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男孩放學回到家,看到家裏多了一個樂高玩具,非常高興。就在他興衝衝地正要打開盒子的時候,媽媽說:“這是姥爺給你買的生日禮物,姥爺說了,你期末考試要考得好才能玩。”小男孩立刻像泄了氣的皮球,垂頭喪氣地進了自己的屋子,直到媽媽喊他吃飯才出來,整個晚上都無精打采的。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不少家長習慣把物質獎勵作為條件來跟孩子談學習,尤其喜歡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有的爸爸會說:“兒子,下次數學考試得90分,爸爸就給你買足球。”有的媽媽會說:“閨女,每天回家多做五道數學題,媽媽過些天就給你買條漂亮的裙子。”
家長要知道,用物質獎勵來交換學習成績,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如果能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比如通過學習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麽當他真正具備這種能力時,就會獲得認可和肯定,自尊感也會提升。即使做不到,也能獲得接納和鼓勵——這是一種內驅力,孩子感覺到自己是為了成長而學習,他就會有勁頭,並且容易堅持下去。而物質獎勵則是一種身外之物,更像是外驅力,或許起初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但是這種有條件的獎勵,會讓孩子對學習的目的產生混亂的認知,以為學習就是為了獲得物質獎勵。那麽,如果外驅力一直存在,並且不斷增加,孩子可能會持續下去。一旦外驅力沒有了,或者不增加了,孩子很快就會想放棄。
從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物質的滿足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生理上的滿足。現在的孩子在物質方麵並不匱乏,他們很快就會厭倦物質獎勵。對學習也是如此,當家長的物質獎勵不能持續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便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對於學習不太好的孩子,如果家長用物質來激勵他,條件是要達到一定水平才給,達不到便不給,這會讓孩子產生很深的挫敗感,覺得自己很糟糕,嚴重的甚至會自暴自棄。一位初中生的爸爸說,他曾經跟兒子說:“隻要你學習好,爸爸就給你買筆記本電腦。”結果兒子說:“老爸你算了吧,我寧願不要筆記本電腦,你也不要跟我談學習。”可見,用物質來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並不是好方法。無論哪種孩子,這種做法都會讓孩子感到家長的愛是有條件的,從而對自己存在的價值產生懷疑。所以,家長一定要慎用物質獎勵,以免對孩子造成負麵影響。如果家長要給孩子買玩具和漂亮的衣服,一定是因為愛孩子,而不是引誘他考個好成績。
看到這裏,有的家長可能會問:“不用物質獎勵,那應該用什麽方法激勵孩子呢?”
第一,讓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
從一個人內心的需求來講,孩子的內心更需要被信任、被認可、被肯定、被接納,以及實現自我價值所帶來的滿足感。這些東西家長都給到了,孩子就會很容易受到激勵。
比如,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跟著媽媽去買菜。過完了秤,孩子告訴媽媽:“媽媽,你應該給叔叔五塊八毛錢。”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及時稱讚孩子:“兒子,你都能算賬了!下次,媽媽不來,你也可以幫媽媽買菜了。媽媽很開心你有這個能力!”聽到這話,孩子內心被肯定、信任的渴望就得到了滿足,這會讓他很有成就感和價值感。也許下次學數學的時候,孩子會更加用心,因為他明白了數學的用處。因為這一次買菜的經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這種精神鼓勵比物質**的作用更加長久,而且省時省力,家長隨時隨地可以做到,隻是家長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機會。
第二,讓孩子體驗到不斷進步的成就感。
有一位小學英語老師,她通過積分製讓孩子們喜歡上學習英語。老師給每個孩子都建立了一個積分檔案,無論是平時表現還是考試成績,隻要孩子做好了,她就給予加分獎勵。比如,考試考了90分,那就加90分;平時回答對老師的一個問題,加10分;寫對一個單詞,加1分……這樣,每個孩子的檔案裏都會不斷地加分。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分數越來越高,很興奮,便爭先恐後地努力學習英語。這無疑也是一種激勵機製,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就感,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因為每加1分,都是他努力的結果;每加1分,都是因為他掌握了一些新東西。所以,這個老師教出的孩子,英語成績都不錯。更關鍵的是,孩子們都對學習英語有濃厚的興趣。
第三,積極正向地強化行為習慣。
我女兒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晚上總是睡得很晚,我特別心疼她睡眠不足,影響到身體健康。後來,她的老師給我出了個主意,讓我畫一棵大樹,並跟女兒約定:隻要她晚上在9點之前睡覺,我就在樹上畫一顆蘋果或者一朵大紅花,以示鼓勵。這個約定讓女兒很興奮,她努力在9點之前上床,並且臨睡前還不忘吩咐我:“媽媽,你給我畫上一個蘋果吧!”或者“媽媽,我今天睡得早,你把紅花畫得大一點啊!”看著開滿樹的紅花和結在樹上的蘋果,女兒很是驕傲。用這種方法,女兒沒過多長時間就能早早上床睡覺了。
這種方法表麵上看是有形的獎勵,其實是正向強化,即對孩子做到的部分給予強化。每一次強化,就像在孩子的“心理銀行”存入一筆錢,孩子內心的“存款”越多,就越有信心。這種做法跟前麵講到的有條件的物質激勵不同,如果孩子沒有做到,便得不到獎勵,這會讓孩子覺得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
孩子的習慣需要養成,興趣需要激發。至於如何培養習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則需要家長調動智慧,尋找有效的方法。相信每一個愛孩子的家長,都會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