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印度近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在長達60多年的文學創作生涯中,他寫了50多部詩集,30多種散文著作,12部長中篇小說,近百篇短篇小說和30多個劇本,以豐富多樣的創作成就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兼容並蓄東西方兩種異質文化,為後續作家繼承發揚本民族的文學傳統並積極借鑒外來經驗做出了榜樣。
一、生平與創作
泰戈爾出生在印度東部孟加拉地區加爾各答一個望族家庭,祖輩中出現了許多哲人、藝術家、宗教領袖和其他方麵的社會賢達。在家庭環境熏陶下,泰戈爾自幼愛好文學、藝術並關注社會問題。他8歲習詩;14歲便在大型愛國集會上發表詩篇《獻給印度教廟會》(1875),獲得廣泛好評;15歲發表短篇小說《女乞丐》(1876)和長詩《野花》(1876)。1878年到英國學習法律,因個人興趣而沉浸陶醉於英國文學和西洋音樂。1880年回到印度,畢生從事文學創作,同時投身於教育、宗教改革等方麵的文化建設以及旨在爭取民族解放的群眾運動。1924年,泰戈爾應邀訪問中國,在中國文壇上掀起了一場經久不衰的“泰戈爾熱”,郭沫若、徐誌摩、謝冰心等許多中國作家都深受他的影響。
泰戈爾的文學創作活動長達70多個年頭,呈現出時間跨度很大、覆蓋範圍廣的特點,按時序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1901年以前是泰戈爾的早期創作階段,這一時期創作的主要形式是故事詩和短篇小說。
1882年,泰戈爾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受到文學界的矚目。從1890年到1901年,泰戈爾廣泛接觸鄉村社會,搜集民歌民謠,對人民口頭創作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一時期,他創作了一批故事詩。它們大多取材於古老的宗教傳說、民間故事和曆史故事,以反對外族侵略、批判封建陋習、同情民生疾苦和歌頌下層勞動者美德為主題,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對被壓迫者表現了極大的同情。例如《婆羅門》(1893)揭露了種姓製度的不合理;《更多的給予》(1900)和《被俘的英雄》(1900)描述了錫克教英雄在異族的殺戮下寧死也不背叛民族信仰的英雄氣節;《丈夫的重獲》(1900) 批判了在宗教迷信思想禁錮下存在的寡婦殉葬陋習;其中最著名的是揭露封建地主罪行,同情農民不幸遭遇的《兩畝地》(1894)。《兩畝地》的主人公巫賓是位質樸善良的窮苦農民,他“隻有兩畝地,其他的一切都在債務中失去”。可這最後的“站腳地”也被勾結法庭、偽造借據的王爺強行奪走,巫賓隻好靠乞討流浪為生。多年後,回到家鄉的巫賓在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拾起兩隻落地的芒果,竟被王爺罵為“慣竊”。詩篇通過巫賓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殘酷掠奪農民的罪行,表現出詩人對下層勞動者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
泰戈爾的短篇小說多以農村生活為題材,批判封建陋習表現下層人民的苦難遭遇,對婦女的悲慘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具有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其中,揭露鞭撻封建婚姻製度和種姓製度的篇章尤其引人注目,《河邊的台階》(1884)、《棄絕》(1892)、《摩訶摩耶》(1893)、《素芭》(1893)都是這方麵的佳作,最為撼人心魄的是《摩訶摩耶》(1893)。小說描寫名門之女摩訶摩耶和家世低微的羅耆波真誠相愛,她的哥哥卻強迫她嫁給一個高級種姓的垂死老頭。婚後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婦,接著又被繩捆索綁,扔上焚屍的柴堆,履行寡婦殉葬的“薩提”義務。通過這個悲劇故事,作家對罪惡的封建等級製度和野蠻的寡婦殉葬陋習作了嚴厲批判,肯定並歌讚了婦女要求解放的反抗精神。泰戈爾還寫有一批反映民族覺醒、歌頌反對殖民主義鬥爭、讚美普通人的善良品質的作品,如《太陽和烏雲》(1894)、《加冕》(1898)、《泡影》(1898)、《喀布爾人》(1892)等。其中的《喀布爾人》別具匠心地勾勒了來自喀布爾山區的小販拉曼富有人情味的內心世界,通過他對小姑娘敏妮的慈父般的愛,展示出下層人民的深摯友情和純潔父愛。
這一時期,泰戈爾還先後出版了《金帆船》(1894)、《繽紛集》(1896)、《夢幻集》(1899)等著名抒情詩集,寫了若幹部戲劇作品和長篇小說。
(二)1901—1919年是泰戈爾的中期創作階段,也是泰戈爾各種體裁的創作均獲得豐碩成果的繁榮時期。
20世紀頭十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解放運動,主張通過改革宗教和教育、消滅愚昧與貧困的途徑改造印度社會。他在這一階段創作的最主要收獲是散文哲理詩,長篇、中篇小說和戲劇也有許多傑作麵世。這一時期,他相繼發表了優秀長篇小說《小砂子》(1903)、《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和中篇傑作《四個人》(1916);創作了重要劇本《頑固堡壘》(1911)和《郵局》(1911);出版了《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園丁集》(1913)、《飛鳥集》(1916)等散文詩集。上述作品中,詩歌和戲劇側重於宣揚愛的理想和人性的完美,在小說創作中則反映了許多當時社會的重大問題,體現了印度近代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度成就。
這一時期是泰戈爾在藝術上達到爐火純青、贏得世界性影響的階段,尤其是他親自譯為英語的《吉檀迦利》《園丁集》《新月集》和《飛鳥集》,這些詩集題旨立意各不相同,或寄寓宗教感情、契約精神信仰;或貼近現實人生、憧憬美好愛情;或禮讚無瑕童心、尋求精神慰藉,分別代表著詩人宗教哲理詩、愛情詩、兒童詩與格言詩創作的高度成就。其中,《吉檀迦利》向來被推為泰戈爾思想藝術成就的巔峰。這部以孟加拉語譯音作為題名、取意為“對神奉獻”的詩集為他膺獲了1913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吉檀迦利》係由作者本人從孟加拉語文本中精選出來譯成英語的103首散文詩組成,薈萃了泰戈爾對人生真諦的理性沉思以及對理想信仰的執著求索。詩中,泰戈爾將主觀理念中占主導地位的精神本體以對象化的形式膜拜為“肉體、光明和詩才”之神,指認其為“萬王之王”、“太陽”、“光明”、“聖者”、“父親”、“我的主”直至於“上帝”,體現出虔敬的信仰意識和篤定的宗教感情。《吉檀迦利》所頌之神,表象極多,變化萬千。這位神明存在於時空之中卻又超越時空之外,是宇宙萬物的主宰,宇宙萬物是其分身。很顯然,這位神靈既不是主宰世界的上帝,又不是某一具體的偶像,若對詩中所頌之神加以甄別判斷,其本質屬性當與印度傳統“泛神”論哲學中 “梵”的觀念類同。詩人所刻意尋覓和執著求索的與神統一,也正是印度傳統精神文明中人與自然交感,物質和精神契合的“梵我一如”境界。泛神論思想是泰戈爾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泛神論認為,世界的本質或實體是一個無形無影又無所不在的神,即所謂“梵”。“梵”是宇宙萬物的統一體,人和自然都囊括其中;隻有在“梵我合一”、人神交流的境界中,人們才能得到至高的快樂和幸福。對“梵我合一”理想的追求,貫串了泰戈爾的一生,直到臨終前,這樣的努力仍未停止。他說:“在我離開之前,我要讓我心中的那個‘我’比那個小‘我’大,這就是我的禮拜。”描述詩人對人生歸宿的探索,揭示詩人在渴望——失望的循環往複中的希冀與期求,構成了《吉檀迦利》的最終題旨走向。一般地說,《吉檀迦利》形象而充分地表現出了這種哲學思想,表達出詩人對“梵我合一”理想的探索和追求過程。透過撲朔迷離的神秘氣氛進一步分析,則可感受到詩人進步的人生和社會理想及其在複雜現實中苦於出路難尋的迷惘和矛盾心理。詩集寫景清晰如畫,抒情充滿渺茫、朦朧的神秘色彩,哲理教誨耐人尋味。
在泰戈爾詩歌的抒情世界裏,除了《吉檀迦利》這般寄寓宗教感情、契約精神信仰之作,更多的是貼近現實生活、憧憬幸福人生、歌頌美好愛情的詩篇。這些作品基調歡快、意境明朗,與《吉檀迦利》風格殊異。禮讚人生和愛情的《園丁集》、謳歌兒童的《新月集》、精辟總結生活哲理的《飛鳥集》以及《金帆船》《渡口》等作品便是這類抒情詩的代表。
印度的文學傳統中,用散文敘事的中篇、長篇小說並不發達,泰戈爾是最早寫出符合近代意義的中篇、長篇小說作品的作家。與他的具有神秘主義傾向的宗教哲理詩以及具有抽象色彩的表現主義戲劇作品不同,泰戈爾的中篇、長篇小說大多貼近現實生活,描寫和反映印度社會的基本矛盾,探索祖國的發展道路、民族的解放途徑這樣的重大問題,表現了印度近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生活願望和社會理想。在這類取材於現實生活的作品中,《沉船》和《戈拉》占有突出的地位。《沉船》從倫理道德角度和家庭生活方麵闡發了泰戈爾的人道主義理想。小說的情節十分曲折,主幹是青年知識分子羅梅西幫助因航船失事而與丈夫失散的少婦卡瑪娜尋找家人,並最終使之與丈夫團圓的故事。作品反映了追求個性解放同封建主義的矛盾,多方麵表達了泰戈爾以“愛”為核心的人道主義理想,同時對宗教偏見、傳統道德習俗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軟弱性、動搖性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小說構思精巧,情節曲折,富於傳奇色彩,心理描寫細膩,讀來引人入勝,感人至深。
(三)1919—1941年是泰戈爾的後期創作階段。
20世紀20年代以後,泰戈爾的思想和世界觀在國內外政治形勢影響下有了很大的變化,詩歌風格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在這一時期創作的政治抒情詩《問》(1932)中,詩人對自己的泛神、泛愛思想加以清算,號召人們奮起戰鬥,“反對那披著人皮的野獸”。詩人還密切關注世界各國人民的反帝鬥爭,憤怒譴責帝國主義對弱小民族的侵略掠奪,通過《禮敬佛陀的人們》(1937)辛辣地諷刺了日本侵略軍在中國戰場進行屠殺之前到佛寺祈禱戰爭勝利的卑劣行為。
這一時期,泰戈爾創作的詩歌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具有強烈的反法西斯、反殖民主義精神。
二、《戈拉》
長篇小說代表作《戈拉》是一部著重從社會政治角度表達作家的愛國主義思想、探索民族解放必由之路的傑作。該作品於1907年開始創作,1909年完成。先期在雜誌上連載,後經改定正式出版。
《戈拉》以19世紀後期的印度社會生活為背景,描寫了教派之間的矛盾,提出先進知識分子隻有放棄狹隘的民族與宗教偏見才能實現愛國理想,表現了印度人民渴望民族獨立、爭取民主自由的願望。作品對民族解放的道路進行了嚴肅的探索,藝術地再現了印度近代先進知識分子反殖民統治、反封建鬥爭的艱苦曆程。
19世紀後期,印度民族資產階級迅速成長壯大,廣大工農群眾對社會現實日益不滿,開展民族解放運動的條件和時機漸趨成熟。但是,當時的印度民族知識分子分裂為兩大思想陣營。梵社一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文化,鏟除國內的種種封建陋習,其中也有人鼓吹全盤歐化,對本民族的東西大加貶損;新印度教一派強調維護傳統文化,堅決反對崇洋媚外,其中一些持極端立場的人主張恪守一切民族傳統,甚至美化野蠻的種姓身份製度。兩派思潮之間長期論戰,在許多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上各執己見,水火不容,這場曠日持久的論戰直到20世紀初期仍未結束,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泰戈爾寫作《戈拉》,似在昭示自己對論戰雙方的態度。在小說中,泰戈爾站在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立場上,肯定、讚揚了以戈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的愛國熱忱和戰鬥精神,但對他身上存在的教派偏見和複古主義思想也給予了嚴厲批判,同時號召印度人民求同存異,棄絕前嫌,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共同奮鬥。
《戈拉》成功地塑造了印度教青年戈拉、賓諾耶,梵社姑娘蘇查麗達、洛麗塔,愛國老人安南達摩依、帕勒席,以及喪失民族立場、一味崇洋媚外的哈倫等藝術形象,小說的同名主人公戈拉是全書著力刻畫的中心人物。
戈拉是19世紀後半葉印度青年愛國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的藝術典型。他本是留居印度的愛爾蘭人的後代,在印度民族大起義中父母雙雙亡故,從小被一個印度中產階級家庭收養。在這個家庭中長大的戈拉對印度無比熱愛,對印度教極其信仰。小說主要講述了他探索民族解放道路、克服宗教偏見的過程。
大學畢業後,戈拉步入了社會。初涉世事,戈拉身上愛國思想與宗教狂熱並存並不時發生衝突,兩者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他以印度愛國者協會主席的身份成為印度教青年教徒們的領袖。他“愛印度勝過自己的生命”,對印度的自由解放滿懷信心。他曾說:“我的祖國不管受到什麽創傷,不論傷得多厲害,都有治療的辦法——而且治療的辦法就操在我自己手裏。”為了印度的解放,他隨時準備獻出自己“一切的一切”。但同時,他卻將宗教偏見和愛國熱情視為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處處恪守印度教教規,悉心維護婆羅門種姓的純潔,恪守施行傳統的“觸腳禮”儀式,嚴格遵守教規中的飲食禁忌,不吃不喝異教徒動過的食物,反對與異教姑娘戀愛結婚,甚至因教派偏見而嫌棄自己最親愛的媽媽。他本想以自身的信仰力量凝聚人心團結民眾,推動實現民族複興的鬥爭,實踐中卻事與願違,到處碰壁,以致陷入深深的精神痛苦之中。
來自社會現實的教育使他開始糾正自己的偏頗。在下鄉旅行途中,他接觸了許多下層農民,親眼目睹宗教紛爭和種姓製度造成的嚴重惡果,認識到宗教“隻是將人分為種種等級,又將各個等級互相分開”;同時也看到勞動群眾衝破教派爭端、一致反帝的現實,這使他產生了再也不能“用自己腦子所虛構的那種迷妄之見來欺哄自己了”的思考和認識。
小說結尾部分,當戈拉決意棄絕所有生活聯係,養父在病危時說出他原本是愛爾蘭裔英國商人後代的秘密,戈拉感到極度震驚,感到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鎮定下來之後,經過嚴肅思考,調整方向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完全擺脫了印度教和種姓製度的精神束縛,徹底擺脫了以往狹隘的教派偏見與種姓身份的束縛,決意全身心地為全體印度民眾服務。
戈拉的形象是當時印度進步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代表,也是泰戈爾社會政治理想的重要體現。通過戈拉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自由平等的向往、對殖民主義的仇恨及其對理想世界的不倦追求,作家生動地描述了19世紀後半葉印度先進知識分子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艱難坎坷的成長經曆。同時,這一形象不僅表現出泰戈爾進步的社會政治觀和他對民族解放道路的積極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當時的思想局限。
《戈拉》在藝術表現上有著十分鮮明的特點。
第一,論爭的哲理性和雄辯的語言力量。小說的中心內容是探討一係列重大社會問題。在書中,有關民族、政治、宗教、種姓、文化、婦女、愛情等問題的辯論的篇幅占一半以上。論爭不僅發生在不同教派、不同思想的人物之間,還發生在父女、母子、姐妹、情人和朋友之間。辯論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的唇槍舌劍,如戈拉和哈倫之間;有的各抒己見,如戈拉和朋友們之間;有的循循善誘,如安南達摩依和帕勒席兩位長輩對青年們的談話。這些具有雄辯語言力量的對話是作家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作品主題的重要手段。
第二,運用對比手法塑造人物,使各自的性格在相互對照中更趨鮮明。不僅在正麵人物如堅持民族主義立場的戈拉和反麵角色一味崇洋媚外的哈倫之間形成強烈對比,就是同屬正麵人物的蘇查麗達和洛麗塔兩人也以前者的“溫柔沉靜”和後者的“果斷剛毅”兩種決然相異的性格特征使她們個性鮮明地相互映襯。另外,小說情節中年輕人處事待人的衝動孟浪和長輩的沉穩凝重也形成了對比關係。在情節推進的多重對比中,中心人物戈拉的性格發展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和顯現。
第三,作品具有濃鬱的抒情色彩和優美的格調。小說的主體雖是講述故事,但其中帶有很大的抒情成分,作家將敘事、議論和抒情水乳交融地結合起來,使作品具有優美的格調和激動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思考題
1.泰戈爾詩歌創作的思想藝術是什麽?
2.泰戈爾小說創作上的成就以及對印度小說的貢獻是什麽?
3.試分析戈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