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說明在不同的社會裏人與人的關係是不同的,人我的界線即自我與他人的界線是不同的,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1947/2009)提出了差序格局與團體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是中國鄉土社會結構的格局,而團體格局是西洋現代社會的格局。費孝通說:“我們沒有團體而有社會網絡,重疊的社會網絡。一切事情都通過這些網絡來完成。這來自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一千多年的傳統。”(費孝通,1988)。
西洋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像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紮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紮、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紮、同捆的柴,分紮得清楚不會亂的。
這裏用捆柴比喻社會組織,意思是,人們常常由若幹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如家庭、俱樂部、工會、政黨等。團體內與團體外的人分得很清楚。在個人主義下,一方麵是平等觀念,指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各個個人人格平等;另一方麵是憲法觀念,指每個團體分子和團體的關係是相等的,團體不能為任何個人所私有。這種人與人的關係的一種格局叫作團體格局。
中國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這樣的社會與西方現代社會是不同的。人與人關係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麵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
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個人都有一個以親屬關係布出去的網,這個像水的波紋一般的網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就是鄉土社會中人與人關係的差序格局。儒家文化最講究的是人倫,倫是什麽呢?倫就是指導社會關係的原則,或者,在社會關係中個人的角色。例如,“禮記”規定,一個人的父親死了他要守孝三年;一個人的兒子死了,他要守孝一年。父親與兒子的角色不同,各人要做的事情便不同。而且,兒子要永遠聽從父親的。這樣,倫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群人裏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社會關係)的差序。例如,“君臣父子”“上尊下卑”“男尊女卑”“長幼有序”的差序。
中國鄉土社會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村與村之間的往來不多,人口的流動率也小。人們常常是生在哪裏也老死在哪裏。在同一個村裏,許多人不是近親就是遠親,彼此非常熟悉。因此,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作家十年砍柴對這個以近親與遠親組成的“熟悉”的社會是這樣回憶、體驗和感歎的:“我們兄弟從記事開始,融入以血親、姻親為經緯的熟人社會,那種自然狀態猶如幼魚遊水,雛鳥學飛。我們首先要學會分辨的就是親屬尊卑,誰是我的親兄弟,誰是我共爺爺的堂兄弟,誰是我共曾祖父的堂兄弟,誰又是沒出五服的族兄弟、叔嬸;出了五服的那些族人,和誰又更親近一些;方圓幾十裏哪些姓李的和我們共了一個祠堂,共一份族譜;祖父、父親、自己和下一代的輩分是哪個字;而八華裏外的那個王姓聚集的村子,誰是我的親舅舅,誰是我的堂舅舅;姑舅表親和姨表親的區別在哪兒。人死了,哪些人可以埋進祖墳哪些人不能;碰到人家辦紅喜事該說什麽賀喜的話,而對長輩的喪事如何致祭,等等。鄉村的熟人之間沒有秘密,一個家族的爺爺可以隨意在你家吃飯時走進來坐到餐桌上和你父親一起喝酒。這些對我這樣成長經曆的人而言,是常識,而對我們兄弟的下一代,恐怕就是遙遠的傳說。”總之,在這樣的“熟悉”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社會的信用不是由契約和法律保證的,而是由對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習俗、行為規矩的熟悉保證的。因此,鄉土社會是禮俗社會。
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快,人員流動性大。人們不僅選擇經常變換工作,還從這個城市遷到另一個城市,甚至到國外工作、生活。因此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既是陌生人,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人們之間要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就產生了法律。法律保證了簽約雙方,如雇主與雇員,生意交往的雙方等,共同履行協議、合同等。可是,法律的基礎是平等,是權利與義務的共存,隻有人與人的平等性,才會促成市場經濟的產生與良性發展。因此,現代社會是法理社會。
例如,西洋家庭是一種界限分明的團體。在英美,家庭包括丈夫、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夫妻兩人拜訪朋友,就不能說“丈夫”帶了他的“家庭”來訪。在家庭裏邊,各成員都是平等的。並沒有“夫為妻綱”那一套約束,父子之間也是朋友。在美國,如果父母盡到了養育孩子的義務,父母也有權利讓成年的孩子離開家庭獨立生活,即讓成年的孩子事實上不與父母共同生活。而很多剛剛踏出校門的18歲年輕人也會實踐這樣的豪言壯語:一旦有能力我就會離開家。這樣,西方家庭成員的權利、義務、價值觀念都與團體格局的人與人的關係相聯係。但是在中國鄉土社會,家裏各成員不是平等的,各人必須遵照世俗的行為規矩、按自己的“角色”想問題、做事情。年長的對年幼的具有強製的權利。而且,家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家裏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括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親熱的人物。
總之,團體格局的人與人的關係中最主要之點是人與人的平等,而差序格局的人與人的關係中最主要之點是人與人的親疏之分,以“己”為中心推出,和別人組成親疏不同的社會關係,像石子投入水中那樣,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紋。最基本的是親屬關係:親子和同胞。其次是朋友關係。“這種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對性,可以說是模糊兩可了”(費孝通,1947/2009,30)。換句話說,中國人的自我的邊界是伸縮不定的。
上麵綜述的費孝通六十多年前的思想,即關於中國鄉土社會中人與人關係的差序格局概念今天仍然適用於中國社會嗎?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理論上說,費孝通已經指出,“在中國鄉土社會中,差序格局和社會圈子的組織是比較的重要。同樣的,在西洋現代社會中差序格局也是同樣存在的,但比較上不重要罷了。這兩種格局是社會結構的基本形式,在概念上可以分得清,在事實上常常可以並存的,可以看得到的不過各有偏勝罷了”(費孝通,1947/2009,37)。今天的中國,差序格局的人與人的關係仍然占統治地位。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農民占人口的絕大多數(直到2011農民仍占人口的一半),雖然有近兩億農民工,但他們沒有城市戶口,不能成為城市居民。而且,儒家思想的影響深遠,以及法製不完善的情況也進一步鞏固了差序格局的人與人的關係。
事實上,中國社會心理學家,如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楊宜音等,都在費孝通“差序格局”概念的基礎上陸續提出各自的關於中國人的人際關係的分類。如楊國樞(1993)關於家人/熟人/生人的劃分基本上承繼了費孝通差序格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