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一定遇見過這種情況:一群孩子玩遊戲,有的孩子非常在意輸贏,贏了很高興,輸了就滿臉不開心,甚至大哭大鬧。我還接觸到一些孩子,之前學習成績不錯,但考上重點中學後,排名沒有那麽靠前了,便不能接受,開始厭學甚至自暴自棄。

一直想贏,是上進的表現,但失敗是人生的常態,如果一個人隻想贏不想輸,恐怕他一生都要活在痛苦中了。任何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變成這樣,那麽就要從小教會孩子正確看待輸贏,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我們該怎麽做呢?

第一,放下功利的心態,把孩子的快樂和成長放在第一位。

孩子太在意結果,是因為他們忽視了過程裏的快樂,甚至忘記了最初的意圖。孩子變成這樣,與家長有絕對的關係。

舉個簡單的例子,家長送孩子去打乒乓球,最初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強身健體、保護眼睛、鍛煉大腦反應等,出發點是非常好的。可是慢慢地,性質就變了。當打球水平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家長就開始帶著孩子參加各種比賽,在孩子取得名次的時候興高采烈,在孩子沒有打好的時候唉聲歎氣。甚至還把獲獎證書作為孩子升學的敲門磚,讓孩子感覺不能失敗,打不好是丟人的事情。這也是很多孩子一開始很喜歡學習特長,但到了一定程度後就放棄的原因:功利的競爭背離了初衷,讓孩子體驗不到最初的快樂,最終使他們喪失了興趣。

如果孩子在參加比賽時因為沒有獲得名次而傷心落淚,家長一定要懂得同理孩子的情緒,可以輕輕問他:“兒子,這次沒有拿到名次,是不是很沮喪?”然後告訴他:“雖然比賽沒有獲得名次,但是你現在身體很靈活,腦子反應也快了,還交到了關係很鐵的朋友,這些都是讓你終身受益的事情。”這樣一來,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過程中的快樂,而不會在意比賽的結果了。

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家長首先要明白學習的目的是為生活服務,學習知識是用來武裝自己從而更好地服務人生的,而不是為了考試成績。

我女兒上北大後,跟一群學霸在一起,看到大家學習都那麽好,不由自主地陷入糾結。一次,她考完詞根學給我打電話,說自己比較鬱悶,因為考得不好。我就問她當初選修詞根學的目的,她告訴我是為了幫助自己更好地記單詞。我又問她這個目的達到了沒有,她說達到了,而且她考英語六級基本是裸考,還取得了高分。當她說到這裏的時候,我就說:“除了考試分數可能會低一點之外,你想要的目的都達到了,而且獲得的益處一直影響著你,這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啊!”聽我這麽說完,女兒就說:“媽媽,你這麽說的話,我就舒服多了!”

快樂的童年是一個人成長的根基,家長提供土壤讓孩子在快樂中牢牢地紮根,茁壯地成長,將來他才可以經受風雨,迎接挑戰。

第二,讓孩子體驗“輸”,讓他知道輸沒有什麽大不了。

要想讓孩子“輸得起”,就要讓孩子體驗“輸”,並讓他明白輸了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家長可以在家裏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玩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讓著他,而是讓孩子體驗到勝敗乃兵家常事,鍛煉他從容應對輸贏的氣度。

我女兒小時候,我和先生很喜歡跟她玩撲克牌。女兒最喜歡“爭上遊”或者“鬥地主”,因為打牌時可以三個人一起參與,而且輸贏也不固定在某個人身上。贏了,我和先生會表現得非常高興;輸了,我們也會表現得很懊惱,並說“再來,看看下次誰會贏”。跟女兒一起玩牌,我們很少讓著她,不會故意讓她贏牌,目的就是要培養女兒“輸得起”的品質。

一次,有一個小朋友來我家,我就讓女兒和她一起玩牌,那個小朋友每次輸牌的時候都會非常不高興,要是連輸兩次還會哭鼻子。看到這種情形,女兒很不解,因為在她看來輸贏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後來了解到,那位小朋友在自己家打撲克的時候,大人為了讓孩子高興總是故意輸牌,所以每次都是小朋友獲勝。殊不知,家長自以為讓孩子隻體會贏的樂趣是一種愛,但當孩子在外麵遇到挫折時,就會表現得很脆弱了。

失敗乃成功之母,“輸得起”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在遊戲中輸得起的孩子,在其他方麵的較量中也會輸得起。上學時,孩子會經曆大大小小的考試,不可能每次都考出好成績。如果輸得起,那麽就不會看重一次的得失,考好了會高興,考不好則重整旗鼓努力準備下一次考試。在將來的生活和事業中,他們也會時時遇到較量,隻有懷著輸得起的心態,才能平和地看待每件事,盡力而為,努力實現自己的精彩。

在北京十一學校有個創業基地叫“鬆林書苑”,這裏會不斷掛出“重新開業”或者“開張大吉”的牌子,因為總是有“公司”倒閉,也有新的“公司”開張。校長李希貴認為,他們不讓老師介入學生的社團,就是怕老師的想法幹擾孩子們的思維。有的學生社團辦三個月、半年就垮了,然後重整旗鼓再做別的。學生們在不斷體驗成功和失敗的過程中,積累了重要的人生財富,這比他們進入社會再學習的成本要低得多。讓孩子從小就體驗到輸贏都是家常便飯,長大了才能“輸得起。”

第三,家長的抗挫折能力是孩子“輸得起”的最好教導。

上文也提到,失敗是人生的常態,不可能有人總是成功的。家長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是如何應對的,這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這一點對家長的要求很高,畢竟一個人的處事方式會受到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幾十年養成的行事方式幾乎變成了自動化的反應。我和先生麵對挫折時的態度就非常不同,過去我遇到挫折會害怕,但我先生不是,他非常樂觀,是那種“失敗了沒關係,大不了再重新來過”的性格。我倆麵對挫折時的表現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女兒遇到失敗的時候,有時像爸爸似的無所謂,有時也會像我,內心感到害怕、難過。

我學習心理學以後,心態發生了很大改變,麵對挫折時變得比以前淡定從容。我的變化對女兒也產生了影響,我發現她如今經曆失敗的時候不會像以前那樣過於糾結了。我想說的是,改變是可能的,我能改變,你一定也能。當你開始嚐試改變,便是孩子幸福的起點。

第四,在團隊中培養孩子“雙贏”或者“共贏”的意識。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家庭的7個習慣》裏舉了個例子:一個打籃球的女孩告訴爸爸,和她有競爭關係的同學總不肯把球傳給她,這讓她很鬱悶。爸爸就讓女兒在下一場比賽的時候,隻要有機會就傳球給那個同學,結果她們球隊那一場打贏了。從此以後,一對有成見的姐妹花在球場上配合越來越默契,她們球隊贏球的次數也越來越多,當地報紙甚至還報道了她們默契配合的事跡。這位爸爸的提議改變了他的女兒,讓她從過去競爭的痛苦中擺脫出來,體驗到寬容帶來的她和同學關係的改善以及從未體驗過的快樂。

的確,競爭往往伴隨著痛苦,但授人玫瑰,手有餘香。當別人從你這裏有所受益的時候,你體驗到的滿足感和愉悅感便超過了自己獲得成功時的感覺,你會感覺到自我光輝的閃耀。這是人性深層次的需求,也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因此,家長不要總是讓孩子和別人比高低,而是應該從小培養他擁有雙贏或者多贏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