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一、現實主義文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一些主要國家先後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在這些國家中,不僅固有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而且出現許多新的社會矛盾,如自由資本與壟斷資本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與殖民地的矛盾以及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等。為了爭奪、劃分政治勢力範圍和經濟市場,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衝突日益劇烈,終於導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場為時4年的戰爭,是人類曆史上的一次空前劫難,它使千百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城鄉化為灰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帝國主義國家混戰之際,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工人發動暴力革命,於1917年10月推翻沙皇專製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戰後資本主義世界不斷爆發經濟危機,各國壟斷資產階級集團對內鎮壓,對外侵略擴張。德、意、日法西斯勢力在壟斷資產階級的扶植下執政後,相互勾結,企圖瓜分世界,英、法、美等國結為軍事聯盟與之對抗,在1939年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德國對蘇聯不宣而戰,蘇聯參戰後,反法西斯戰爭規模進一步擴大。經過長期奮戰,世界進步力量在1945年戰勝了法西斯勢力,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歐、亞兩洲出現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拉美等地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也日益高漲。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對峙與冷戰,時緊時緩持續幾十年,直到90年代初蘇聯解體,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失去一極,才基本結束。在20世紀的最後幾十年,亞洲一些第三世界國家迅速崛起,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世界政局動**和歐美各國社會經濟結構的劇變,帶來了思想意識方麵的變化。在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的同時,各種非理性哲學思潮,如叔本華的“唯意誌論”、尼采的“超人哲學”、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哲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以及存在主義哲學,在西方社會也廣為流行。這些思想在對現代主義文學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20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

二、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

1. 強烈的時代性和政治性。20世紀的現實主義文學,繼承和發揚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關注現實、真實反映現實的傳統,高揚人道主義或社會主義的思想旗幟,深刻揭示錯綜複雜的階級矛盾,反映無產階級的反抗鬥爭,關注同情弱小,抨擊帝國主義戰爭,呼籲世界和平,因此具有更為強烈的時代性和政治性特征。反壓迫、反強權、反殖民、反中心成為其主導價值觀。通過社會政治生活、戰爭事件、家族變遷、個體漂泊等題材,透視和思考個體的生存與價值成為作家獨特的視角。由於受非理性哲學影響,以及人類進入20世紀之後,災難頻仍、理想信仰缺失、現代人的悲劇性存在感受加深等原因,這一時期的現實主義文學也帶有濃厚的悲觀主義色彩。

2.內向性。文學創作的題材更加廣闊,作家審視的焦點從社會問題轉移到人的更為複雜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表現內容由對社會現實的再現,逐漸轉向對社會給人心理造成的壓抑、痛苦的主觀感受以及生活流、意識流的表現;更加深刻地揭示人的潛意識欲望、人性的黑暗齷齪,以及外部世界巨變對人的心理的影響。這一係列的變化構成了20世紀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內向性或內傾性特征。

3.淡化情節和典型刻畫,人物形象多樣化。受現代與後現代主義文學觀念以及現代讀者審美意識變遷的影響,20世紀現實主義文學故事情節逐漸淡化,故事敘述呈現出散文化、碎片化的趨勢。與此同時,典型環境、典型性格的刻畫也逐漸讓位於複雜多樣、具有現代意識的時空設置和多元化的人物塑造,傳統的理想化英雄逐漸被性格複雜多樣的“缺陷英雄”、“非英雄”、“灰色人物”所取代。

4.創作技巧手法多樣化。在沿用現實主義的一些基本方法進行創作的同時,作家們兼收並蓄,吸收借鑒一些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技巧和方法,如內心獨白、時空交錯、潛意識、夢幻、象征、荒誕、多角度敘事等,甚至從電影、電視、新聞報道等體裁借鑒一些表現手法和經驗,豐富自己的創作。

由於受現代、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現實主義作家廣泛吸收借鑒其創作技巧以及其他文藝門類的表現手法進行創作,從而使現實主義與現代、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界限,甚至文學與其他文藝門類的界限趨於朦朧模糊,以至於產生了評論界對某些“跨界”作家——如海明威是現實主義還是現代主義作家——的屬性之爭。

三、現實主義文學發展概況

(一) 俄蘇文學

20世紀俄蘇文學的主流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列寧在1905年發表的《黨的文學和黨的出版物》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做出了理論上的本質規定,後經高爾基、盧那察爾斯基、法捷耶夫等人進一步解釋和闡發,形成了完整的體係。“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這一概念是蘇聯文藝界在1932年至1933年圍繞創作方法進行的大討論中,由作家、文藝理論家提出,並經斯大林同意,最後確定下來的。1934年全蘇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通過的蘇聯作家協會章程,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做出如下界定:“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蘇聯文學與蘇聯文學批評的基本方法,要求藝術家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地、曆史具體地去描寫現實;同時,藝術描寫的真實性和曆史具體性必須與用社會主義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結合起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保證藝術創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發揮創造的主動性,去選擇各種各樣的形式、風格和題材。”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幾點:(1)堅持列寧提出的文學的黨性原則,自覺站在無產階級立場,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服務。(2)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曆史、具體地反映現實,揭示生活的內在規律和曆史動向。(3)肯定社會主義現實,塑造正麵無產階級英雄形象。(4)采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不僅真實地描寫生活真實,同時抒發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作品具有昂揚的革命**和浪漫主義精神。

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圍繞“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問題展開了一場論爭。在1954年召開的全蘇第二次作家代表大會上,西蒙諾夫提議把“藝術描寫的真實性和曆史具體性必須與用社會主義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結合起來”從定義中刪去,認為這句話在實踐中容易造成作家“改善”現實、“粉飾”現實的傾向。此後,圍繞這一問題的爭論日趨激烈。一些作家主張繼續堅持這一原則創作;另一些作家則批評它已經成為一個公式、教條、僵死化的原則,要求對它重新進行審議;有一些作家認為這一概念的範疇過於狹小,難以包括蘇聯作家創作的豐富內涵和實質,主張在它之外,再增加一個“社會主義文學”的概念。1959年召開全蘇第三次作家代表大會時,蘇共中央在致大會的祝詞中特別強調“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是不可動搖的和富有成效的”。在這次大會上公布的修改後的作家協會章程寫道:“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過去和現在都是蘇聯文學的久經考驗的創作方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要求作家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地、曆史地、具體地描寫現實。”

曆經長期的討論,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藝理論家德·馬爾科夫提出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一個“真實地描寫生活的曆史的開放的體係”的理論。他一方麵對以前蘇聯文藝理論界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庸俗化、教條化的傾向進行批評,同時又對後來形成的另一種極端做法,即企圖“取消社會主義藝術的思想基礎”的錯誤予以否定。他認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不能隻拘泥於以生活本身的形式表現生活,而應以“廣泛的真實性”作準則,廣泛采用包括浪漫主義的形式、假設幻想的形式,甚至怪誕的形式表現生活。它不僅可從傳統文學中汲取養料,也可以從所有的現代文藝流派中借鑒有用的東西。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一個“開放的美學體係”,但這種開放也並不是無邊的,其界限就是“廣泛的真實性的標準”。馬爾科夫的“開放體係”理論已被文藝界廣泛接受。

俄蘇文學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1)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十月革命前俄國無產階級文學代表作家、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定人是高爾基,他的代表作《母親》奠定了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

十月革命前後,隨著社會的劇烈變革,俄國文壇各種文學思潮流派、形形色色的文學社團迭出。蘇聯成立後,文藝思潮也十分活躍,文學界出現了眾多的文學團體和流派。這些流派中,“無產階級文化派”、“拉普”、“左翼藝術陣線”、“鍛冶場”派觀點比較激進,對傳統文化遺產持批判否定態度,主張建設新文化;“謝拉皮翁兄弟會”、“山隘”派、“構成”派、“詩歌語言研究會”則推崇形式技巧、倡導純藝術。其中影響較大的是“無產階級文化派”和“拉普”。

“無產階級文化派”是在十月革命前夕的“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革命初期曾起過啟蒙和團結作家的作用。但在十月革命後,他們打著“創造新的無產階級文化”的旗號,拒絕接受文化遺產,否定文化發展的繼承性,並宣稱取消黨和政府的監督和領導。列寧批評了他們的錯誤觀點,指出“無產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1]俄共中央在《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信中也批判了他們的錯誤立場,又通過了《關於黨在文化方麵的政策》的決議,明確了黨在當時的文化方針和具體政策。

“拉普”是20年代規模最大的文學團體,人數達萬人以上。“拉普”的全稱是“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協會”。它的活動長達10年之久,其發展經過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1923年至1925年,第二個時期從1926年至1932年。它主要通過《在崗位上》和《在文學的崗位上》兩雜誌宣傳自己的理論和主張,因此又被稱為“崗位派”。“拉普”在蘇聯階級鬥爭異常激烈的複雜條件下,堅持無產階級文學的方向,團結一批文學力量,並對“文藝與政治”、“文藝與現實”的關係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對蘇聯文藝的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但它在思想作風上妄自尊大、簡單粗暴,對“同路人”和其他派別的作家進行無情的報複打擊,給文藝事業造成了很大危害。因此,蘇共中央於1932年通過《關於改組文學團體》的決議,決定取消“拉普”。

這一時期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和詩歌方麵。

小說創作主要以國內革命戰爭為題材,描寫當時尖銳複雜的國內階級矛盾和鬥爭,塑造無產階級革命英雄形象,出現了三部描寫國內革命戰爭的裏程碑式的巨著:富爾曼諾夫(1891—1926)的《恰巴耶夫》(1923)、綏拉菲莫維奇(1863—1949)的《鐵流》(1924)和法捷耶夫(1901—1956)的《毀滅》(1927)。《恰巴耶夫》主要寫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恰巴耶夫師同高爾察克匪幫在東線戰場上的殊死搏鬥,塑造了恰巴耶夫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民英雄形象;同時,對政委克雷奇科夫形象的成功刻畫,體現了黨對軍隊的正確領導。這部小說是描寫俄國國內革命戰爭的第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作品。綏拉菲莫維奇的《鐵流》敘述一支由貧農哥薩克組成的隊伍,突破白匪軍的重重包圍,最終找到紅軍主力的故事。這群烏合之眾在共產黨員率領下,經過戰火的洗禮和鍛煉,終於成為一支鋼鐵之師。《毀滅》敘述1919年夏秋之交,西伯利亞濱海的蘇昌地區的一支150人的遊擊隊,在隊長萊奮升的率領下,浴血奮戰,衝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封鎖而突圍的故事。小說表現了在國內革命戰爭的戰火考驗中,浪裏淘沙,進行著人才的遴選、人的改造培養的主題。

阿·托爾斯泰(1883—1945)在這一時期也創作出版了以國內戰爭為題材的作品《苦難曆程》的前兩部《兩姊妹》(1922)和《一九一八年》(1927—1928)。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作品在這一時期也已經出現,如哥拉特珂夫的長篇小說《水泥》(1925)等。

詩歌創作的主要詩人是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別德內依(1883—1945)、葉賽寧(1895—1925)和勃洛克(1880—1921)等人。馬雅可夫斯基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詩歌的奠基人。在十月革命以前他是一個未來派詩人,曾與布爾柳克等人出版了俄國未來派第一本詩集《給社會趣味一記耳光》,長詩《穿褲子的雲》(1915)是他十月革命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十月革命勝利後馬雅可夫斯基思想發生變化,逐漸克服未來派影響,寫出《向左進行曲》(1918)等許多謳歌革命的詩篇。國內戰爭爆發後,馬雅可夫斯基參加“羅斯塔電訊社”(今“塔斯社”),組織出版《羅斯塔之窗》,以詩配畫的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各項戰鬥任務。《羅斯塔之窗》出版的1600幅畫中,馬雅可夫斯基畫出大約500幅作品,百分之九十的詩出自他的手筆。他的諷刺短詩《開會迷》(1922),辛辣地諷刺了那些整天泡在會議裏的官僚主義者,受到列寧的稱讚。1924年列寧逝世後,馬雅可夫斯基寫了謳歌懷念偉人的長詩《列寧》,詩作塑造了革命導師列寧的光輝形象,讚頌了列寧對革命事業做出的偉大貢獻,標誌著詩人創作的成熟。1927年,為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周年,他發表了長詩《好!》,描述了蘇維埃共和國由誕生、發展到繁榮的發展過程,被稱為反映蘇聯革命的史詩作品。《列寧》和《好!》奠定了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詩歌的基礎。《放開喉嚨歌唱》是馬雅可夫斯基未完成的一首長詩,被稱為詩人文學創作的綱領和20年創作的藝術總結。

(2)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1934年第一次全蘇作家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蘇聯作家協會,高爾基當選為作協主席,並在作協章程中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確立為蘇聯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的基本方法。

在30年代,隨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反映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農莊化以及一代社會主義新人成長的作品成為這一時期文學創作的主旋律。

最早成功表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優秀作品是列昂諾夫(1899—1994)的《索契河》(1930)。小說通過蘇聯北部索契河畔一座造紙廠的建設經過,塑造了共產黨人烏瓦傑夫的光輝形象,表現了建設者們的社會主義勞動熱情和艱苦創業精神。其他以工業化建設為題材的作品還有卡達耶夫的《時間呀,前進》(1932)、克雷莫夫(1908—1941)的《油船德賓特號》(1938)以及馬雷什金(1890—1938)的《來自窮鄉僻壤的人們》(1938)等。以農業集體農莊化為題材的作品主要有潘菲羅夫(1896—1906)的《磨刀石農莊》(1928—1937)以及肖洛霍夫(1905—1984)的《被開墾的處女地》(第1部,1932)等。《被開墾的處女地》第二部的一些章節從1955年開始在報刊發表,1960年完成全書,並獲得該年度列寧獎金。

反映新人成長的重要作品是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2—1935)。小說根據作者的親身經曆寫成,作品以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無產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戰勝敵人和種種困難,保衛新生的革命政權、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為題材,通過保爾·柯察金從一個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長為一個堅強的無產階級英雄的經過,表現了青年一代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在艱苦的鬥爭環境中,茁壯成長、百煉成鋼的主題。

30年代文壇還出現了一些描寫曆史題材的小說和史詩性的作品。比較著名的有:阿·托爾斯泰(1883—1945)的史詩性巨著《苦難曆程》的第三部《陰暗的早晨》(1940—1941)和長篇曆史小說《彼得大帝》(第1卷,1929—1930;第2卷,1933—1934;第3卷,1944—1945,未寫完)以及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1928—1940)等。

衛國戰爭爆發後,一千多位蘇聯作家奔赴前線,270多名作家血灑疆場,為國捐軀。戰時和戰後一段時間,描寫蘇聯人民衛國戰爭的作品不斷湧現。其中西蒙諾夫(1915—1979)的《日日夜夜》(1943—1944)是最早反映蘇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一部中篇小說。最能代表這類小說成就的作品是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軍》(1945),它是描寫衛國戰爭最優秀的小說作品之一。小說根據蘇聯衛國戰爭中發生的真人真事寫成,主要敘述德寇侵占克拉斯諾頓城之後,一批青年團員秘密組建青年近衛軍,從事抵抗侵略者的英勇鬥爭。由於叛徒告密而多數被捕,麵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們英勇不屈,直至最後壯烈犧牲。作品成功塑造了奧列格、鄔麗雅、邱列寧、萬尼亞、劉波芙5位總部委員的英雄群像,謳歌了新一代青年的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精神。

在戰後初期反映衛國戰爭題材的作品中,出現了“局部性”和“全景性”描寫兩種不同傾向。維·普·涅克拉索夫(1911—1989)的小說《在斯大林格勒戰壕裏》(1946)為前者代表,愛倫堡(1891—1967)的《暴風雨》(1947)為後者代表。後來,描寫“局部性”的作品發展成為“戰壕真實”文學,描寫“全景性”的作品發展成“全景性小說”。

這一時期由於領導蘇聯人民取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斯大林的威望極大提高,領袖個人崇拜在蘇聯國內逐漸形成。文藝界由於文藝批評極“左”路線的影響,對文學創作過分幹預。1946年至1948年間,時任聯共(布)中央書記的日丹諾夫所作的《關於〈星〉和〈列寧格勒〉兩雜誌》、《關於劇場上演節目及其改進辦法》、《關於影片〈燦爛的生活〉》以及《關於穆拉傑裏的歌劇〈偉大的友誼〉》4個聯共(布)中央決議的報告,對列寧提出的黨性原則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做了片麵狹隘的闡釋和理解,尤其是對著名幽默諷刺作家左琴科和女詩人阿赫瑪托娃的粗暴批判,使作家們創作的積極性受到極大打擊,創作中“無衝突論”流行一時,公式化、概念化、粉飾太平的作品一度充斥文壇。

(3)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1953年斯大林逝世,標誌著蘇聯一個時代的結束,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要求政治民主、思想解放、尊重人的權利成為時代潮流;文學創作方麵也打破了思想禁錮,批判“無衝突論”,倡導文藝幹預社會生活,描寫真實,大膽揭示社會矛盾。最早打破禁區的作家是奧維奇金(1904—1968),他的農村特寫《區裏的日常生活》(1952)打響了“暴露文學”的第一槍,被稱為是蘇聯當代文學的“第一隻春燕”。接著,特羅耶波利斯基(1905—1995)的《農藝師手記》(1953)、杜金采夫(1918—1998)的小說《不是單靠麵包》(1957)等一大批“描寫真實”的作品湧現。愛倫堡的中篇小說《解凍》(第一部,1954;第二部,1956)的發表,宣告一個文學時代的結束和“解凍文學”新時期的開始。《解凍》敘述的是1953年冬至1954年春這一曆史轉折時期發生在某一工廠的變化。小說的主人公、伏爾加河沿岸一家工廠的廠長茹拉夫廖夫是一個典型的“官僚主義者”,他隻顧追求生產指標,不顧工人死活,結果造成工人死亡而被撤職。小說所表現的是關注人的生存與命運的“人道”主題。小說發表後在文壇產生強烈反響,許多類似作品相繼出現,形成席卷蘇聯新時期文壇的10年“解凍”文學大潮。其中,產生重大影響的作品有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的《日瓦戈醫生》(1957)和索爾仁尼琴(1918—2008)的《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1962)等。

1956年,肖洛霍夫的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1957)發表。小說打破以前戰爭題材創作的傳統,高揚人道主義的思想旗幟,在抨擊法西斯戰爭罪惡的同時,更多關注普通人在戰爭中的遭遇和命運,使蘇聯戰爭文學創作由此改觀。受其影響,一批從衛國戰爭前線浴血歸來的“前線一代”作家,開始了新的戰爭小說創作。與前一時期描寫戰爭題材的小說重在謳歌為國犧牲、捐軀的行為,宣揚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精神不同,他們的創作突出展示戰爭的殘酷、毀滅性的一麵,表現“嚴峻的和英雄主義的士兵的真實”、“戰壕真實”,由此而被稱做“戰壕真實派”。其中代表作家是邦達列夫(1924— ),他的《最後的炮轟》(1959)是最能體現“戰壕真實”傾向的戰爭小說。1969年他創作的《熱的血》,描寫的是衛國戰爭時期,斯大林格勒西南草原蘇軍抵抗德寇坦克部隊進攻的一次壯烈戰鬥,把戰場士兵的英勇奮戰與犧牲和司令部的運籌決策統一起來,被認為是“戰壕真實”與“司令部真實”相結合的代表作品。

瓦西裏耶夫(1924—2013)與其他“前線一代”作家的創作有所不同,他的戰爭小說在表現戰爭殘酷、“戰壕真實”的同時,還刻意表現人性的魅力,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代表作是《這裏的黎明靜悄悄》(1969)。

70至80年代,“全景展現”、史詩性描繪衛國戰爭的“全景性小說”,取代“戰壕真實”文學,成為蘇聯戰爭小說的新潮。代表作品是恰科夫斯基(1913— )的《圍困》(1968—1975),小說以衛國戰爭時期德寇圍困列寧格勒、蘇聯軍民奮勇抵抗為背景,重點展現交戰雙方最高統帥部的活動、重大戰役以及蘇聯的一些重大外交活動。小說堪稱蘇聯衛國戰爭的宏大史詩,1978年獲得蘇聯國家獎金。

除了戰爭題材小說的創作以外,還有不少作家從社會主義建設和日常生活取材,進行小說創作。道德審視、哲理探討成為這些小說的突出特征。艾特瑪托夫(1928— )是道德題材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說《白輪船》(1970)開辟出道德探索題材小說創作的新疆域。作品通過一個男孩與他外祖父的悲劇故事,探討“善”與“惡”、人與自然的關係等問題。此後重要的道德題材作品,還有特裏豐諾夫(1925—1981)的《濱河街公寓》(1976)、科帕托夫(1927—1979)的《伊戈爾·薩沃維奇》(1977)、田德裏亞科夫(1923—1984)的《畢業典禮後的夜晚》(1974)、邦達列夫(1924— )的《岸》(1975)和《選擇》(1980)、柯切托夫(1912—1973)的《你到底要什麽?》(1969)、特羅耶波利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1973)、拉斯普京(1937— )的《活著,可要記住》(1974)等。《濱河街公寓》通過主人公格列勃夫投機鑽營,不擇手段,進入上流階層,成為學術界要人的經曆,探討“靈魂在如何變顏色”的道德主題。《活著,可要記住》主要描寫一個農村婦女在丈夫開小差逃跑回家之後,引起的複雜思想鬥爭和矛盾,探討人“活著是為什麽”的人生課題。小說1977年獲得了蘇聯國家獎金。

(4)80年代中期至20世紀末。1986年蘇聯作家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要求作家創作配合戈爾巴喬夫發起的“新思維”運動,蘇聯文壇發生巨大變化,“暴露文學”與“回歸文學”成為席卷文壇的兩大熱潮。許多著名作家如艾特瑪托夫、拉斯普京、邦達列夫等都把諷刺揭露社**暗麵和種種社會問題作為小說創作的重要內容,使暴露文學盛行一時。艾特瑪托夫的《斷頭台》(1986)以揭露吸毒販毒、黑社會生活為題材,類似的作品還有邦達列夫的《人生舞台》(1985)、拉斯普京的《火災》(1985)等。

這一時期,以前一些受到批判的作家如左琴柯、阿赫瑪托娃、布爾加科夫(1891—1940)被恢複名譽,他們以前遭禁的作品,即過去揭露社會問題、痛擊時弊之作得以出版;還有一些十月革命後三次移民浪潮中移居國外的俄僑作家在國外創作的揭露否定蘇聯社會現實的作品也被大量出版,從而形成一股“回歸文學”熱,如雷巴科夫的《阿爾巴特街的兒女們》、普拉東諾夫的《地槽》、布爾加科夫的《狗心》、格羅斯曼的《人生與命運》、劄米亞金的《我們》、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島》等。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蘇聯文學作為一段曆史宣告終結。新的俄國文學正處在一種複雜、多元化的發展變化之中。

(二) 英國文學

最早活躍於這一時期英國文壇的是蕭伯納、高爾斯華綏等一些在19世紀末期就已經享譽文壇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喬治·伯納·蕭(蕭伯納,1856—1950)是莎士比亞之後英國最重要的戲劇家和現代英國戲劇的奠基人,他以其卓越的批判現實主義劇作,把英國戲劇推向莎士比亞之後的又一次高峰,對英國戲劇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蕭伯納一生共寫出51部劇本、5部長篇小說和大量評論文章和書信。他的第一個劇本是《鰥夫的房產》(1892)。劇作敘述青年醫生屈蘭奇與房產主薩托裏阿斯的獨生女兒白朗琪訂婚後,得知嶽父的大量財富全是靠剝削壓榨貧民窟的窮人而來,他憤慨地譴責薩托裏阿斯的殘酷貪婪,準備解除與白朗琪的婚約。但是薩托裏阿斯卻證明屈蘭奇實際上也是靠貧民窟的房租生活,因為薩托裏阿斯的房產地是屈蘭奇家的產業。麵對這一現實,屈蘭奇改變了態度,他不僅與白朗琪結了婚,還與嶽父合夥作貧民窟的投機生意。作品主人公屈蘭奇貌似公允正直,但本質上和薩托裏阿斯一樣都是資本主義剝削的參與者。通過這一人物,作品揭露了資產階級發財致富的真相,徹底撕毀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假麵具,表現了“體麵的中產階級和貴族青年子弟,正如糞土上蒼蠅一般,靠剝削住在貧民窟的窮人而自肥”(蕭伯納語)的深刻主題。

《華倫夫人的職業》(1894)與《鰥夫的房產》一樣也是以揭露“體麵”的資產者不體麵的財富來源為主旨。作品中的華倫夫人是一個闊綽、受人尊敬的體麵的太太,女兒薇薇生活優裕,受著高等教育。後來薇薇得知母親竟是國外一家大妓院的老板,她們母女賴以為生的經濟基礎竟是對墮入火坑的妓女的無恥榨取。最後,她憤而脫離家庭,準備用自己的勞動掙工資過日子。劇作無情地撕去了資產階級的華麗外衣,暴露了“上流社會”的齷齪麵目,批判了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

《傷心之家》是蕭伯納模仿契訶夫的風格寫成的一部劇本,他在劇中發揮了關於知識分子的恐慌、空虛、軟弱的“契訶夫式”的主題。劇本把搖搖欲墜的大英帝國比做一艘行將沉沒的大船,通過描寫“傷心之家”的主人肖特非船長及來他家的一群有閑知識分子對社會傷心絕望的情緒,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上的破產,同時也反映了作者深知英國資本主義社會腐朽沒落,而又看不到國家前途的悲觀主義思想。

《巴巴拉少校》是蕭伯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的主人公巴巴拉是大軍火商安德魯·安德謝夫的女兒,她抱著“以宗教改造世界”的幻想,參加了慈善事業,在救世軍中任少校職位。她四處奔走,進行慈善救濟和宗教宣傳,試圖拯救人們的肉體和靈魂。她滿以為救世軍的事業是高尚的,從事慈善活動就可以使窮人擺脫貧困。但到後來她發現救世軍原來是她父親一類的資本家出錢興辦的,並看到慈善的措施毫無效果,收容所中的人們仍然饑寒交迫,她的幻想破滅了。巴巴拉喪失了原來的堅定信念,不知所措。她認識到救世軍脫離不了富人,靠一點麵包、糖漿也救不了窮人的靈魂,倒是父親兵工廠中這些豐衣足食、趨炎附勢的人才真正需要救世軍的感化。於是,她便同意父親的決定,繼承了軍火事業,在兵工廠繼續從事救世軍的工作,企圖從軍火工業內部改良資本主義王國。巴巴拉是一個帶有理想色彩的改良主義者形象,而安德謝夫是一個從事“殺人放火專業”的軍火商。他厚顏無恥、凶狠貪婪,靠著製造殺人武器大發橫財。他在殘酷的戰爭中,在剝削勞動人民的血腥勾當中,積聚了大量的不義之財。“戰爭、屠殺”是他的行動口號;“決不要臉”是他的座右銘;為了追求軍火生意的最高利潤,他恬不知恥地公開聲稱自己沒有道德標準。在他身上集中表現了壟斷資本家的本質特征。

一方麵,作品尖銳抨擊英國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實質,一針見血地指出,像安德謝夫這樣的大資本家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真正統治者,而國家不過是維護壟斷資產階級利益的工具。同時,作品還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裏宗教和慈善事業的虛偽性,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裏,資本家一方麵殘酷剝削工人,使工人饑寒交迫,另一方麵又成立救世軍之類的宗教慈善機構,對窮苦者和失業者施以小恩小惠,以此削弱窮人的鬥誌,使窮人安分守己、甘心忍受剝削而不加反抗。

另一方麵,作者也宣揚了“超人”哲學和改良主義。在揭露安德謝夫醜惡麵目的同時,把他寫成能控製一切、戰勝一切的性格堅強的“超人”式的人物。作品最後巴巴拉同父親妥協,打算從軍火工業內部對資本主義王國進行點滴改良。這種知識分子和百萬富翁合作,由百萬富翁出錢、知識分子進行管理的辦法,實際上完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反映了蕭伯納的費邊改良主義思想的局限。

縱觀蕭伯納的戲劇創作,他對資產階級虛偽、庸俗和腐敗惡習的揭露是異常尖銳的,但他不能為療治社會病毒指出正確道路。他劇中的正麵人物形象往往蒼白無力,總是不能掙脫庸俗的社會勢力,最後隻能和現實妥協。這是他思想上的缺點在藝術上的反映。在藝術上,蕭伯納的劇本向來以語言的生動、機智、幽默而聞名世界。他善於在劇中進行他特有的理性的“戲劇辯論”,使劇本富於政論性;他還善用似是而非、顛倒矛盾的反論,通過誇張和諷刺的手段來增強批判和暴露的效果,缺點是長篇議論過多,戲劇衝突不緊張,人物形象不夠豐滿,缺乏莎士比亞那樣的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

蕭伯納是受易卜生的影響而走上戲劇創作道路的,兩個人有許多共同點,例如:運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用戲劇提出現實生活中嚴肅的社會問題;常出現圍繞社會問題進行辯論的場麵;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和說教傾向。但蕭伯納又和易卜生有所不同。易卜生在提出問題時嚴肅冷峻,多寫悲劇,蕭伯納則往往采取鬧劇的形式;蕭伯納的揭露不像易卜生描寫紳士淑女時那樣平穩和不作結論,而是“使他們登場,撕掉了假麵具、闊衣裝,終於拉住耳朵,指給大家道:‘看哪,這是蛆蟲’,連磋商的功夫,掩飾的法子也不給人留一點”(魯迅語)。

約翰·高爾斯華綏(1867—1933)是20世紀英國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的小說創作的主要成就是《福爾賽世家》三部曲(《有產業的人》,1906;《騎虎》,1920;《出租》,1921),1932年作者因此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三部曲的第一部《有產業的人》是作者的代表作,小說以福爾賽家族為描寫中心,成功塑造了資產者索米斯的形象,對資產階級的冷酷無情、貪得無厭的占有欲和寄生的本質進行了諷刺批判。在其他兩部作品和作者以後發表的《現代喜劇》三部曲(1924—1928)中,作者批判的鋒芒大大削弱,並對資產者進行美化,表現出思想的局限性。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1866—1946)在科幻小說創作方麵做出了非凡成就,是科幻小說“社會派”的開創者。他的科幻小說創作把注意力集中於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方麵,從而開創了科幻小說創作的新階段。主要作品有《時間機器》(1895)、《莫洛博士島》(1896)、《隱身人》(1897)、《星際戰爭》(1898)、《在彗星出現的日子裏》(1906)等。代表作《時間機器》敘述旅行家發明了一種時間機器,可以乘坐它到遙遠的未來或者過去旅行。主人公乘它到公元80萬年的未來社會去旅行,發現那時社會上存在兩種人:一種是埃洛伊人,他們嬌弱無力,主要以食水果為生;另一種是莫洛克人,他們住在地洞中,專門在夜間爬出來吃埃洛伊人。這部小說運用四維空間概念,大膽設想乘時間機器旅行,並以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為依據,探討了人類的退化問題。同時,作家並沒有把自己的藝術視野局限於科學發展以及與人類關係這些方麵,還以小說諷喻現實社會,演繹未來階級社會和階級矛盾的發展,從而使他的小說具有了社會小說的性質。

毛姆(1874—1965)是20世紀英國重要的小說家、戲劇家。他把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相結合,一生創作4部長篇小說、百餘篇短篇小說和30多部劇本,其主要成就是小說創作。其代表作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和短篇小說《舞男和舞女》等作品,對人生的艱難、社會風習的頹廢**糜做了頗為生動深刻的揭示,同時也流露出濃重的悲觀迷惘情緒。他的創作情節生動曲折,語言明白曉暢,風格清新,為英國小說特別是短篇小說創作開拓了新的道路。

與毛姆同一時期的作家還有愛德華·摩根·福斯特(1879—1970)。福斯特小說創作的代表作是《霍華德莊園》(1910)和《印度之行》(1924)。前者通過發生在英國中產階級威爾科克斯與施萊格爾兩家人之間的故事,表明英國的中產階級不僅要把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結合,而且要與下層人民相結合才有前途和出路。後者圍繞發生在20年代一個英國駐印度法官的未婚妻阿德拉與印度穆斯林醫生阿齊斯之間的一場誤會風波,表現了印度人與英國殖民者之間尖銳的矛盾衝突與緊張的民族矛盾。福斯特在文藝理論方麵的主要成就是《小說麵麵觀》(1927)。

勞倫斯(1885—1930)是一個思想創作比較複雜的作家。他在其重要小說《兒子和情人》(1913)、《虹》(1915)、《戀愛中的女人》(1921)和代表作《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中,對資本主義工業衝擊下小農經濟、傳統觀念秩序的解體、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敗和勞動人民的苦難做了真實深刻的描寫,但由於某些作品對性的直接描寫,不僅受到當局的禁止,在文化界也頗受非議。代表作《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的主人公康妮是擁有許多產業的查泰萊爵士的妻子。她的丈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負傷,下肢癱瘓,失去**能力。他寧願康妮“同別的男子生個孩子”,繼承產業,卻不願意離婚。康妮忍受不了這種毫無生氣的生活,同雇工梅勒斯相愛私奔。小說中的查泰萊爵士是虛偽自私、腐朽無能的寄生階級的代表,女主人公康妮是個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資產階級女性,作者以同情讚許的態度描寫她對虛偽的資產階級家庭關係和腐朽道德觀念的反叛,以詩意的筆法描寫她和梅勒斯純真自然的愛情和**生活。這部作品明顯受到弗洛伊德學說的影響,但其主導傾向是現實主義的。小說無比真實的現實主義描寫和對人物心理的細微體察使它具有強烈感人的藝術魅力。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1888—1923)是一個最為接近契訶夫風格的作家。她的創作往往通過對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描寫,發掘人物心理情緒的變化,表現對小人物的同情,以及對不合理現象的憤慨。《幸福》(1920)寫一個主婦發現丈夫和她的女友私訂幽會而幸福感破滅,表現發生在人們身邊的婚姻悲劇;《園會》(1922)則是用對比手法描寫謝太太的窮鄰慘遭不幸,家人沉浸於悲痛之中,她卻在園中奏樂宴賓,展示了窮富對立兩種不同的生活情景。她的作品主要被收錄在《在德國公寓裏》(1911)、《至福集》(1921)、《園會集》(1922)、《鴿巢》(1923)、《幼稚》(1924)等短篇小說集裏。

威廉·戈爾丁(1911—1993)寫有小說、詩歌、劇本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其中以小說成就最大,《蠅王》(1955)是其最有名的作品。小說描寫一群流落孤島、遠離文明、失去約束的孩子,人性中的種種卑劣脫韁而出,成為殘殺同類的野蠻人。盡管作品對人性中善的一麵,以及善與惡的搏鬥有所描寫,但更多表現的是人在失去約束時的惡毒,由此反映出經曆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人對人性“惡”的恐懼。戈爾丁的其他重要作品還有小說《繼承人》(1955)、《品徹·馬丁》(1956)、《塔尖》(1964)、《金字塔》(1967),劇本《銅蝴蝶》(1958),廣播劇《碎心》(1962)等。

此外,這一時期英國重要的現實主義小說家還有康拉德(1857—1924)、奧爾丁頓(1898—1962)、克朗寧(1896—1981)等。

20世紀的英國無產階級文學創作也成就非凡。羅伯特·特萊塞爾(1870—1911)是英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先驅作家之一。他在長篇小說《穿破褲子的慈善家》(1904—1910)中,對工人階級貧困的生活現狀做了真實描述,並激勵他們起來改變現狀,徹底推翻剝削製度。這部作品被人們稱作“工人階級的一部經典作品”。

在“紅色的30年代”,英國出現了一批重要的無產階級作家,主要代表有肖恩·奧凱西、路易斯·瓊斯、傑克·林賽、路易斯·吉朋等。他們的創作和文藝理論為英國無產階級文學譜寫了新的篇章。肖恩·奧凱西是位愛爾蘭作家,他創作的重要劇作、描寫共產黨人反法西斯鬥爭的《星兒變紅了》和描寫工人罷工起義鬥爭的《給我紅玫瑰》獲得成功,使他成為英國20世紀蕭伯納之外最重要的戲劇作家。在小說創作方麵,他的主要作品是描寫一個窮苦孩子經過鬥爭磨煉成為愛爾蘭民族解放戰士的6卷自傳體長篇小說《我叩門》(1939)、《門廳裏的畫》(1942)、《窗下鼓聲》(1945)、《別了,愛爾蘭》(1949)、《玫瑰與王冠》(1952)、《落日與黃昏的星》(1954)。

路易斯·瓊斯(1897—1937)出身於礦工家庭。他的代表作是《庫瑪地》(1937)和《我們生活》(1939)。另一位作家傑克·林賽(1900— )在小說、詩歌、評論等方麵都有建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者寫出《被出賣的春天》(1953)、《高漲的潮水》(1954)、《抉擇的時刻》(1955)和《本地居民》4部小說,表達了自己對英國的前途和道路問題的看法,對英國社會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麵的情況做了真實刻畫。

路易斯·吉朋(1901—1935)是一位愛爾蘭作家。他以“革命作家”自命,寫出10多部長篇作品。主要作品是三部曲《蘇格蘭人的書》(《日暮之歌》,1932;《雲霧中的豪烏山》,1933;《灰色的花崗岩》,1934)。作品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蘇格蘭社會的變化,如資本主義對小農經濟的衝擊、貧富對立、階級矛盾以及共產黨人的革命活動都有廣泛細致的描寫。

此外,拉爾夫·福克斯(1900—1937)和考德威爾在文藝評論方麵也取得很大成就,為無產階級文學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三) 法國文學

在20世紀前期的法國文壇上,羅曼·羅蘭的創作占有顯著地位。他除了寫出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欣悅的靈魂》(1922—1933)以外,還寫有許多劇作和政論作品,而且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為世界和平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安德烈·紀德(1869—1951)是一個無論在生活還是創作上都比較複雜的作家和評論家。他一方麵宣揚絕對自由,享樂至上,狂熱推崇個人主義;另一方麵又以苦行僧式的禁欲主義態度約束自己,甘願為國家和集體而獻身。其早期創作受象征主義影響,後期大膽進行小說創作實驗,帶有濃重的現代主義色彩。總體而言,現實主義又是他創作的主旋律,明淨精純的風格、古典主義的完美形式、細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畫是他小說創作的突出特色。他自稱他的作品是孿生的,往往在一部作品完美的藝術形式之中,表現兩種相互矛盾的真理。如在《背德者》(1902)中,作者一方麵表現人生的歡娛,一方麵又指出以官能享樂為基礎的道德準則會陷入利己主義。《窄門》(1909)描寫女主人公信守清教徒的道德準則,嚴格約束自己,但卻由此而造成了她自己的人生悲劇。代表作《田園交響樂》(1919)敘述一個新教牧師愛上了自己收養的盲女,家人都看了出來,他卻毫無覺察,以基督教教義為自己辯護。他1925年發表的小說《偽幣製造者》,采用“嵌入法”(即故事套故事的手法)敘述一個叫愛德華的小說家在寫一部名叫《偽幣製造者》的書,並以他的日記表現他構思的過程。作品中人物眾多,線索紛繁,幾條沒有聯係的線索平行發展,故事無始無終,被稱為後來“新小說”的先聲。1947年作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馬丁·杜·伽爾(1881—1958)是一位重要的小說家和劇作家。其代表作“長河小說”《蒂博一家》(1922—1940),以蒂博父子三人的矛盾為線索,多角度地反映了20世紀初法國社會的現實,表現出反戰、和平的進步主題。1937年他因此作品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弗朗索瓦·莫裏亞克(1885—1970)是這一時期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寫有多部小說、戲劇、散文、評論作品。他善於使用意識流手法,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剖析,揭露資產階級的虛偽墮落、道德淪喪,其創作具有較強的批判精神。他的重要小說《和麻風病人親吻》(1922)通過一個美麗少女嫁給一個醜陋男子而受到摧殘的故事,揭露了資產階級血腥醜惡的家庭關係;《苔雷斯·台斯蓋魯》(1927)通過小資產階級女性苔雷斯為了自身幸福,同庸俗粗鄙的市儈丈夫以及腐朽沒落的社會勢力之間的衝突,揭露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虛偽,抨擊腐朽的家族觀念;而《蝮蛇結》(1932)則描寫一個資產階級守財奴如何視錢如命,把家人當作仇敵,批判了籠罩在資產階級家庭關係上的金錢的魔影。

安德烈·馬爾羅(1901—1976)是法國著名的小說家、評論家和政治家。1928年至1933年間相繼問世三部有關亞洲的小說《征服者》、《人類的命運》和《王家大道》。《征服者》以1925年中國省港工人大罷工為題材;《人類的命運》則以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以及蔣介石鎮壓漢口工人運動為主要內容。在這兩部以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為題材的作品中,作者把運動的領導者大多寫成外國人顯然有違曆史真實。後一部作品獲得龔古爾文學獎。30年代希特勒上台後馬爾羅積極參加國際反法西斯鬥爭,西班牙內戰時期為西班牙共和國軍隊提供戰機,並創建國際飛行中隊,自任隊長,親自參加飛行。1937年發表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希望》,讚頌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鬥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成為戴高樂的忠實助手,曾任政府情報部長、文化部長,1956年曾代表戴高樂總統訪問中國。

巴比塞(1873—1935)是法國著名的反法西斯戰士、現實主義小說家和詩人。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寫有不少反對帝國主義戰爭、揭露資本主義剝削製度罪惡的小說。代表作《火線》(1916)通過一個步兵班戰士在炮火中出生入死、曆經磨難而犧牲的故事,批判了帝國主義戰爭的殘酷不義,啟發人們必須以革命徹底根除剝削製度和帝國主義戰爭。作品進步的反戰主題受到列寧的讚揚。

(四)德語國家文學

德語國家的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以亨利希·曼、托馬斯·曼兄弟和茨威格、雷馬克為代表。亨利希·曼(1875—1955)是以諷刺作家身份登上德國文壇的。其早期作品《在懶人樂園裏》(1900)對柏林的交易所和新聞界進行諷刺批判,《垃圾教授,或名一個暴君的末日》(1905)諷刺鋒芒直指帝國主義教育製度和虛偽的資產階級道德。中期創作的《小城》(1909)則以一個劇團來到一個小城後,圍繞是否讓其演出在當地引起的**,抨擊了資產階級人士的鉤心鬥角、爾虞我詐,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情世態做出真實刻畫。在《臣仆》(1918)中,作者以誇張對比的手法和諷刺的筆調塑造了帝國主義的臣仆赫斯林的形象,對軍國主義在德國的出現過程進行了藝術化揭示。這部小說與作者後來創作的《窮人》《首腦》一起,稱作“帝國三部曲”。他的兄弟托馬斯·曼(1875—1955)在文學創作上也毫不遜色。其早期創作的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以資本家布登勃洛克一家四代的興衰經過,描繪了德國資產階級在19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期間,從自由資本主義走向帝國主義的曆史過程,成功塑造了各種類型的資產者形象,結構嚴謹、語言幽默精練。它的發表奠定了托馬斯·曼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為他贏得廣泛的文學聲譽。在30年代作者還創作了《馬裏奧和魔術師》(1930)、《浮士德博士》(1947)等重要小說。

海爾曼·黑塞(1877—1962)是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他的主要作品《荒原狼》塑造了一個與社會格格不入、整日沉浸於幻想世界和自我無意識王國之中的“荒原狼”哈勒爾的形象,表現出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孤獨、苦悶、彷徨的思想情緒。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著名的奧地利猶太作家。他早年從事詩歌創作時曾受象征派影響,與弗洛伊德結交後,又接受了他的精神分析學說進行創作,寫出大量的名人傳記。他小說創作的特色是把傳統的人道主義與弗洛伊德學說相結合,深入剖析人物的內心隱秘和**,並能吸收浪漫主義和現代派小說的某些手法,通過具有濃鬱現實主義色彩的真實描繪,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世態百相猛烈抨擊批判。他的主要作品有《馬來狂人》(1922)、《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22)、《感覺的混亂》(1927)、《人的命運轉折點》(1927)、《象棋的故事》(1941)等。

雷馬克(1898—1970)也是這一時期德國重要的小說家。他的名作《西線無戰事》(1929)通過幾名士兵在戰場經曆的精神肉體痛苦以及先後死亡的經曆,表現了強烈的反戰主題。作品對帝國主義戰爭的殘酷、參戰士兵的心理活動做了真實細致的刻畫。小說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具有廣泛的影響。他的其他作品還有《流亡曲》(1941)、《凱旋門》(1946)、《黑色的方尖碑》(1956)等。

貝爾托·布萊希特(1898—1956)是德國著名的戲劇家和詩人。他把戲劇分為一般戲劇和敘事劇兩類,認為一般戲劇主要打動觀眾的感情,使人產生共鳴,敘事戲劇則訴諸觀眾的理智,使觀眾能夠對劇中事件做出冷靜評判。戲劇創作的目的就是通過觀眾的觀劇活動使其能動地認識生活、改造世界。此外他還創造了“陌生化”的方法,以求獲得某種特殊的“間離效果”。在戲劇創作方麵,他的主要作品有《措施》(1930)、《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1939)、《四川好人》(1940)、《潘蒂拉老爺和他的男仆馬狄》(1940)等。

安娜·西格斯(1900—1983)的創作主要以反映無產階級同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鬥爭為主題。代表作《第7個十字架》(1939)描寫海勒斯等7個囚犯從法西斯集中營逃出,敵人在集中營豎起7個絞架,要把他們全部抓回絞死。幾天過去,有6名囚犯先後被抓回,海勒斯卻在反法西斯力量的掩護下安全逃離。一直虛懸的第7個絞架象征著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已經外強中幹、難逃滅亡的命運。

(五)美國文學

進入20世紀後,美國文學開始走向成熟,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為美國文學的一支勁旅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湧現出德萊塞、辛克萊、劉易斯、海明威、菲茨傑拉德、斯坦培克等一係列傑出的小說家。

西奧多·德萊塞(1871—1945)是馬克·吐溫之後美國最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他以《欲望三部曲》(《金融家》,1912;《巨人》,1914;《斯多噶》,1945)、《美國的悲劇》(1925)等作品對美國資本主義“文明”、“民主”、“美國生活方式”和種種社會問題進行深刻地揭露抨擊,對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厄普頓·辛克萊(1878—1968)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黑幕揭發者”文學的傑出代表。他的小說《屠場》(1906)對美國芝加哥肉類加工廠工人惡劣的勞動條件和種種黑暗內幕進行揭露,在國內外引起強烈轟動,被稱作揭露“工資奴隸製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傑克·倫敦)。他的《石炭王》(1917)對壟斷資產階級如何依靠勞動人民血汗起家的經曆也做了有力的揭示。

辛克萊·劉易斯(1885—1951)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他的小說一反把鄉村生活描寫詩意化的模式,以現實主義筆法揭示鄉村生活的虛偽、庸俗,成為20世紀初“鄉村叛逆”的代表。小說《大街》(1926)描寫女主人公隨丈夫來到一個美國鄉鎮,試圖改變這裏沉悶閉塞的鄉村生活,但終告失敗,自己也被周圍庸俗的世俗社會所同化。代表作《巴比特》(1922)的同名主人公原是一個熱情奔放、朝氣蓬勃的人,他不滿周圍凝滯平庸的生活環境,想努力改變自己,但最終受到上司和周圍人們的壓力,成為庸俗資產者的代表。通過以上小說的主人公對周圍環境的抗爭、妥協以至被同化的經過,作者對窒息毀滅人的黑暗社會進行尖銳批判。此外他的重要作品還有反映20年代醫學界狀況的《阿羅史密斯》(1925)、反對種族歧視的《王孫夢》(1947)等。

厄納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出現的“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1896—1940)盡管沒有像那些“迷惘的一代”作家那樣參加過戰爭,但他創作的思想情緒完全和“迷惘的一代”相通。他的成名作《人間天堂》(1920)主要敘述一個名叫阿莫瑞·布萊恩的青年的成長經曆,表現一代青年的夢想、希望以及他們的失望與迷惘,塑造了大學生中的“迷惘的一代”的形象。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1925)通過蓋茨比的愛情、人生悲劇,譴責了美國特權階層的自私、專橫,表現“美國夢”的破滅。

約翰·斯坦培克(1902—1968)是一個和勞動人民有著密切聯係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小說創作多和下層人民的生活相關。代表作《憤怒的葡萄》(1938)以約德一家的遭遇為線索,描寫在30年代資本主義危機衝擊下,農民破產失業,離鄉背井,大批來到西部謀生。然而等待他們的卻依然是饑餓、失業和資本家的殘酷壓榨。最後,他們終於醒悟,隻有團結鬥爭才有出路,於是參加到工人罷工的行列中去。小說出版後,因其對生活現狀**裸的真實描繪,以及反壓迫、反剝削的激進主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中篇小說《珍珠》(1947)從墨西哥民間故事取材,寫一位印第安漁夫,為了給兒子治病下海捕撈珍珠。他撈到一顆稀世珍珠,但災難卻接踵而至。他出賣珍珠商人壓價;在他和妻、兒進城途中,又遭埋伏追捕,兒子也飲彈而亡;最後他和妻子來到海邊憤慨地把珍珠投入大海。通過主人公撈珠、得珠、賣珠以及棄珠的戲劇性情節,作品對勞動人民的生活苦難做了真實的描繪,對社會邪惡勢力進行了猛烈抨擊。

賽珍珠(1892—1973)是一個長期生活於中國,與中國有著密切聯係的女作家。賽珍珠是她給自己起的中國名字,本名珀爾·布克,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不足4個月就隨當傳教士的父母來到中國,在中國生活30餘年,自幼閱讀中國的經書,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東風·西風》(1930)被美國《星期日紐約論壇》稱為“第一部成功地用英語寫中國的小說”。1931年她的《大地上的房子》三部曲第一部《大地》出版,暢銷美國,次年獲普利策獎。此後,其他兩部《兒子們》《分家》也於1932年、1935年相繼出版。《大地上的房子》三部曲在很長時間裏被美國人視作了解認識中國的基本讀物,受到一般美國讀者的青睞,但它並未全麵真實地反映出中國人民的生活和命運。在她後來創作的《北京來信》(1957)、《梁太太的三個女兒》(1969)中甚至表現出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敵對情緒。1933年,賽珍珠把中國的古典小說《水滸傳》翻譯成英文,名曰《四海之內皆兄弟》。1938年作者由於“對中國農民史詩般的描述”“以及她傳記方麵的傑作”而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1941年賽珍珠成立“東西方協會”,進行東西方文化交流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的戰爭小說浪潮中,湧現出詹姆斯·瓊斯(1921—1977)和猶太裔作家諾曼·梅勒(1923—2007)等一批傑出的戰爭小說作家。前者的代表作是描寫美國軍隊生活的長篇小說三部曲《從這裏到永恒》(1951)、《細細的紅線》(1963)、《吹哨》(1978),後者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家之一,代表作是《裸者與死者》(1958)。

20世紀的美國猶太裔作家的小說創作是美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世紀美國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些作家的創作一般帶有古老的歐洲文化與現代美國文化雙重色彩,在宗教重負之下以及兩種文化衝突、夾擊中的猶太作家以其特有的負罪感、流浪感和漂泊感,表現“尋找自我”的主題。主要代表作家是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1904—1991)和索爾·貝洛(1915—2005),他們的代表作分別為長篇小說《盧布林的魔術師》(1960)和《奧吉·瑪琪曆險記》。

思考題

1.20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征。

2.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征。

3.比較蕭伯納的戲劇與易卜生戲劇的異同。

[1] 《列寧全集》,第39卷,29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