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近代東方文學主要是指亞洲和非洲地區各國、各民族在19世紀後期具有啟蒙性質的文學和20世紀初期的文學。
一、近代東方社會文化概況
19世紀以後,多數東方國家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西方列強的入侵使許多國家喪失了獨立地位和民族自決權,造成了曆史的災難;同時,這種入侵又在一定程度上動搖和衝破了東方民族長期的封建禁錮,使不少國家從封建社會演化為半封建社會,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東方的近代曆史非常複雜,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農村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結構致使亞非封建社會解體較晚,東方各國的近代史不僅開始得晚,而且時間較短。東方生產方式是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的牢固結合,既造成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又能具有以滿足生存為目的生產靈活性。因而對外在的掠奪具有頑強的抵抗力。千百年來東方社會政治風雲變幻,內外統治者來而複去,但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和村社結構從未深刻觸動。自由資本主義的廉價商品入侵卻給農業經濟基礎以摧毀性的打擊,促進東方城鄉商品經濟發展,破壞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牢固結合,陳舊落後的生產關係趨於解體;長期束縛生產力發展的上層建築也出現裂縫,為東方國家資本主義生產發展創造了某些客觀條件和可能。但西方殖民主義者不允許東方國家獨立發展資本主義,千方百計扼殺東方民族資本主義的幼芽,促使東方民族經濟片麵、畸形發展,成為西方農業原料的附庸。除個別國家外,東方國家大都附屬於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係。
其次,殖民主義同各民族的矛盾、人民大眾同封建勢力的矛盾構成了東方國家的基本社會矛盾,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鬥爭是近代東方曆史的主流。西方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東進,伴隨著對東方民族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壓迫,東方民族作為回應,奮起反抗,開展反帝反殖民族解放鬥爭。近代東方的民族解放鬥爭往往在宗教的旗幟下進行,“聖戰”成為民族自衛戰爭的主要形式,如波斯巴布教徒起義(1848—1852)、印度民族大起義(1857—1859)、中國太平天國革命(1850—1860)、卡迪爾領導的阿爾及利亞15年抗法戰爭(1832—1847)、狄奧多爾領導的埃塞俄比亞抗英戰爭(1867—1868)、奧馬爾領導的塞內加爾抗法戰爭(1857—1859)、 埃及阿拉比領導的抗英鬥爭(1879—1882)、 蘇丹的馬赫迪起義(1881—1885)、德屬東非人民起義(1889)、埃塞俄比亞抗意衛國戰爭(1895—1896)等。在這些戰爭或運動中,領導者或維護正統宗教,或創立新宗教,但都是以宗教為精神武器,號召組織民眾反抗異族入侵。20世紀初期的民族解放表現為“亞洲的覺醒”,包括印度第二次民族起義(1905—1908)、波斯資產階級革命(1905—1911)、越南抗法鬥爭(1905—1911)、朝鮮抗日遊擊戰爭(1905—1911)、青年土耳其黨人領導的革命(1908—1909)、中國辛亥革命(1911)、印尼反荷鬥爭(1912—1913)等。組織領導運動的是一批資產階級先覺者,他們把反帝愛國鬥爭與新的社會製度探求結合在一起。
再次,多數東方國家逐漸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隻有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亞非國家的資本主義力量較薄弱,往往無法與強大的封建傳統相抗衡,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運動多帶有改良色彩。
近代東方文學就是在上述社會曆史條件下,以承繼各自民族文學傳統、接受歐美文學影響為基礎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從這個意義上審視,近代亞非文學又可視為亞非地區一係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文學。
二、近代東方文學的基本特征
與同時期西方文學相比,近代亞非文學產生較晚,曆史較短,發展得不夠充分,創作也不夠繁榮,在世界文學的總體框架內,近代亞非文學在發展與成就方麵均落後於同時期的西方文學。同時,西方各種文藝思潮和文學流派在短時期內被基本同步地介紹到東方地區,促使亞非文學呈現出多種流派共生並存的複雜局麵。較之傳統文學,近代亞非文學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均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一,內容上,大量作品立足現實,不同程度地再現了各國人民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鬥爭,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個別發達國家的文學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罪惡,表達了追求民主、向往自由的精神訴求,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之後,一些亞非國家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高漲,無產階級文學相繼崛起,以其鮮明的政治傾向和強烈的戰鬥性在各自國家的文壇上占有突出地位。
但從文學思潮角度看,東方近代文學的主流是民族主義文學思潮。由於東方各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力量、鬥爭方式和民族傳統的不同,各國的民族主義文學有不同色彩。但在麵臨亡國的危機中思考民族的獨立和發展則是共同的。東方近代民族主義文學思潮有不同傾向:著眼民族傳統,更多留戀民族過去的“傳統派”;著眼於民族發展,更多向往民族未來的“現代派”;作為民族主義文學主體的是著眼於民族現實的“民主派”,他們主張立足民族傳統,改革傳統中的落後因素,吸收西方文化的先進成分,努力建設一種新的民族文學。但不管傾向如何,都以爭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發展事業為己任,把文學當作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武器,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
第二,藝術上,近代亞非文學接受西方文學影響,各種體裁相繼出現,表現形式不斷更新。西方的多卷本長篇小說、話劇、自由詩等文體相繼得到了推介移植,促進了亞非各國文學的全新發展,更新了傳統的文學麵貌,有的國家逐漸與歐美文學的發展潮流相接軌,甚至開始實現與歐美文學同步發展。可以說,近代階段的文學為亞非文學向現代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開拓了前進的道路。泰戈爾、夏目漱石、紀伯倫、賈瑪爾紮德、塔哈·侯賽因等人便是亞非近代文學史上湧現出來的一批著名作家。
在西方文學的借鑒中,東方各國近代文學都經曆了“文學改良”運動,首先是語言上,從與民眾口語脫離的古典書麵語言中擺脫出來,倡導“言文一致”,提倡“白話”或語言的通俗化。其次是文學體裁上,打破格律形式的束縛,以詩歌為主的韻文隨著表現內容的複雜而散文化,古老的故事體發展為現代小說,戲劇也將傳統民族戲劇與西方的戲劇因素融合而創新。“新詩”、“新小說”、“新劇”以及隨筆、遊記、小品文等都逐漸成熟。20世紀初,東方文學基本上完成了由古典文學向新文學的過渡。
第三,文學發展的不平衡。近代亞非文學在短短幾十年間經曆了歐洲文學數百年所走過的道路,許多地區的文學創作均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不少國家湧現出大批有成就的著名作家。但總的看,近代亞非文學的發展不夠平衡,其中日本文學、印度文學和埃及文學的成就較為顯著,地位也較為突出。
三、近代東方文學的發展概況
(一)日本近代文學
日本近代文學是指明治維新至20世紀20年代之間的文學。日本於1868年進行了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唯一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東方國家。近代日本文學是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伴生物應運而生的。從1868年起,日本文學在短短幾十年間走過了歐洲近代文學幾百年的發展過程,社會的迅速變革和各種西方文藝思潮的影響使近現代日本文學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文學流派紛繁駁雜,此伏彼起,令人目不暇接;二是沿著“尊重個性”、“自我解放”的方向發展;三是文體形式上具有“和洋結合”、“和漢結合”、“古今結合”的傾向。
明治維新後,隨著西方文明的傳入,日本文壇出現一批具有資產階級啟蒙性質的譯作和倡導自由民權、宣傳愛國思想的政治小說。1885年,文學評論家坪內逍遙(1859—1935)發表理論著作《小說神髓》,宣告了日本近現代文學的真正開端。此後,各種新的文學運動、文學社團和文學作品相繼出現。
近代日本文學中第一部現實主義傑作是二葉亭四迷(1864—1909)的《浮雲》(1887)。這部運用“言文一致”語體創作的長篇小說描寫青年知識分子內海文三的不幸遭遇,批判了明治社會的官場黑暗和世態炎涼。森鷗外(1862—1922)的短篇小說《舞姬》(1890)表現了日本社會對青年自我意識的壓製,小說感情色彩熱烈,充滿異國情調,是日本浪漫主義文學的開拓性作品。同時,正岡子規(1867—1902)發起俳句、和歌改革運動,標誌著日本的詩歌創作進入近現代階段,日本文壇初現繁榮。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天皇集權日益強化,社會現實沉悶,浪漫主義文學衰落。許多作家主張破除理性,大膽暴露醜惡,表現人的生物本能,掀起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自然主義文學運動。影響較大的自然主義作家有島崎藤村(1872—1943)、田山花袋(1871—1930)等。
島崎藤村的長篇小說《破戒》(1906)通過描寫明治維新後日本社會繼續歧視部落民的事實,揭露身份差別製的不公正,剖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這部作品以強烈的批判性、深刻的揭露性引起社會巨大反響。田山花袋的《棉被》(1907)是直接表現人性本能的中篇小說,作品通過一個已婚文學家對其女弟子的強烈愛欲,展示了主人公複雜的心理活動,反映了封建道德禁錮、壓抑人們思想意識的客觀現實。這部中篇不僅為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範本,也開辟了日本“私小說”的先河。
正當自然主義文學極盛之時,夏目漱石獨樹一幟,提出了反自然主義的“餘裕派”主張,開拓了日本文學的現實主義方向。自然主義文學漸趨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白樺派、新思潮派和唯美派三個文學派別。
白樺派得名於同名刊物《白樺》,代表作家有武者小路實篤(1885—1976)、誌賀直哉(1883—1971)、有島武郎(1878—1923)等。該派反對自然主義所倡導的“純客觀”的文學主張,提倡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性解放。他們的創作被稱為“人道主義文學”。誌賀直哉是白樺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作品眾多,《到網走去》(1910)描寫日本下層婦女的不幸命運,表達作者對此真誠的同情,天然無飾,樸實醇美。武者小路實篤的著名中篇小說《友情》(1919)是白樺派理想主義戀愛和友情的代表作品。
新思潮派由菊池寬(1888—1948)、芥川龍之介(1892—1927)等創辦的《新思潮》雜誌得名,他們的創作主要反映了小資產階級上層對現實的不滿情緒。芥川龍之介是日本短篇小說巨匠,他的代表作《羅生門》(1915)構思精巧,布局縝密,描寫人在不得溫飽的社會裏,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行惡的悲慘命運。
唯美派是另外一些不滿自然主義文學的作家組成的文學流派。他們標舉藝術至上和唯美主義,代表作家是穀崎潤一郎(1886—1965)和永井荷風(1879—1959)。穀崎潤一郎的成名作是短篇小說《文身》(1910)和《麒麟》(1910),中篇小說《春琴抄》(1933)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這一時期,日本文壇上的現代主義文學也很活躍,其標誌是新感覺派文學的興盛。新感覺派是日本最早出現的現代主義文學派別。這個派別認為藝術家的任務是描寫人的內心世界,主張追求新鮮的感覺和新奇的感受方法,強調主觀和直感的作用。新感覺派的代表作家是橫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
20世紀20年代中後期,日本社會經曆了空前複雜的對抗、動**、分化與重構。國內的社會政治形勢急劇向“右”轉,軍國主義勢力抬頭,開始建立法西斯專製,無產階級政黨和民主主義思潮受到打擊,在這一曆史逆轉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都在這一時期的文學中留下了印跡。
近代時期的日本文學具有以下特點:從“自由民權”運動的文化啟蒙中起步;受到西方文學及文化思潮的明顯影響;多種流派並立,作家作品繁雜;無產階級文學和民主主義文學運動勢頭強勁;純文學和大眾文學同步發展,分野清晰。
在朝鮮,基督教的傳入和19世紀中後期相繼發生的法國軍艦占領江華島、美國軍艦進攻平壤等一係列事件粉碎了李朝實行的閉關鎖國,西學東漸影響之下,朝鮮進入了近代曆史時期。“甲午更張”之後宣傳新文化的報紙雜誌相繼刊行,繼而發生了以漢諺混用、言文統一為標誌的近代國文文學運動。
新的文學運動是從攝取外國文化起步的,從中國傳入的各種西方譯著和見諸報章的介紹新思想、新文化的大量譯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采用新文體寫作的第一部作品是從美國留學歸國的俞見濬刊行的《西遊見聞》。金秉鉉的《賀腐儒就新》一文和西方傳教士哈爾伯特所撰《士民必知》力推全麵了解外國,汲取西方文化以及丟棄漢文、使用國文的主張。在這樣的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伴隨著傳統漢文文學的衰落,朝鮮掀起了新小說運動。使得朝鮮小說敘事擺脫傳統評話模式。確立新興小說樣式的作品首推李仁稙的《鬼之聲》。同時,李海潮的《鬢上雪》、崔瓚植的《秋月色》以及樸永鎮的《萬花筒》等也都是新小說運動的重要成果。另外,在朝鮮的詩歌界還出現了擺脫傳統“辭說”、“時調”樊籬,擺脫固定詩型向自由詩體發展,完全用散文方式創作的新詩運動。
(二)印度近代文學
近代印度文學係指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20年代的印度文學。近代印度文學是在反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鬥爭中起步的。在亞非國家中,印度是最早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從16世紀起它就遭到西方列強的侵入,到19世紀中葉已徹底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殖民當局實行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激起印度人民連續不斷的反抗鬥爭。在鬥爭中,民族資產階級和下層勞動人民逐漸發展壯大。20世紀以後,印度相繼出現幾次民族解放運動的**,有力地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沉重打擊了殖民統治。正是這種民族矛盾、階級衝突相互交織的複雜曆史條件,構成了印度近代文學的社會基礎。
印度近代文學萌芽於17世紀,真正成型則是在19世紀後半期。印度近代文學的各類作品的思想內容大多具有鮮明的反殖、反封建傾向,文學體裁除詩歌外,還有小說、散文和戲劇等。這一時期,許多作家都以地域性民族語言進行創作,其中孟加拉語、印地語和烏爾都語的文學成就較高。孟加拉語文學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方麵都居於領先地位,其創始人之一是般吉姆·錢德拉·查特吉(1838—1894),他的作品有反映社會及家庭生活問題的長篇小說《毒樹》(1872),以及表達愛國思想、激勵人們反抗殖民統治的曆史小說《阿難陀寺院》(1882)。印度近代文學的光輝代表泰戈爾也用孟加拉語寫作,他以多種文學體裁的豐富創作為印度文學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期,除了泰戈爾以外,重要的孟加拉語作家還有小說家薩拉特·查特吉(1876—1938) 和烏爾都語詩人。
薩拉特·查特吉(1876—1938)是孟加拉語文學中第一位專業作家。他出身於西孟加拉一個貧窮的婆羅門家庭,青年時期曾四處流浪,在緬甸當小職員時開始創作活動。他一生寫作了30多部長篇、中篇小說和大批短篇小說,代表作有《斯裏甘特》(1915—1933)、《道德敗壞的人》(1917)等。他的作品多以反封建作為主題,揭露地主、婆羅門等封建勢力的罪惡,反映孟加拉農民的苦難,尤其注重表現婦女的悲慘命運,政治傾向性十分鮮明。
到了19世紀中葉,印地語文學的發展也進入新的階段,許多作家將自己的文學活動與民族解放運動緊密聯係,反映人民迫切關心的社會問題,取得了相當高的文學成就,如赫裏謝德爾、古伯德等的創作。
烏爾都語文學也頗具影響,重要作家首推被譽為穆斯林民族詩人的伊克巴爾(1877—1938),在詩集《駝隊的鈴聲》等作品中,伊克巴爾關注社會現實和未來命運,號召印度的穆斯林民眾堅定信仰,為實現人類的自由和平等而鬥爭。
總體上看,近代印度文學具有以下特點:多民族性和統一性相結合,古老傳統同外來文化影響相結合,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主義相結合。
(三)東南亞地區的近代文學
曆史進入近代時期以後,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民族文學得到了迅速發展,分別出現了一些有影響的作家,寫出了許多暴露社會黑暗、譴責殖民統治、宣揚本民族曆史文化、同情社會底層民生疾苦的作品。
印度尼西亞文學在其近代階段得到了健康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馬斯·馬爾戈(1878—1930)是印尼反帝文學的旗手,他的代表作《自由的**》(1924)在印度尼西亞文學史上占有突出地位。阿卜杜爾·慕伊斯(1886—1959)的《錯誤的教育》(1928)被認為是近代印尼文學史上最優秀的小說。
19世紀中期以後,泰國在王室推動下發生了“自上而下的啟蒙運動”,期刊雜誌出版,文學團體成立,泰國文壇上出現了與傳統遊記詩、說唱敘事詩判然有別的長篇曆史小說、書信體短篇故事、政論散文、通俗科學小品等新型體裁。泰國近代啟蒙作家大多出自王室,國王拉瑪五世(1853—1910)通過書簡體的《遠離家鄉》一書闡述了自己的歐遊印象;拉瑪六世(1880—1925)曾在歐洲生活多年並就讀於牛津大學,由他倡導成立的文學團體相繼把莎士比亞、伏爾泰、大仲馬、莫裏哀的作品譯成泰文,他本人則在翻譯介紹莎士比亞戲劇之外還親自創作劇本,被推為泰國近代戲劇的奠基人。
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的緬甸近代文學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鮮明特色。德欽哥都邁(1875—1964)是民族獨立運動中出現的傑出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洋大人注》(1914)與《猴子注》(1922)。他的創作多以宣揚緬甸的曆史文化、激勵民族自尊、譴責殖民統治、歌頌民族獨立鬥爭為主題。
(四)波斯和西亞阿拉伯地區的近代文學
地處西亞的波斯和阿拉伯地區的近代文學也取得了顯著成就。波斯文學承續其2500多年的民族文化傳統,在其近代階段取得了較大進展。19世紀下半葉,隨著西方列強的殖民主義侵略,波斯國家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卡紮爾王朝統治下,社會危機四伏,人民苦不堪言,反抗鬥爭不斷爆發。到20世紀初終於爆發了資產階級反帝、反封建的“立憲運動”。
立憲運動時期,波斯文學在社會劇烈動**、民主思想傳播、革命**迭起的曆史條件下實現了從中古向近代的轉型。報紙的創辦和高等學院的設立,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具有近代思想意識的人。啟蒙思想家密紮爾·瑪利庫姆汗(1833—1908)大力宣傳自由民主思想,阿洪德紮德 (1811—1878)提出作家應創作於今人有利的戲劇和小說,啟蒙活動催生了波斯近代文學。
波斯近代文學在內容上超出宮廷生活的範圍,走上與人民大眾結合、為社會運動呐喊的道路,真實表現民生疾苦,尖銳揭露本國統治者的腐朽殘暴,猛烈鞭撻外國侵略者的惡德敗行;形式上表現為在舊詩體之外創造了自由的新詩體裁,以適應表現新內容的需要;改變了文體上以詩歌為主的傳統格局,利於敘事、說理、論證的散文體得到普及;創作中廣泛吸收日常用語,文學語言貼近民眾生活。
立憲運動時期最活躍的詩人首推巴哈爾 (1886—1951)。他出身於詩人世家,七歲開始作詩,曾被國王冊封為“詩王”,是波斯文學史上最後一位獲得該項榮譽的詩人。1905年以後,他參加了立憲運動,主持編輯地下刊物《霍拉桑》並在該刊物上發表愛國詩歌。1909年,他加入伊朗民主黨,負責主辦機關刊物《新春》。立憲運動失敗後,他屢遭迫害,兩度入獄。1925年,他退出政治運動專心從事創作。巴哈爾一生寫詩30000餘行,他的詩作在反映現實和反帝反封建方麵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除巴哈爾外,立憲運動時期的著名詩人還有阿什拉芙爾丁 (1871—1934)、德胡達(1879—1955)、阿裏夫(1882—1934)和拉胡蒂(1887—1957)等。
在1925年建立的巴列維王朝統治下社會政治更加專製黑暗,但20—30年代的波斯文學還是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繼續前行,進步文學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反映人民大眾的貧困境遇和表現婦女的悲慘命運成為作品的基本主題。文學體裁上除了詩歌創作繼續繁榮外,以小說為主體的散文敘事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在小說領域,20世紀初葉開始出現取材於曆史事件的作品,緊接著便有反映現實生活的社會小說麵世。賈瑪爾紮德(1895— ? )1921年出版的《故事集》是伊朗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他在該書初版“前言”中表明要以人民大眾的口頭語言描寫真實的社會生活。小說集出版後受到廣泛關注。收入該作品集的《政治人物》《熊姨的友誼》等六篇作品用明白流暢的日常話語寫就,有的描寫伊朗的社會現實生活,有的譴責宗教人士的虛偽卑劣,有的揭露政客們的卑鄙勾當,有的鞭撻沙俄侵略者的貪婪殘暴,描寫了波斯人民任人宰割的悲慘命運。賈瑪爾紮德的小說敘事風格幽默,意義積極。姆沙法格·卡澤米(1902— ?)的《恐怖的德黑蘭》(1922—1928)是波斯近代第一部長篇小說。這部作品以男主人公法拉赫先與其表妹瑪辛後與妓女埃法特的曲折戀愛故事為內容,揭示了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和婦女命運的不幸。賈瑪爾紮德的《故事集》和姆沙法格·卡澤米的《恐怖的德黑蘭》在波斯近代小說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為後續的小說發展開拓了道路。在賈瑪爾紮德和姆沙法格·卡澤米之後登上文壇的穆罕默德·赫加澤依、薩迪克·赫達雅特、伯佐爾格·阿拉維等小說作家,分別以各具特色的創作豐富了波斯近代小說的表現內容,進一步推動了波斯近代小說的發展與進步。
最能代表西亞阿拉伯民族近代文學創作實績的是敘利亞和黎巴嫩作家組成的文學派別——“敘美派”的創作。“敘美派”(又稱“旅美派”)是阿拉伯地區第一個具有近代意義的文學流派,因其成員大多留學美國而得名。該流派的領袖是黎巴嫩作家紀伯倫(1883—1931),他的重要作品有《折斷的翅膀》(1911)和詩集《先知》(1923)、《沙與沫》(1926)等,中篇小說《折斷的翅膀》被認為是用阿拉伯語創作的第一部從近代現實生活取材的浪漫主義中篇小說。同為黎巴嫩作家的喬治·宰丹(1816—1914)先後創作了22部曆史小說,他的作品從伊斯蘭教的曆史人物中擷取創作素材,在曆史性敘述中穿插愛情故事,借助於曆史題材抒發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情感取得了顯著的文學成就。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以色列出現了近代希伯來文學,詩歌、小說創作都漸趨繁榮,湧現了一批有才華的作家。其中,重要的詩人有哈依姆·那合曼·比亞雷克(1873—1934)和撒烏爾·車爾尼霍夫斯基(1875—1943);小說創作方麵則以阿格農(1888—1970)成就最高。
(五)非洲地區的近代文學
非洲近代文學按照地域劃分係由兩種異質文化背景下的文學組成,一是以埃及為中心的北非阿拉伯文學,一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廣大地區的黑人非洲文學。
由於非洲國家大多都有淪為歐洲列強殖民地的悲慘曆史,上述地區的民族文學或因殖民統治的禁錮或因封建專製的桎梏而一片死寂。許多國家的近代文學都起步於翻譯介紹和模仿西方文學。
以埃及為中心的阿拉伯地區的近代文學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而興起,在反殖鬥爭的深入發展中趨向於繁榮。近代以前的阿拉伯社會處在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阿拉伯語受到壓抑處於邊緣地位。作家們以爭取結束異族奴役、反對封建勢力為己任,或借助曆史題材、或立足現實生活進行創作,目的在於喚起民眾,啟迪蒙昧,以推動結束黑暗統治和根除社會弊端的政治鬥爭。這種背景之下,以埃及詩人巴魯迪(1838—1904)、艾哈邁德·紹基(1868—1932)、哈菲茲·易卜拉欣(1871—1932)等人為首的一批阿拉伯詩人發起了複興派詩歌運動,力圖通過恢複古代詩歌的輝煌傳統促進民族振興。複興派詩作在創作題材和表現手法上刻意遵循古典詩歌的傳統,但他們通過自己的詩文抨擊土耳其人的專製統治,反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主張借鑒西方先進文化進行社會改革。例如,巴魯迪的《巴魯迪鼓動革命》《起義的原因》等愛國詩篇大聲呼喚人們鼓起勇氣同殖民入侵者和本國變節者進行堅決的鬥爭;紹基則通過《尼羅河穀大事記》《獅身人麵像》等一係列長篇敘事詩以及詩劇的形式歌頌本國光輝的曆史文化,以期喚起阿拉伯人的民族自豪感。該派詩人的創作在阿拉伯詩歌發展史上發揮了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
在複興派之後,20世紀初期的阿拉伯詩壇上又出現了被稱之為“創新派”的浪漫主義詩潮。
在散文敘事方麵,從19世紀後期開始,大量歐洲文學作品如雨果、狄更斯、托爾斯泰、司各特、大仲馬的經典名著以及數量更多、質量駁雜的言情、幻想、探案類小說在埃及風行一時,西方文學的清新氣息使得阿拉伯語譯者和讀者趨之若鶩,幾乎達到“饑不擇食”的地步。經過囫圇吞棗式的接受,一些作家開始對這些翻譯過來的西方作品進行移植性改編(諸如更換人名、地名、故事場景使之“埃及化”或 “阿拉伯化”),這些“化”用的作品雖然在嚴格的意義上還不能算作阿拉伯民族自己的文學創作,但確實起到了促使西風東漸、改變文壇風氣的啟蒙作用。
在阿拉伯近代小說的形成時期,較早出現的是模仿西方小說模式創作出來的敘事性作品,第一部具備近代小說雛形的作品是埃及作家穆罕默德·穆韋利希(1858—1930)所寫的《伊薩·本·希沙姆敘事錄》,這是一部接受西方小說影響、以傳統的馬卡梅敘事模式編織的故事。
出現在近代埃及文壇的早期作品可以分為消遣性小說、曆史小說和藝術小說。這些作品大多具有浪漫風格,手法上往往借古諷今,內容上則傾向於表現反帝、反殖、反封建主題,亦有的作品通過愛情題材針對禁錮人們思想行為、束縛戕害婦女的傳統習俗和舊有禮教發出了抨擊與批判。1914年,埃及出版了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長篇小說《宰娜布》。
20世紀20年代前後,以埃及為中心的北部非洲國家的阿拉伯語作家們以反對殖民統治和封建勢力為己任,他們或借助曆史題材,或立足於現實生活進行創作,目的在於喚醒民眾,啟迪蒙昧,以推動結束黑暗統治和根除社會弊端的政治鬥爭。“埃及現代派”文學是這一時期北非阿拉伯語文學中最重要的文學流派。“埃及現代派”(又稱“埃及現代主義派”)的主要作家有塔哈·侯賽因(1889—1973)、易卜拉欣·馬齊尼(1889—1949)、邁哈默德·台木爾(1894—1973)等。其中塔哈·侯賽因是該流派的傑出代表,他的代表作《日子》(1929—1962)是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廣泛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埃及社會生活,描寫了新與舊、先進與落後的矛盾,塑造了不畏艱辛勇於攀登的學者阿裏的形象,具有抒情散文的風格。邁哈默德·台木爾是近代阿拉伯短篇小說的先驅之一。他的創作反映的現實生活比較廣闊,表現出較強的人道主義傾向。
埃及劇壇上還相繼崛起了艾哈邁德·邵基、陶菲格·哈基姆(1898—1987)等藝術大師。素有“阿拉伯詩聖”稱號的邵基在其詩劇《克裏奧佩特拉之死》(1929)中,一反西方文學中素來把埃及女王克裏奧佩特拉誣為禍水和**的陳套,將其塑造成為以個體的犧牲換取民族生存的英雄人物,讚譽她是“民族的女兒”。作品發表後,激起了埃及人的獨立意識與民族自尊。陶菲格·哈基姆曾潛心研究歐洲古典戲劇和近代以來的各種戲劇思潮,他的文學成就集中在戲劇方麵。在他長達數十個春秋的創作生涯中,共寫出60多部劇作,其中既有取材於現實生活的社會問題劇,也有取材於古代傳說的曆史劇。他的早期作品寓意劇《洞穴裏的人們》(1933)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非洲地區,20世紀之前僅有在民間口耳相傳的土著傳說。由作家進行書麵創作是發生在20世紀20—30年代以後的事情。這一地區各個國家的文學往往借助於殖民宗主國的語言作為創作載體,其中英語文學和法語文學起步較早,發展得也相對成熟。這一地區各國的文學發展存在著既有覆蓋地域寬廣、創作語言複雜、藝術水準不平衡的複雜性,又有內容上主張民族獨立、呼喚民族覺醒、歌頌愛國精神的一致性的特征。
思考題
1.分析近代東方文學的基本特征。
2.近代日本文學出現了哪些重要的現代主義文學派別,對後世日本文學產生了什麽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