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海勒(1923—1999)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黑色幽默”小說最重要代表人物。
一、生平與創作
海勒於1923年5月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科尼島上一個俄裔猶太移民家庭。他祖籍俄國,1913年他父親伊沙克·海勒為躲避沙皇迫害,舉家遷移北美。海勒4歲喪父,家境困窘,母親和姐姐為供他上學讀書,不得不四處打工;但13歲時海勒還是輟學,去當郵差謀生。他很小就對文學產生興趣,10歲到19歲,海勒參加了當地一個叫“互忠社”的社團,成為年齡最小的成員。這段經曆也深刻影響到海勒以後的創作,他創作中的荒誕感與反諷式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即受這個“康尼島文藝複興組織”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歲的海勒應征入伍,成為一名空軍轟炸機投彈手,被派往美軍地中海戰區空軍第12大隊的科西嘉島軍事基地,回來晉升為空軍中尉。戰爭過程中的生死經曆及體驗感受,為他以後創作《第二十二條軍規》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素材。戰後退伍,海勒與雪莉·赫爾德結婚。根據美國軍人教育法,他利用軍人津貼上了紐約大學,成績優異,獲文學學士學位,回來又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和英國牛津大學。1950—1952年間,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任教,此後又在《邁克爾雜誌》《紐約時報》當廣告撰寫人,兼任《邁克爾雜誌》推銷經理,同時從事文學創作。
在參軍以前,海勒就有誌於文學創作,有靠賣文為生的想法,甚至還嚐試過短篇小說創作。還在 “互忠社”時,身邊許多“兄長”成為作家、小說家、影視製作人之類文藝名流,他深受鼓舞和影響。據海勒當時一位叫丹尼爾·羅索福的“兄長”回憶,當年自己浪漫反叛的性格和喜歡插科打諢的言談習慣,都可以在海勒後來小說人物的言談舉止中見其身影,並影響了海勒文學語言風格的形成。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發表後,羅索福發現,不僅其中的許多語言來自“互忠社”成員的日常對話,而且人物的一些重要思想活動也是源自海勒在“互忠社”經曆的所見所聞,如主人公尤索林看到戰友斯諾登的內髒從腹腔流出時產生了人的靈魂一旦離開軀體就會變成一堆垃圾的想法;尤索林為逃避當“垃圾”的命運,為生存而鬥爭的行為等等。羅索福還發現,該小說的另一重要人物邁洛的原型是“互忠社”成員之一的比恩錫,邁洛和比恩錫像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一樣,在處世行為上都信奉一切都是“供與求”的關係,也遭遇了類似當年比恩錫商業冒險失敗的事件。評論界也注意到,海勒在“互忠社”時最好的朋友及“兄長”喬治·曼德爾,對海勒的文學創作也有很大影響。海勒成名後,他的朋友們發現並總結了他的個性與“黑色幽默”的關係。海勒生性俏皮幽默,又憂鬱重重;既渴望友情,又厭煩交際;既怕窮想發財,又怕發財後變得冷酷;既不喜歡出名,又擔心被人冷落;既嘲笑死亡,又因為目睹死亡而消沉;既向往權力的威嚴,又對權力敬而遠之;既愛開獨出心裁的玩笑,又時常弄得自己鬱鬱寡歡……這種複雜性格對“黑色幽默”可謂再適合不過。
海勒從1954年開始創作《第二十二條軍規》,曆時7年最後完成,出版之初,反響不大,評論界褒貶不一。但隨越南戰爭的爆發及美國國內反戰浪潮的日益高漲,人們似乎從《第二十二條軍規》裏悟出了一些“心領神會進而拍案叫絕”的道理,作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讀者,受到普遍的好評及追捧,也越來越受到評論界的青睞,好評如潮。“CATCH22”一詞從此家喻戶曉,進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習語的“詞庫”。短短幾年裏,該作品銷量突破800萬冊,造成巨大轟動,一舉扭轉了美國文壇“怯懦的十年”的沉悶局麵。
除了《第二十二條軍規》以外,海勒主要的文學作品有長篇小說《出了毛病》(1974,另譯《問題已經發生》)和《像高爾德一樣好》(1979),他的劇本有《我們轟炸紐黑文》(1968,另譯《我們在新天堂轟炸》)和根據自己小說改編的《克萊文傑的爭吵》。
《出了毛病》寫一家大公司高級職員斯洛克姆,事業蒸蒸日上,一帆風順,提級加薪,同事羨慕。但不幸得了神經過敏症,憂心忡忡,總是擔心什麽地方出了毛病,總以為大禍臨頭而惴惴不安。他害怕每一個人,同時也覺得別人也害怕他,從公司到自己家裏,與人處處格格不入。於是他斷定這個世界確實“出了毛病”,可又不知道究竟哪裏出了毛病,從此陷入噩夢和幻覺而不能自拔。作者以斯洛克姆惶惶不安的恐懼心理來揭示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幽默深邃。作品印數可觀,收益頗豐,獲得巨大成功,海勒從此辭去工作,成為一名專業作家。
《像高爾德一樣好》以猶太籍教授高爾德為主人公,移民之初,他們家族團結進取,齊心協力,致富以後,家族內部開始鉤心鬥角,分崩離析。高爾德逃避現實來到華盛頓,撰文吹捧總統巴結官僚,可又看到官場的虛偽腐敗,情況與自己家族內部一樣;他滿嘴道德、理想、原則,可暗地裏拋妻離子與其他女人廝混……人格分裂使他痛苦不堪。小說揭露了上層社會生活的黑暗內幕,甚至還出現了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和約翰遜的名字,情節雖然虛構,但“黑色幽默”手法的巧妙運用,使作品達到了藝術上的最高真實,成為繼《第二十二條軍規》之後的又一力作。
海勒繼承發揚了現代派文學傳統,作品裏彌漫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濃厚的精神上的荒誕感、異化感、危機感和絕望感,他與卡夫卡、貝克特、博爾赫斯、加繆等人一樣,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回答,那個扣押禁閉、壓抑控製著人們,使人相互“陌生”、相互對立的東西究竟是什麽?它的邏輯是什麽?以及為什麽?對此,從卡夫卡開始不少人都試圖給它貼上一個標簽,取一個名字。而海勒最後成功了:“隻有一個圈套……那便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從此“第二十二條軍規”這個詞就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成為一切荒誕、瘋狂、混亂的“理性秩序”,“無法擺脫的困境”,以及無形抽象但卻專橫強暴地死死鉗製著人們的權力意誌的代名詞,在西方人日常社會生活中被普遍沿用。
海勒以其獨特的“黑色幽默”審美風格和敘事藝術,豐富了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創作手法,取得了巨大藝術成就,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不僅奠定了“黑色幽默”小說的文學史地位,也奠定了海勒在美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的地位。
二、《第二十二條軍規》
《第二十二條軍規》是約瑟夫·海勒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小說的奠基作。
作品沒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要情節和線索,隻有一個統一的故事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小說主要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駐紮在地中海意大利附近皮亞諾紮島上的一支美國空軍轟炸機部隊的生活故事。故事主要圍繞幾個人物來展開。在這支部隊裏,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似乎都很古怪奇異,甚至荒誕絕倫,幾乎所有的人物,從司令官到普通士兵,沒有一個正常人。第27空軍司令部司令佩克姆與聯軍司令德裏德爾將軍為各自利益明爭暗鬥,甚至不惜對簿公堂。36歲就當上上校的大隊指揮官卡思卡特一方麵為自己年紀輕輕就爬上上校的高官而躊躇滿誌,另一方麵又因未能當上將軍而懊惱沮喪,他不顧下級官兵死活,任意增加他們的飛行次數,把他們的飛行任務從40次一直提高到70次、80次,甚至還想提高到100次、300次,他說:“我對損失人和飛機無所謂”!27歲的大隊食堂管理員邁洛,八麵玲瓏,神通廣大,精於投機,利用一點小小的職權做起一本萬利的生意,拉攏敵我雙方一起入夥,大發戰爭財。上尉軍官、投彈手尤索林,參戰後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荒誕混亂、毫無理性可言的境遇裏,便一心一意想逃脫這場瘋狂的“正義戰爭”。為早日完成任務安全回國,每次轟炸飛行都急忙將炸彈亂扔一氣掉頭就跑。可當他每次完成規定飛行次數想申請回國時,發現長官又將飛行次數提高了……最終他明白了,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完成“規定次數”,這樣幹下去非死不可。“軍規”規定,違抗命令不行,裝病不行,裝瘋賣傻也還是不行,尤索林所有努力均白搭。於是他選擇了逃跑,逃向了理想中的和平聖地瑞典。
《第二十二條軍規》具有十分嚴肅的思想主題。
作品雖然以戰爭為背景,但並非一部真正描寫戰爭的作品,戰爭隻是一種舞台布景,作者意在將所有人物置於人類生存的一種極端環境,讓各色各類的人物在重大生死考驗關頭作最為充分的表演:卡思卡特“是個有勇氣的人,不管有什麽轟炸任務,總是毫不猶豫地主動要求他的部下去執行”,他急欲升官不顧下屬的死活,任意提高飛行次數;司令佩克姆“對別人的缺點相當敏感,而對自己的缺點卻熟視無睹。”為表示“愛國之心”,他下令要求所有地中海戰區軍營帳篷統統並排搭建,麵朝美國,還要有氣派。德裏德爾將軍不買賬,二人為此對簿公堂;謝司科普夫少尉別出心裁的“政績工程”則是用鋼釘鐵絲固定士兵的手和腿,以求“步伐統一”,居然還真就當上了將軍、司令;梅傑·梅傑因電腦出錯而獲得軍銜升了官;布萊克大搞“忠誠宣誓”,威脅侮辱士兵,自己卻“欣喜若狂”……透過這些人物的表演,作者讓人們認識到戰爭隻是一些“瘋子”在彼此鬥法,徹底揭示了這場“正義戰爭”的荒誕性、瘋狂性和欺騙性,並由此推廣開去,聯係到當時美國社會文化及西方社會文化的荒誕和非理性實質。
通過戰爭的瘋狂和瘋狂的人,作者還揭示了表象下的更為嚴肅的思想主題。那個在幕後操縱瘋狂小醜跳舞的東西究竟是什麽呢?作者在作品扉頁上就明確告知:隻有一個圈套……那便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就是這條看不見摸不著的“軍規”在控製一切。不僅控製美軍所有低級軍官和士兵,讓他們像撞上蜘蛛網的蟲子,掙紮幾下似乎獲救有望,可最後還是脫不了身;它所控製範圍之廣,遠遠超出皮亞諾紮島的美軍部隊。在意大利羅馬,尤索林看見一群女孩被美國憲兵趕出寓所而大惑不解,問他們為什麽這麽做,回答:第二十二條軍規。尤索林“感到自己整個身體都哆嗦起來”。一個老太婆告訴他:“第二十二條軍規說他們有權為所欲為,我們不能阻攔他們。”“軍規”如同無處不在的夢魘,充斥在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士氣低落,人性墮落,人格分裂,美軍駐地皮亞諾紮島簡直成了一座瘋人院。“軍規”為人們製造的不僅僅是瘋人院,還是一個讓人身心永遠不能擺脫的絕望困境。
作品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反英雄”人物形象。尤索林不是一個積極參與戰爭,英勇戰鬥的英雄,而是一個無力抗拒非正義戰爭的小人物、是一個被人主宰命運的普通軍人代表,是皮亞諾紮島上難得的“清醒者”。他入伍之初,滿懷正義與幻想,立過功,獲過獎。但在戰爭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讓他終於明白,任何一個士兵的死亡都是在為一架毫無人性的機器增加潤滑油,他如果死了,也就是為當官的升官發財而死,就是為卡思卡特上校和科恩中校之類的人去送死。“我抬頭一看,就隻看見人們拚命撈錢,我看不見上帝,看不見聖人,也看不見天使。”有人毫無意義的死去,有人欺上瞞下邀功求賞,有人肆無忌憚胡作非為,有人渾渾噩噩醉生夢死……他不再相信以往那些冠冕堂皇的信條,他不僅對整個世界產生懷疑,更是對這喪失人性、極度荒誕、危機四伏的文化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恐懼心理,每次駕機上天,總覺得有人想殺他,精神幾近崩潰。但他又無力改變他所輕蔑的文化環境,同流合汙不行,拚死反抗不行,放棄原則不行,訴諸法律和秩序庇護也不行,因為法律和秩序是站在“軍規”一邊的。從此,他變成了膽小鬼、怕死鬼,“活下去”就成了他行為的唯一目的和準則。於是他敷衍了事扔炸彈,裝病藏身躲醫院,裝瘋申請早回國,無奈軍規接著幹。尤索林是清醒的,他認清了“軍規”的本質並“企圖打開缺口”,他與其他麻木不仁、醉生夢死、喪失理性的眾多普通軍人不同,雖然他四處碰壁之後以逃跑的方式作最終的抗爭,但正如存在主義哲學所主張的那樣,他在無法超越麵臨的荒誕世界和人生困境時,堅持自由意誌的自我選擇,別無他路。
尤索林絕不是傳統文學裏塑造的正麵或反麵的英雄人物,在他身上看不到某種英雄人物的性格品行。這一人物形象的突出特征在於,麵對無法抗拒和超越的人生困境和荒誕世界時,選擇了自我意誌的“不介入”,成為當代世界文學人物畫廊裏一個典型的“反英雄”形象。《第二十二條軍規》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傑出成就。
首先,小說具有獨特的“黑色幽默”這種現代敘事藝術方法。這種“黑色”的幽默敘述形式往往是以無可奈何的痛苦之笑,來敘述自己或自己同類的一種恐懼絕望經曆,把傷心欲絕的事情用輕鬆俏皮的幽默口吻來訴說。海勒說:“我要讓人們先敞懷大笑,然後回過頭去以恐懼的心理回顧他們所笑的一切。”這種與日常事物的事理邏輯相悖的幽默藝術敘事形式,常常收到與作品主題內容相一致的“荒誕”效果。比如,尤索林評價戰爭:唯一可取之處是它打死了許多人,這樣就使孩子們擺脫了父母的惡劣影響;丹尼卡軍醫非常羨慕尤索林:因為尤索林還有可能被打死的指望,而自己卻什麽指望也沒有;邁洛用德國飛機運貨到美軍基地,理應沒收,可他卻理直氣壯地說有這種“沒收”的念頭就可恥,幾個基地軍官聽後居然自慚形穢;科恩中校天才般規定“唯一允許提問的人就是那些從不提問的人”;醫生說“救命不是我的事”;法庭的審訊官說“隻有判他有罪,才能證明他有罪”……滿篇荒唐話,嗤笑是非人。既然苦難和死亡無法避免,後退一步,就把它當做笑話來講,把它誇張到極致,反而不再覺得痛苦了。這就是人在萬般無奈的絕境中尋求心理輕鬆平衡的幽默,隻是覺得有些荒誕罷了。
其次,抽象寓意手法的成功運用。作品裏表現的任何一種無處不在的官僚意誌、差強人意的強權意識、冥冥之中控製一切的神秘力量等等,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作家在對客觀現實高度概括抽象之後,把這種可怕的神秘力量定名為“第二十二條軍規”,使之構成一個巨大的隱喻空間,寓意所在,一目了然,立即讓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這名稱雖然是虛構的,但確實是真實的,一種抽象的、形而上的真實,高於生活的真實,它比具體的現象事物更具包容性,作者很容易就將小說中所有人物行為和荒誕事件都納入其中。西方評論界稱之為“一種使不真實顯得真實的方式”。
再次,“反小說”的敘事藝術結構。作品在審美敘事結構上一反傳統貫式,故事不連貫,故意淡化情節,使其沒有主要情節線索,場景的轉換也很突然,全無內在事理邏輯可言。作品共42章,每個章節之間大多存在不連貫性,似乎每一章都可以當作“第一章”來讀,就如同七巧板,無論先擺哪一塊,最後都能完成拚圖。全書由一些斷斷續續的小故事拚貼而成,42章中有37章以人物姓名或稱呼命名,並以該人物作為敘述中心,有些類似“肖像展覽”,隻是讓主要人物尤索林等反複在若幹章節裏出現,似乎讓人看出些許頭緒。這種錯綜複雜看似零亂的審美敘事結構對反映非理性社會生活,深化作品表達的荒誕主題,相得益彰。
思考題
1.結合《第二十二條軍規》,說明為什麽說“黑色幽默”是“絞刑架下的幽默”?
2.如何理解“第二十二條軍規”的象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