活動為主要內容,諷刺揭露美國現代文明社會和成人世界的虛偽庸俗。小說對兒童心理的描寫十分細致生動,並把生氣勃勃的兒童世界與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以及庸俗虛偽的成人社會相對照,收到強烈的諷刺效果。後者是前者的姊妹篇,堪稱馬克·吐溫的代表作。
80年代,馬克·吐溫創作了一係列以封建製度和宗教為諷刺對象的作品。《王子與貧兒》(1881)假托發生在16世紀英國的一位王子因與一個貧兒長相酷似而互換身份,王子代替貧兒經受種種苦難,而貧兒則顯露出治理國家的才華的故事,揭露英國封建專製製度對人民的壓迫欺淩,並以此諷喻當時美國統治者鎮壓、迫害工人的社會現實。《在亞瑟王朝裏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1889)則以荒誕的形式寫一個19世紀美國鐵匠漢克·摩根受傷昏迷後來到6世紀的英國亞瑟王朝的故事。他震驚於滿目的肮髒、疾病、冷漠以及對人權利的粗暴踐踏,尤其是專製的橫行和人們對專製的順從。他想以工業革命和普及教育來改變這一切,結果歸於失敗。作品在批判封建君主製度的同時也宣揚了理想的民主製度。《傻瓜威爾遜》(1893)是以一個具有黑人血統的女奴羅克森娜把自己繈褓中的嬰兒與白人主人的兒子對換的故事,抨擊“白人優越論”的荒謬,表明了反對種族歧視的思想。《百萬英鎊》(1893)則通過一個流浪漢得到一張百萬英鎊鈔票後的喜劇性經曆,揭示金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魔力以及對人心靈的毒化作用。
19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世紀初,是馬克·吐溫創作的晚期。1893年美國經濟危機爆發時,馬克·吐溫經營的印刷廠破產,為了還債,他離開美國到世界各地巡回演講,先後到過非洲、歐洲、亞洲、澳洲等各地,目睹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的慘重災難,對帝國主義的本質有了深刻認識,逐漸成為一個反帝國主義者。1898年他還清了所有債務。1900年返回美國後,他撰寫了大量的政論、劄記和隨筆,並經常發表演說,表明他的反帝、反戰的立場。他對被壓迫民族和人民有深切同情,對中國人民的反侵略鬥爭也給予支持。他說:“我的同情是在中國人民一邊,歐洲掌權的盜賊長期以來野蠻地欺淩中國,我希望中國人把所有的外國人都趕出去。”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1899)是馬克·吐溫晚期最優秀的小說。作品敘述一個外鄉人帶著一袋“金幣”來到模範小鎮赫德萊堡“報恩”,終使鎮上19個最為“誠實”、“廉潔”的頭麵人物爭先恐後,醜態百出,敗壞了這個城鎮享有三代的“誠實”、“清高”的名聲。它尖銳諷刺了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拜金主義的罪惡。
1906年以後,馬克·吐溫主要撰寫和口授自傳。散文《什麽叫做人?》(1906)和應他要求在死後發表的中篇小說《神秘的陌生人》(1916),都有對人類文明及其前途的悲觀情緒的流露。加之十餘年間他的兩個女兒和妻子相繼去世,更加重了他的憂鬱。70歲後,他為自己定做了14套白色衣服和100條白色領帶,所到之處銀裝素裹,直至逝世。
在美國,馬克·吐溫有著不同的畫像,有人說他是供人消遣的滑稽家,有人說他是憤世嫉俗的諷刺家,也有人說他是見風使舵的庸人,所謂“馬克·吐溫”問題,百年以來從未停止過爭議。無論如何,馬克·吐溫的創作標誌著美國文學走向成熟和繁榮,他對美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貢獻功不可沒。
二、《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
海明威曾這樣說過:“一切當代美國文學都起源於馬克·吐溫一本叫《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的書。”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為什麽能夠享有如此之高的讚譽?關鍵在於這部小說道出了地道的“美國味”,而這又是通過鮮活的人物、深刻的思想以及獨到的藝術風格來實現的。
《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以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為背景,通過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追求自由的故事,表達了反蓄奴製的思想和對民主、自由的真誠向往。
小說的主要成就在於塑造了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白人孩子哈克貝利·費恩被道格拉斯寡婦收養。道格拉斯寡婦和她的妹妹華森小姐教育哈克信奉上帝,教他學習識字和如何做人。而哈克卻難以忍受這種“文明人”的生活,也不堪忍受父親的打罵,而選擇逃離。在一個小島上他遇到華森小姐的黑奴吉姆。吉姆聽說主人要將他賣掉的消息後出逃,打算去自由平等的“自由州”。兩個出逃者就這樣走到了一起,他們乘著木筏沿密西西比河晝伏夜行,開始了尋找“自由州”的旅行……哈克是一個勇敢正直、善良純樸、向往自由的美國少年形象。一開始哈克是一個無視文明世界傳統道德規範的“野孩子”。他從小就沒有受過什麽“文明人”的教育,母親早逝,父親是個懶惰的酒鬼,經常在醉酒後毒打哈克;同時哈克也較少受到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熏染和世俗的侵襲,沒有那些“文明人”的世故、虛偽和對金錢的貪欲。他本著孩子自由率真的天性盡情地和夥伴們在一起遊戲、冒險,過著自由自在、流浪漂泊的生活。當道格拉斯寡婦和她的妹妹華森小姐費盡心機想用《聖經》來馴化他,用“文明人”的禮儀道德來規範他時,他的自然的人性和自由的性格便和“傳統”、“文明”產生了激烈衝突。他不願受到“文明人”的道德約束,不願規規矩矩地學習,甚至對《聖經》和基督教也表現出大不敬。他後來奔向密西西比河,投入了大自然的懷抱。哈克的出逃不僅是對父親、對收養人的反叛,更是對資本主義文明、傳統文化以及陳腐乏味的資本主義現代教育的反叛,他對自由的渴望與追求,是純樸自然、自由不羈的“自然人”的健康人格的體現。不僅如此,與黑奴結伴而行的真誠友誼,更體現了哈克正直善良的本性。
小說中的吉姆是一個具有叛逆精神、個性鮮明的黑奴形象。他與《湯姆叔叔的小屋》中逆來順受的黑奴湯姆截然不同,盡管他是一個奴隸,但並非逆來順受,而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反抗的精神和善良的品德。他否認蓄奴製是天經地義的,當得知主人要賣他時,毅然反抗逃亡。他向往“自由州”,想憑自己的力氣幹活攢錢,贖出老婆孩子,一家人過自由幸福的生活。在蓄奴製的社會環境中,他處處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在和哈克一起漂泊的途中,他對哈克關心備至,兩人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在哈克和湯姆一起救他逃走的路上,他為救治中彈負傷的湯姆,不惜再次被人抓獲,重又淪為奴隸。他對哈克的友誼是建立在平等相待、互相關心幫助基礎上的“兄弟”情誼,而不是奴隸對主人的忠心。但作家在刻畫吉姆身上種種美好品質時,也並沒有把這一人物理想化,而是還寫出了他身上愚昧、迷信的一麵。他性格中這些缺點,使吉姆的形象顯得更加真實可信,也從另一個側麵批判了剝奪黑奴受教育的權利造成他們愚昧的蓄奴製度。
小說的思想意義就是通過哈克與吉姆這兩個人物的曆險過程來凸顯的。作家通過吉姆逃跑、受追捕的經曆,寫出了黑奴像牲口一樣被人買賣、動輒受到主人懲罰囚禁、到處受到白人的歧視戲弄的悲慘境遇,批判美國蓄奴製的罪惡;通過哈克和吉姆在大河兩岸的漂泊,描寫了追逐金錢成風、豪富濫殺無辜、封建世家血仇紛爭、流氓惡棍招搖撞騙的社會現實,諷刺了當時社會的惡俗、愚昧和落後;還通過對哈克和吉姆相依為命的關係、通過對現實醜惡的批判鞭撻和對自然的讚美,體現出“返歸自然”的思想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這不僅是作家天性在創作中的自然流露,也是美國民族以及整個人類在同自然、社會鬥爭中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意誌的充分體現。這也正是這部小說受到不同時代、民族和年齡的讀者所喜愛的原因所在。
《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顯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敘述方式上,采用了獨特的兒童視角。小說故事的敘述人和主人公是一個沒有受過現代文明熏陶、沒有“教養”的“野孩子”。作品通過這一“自然人”的眼光來觀察現代文明社會和成人社會,用他天真無邪、淳樸、真誠的心靈來感受、評判他所看到的一切,於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做作、虛偽、荒誕、不合理,成人世界的狡詐、貪欲以及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惡俗和罪惡便昭然若揭,從而起到一種對現實文化進行批判諷刺和否定的作用。同時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把“我”的經曆、見聞、感覺、想象,向讀者娓娓道來,使人感同身受,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藝術感染力。
在人物塑造上,運用了豐富的表現手段。首先,通過環境描寫來刻畫人物,既突出描寫兩個主人公身上的美好品德,也不回避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思想性格缺陷。如對於吉姆,作品突出表現他忠厚善良、具有反抗精神的性格特點,又寫他由於從小受到奴役、沒有文化而形成的愚昧迷信的一麵。其次,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刻畫人物的心理矛盾及其變化過程,如哈克對吉姆的態度轉變經曆了一個內心激烈鬥爭的變化過程,既表現他善良純樸、樂於助人的一麵,也未回避他曾一度打算告發吉姆的思想矛盾。再次,作家還擅用對比、襯托的手法刻畫人物,湯姆脫離現實的夢想與哈克對社會的清醒認識形成對比,老吉姆的忠厚、誠懇、慈愛襯托小哈克的天真、淘氣和善良。此外,密西西比河上的綺麗風光與岸上惡俗汙濁的資本主義“文明世界”的對比,其涵容寬廣的胸懷與老少二人的真摯友誼和向往自由的追求的映襯,更使密西西比河作為一個特殊的形象而成為自由、幸福、美好的象征了。
在創作方法上,體現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作家在描寫大河兩岸冷酷的社會現實、惡劣的世風時,采用的是真實、具體而深刻的現實主義的諷刺性描繪;在描寫密西西比河上美麗的自然景色以及哈克、吉姆對自由的追求和友誼時,則采用了詩意的浪漫主義抒情筆調;在對哈克和吉姆的心理活動的刻畫上,采用的是細致入微的現實主義寫實手法;對“國王”、“公爵”兩個騙子的描寫,則運用了浪漫主義的漫畫式的誇張,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在語言上,形成了生動幽默、質樸清新的特色。小說自始至終以一個孩子的譏誚口吻來敘述,不僅用到一種純粹的南方土語,而且還大量滲透民間口語和方言俚語,使作品彌漫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成為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功采用美國本土方言、土語描寫美國生活的傑作。馬克·吐溫因此而被人稱作“第一位擺脫了歐洲散文傳統的完全‘美國式’的散文大師”(馬丁·戴伊)。當代美國作家庫特·馮尼格特也說:“如果不是馬克·吐溫的天才,我們這個民族就不會以具有豐富、有趣、常常是美麗的語言而聞名。”
思考題
1.馬克·吐溫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2.《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對生態文學建構的意義。
3.馬克·吐溫的幽默諷刺藝術。
4.拓展閱讀:《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湯姆·索亞曆險記》與成長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