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女為父母養老或養兒防老。

今天的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了。但是,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由於2億多流動人口(農民工)沒有城市戶口,8億人至今仍舊是農民,市民隻有5億,我國大多數人仍舊是農民。因此,儒家傳統“養兒防老”的思想在我國依然根深蒂固,陳誌武的調查證明了這一點。

2005年陳誌武對北京、丹東、徐水縣以及河南的三個農村作過一次調查,對於“你為什麽要生小孩”的問題,各地回答的情況如下:三個村平均有69%的人說“養兒防老”,而北京隻有12%的人說“養兒防老”,丹東和徐水縣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當被問到“你是不是因為愛小孩而生小孩”時,三個村平均隻有16%的人說“是”,而北京有55%的人說“是”,丹東和徐水縣仍然在兩端之間(陳誌武,2009,204-205)。如果把“你為什麽要生小孩”的問題看作是對家庭的經濟互助功能的調查,而把“你是不是因為愛小孩而生小孩”的問題看作是對家庭的精神互助功能的調查,那麽,我們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到:在農村,家庭的經濟互助功能是第一位的(養兒防老占69%),而家庭的精神互助功能比較少(愛小孩而生小孩占16%);而在大城市裏(北京),家庭的精神互助功能是第一位的(愛小孩而生小孩占55%),而家庭的經濟互助功能比較少(養兒防老占12%)。

現在農民工約有2億人,他/她們在城市沒有戶口,不能享受城鎮居民的醫療、住房和教育補貼。他/她們老了隻能依靠子女:城裏人老了可以送到養老院,我們老了隻能靠孩子。我們沒有養老金,也沒有什麽指望,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這就是農民工的心聲。他/她們不得不“養兒防老”。

另外,從子女的角度看,據《網易女人:敬老作業怎麽做?第八期》報道,對3萬2千多“70後”“80後”和“90後”網友的調查表明,30%的人認為父母在子女婚姻大事上很功利,父母幹涉兒女婚姻是為了改善他們自己的生活。近日一項4562人參與的媒體調查顯示,84.5%的人坦言將來養老的預期已經影響自己的職業選擇(《北京晩報》,2013-3-15)。

這樣,“養兒防老”是“中國人是他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的第一層含義。

(2)望子成龍。

中國人曆來將子女看成自我甚至家族的延伸(各地興建的宗祠、續的家譜說明了這一點)。父母的事業由子女來延續,“子承父業”是“養兒防老”的城市版。據調查估計,我國現有1200多萬戶企業,民營企業1025萬戶,占80%以上。而民營企業當中又有80%以上是家族企業,家族企業中的人們彼此相互依賴自不必說。

“望子成龍”還表現在,父母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願望極力讓子女來實現。這也是“虎媽”“狼爸”教育的思想根源。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社會心態藍皮書》稱,“望子成龍”排九大生活動力之首。並認為,這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中國人影響甚大。還有人認為,“子承父夢”、完成父母之願就是“為孝”之道,孩子是父母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很多家長從小把孩子當作一件“商品”進行攀比,比成績、比學校、比才藝,長大了還比收入、比地位、比誰娶得好嫁得好。

總之,兒女束縛在家長的理想、願望構成的“蜘蛛網”之中。這樣,家長“望子成龍”的思想是“中國人是他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的第二層含義。

(3)子女找對象要聽父母的。

馮友蘭曾指出,“民初人常說:在舊日底社會中,人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父母的兒子;他結婚並不是他自己結婚,而是他的父母娶兒媳。照民初人的看法,在這種情形下,當兒子底,固然不自由得可憐,當父母底,也未免專製得可恨。但是我們若知以家為本位底社會的經濟製度,我們可見,這些都是應該如此底。誰也不可憐,誰也不可恨。”(馮友蘭,1938/2007,169)。

馮友蘭接著說,在以家庭為基本經濟單位的社會裏,一家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生產,或種田,或開鋪子等。這樣,父母為其子娶妻,其意義並不僅是為其子娶妻。他們是為他們的家接來一個共同生活的新成員,一個幹活的人,一個助手。因此,他們的兒媳,要由他們來選擇。所以他們的眼光,至少不能全部放在兒子的愛情上。這就是為什麽賈母為賈寶玉選了薛寶釵而不是林黛玉的緣故。薛寶釵少年老成,當然比多愁善病的黛玉能持家、能“立門戶”。梁漱凕說,“西洋視婚姻為個人之事,恒由男女自主之;中國則由親長作主,視為家族之事”(梁漱凕,2010,94)。父母為兒女包辦婚姻或幹涉兒女婚姻,就是“中國人是他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的第三層意思。

一種思想是在一定的經濟製度中產生的,但當新的經濟製度誕生以後,原有的思想並不立即消失,它仍在社會上流傳一段時間,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即使在今天,沒有父母的同意,許許多多的年青人依然不能與心上人結婚!《北京晚報》(2012-02-07)有一個討論:“戀愛究竟是誰的事?”兒子小管說,“我都27 歲了,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樣的女孩嗎?!……我知道我爸媽喜歡什麽樣的女孩。我媽一直給我灌輸……一定要模樣超群且門當戶對——其實就是家庭背景能拿出來顯擺。”小管媽媽說,“除了我這個在事業單位辦公室做主任的媽,小管他爸更是知名企業的總裁。我們家可能讓他隨便娶個女孩進門嗎?……他娶的是管家的媳婦,沒有我們認可,別想得到支持!”小管父母雖然生活在21世紀,但婚姻觀念還是民國初年的:兒子結婚並不是他自己結婚,而是他的父母娶兒媳(馮友蘭,1938/2007,169)。“非誠勿擾”節目主持人孟非也說過,在溫州那個地方,做生意的人很多,資產在10億、20億以內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生意的。那地方的年輕人,平時可以交許多女朋友,但是,到了要娶媳婦那天,你必須聽父母的:我讓你娶誰,你就得娶誰。為什麽呢?我們家的買賣一定要和另一家企業聯姻。如果不聽話,老爺子一個電話,就把兒子的信用卡給停了,兒子三天都活不了。在這種情況下,做兒子不得不乖乖地聽話(2016.5)。

2015年外國媒體這樣描述中國青年的婚姻狀況:“盡管中國年輕人或許正在稍微延長他們的單身生活,但在婚姻問題上,事實證明傳統思想是難以撼動的。很多父母實際上對子女的婚配擁有否決權。如果一位男性追求者缺乏現代形式的‘聘禮’——一套房產,女方父母往往會行使他們的這一權力”(《參考消息》,2015-04-09)。

另外,在父母催婚的情況下,男女青年租對象回家過年的新聞不在少數。2016年春節前夕,北京東直門地鐵站的一幅反逼婚廣告讓許多人記憶深刻,成員達一百多人的“反逼婚聯盟”,第一次走進公眾視野。華中師範大學性學教授彭曉輝認為,“逼婚”和“反逼婚”現象,反映出中國兩代人的觀念衝突。“在中國,結婚不是個人的事兒,而是家庭的事兒。很多父母都是窮盡家庭的力量來促成婚姻。另外,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家庭理念強烈,也導致了特有的‘逼婚’現象。”(謝殊青,《南方周末》,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