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是20世紀世界文學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是俄蘇無產階級文學最傑出的代表,開創了世界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一、生平與創作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高爾基為其筆名,意為“最大的痛苦”。1868年3月28日生於俄羅斯伏爾加湖畔下遊諾夫戈羅德市(現名高爾基市)一個木工家庭,幼年喪父後寄居外祖父家,外祖母多姿多彩的歌謠與童話給了高爾基許多快樂與文學熏陶。1879年,高爾基的母親病逝,11歲的高爾基成為孤兒。僅上過兩年小學的他主要依靠刻苦自學,漫遊俄羅斯,在社會“大學”中洞察人生百態,為後來的創作積累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高爾基的創作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創作是從1892年至1899年。這一時期俄國封建製進入末期,社會弊端日益暴露,社會矛盾不斷加劇,人民群眾反抗沙皇政府統治的聲勢日益擴大,工人運動有了新的發展。這些都影響了高爾基的創作。他在揭示現實生活黑暗殘酷的同時,用浪漫主義手法歌頌理想英雄,也用寫實主義筆法讚頌社會底層的流浪漢。他創作了《馬卡爾·楚德拉》(1892) 、《鷹之歌》(1895)和《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等浪漫主義作品,表達了人民群眾渴望鬥爭、向往自由、與敵人血戰到底的這種浪漫主義戰鬥**。在《伊則吉爾老婆子》裏,“偉大的人類愛的火炬”的丹柯之心和“保持一個完整的自己,不願意分一點給別人”的臘拉形成鮮明的對照,為人民大眾獻身的才是時代需要的真正英雄,而極端個人主義的下場將是永遠的孤獨。《鷹之歌》同樣愛憎分明地歌頌了熱愛自由天空的雄鷹,讚美這“勇士的狂熱就是人生的智慧”,它將在“許多勇敢的心裏燃起對自由和光明的渴望”,嘲笑了甘願在地上爬行的黃頷蛇的人生哲學。這一時期,高爾基還創作了優秀的以來自社會最底層的“流浪漢小說”為主的現實主義作品《切爾卡什》(1895)、《瑪莉娃》(1897)和《淪落的人們》(1897)等。在這些作品中,作家表現出流浪漢對資本主義統治的反抗、對金錢的藐視,描寫他們對自由自尊的追求。《切爾卡什》(1895)中,“機靈大膽的偷兒”切爾卡什和溫厚敦實的農村青年加弗裏拉猶如兩股生活激流,他們之間因偷盜所得錢財引起的衝突,表現出流浪漢對資本主義統治的反抗、對金錢的藐視和私有製農民對金錢、財物的貪婪。對流浪漢而言,自由自尊才是他們的追求,亦是他們的特征,“雖然餓肚皮,但卻自由自在”。

在長篇小說《福馬·高爾傑耶夫》(1899)中,作家描寫了主人公福馬的悲劇性命運,反映了資本主義製度必將滅亡的趨勢。小說具有強烈的批判意義。

中期創作從1900年至1917年。 20世紀初,俄國處於曆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工人運動和農民、學生運動結合,將反對沙皇政府反動統治的革命推向新的**。高爾基和革命組織的聯係進一步加強。他的散文詩《海燕之歌》(1901) 被譽為是戰鬥的號角,呼喚革命暴風雨的海燕象征表現了人民群眾變革社會的強烈願望。1901年的《小市民》抨擊了敵視革命和勞動人民的小市民別斯謝苗諾夫父子。

在高爾基早期戲劇創作中,《底層》(1902)是最有影響的一部作品。劇本反映了當時俄國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經濟危機使成千上萬的勞動者失業,他們被迫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高爾基通過流浪漢悲慘遭遇的描寫,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罪惡的社會製度摧殘了無數的人,把他們拋到生活的底層,痛苦的深淵。《底層》是作家20年來對流浪漢生活觀察的總結,描寫了沙皇時代淪落到生活底層的一群流浪者。高爾基曾在書信中寫道:“我不喜歡我們的當代文學,還因為它的悲觀主義。生活並不像人們在書中所喜歡寫的那樣糟糕,生活是更為鮮豔的。而生活中的人也比書裏的人好些,甚至也比有才華的書裏的人好些。”他認為:“我的任務就是激起人對自己的自豪感。”因此,高爾基在劇中一方麵通過中心主人公——**不羈、勇於反抗的流浪漢沙金與魯卡的辯爭揭穿魯卡哲學的實質,“謊言是奴隸和主人的宗教。真理才是自由人的上帝”,依照劇情發展,或者說無情的現實徹底宣告了魯卡哲學的破產。另一方麵,當沙金慷慨激昂地述說“人,是偉大的!人有創造一切的力量……人這個字聽起來多麽自豪!”“要尊敬人”時,實際上,高爾基是在借這些富於哲理的台詞重新高揚人道主義的大旗,高度讚揚人的力量,相信人的力量。在劇作中,高爾基假借真理與謊言的辯爭主題,表達了流浪漢們不同於小市民的人生哲學,力求喚起人們對於生活的積極態度,歌頌勞動的人。1902年,高爾基被選為科學院名譽院士,沙皇否定了科學院的報告。契訶夫、柯羅連科以辭去院士稱號的行動抗議沙皇的無理決定。1905年高爾基與列寧相識並成為好友。

第一次俄國革命失敗後,高爾基為躲避沙皇政府的迫害移居國外。在國外,他完成了長篇小說《母親》(1906)。他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種創作方法結合起來,表現社會英雄主義和革命熱情,塑造了俄羅斯剛剛出現的新人無產階級戰士形象。列寧認為它是一本必需的書,很多的工人都是不自覺地、自發地參加了革命運動,現在他們讀一讀《母親》,一定會得到很大的益處。

1906年底,高爾基到意大利卡普裏島繼續寫作生活,直到1913年。他在《夏天》(1909)中謳歌俄國農村民眾意識的覺醒;在中篇小說《奧庫羅夫鎮》(1909—1910)中,以1905年革命事件為背景,勾畫出俄國小市民的昏聵、愚昧和凶殘;在《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1910—1911)中,通過對主人公奧庫羅夫人的日常生活描繪,勾畫了19世紀60年代到1905年革命近半個世紀以來俄羅斯的生活。

1913年大赦之後,高爾基回到闊別多年的俄羅斯,一直生活到1921年第二次出國。期間他完成了自傳體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1913)和《在人間》(1916)。小說描寫了阿廖沙的成長過程。《童年》寫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在人間》描繪他走向社會後受盡壓迫的生活,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的生活圖景,揭露了剝削階級的殘暴、小市民習氣的惡劣,描述了勞動人民的苦難,刻畫了阿廖沙不屈從黑暗勢力、追求光明、刻苦自學、探索革命真理的真實形象。

1917—1918年,高爾基擔任《新生活報》主編,他既歡呼1917年推翻沙皇政權的二月革命,又反對暴力革命,認為革命是對生活、文化、國家的全麵破壞。於是,他在《不合時宜的思想》專欄裏發表政論文章,對武裝革命提出了自己“不合時宜”的觀點與想法。

後期創作從1918年至1936年。1918年7月,彼得堡當局關閉了《新生活報》,高爾基與新政權關係惡化。1921年秋,作家再次出國但繼續關注著國內的文學與社會生活。他完成了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三部《我的大學》(1923)。《我的大學》(1923)是高爾基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寫成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是自傳主人公阿廖沙經曆了“童年”和“在人間”之後,於1884年秋至1888年在喀山時期的生活印象與感受的藝術記錄。高爾基曆時十年創作的自傳體三部曲,既是作者對童年到青年時期個人成長經曆的自述,也是對19世紀末俄國社會政治生活所描繪的一幅生動曆史畫卷。三部曲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這一形象既是作者早年生活的寫照,也是俄國人民、特別是處於社會下層的勞動人民經過磨練走向新生活的典型形象。高爾基創作自傳體三部曲的初衷不是向讀者展示其艱辛的早年生活經曆,而是向讀者講述一個“出汙泥而不染”、始終抱有樂觀精神與積極人生態度的有誌青年的勵誌成長故事。通過這三部作品,讀者不僅可以了解作家的早年經曆,還可以了解作家生活的社會環境及其周圍的人和事,了解19世紀末俄國下層社會的一個斷麵。

高爾基最有代表性的長篇小說《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1925),以農奴出身的麻紡廠主阿爾塔莫諾夫一家三代人對待“事業”的態度和心理的變化為基本線索,揭示了俄國資產階級的先天不足、發育不全的特點,並運用象征等手法從一個點描繪出俄國資本主義製度在半個世紀裏從發生到迅速走向滅亡的廣闊畫麵。小說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寫阿爾塔莫諾夫家族的第一代老伊裏亞,第二、三、四部分寫家族的第二、三代。小說的中心人物是彼得。通過這個具有濃厚的宗法製思想的工廠主,小說真實反映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具體曆史特點,刻畫了俄國資產階級所特有的精神麵貌。彼得身上保守落後的特點,恰好揭示出俄國資產階級的保守性和落後性。

1926年,高爾基說:“我自己也在寫一本‘告別’的東西,一部長篇小說,40年俄國生活的曆史性演義作品,一部篇幅很大的大部頭作品。”這就是《克裏姆·薩姆金的一生》,一部高爾基花了十年時間寫成的一部具有史詩性質的長篇巨著。從19世紀70年代末到1917年間俄國發生的重大曆史事件,如民粹派的破產、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以及它對形形色色敵對思潮的鬥爭、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等,在書中都得到生動的反映。小說塑造了幾乎無所不包的社會各階層人物眾生相,描繪了從城市到鄉村、從首都到外省、從國內到國外的五光十色的生活圖畫,多方位、多層次地表征出俄羅斯人的人生態度、思維模式、情感方式和價值觀念。借助薩姆金這一形象,高爾基藝術地揭示了部分俄國知識分子市儈化的曆史真實,對俄羅斯民族文化心理弱點進行了痛切的批判。

高爾基也寫了許多特寫和回憶錄。1924年列寧逝世後,高爾基發表了他最著名的特寫《列寧》,作家精雕細刻自己理想的化身,突出列寧“像真理一樣樸素”的特點,再現既為領袖、又是普通人的列寧的偉大和平凡。在今天看來,政論不僅是高爾基直接幹預社會生活的武器,而且顯示出高爾基複雜深邃的思想發展軌跡。《羅斯漫遊》(1923)是作者對30多年前兩次漫遊羅斯的經曆的美好回憶。此外,高爾基還撰寫了紀念柯羅連科(1922)、勃洛克(1923)、米哈伊洛夫斯基(1927)、普裏什文(1927)等人的回憶錄。

1934年8月,高爾基主持了第一次全蘇作家代表大會開幕式。在這次大會上,他被推選為全蘇作家協會第一任主席。在大會閉幕式上,高爾基作了題為《蘇聯的文學》的總結報告。晚年的高爾基被授予了列寧勳章,他的家鄉諾夫戈羅德被更名為高爾基市。

1936年6月18日,高爾基在哥爾克逝世,享年68歲。6月20日,作家遺體被葬於莫斯科紅場克裏姆林宮外牆腳下。

二、《母親》

高爾基的長篇小說《母親》被譽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

小說以高爾基十分熟悉的家鄉的工人運動的積極分子彼得·紮羅莫夫和他的母親安娜·紮羅莫娃為現實原型進行創作。20世紀初,在日尼·諾夫戈羅德附近的工人區索爾莫沃,工人運動高漲。1902年“五一”節,在社會民主工黨的領導下,工人舉行了政治性的示威遊行。作者通過這一事件的藝術加工,再現了工人由自發鬥爭走向自覺革命的飛躍過程,顯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必然勝利的前景。

《母親》共分兩部,全書以母親尼洛夫娜思想的發展為線索,第一部主要描寫以兒子巴威爾為中心的工人小組的活動,第二部分主要表現農民雷賓的新麵貌及社會民主黨人廣泛的革命宣傳活動。

《母親》集中地塑造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巴威爾·符拉索夫和無產階級革命女戰士尼洛夫娜的形象。

巴威爾是高爾基精心刻畫的俄國第一代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典型。他是現實鬥爭中成長起來的普通工人。最初他隻有自尊感和自發的反抗性。令人窒息的環境、沉重的勞動使他鬱鬱寡歡。後來他得到革命知識分子的幫助,讀了馬克思主義的書籍。這啟發了他的階級意識,使他開始走上革命道路。

巴威爾團結了一批先進的青年工人,組成學習小組並開展鬥爭。他組織和參加了三次重大鬥爭。第一次是“沼地戈比事件”,他為工人們的利益組織群眾和工廠主進行了麵對麵的鬥爭。由於巴威爾沒有鬥爭經驗,群眾也沒有充分發動起來,這次鬥爭失敗了。第二次是“五一”遊行,巴威爾清楚舉旗開路是會坐牢的,但他為了革命的利益,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以一個勇敢無畏的組織者和領導人的身份,高舉紅旗,高呼革命口號,走在遊行隊伍最前列。巴威爾在街頭講話時,大家都轉身向著他,“像鐵屑被磁石吸住一樣,聚攏在他的周圍。”他舉起紅旗,高呼“全世界工人階級萬歲”的口號。頓時,成千的人齊聲響應,這時巴威爾已經成為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他們宣傳的革命真理已為群眾所掌握。第三次是法庭鬥爭,他在法庭上變被告為原告,宣傳革命道理,痛斥敵人,並宣布:“打倒私有製,一切生產資料歸人民,全部政權歸人民。”這時,他已經成為一個有著高度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的成熟的革命者了。巴威爾的形象體現了一個普通工人在接受馬克思主義後,迅速覺醒並成長為一個自覺的無產階級堅強戰士的光輝道路。高爾基通過這一形象成功地概括了20世紀初俄國革命者的成長過程和無產階級的優秀品質,也體現了布爾什維克黨對革命的領導。

巴威爾的母親尼洛夫娜是一個由普通母親成長為革命戰士的典型,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高爾基生動地描寫了尼洛夫娜這個普通工人的妻子和母親的覺醒過程。像千百萬俄國的勞動婦女一樣,她在舊社會過著極其悲慘的生活。她身受政權、夫權和神權的束縛。在生活的殘酷折磨下,她變得柔弱、溫順,遇事膽小、害怕。丈夫死後,兒子巴威爾參加了革命活動,尼洛夫娜在兒子及其同誌們的影響和幫助下,逐漸懂得了革命真理。兒子參加和領導的一係列事件對母親的覺醒發生了強烈的影響。“沼地戈比”事件導致兒子被捕,母親到工廠去散發傳單,這時是出於對兒子的愛; “五一”示威遊行時,母親的思想已經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她不僅同兒子一起走在隊伍之前,而且第一次向群眾發表了演說。隨後,她走遍工廠、農村、監獄等地,去傳播革命的真理。她把對兒子的愛和對真理的愛融在一起,成為一名勇敢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最後,在車站她發現自己已被暗探包圍時,果斷地將隨身攜帶的傳單散發到群眾中,並高呼革命口號。這時的尼洛夫娜已經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母親了。母親是俄羅斯勞動婦女的光輝代表,作者通過這個形象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革命的意識覺醒過程。

《母親》通過一係列無產階級革命者形象的描繪,再現了20世紀初俄國革命人民的覺醒,再現了工人階級為了崇高的社會主義理想,為了消滅剝削人的資本主義製度而進行的英勇鬥爭,通過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展示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前景。小說揭示布爾什維克黨在革命運動中的組織領導作用,指出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覺悟以及工農聯盟對於革命的勝利具有多麽偉大的意義。列寧關於發展工人運動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工農聯盟的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正確的體現。盡管作品的結尾,革命暫時失敗了,但小說給予讀者的卻是革命必然要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心。列寧稱讚小說“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書”,指出它對於許多自發參加革命的工人有“很大的益處”。

《母親》是運用嶄新的創作方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寫成的,表現出俄羅斯文學蘇聯階段現實主義文學的新特點。小說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通過人物形象,展示了發展中的現實。矛盾衝突的結局是悲劇:巴維爾和母親先後被捕,革命事業遭到暫時失敗。但是,人們並沒有對前途失去信心。從巴維爾在法庭的演說中,從母親在車站的宣傳中,讀者深深地意識到: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勝。小說的悲劇結局是現實主義的,但卻飽含著樂觀的浪漫主義精神。

在小說中,作家展示了社會主義新思想、新人物。新思想在工人中的傳播,揭示了這種思想所具有的前景和現實性,說明通過社會政治鬥爭改變社會,影響人的個性的生成發展,同時人對現實也發生著不可避免的、必然的影響作用。巴威爾沒有走父親的老路,通過學習革命理論,他變得自信,要追求真理,改變現狀。他團結誌同道合的戰友們進行鬥爭,在挫折和失敗中成熟,最後讓革命思想深入人心。新人物是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高爾基通過一係列革命鬥爭來表現作品中工人階級革命家的成長過程和高貴品質。小說著重寫了巴威爾在“沼地戈比”事件中對資本家的鬥爭,在“五一”遊行時和沙皇軍警的搏鬥,在法庭上對整個舊世界的批判,從而展示出巴威爾是如何由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為成熟的革命家的。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總是植根於人民群眾之中,體現勞動人民的願望與要求,他們必然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與幫助。小說正確地體現了英雄人物與群眾的關係。尼洛夫娜下鄉給雷賓送傳單時,正碰上雷賓被捕,母親的處境十分危險,農民就主動出來掩護她;當她在車站發表演說、散發傳單時,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作家還善於通過內心活動的描寫來刻畫英雄人物。在反映法庭鬥爭的幾章中,高爾基成功地描寫母親的思想活動和內心感受,寫出她進一步認清沙皇製度的本質、對敵人的憎惡、對兒子“真理在握,必然勝利”的堅定信念。

小說運用了當代藝術創作的敘事手段,在小說中突出了尼洛夫娜的視點。作家調動多種寫作技巧,借助母親的眼神、麵部表情、語言聲調、用詞方式、舉止步態、心理情緒、與周圍人的關係等諸方麵的變化,描繪了作品中一係列感人的場景。作家又通過她的觀察,寫兒子巴威爾的覺醒變化,描繪許許多多工農群眾的覺醒,表現各種事件在她內心引起的反響。母親是小說敘事的中心和觀察外部世界的視角基點。

小說的語言富有個性化和色彩渲染感,作者針對不同場合、不同人物,運用不同色彩的語言。一開始,對工人區悲慘生活條件的敘述,帶有沉鬱色彩;在描寫工人群眾參加“五一”遊行時,用了高昂的抒情詩般的語言;為革命家葉戈爾送葬的一章,則充滿了悲壯的語調。描寫英雄人物時,用的是熱情、高亢的語言,並常常借助於富有表現力的比喻;寫敵人則多用鄙夷的筆調。作品中人物語言具有鮮明的個性。巴威爾的話簡潔、明朗、具有說服力、充滿黨性,在他的法庭演說中,充分體現了這些特點。雷賓講的則是農民的生動語言,並經常夾帶民諺。高爾基還運用人物語言的變化來表現他們的成長。

思考題

1.係統總結俄國文學中自普希金至高爾基等作家筆下的小人物形象。

2.巴威爾是如何成為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

3.分析母親尼洛夫娜的形象。

4.《母親》為什麽被譽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