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意為揣摩,它是揣篇的姊妹篇。本篇中介紹了從內心情感變化揣測實情的具體方法。揣摩首先要在隱秘中進行,從內在情感與外在符應的變化中,探究奧妙。就像善於垂釣的人麵臨深淵,以餌投之,必得魚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操鉤釣魚者有之,偷了餌食而不上鉤者也有之。在“釣”與“反釣”中誰能取勝,就要看智慧的高下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隻要能合理地運用揣摩之術,你就必將“釣”到欲得之物。

之一

【原文】

摩者,符也。內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隱。微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內符必應。其應也,必有為之。故微而去之,是謂塞窌、匿端、隱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無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應之,事無不可。

【譯文】

摩是揣情的方法。內心的情感變化及其表現是揣測的主要對象。運用摩術有一定法則,而且這個法則是在隱秘中進行的根據其欲望稍微進行揣摩,估測然後探究其中奧妙,內外必然呼應。內外呼應,必然有一定的行為表現。所以稍微排除,就是所說的堵塞漏洞、隱匿頭緒、藏匿形貌、逃避實情,而別人不知曉,所以能夠使事情成功而沒有憂慮。揣摩此處,符應在那裏顯現,互相呼應,沒有什麽事情不可以做成。

【事典】

蘇代妙計保齊

陘山之役,趙國準備聯合秦國進攻齊國。齊王害怕了,就派田章割讓陽武給趙謀求議和,並讓公子順子去趙國充當人質。

趙王高興了,就停止出兵,並告訴秦王說:“齊國把陽武割給敝國,還派順子來當人質,想求我們停止攻擊,我讓人來向您的手下通報。”

秦王派公子他去趙國,對趙王說:“齊國先前在和貴國一同救助魏國時背叛了盟約,是不可信賴的。貴國認為這是不義之舉,就來告訴敝國,並送上二邑之地,供奉先王的祭祀以聯合敝國伐齊。現在又突然按兵不動,甚至要與齊國結盟以接受土地,這是我不能理解的。請允許秦國增派四萬軍隊攻齊,由貴國統一指揮。”

蘇代替齊國寫信給穰侯魏冉,信中說:“我聽見往來於秦、趙的人說:‘秦國準備增派四萬軍隊用來攻擊齊國。’我暗中很有把握地對敝國君主說:‘秦王聖明,老謀深算;穰侯聰慧,嫻於世故,一定不會派四萬軍隊增援趙軍進攻齊國。’為什麽要這樣說呢?那三晉聯盟是秦國最大的對手。三晉上百次地背叛秦國、欺騙秦國,秦國卻不認為這是不講信義、違背道德的行為。

“如果現在消滅齊國,就會增強趙國的力量,而趙國又是秦國的仇敵,所以,滅齊不利於秦國。這是其一;秦國的謀臣一定會說:‘攻破齊國,趙國就會疲憊,秦國可以控製趙、楚兩國。’可那齊國是一個疲弱的國家,諸侯聯合攻擊它.就如同用千鈞強弩去射一個潰爛了的毒瘡一樣容易。秦王怎麽能趁機控製趙、楚兩國呢。這是其二;秦國出兵少了,趙、楚兩國不會信任。出兵多了,趙、楚就會反過來控製秦國。齊國害怕了,一定不投降秦國,而是去投降趙、楚。這是其三;齊國割讓土地給趙、楚,趙、楚就會按兵不動。齊國再出兵為趙、楚充當先鋒,秦國就會遭到攻擊。這是其四;這無疑是趙、楚借秦之力破齊,又借齊之力破秦。為什麽趙、楚那樣狡猾而秦、齊如此愚蠢呢?這是其五;秦國攻取安邑,與齊國和好以安定此地,一定會免除後患。秦用占有安邑,韓國上黨就難於保全。攻取三晉腹地和出兵攻齊又擔心它們回不來,兩者相比,哪件事更加有利呢?所以,我暗中很有把握地告訴敝國君主:‘秦王聖明,老謀深算;穰侯聰慧,嫻於世故,一定不會派四萬軍隊去增援趙國攻擊齊國的呀。’”

諸葛亮的反釣計

赤壁大戰之後,諸葛亮趁機派人占領了荊州(今湖北襄陽一帶)。周瑜派人討還,諸葛亮教劉備用“眼淚戰術”哭得來人心軟,答應劉備暫借。劉備本無還心,這一借便借“死”了。周瑜又氣又恨,卻也老虎吃天——無處下口,隻有暗自咬牙切齒而已。

忽然,周瑜聞報,說劉備夫人死了,正在操辦喪事。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忙告訴東吳謀士魯肅,說討還荊州之計有了。魯肅忙問何計。周瑜說:“劉備如今喪妻,必會續弦。我們主公有個妹子,年大未嫁。會使刀槍。我們如今上書給主公,說假意招劉備成親,把她嫁到東吳來,軟禁在此,用他換回荊州,讓他媳婦娶不到手,我們卻達到目的。”魯肅一聽,十分高興,便去見孫權,說出周瑜的計謀。孫權自然高興,便派呂範到荊州說親。劉備卻是個重事業輕家室之人,想當年長阪坡大戰,他丟下嬌妻幼子,隻顧自己逃命,便足以說明。這番東吳召集,自知吉少凶多,怕中了“美人計”,便不想前去。哪知諸葛亮一意慫恿,說但去無妨,便將信將疑地由趙雲陪同去了。

一到東吳,趙雲便照諸葛亮的錦囊妙計,讓帶來的軍士們披紅掛綠,去市上采買成親之物,並大肆宣揚成親之事,一霎時,便傳遍了東吳都城。又依諸葛亮之計,備上厚禮去拜謁東吳元老、已故國主孫策和當今大都督周瑜的嶽父喬國老。喬國老不知底裏,忙人宮向孫權的母親賀喜。這位吳國太蒙在鼓裏,不知喜從何來。等聽罷喬國老解釋,心裏十分生氣,憤如此大事,孫權竟不來商議就自己作主,忙派人傳來孫權。孫權解釋說這隻是計謀,用妹妹作誘餌去釣劉備以討還荊州的。

吳國太不聽便罷,一聽此言,暴跳如雷,破口大罵:“你和周瑜統領六郡八十一州,無計去取荊州,竟用我女兒設美人計,傳揚出去,叫我如何做人?讓你妹妹怎麽見人?”孫權麵紅耳赤,方覺此計不妥,但木已成舟,也不好再變。母親仍在大罵。喬國老調解說:“事到如今,不如將錯就錯,真的與劉備結親。劉備也是個人物,辱沒不了令妹。”孫權說:“劉備年過半百,妹妹青春年少,如何使得!”吳國太又大怒:“早知使不得,何出此下策!明日傳劉備來,我看中了,是女婿,看不中時,憑你們處置。”孫權唯唯而退。

第二天,在甘露寺召見劉備。孫權早埋伏下刀斧手,但等母親一有半點不樂意,便將劉備砍成肉醬。哪知吳國太一見劉備方麵大耳,氣宇軒昂,心中早喜得不得了,當下即在甘露寺成親。周瑜見一計不成,再生一計,讓孫權的妹妹用柔情蜜意拖住劉備,讓他樂不思歸。哪知劉備手段比孫公主老道得多,不但沒被女色迷住,反而使出渾身解數,把公主整治得言聽計從,暗中協助劉備,一道兒弄船回荊州。

周瑜見釣魚不成,反被魚偷去了餌食,惱羞成怒,派戰船追趕。哪知孫公主已心向夫家,“餌”與“魚”已合為一體,她傳令讓手下女兵站在船邊,保護劉備軍士。孫吳將士們一見公主在船上,哪個還敢射敢攻?諸葛亮又派人接應,得以平安回到荊州。

周瑜“操鉤臨淵”,非但沒有“得魚”,反丟了“餌食”,氣得口吐鮮血,昏死過去,良久乃蘇。原因何在?其智謀水平不及諸葛亮故也,其所“釣”,對象大義在胸,不為兒女情長所動也。

早離虎穴,不做謀皮事

範蠡早年與宛令文種一同赴越國,為大夫。越王勾踐即位後,由範蠡主持軍事,與主持政務的文種攜手振興越國。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得到吳王夫差準備攻越的消息,決定先發製人,出兵攻吳。結果在吳越夫椒之戰中,越軍慘敗。越國在生死存亡關頭,範蠡提出了暫時屈辱求全的策略,主張用卑辭厚禮向吳求和,如不答應,就由越王親自到吳國做人質。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告,休戰撤兵,並允許越王到吳國做人質。於是,範蠡隨越王入吳,為臣仆三年,備嚐屈辱。一天,吳王夫差單獨把範蠡找去,對他說:“勾踐給我當奴仆,你何必還跟著他?俗話說,‘聰明婦女不嫁敗亡之家,明哲臣子不跟國滅之君’。你若拋棄勾踐歸順我,我就免除你的苦役,讓你做大官。”範蠡跪下說:“感謝大王的好意。俗話說,‘亡國之臣,不取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言勇’。我是敗國之臣,何敢再望富貴?還是讓我跟著舊主為您服役吧。”吳王見範蠡意誌堅定,隻好作罷。三年後,放勾踐、範蠡回國。

範蠡回國後,與文種等為勾踐製定了結好齊、晉、楚,表麵卑事吳國,暗中積蓄力量的興越方略;同時實行“美人計”,將自己的愛姬西施送與吳王,以使他沉溺女色,分散精力。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迅速強盛,吳國則實力削弱。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範蠡、文種建議越王勾踐乘隙攻吳。越軍以兩翼佯動、中央突破、連續進攻的戰法,大敗吳軍於笠澤(今蘇州南)。吳王夫差被越軍長期圍困,力不能支,見大勢已去,就自殺而死。就這樣,越國吞並了吳國。

為了慶祝勝利,越王勾踐下令在國都內設置高台,大擺宴席,宴請各位有功之臣。

酒宴之中,眾人難免得意忘形,到處是行酒猜令,整個高台是一片歡聲笑語,好不熱鬧。隻是越王勾踐顯得有些沉默少語,端著酒杯好久不喝一口,像有什麽心事。

滅吳首席功臣範蠡十分敏感地捕捉到了越王的反常心態表現。他知道,作為一國之君所必有的猜疑之心又完全占有了越王的心胸。他現在考慮的已經不是什麽共享歡樂,而是怎樣確保自己的江山不更姓易名了。想到這裏,範蠡不由感歎道:“這說明大王不想把滅吳強國之功歸於眾人的努力,不想與大家共享歡樂。如若不及時引退,恐怕凶多吉少。”

第二天一大清早,範蠡便到宮中向越王勾踐辭行。他對越王說:“臣下聽說,君主犯了憂愁,臣下就要四處奔走,不惜勞苦,為的是解除君主的憂愁;君主受了汙辱,臣下就該以死自責,不能苟且偷生。以前,大王您在會稽受到吳國的汙辱,我之所以沒有死,就是為了幫助大王雪會稽之恥。現在會稽之恥已經洗去,臣下的任務也已完成,特地來請求大王賜臣下死刑,以懲罰臣下使大王蒙受會稽之恥的行為。”

越王勾踐表現出十分驚訝的神情,對範蠡說道:“先生為滅亡吳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我怎麽能加罪於您呢?”

範蠡緊接著說道:“既然大王赦免了臣下的罪過,就請大王給臣下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讓臣下辭去官職,歸老於江湖之上吧。”

越王勾踐堅決不同意,他用毫無商量餘地的口氣說道:“我將與您平分越國,共同治理。如果您不答應的話,我就要殺了您的全家。”

範蠡心知越王勾踐的真實意圖所在,他無所顧忌地堅持要離越王而去。他說:“大王自然可以下令行施您的命令,可臣下仍然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第二天一大早,越王勾踐見範蠡沒有上朝,便立即命人到範蠡家中去請。誰知已經晚了,範蠡已於昨天晚上攜帶著家眷和金銀細軟遠走他鄉了。

範蠡對宦海沉浮,洞若觀火。他一語雙關地說:“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不辭而別,駕一葉扁舟,入三江,泛五湖,人們不知其所往。果不出他所料,在他走後,越王封他妻子百裏之地,鑄了他的金像置之案右,比擬他仍同自己在朝議政。人走了,留下的隻是一尊無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釣譽。但對還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踐則是另一種態度了。

範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來到齊國。此時,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風雨同舟20餘年的文種。他給文種作書一封,寫道:“凡物盛極而衰,隻有明智者了解進退存亡之道,而不超過應有的限度。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啄,鷹眼狼步,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種接到範蠡的信,恍然大悟,便自稱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為時已晚。不久,就有人誣告文種企圖謀反,盡管文種反複解釋,也無濟於事。勾踐賜文種一劍,說:“先生教我伐吳七術,我僅用其三就將吳國滅掉,還有四條深藏先生胸中,請去追隨先王,試行餘法吧。”再看所賜之劍,乃吳王當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劍,這真是曆史的一種莫大的嘲弄。文種一腔孤憤,仰天長歎:“我始為楚國南陽之宰,終為越王之囚,後世忠臣,一定要以我為鑒戒!”引劍自刎而亡。

範蠡早年師事越國理財大家計然,研習理財之道,深得其中奧妙。他到齊國後,因伍子胥之忠悃,歎為夫差所殺於是取名“鴟夷子皮”(取子胥鴟夷浮江之意),改業務農。他想:越國用計然之策能圖強稱霸,我用此術也能齊家致富。於是,耕種於海邊,不到多久,就積聚家產數十萬。齊國人聽到他很有才幹,就讓他做了相國。範蠡歎息說:“居家能致千金,做官累到卿相,一個普通人能這樣,也算達到頂點了。久享尊名,終為不祥。”於是,歸還相印,盡散家財,攜帶重寶,悄然離開,來到陶地,變更姓名,自稱“陶朱公”。他看到陶地為天下中心,交通四通八達,便於交易,便棄農從商,居不多久,又致巨富,時人凡論天下富豪,莫不首推陶朱公。

心胸狹隘,必為所害

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後,乘勝北進要攻取南郡。忽報劉備派人送上賀禮。聽來人說劉備、諸葛亮屯兵油江口,也有奪取南郡的動向,心中大驚。周瑜便以回禮為名,與魯肅率三千名騎兵徑奔油江口而來。

周瑜到達油江口見劉備軍容整齊,陣勢雄壯,心中不安。劉備、諸葛亮將周瑜接入帳中,設宴招待。談到軍情,劉備說:“聽說都督要攻取南郡,特來幫助。如果都督不要,我一定要占領。”

周瑜笑道:“我東吳一直想吞並漢江,南郡已在我手心之中,為什麽不要?”

劉備說:“勝敗可不一定。隻怕周都督拿不下吧。”

周瑜說:“我如果拿不下,那時由您去拿下。”

劉備說:“魯肅、孔明兩位先生在此作證,都督不要反悔。”

周瑜說:“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諸葛亮笑道:“都督這個話說得十分公正。先讓你們東吳去取,如拿不下,主公去取,有什麽不可以!”

周瑜、魯肅告辭後,劉備埋怨諸葛亮道:“剛才先生教我這麽說了,可轉念一想,很是不對。目前我們沒有立足之地,急切要得到南郡,如果叫周瑜取了,我們豈非一場空?”

諸葛亮說:“主公不必憂慮,盡管讓周瑜去廝殺,早晚我叫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

劉備說:“你有什麽妙計?”

諸葛亮附耳低語,隻要如此如此。

劉備大喜,隻在油江口屯兵不動,以待時機。

原來諸葛亮對攻取南郡的整個戰局發展過程已了然在胸,他料定曹操敗回許都前,必定對南郡有所安排,求勝心切的周瑜必然中計吃虧。同時也料定,周瑜畢竟不是等閑之輩,吃了敗仗一定會想辦法報複。好,讓他們雙方拚殺吧,我在旁邊可以乘虛取利。

果然,戰爭按照諸葛亮的預見進行著。周瑜先是引誘曹仁劫寨用伏兵將曹軍殺得落花流水,得意洋洋地率部直取南郡。不料,當他來到城下時,卻見城上布滿旌旗,劉備的大將趙雲威風凜凜地站立在南郡城頭,說:“周都督不要怪罪,我奉諸葛亮軍師之命,已占領了此城。”

周瑜大怒,命部下攻城。城上亂箭射下,周瑜隻得窩一肚子氣暫回營寨。誰知探子又來報告:“諸葛亮得了南郡,又派人冒充曹仁專使調荊州曹軍來救南郡,卻叫張飛乘虛襲取了荊州。”一會兒,又一探子來報告:“夏侯惇在襄陽,被諸葛亮派人拿了兵符,假稱曹仁求救,引誘夏侯惇來救南郡之時襲取了襄陽。”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往來廝殺損兵折將之際,略施小計,兵不血刃地連奪了南郡、荊州和襄陽。周瑜氣得大叫一聲,箭瘡崩裂。

之二

【原文】

古之善摩者,如操鉤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而人不畏也。聖人謀之於陰,故曰神,成之於陽,故曰明。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譯文】

古代善於揣摩的人,如同拿著釣竿坐在深潭旁,投下餌,一定會釣得魚。所以說所進行的事情日漸成功而別人卻不知道,領兵打仗日漸勝利而不使人恐懼。聖人深謀遠慮於隱秘之中,像神道玄妙,故稱作“神”,事情成功,昭然若揭,故稱作明。所進行的事情日漸成功,是積聚德行,而百姓安寧,不知道他們所以順利的原因;是積累善行,而百姓順應聖人之道,不知道他們所以這樣的原因;而天下的人把他們奉若神明。領兵打仗日漸勝利,能戰勝於無形之中,不發生激烈衝突,不耗費,而百姓不知道為什麽能服從,不知道有所畏懼,天下人把他們比作神明。

【事典】

尉繚獻策

戰國時期,為了統一六國,稱霸天下,秦王政(秦始皇)廣收人才。一天,他聽說魏國有一個名叫繚的人很有才幹,即聘為大臣,掌管全國的軍事大權,人稱國尉,又叫尉繚。尉繚與丞相呂不韋的門客李斯很熟,深知李斯能幫助秦王出謀劃策,打亂六國部屬,最終統一中國。於是,向嬴政舉薦李斯,共同研究統一六國的策略。

一天,秦王政向他請教統一六國大計,尉繚說:“當今各國勢力和強秦相比,猶如晉國,分散則容易滅亡,聯合則難以攻擊。例如,三晉聯合,智伯瑤滅亡,這個教訓大王不能不考慮。”秦王問:“怎樣才可使列國散而不合?請先生賜教!”尉繚說:“國家大事,皆取決於權臣,這些人有幾個能為國家盡忠效力,不過都想多得點財物貪圖個安逸罷了。大王為取天下,就不要吝惜府庫財物,要不惜重金賄賂各國有勢力之重臣、權臣,以亂其謀。我掐指算了算,隻需花費30萬兩黃金,各諸侯國即可滅亡。若天下盡歸秦,何患府庫無藏物。”秦王政聽了非常高興,拜尉繚為上賓、太尉,其弟子皆封為大夫。

從此,秦國拿出大量庫存金錢,派遣賓客、使者,奔走各國,視其寵臣用事,以厚禮賄賂之,探測其國情,離間其君臣和各國之間的關係。嬴政依尉繚所列消滅六國順序:韓、趙、魏、楚、燕、齊行事。一天,尉繚對秦王說:“大王可派遣王敖先去魏國,勸其向趙國求救兵。再用重金收買趙國寵臣郭開,勸趙王出兵。”尉繚認為,韓是小國,可先消滅,關鍵是趙、魏兩國。先伐魏,隻要趙國出兵,就可以此為罪名,移兵擊趙。亡趙後再亡魏。秦王政點頭稱是:“這個主意好!”滅六國大政方針一定,秦王即向魏國發兵。同時,遣使王敖持黃金五萬兩,往魏國行事任其使用。王敖到了魏國,拜見魏王說:“秦伐魏,魏危在旦夕,大王不如割地給趙,求其援救。”魏王不相信趙國會出兵。王敖謊稱:“趙國大權由郭開掌握,我與他素相友善,隻要我去見他,講明道理,我想不會有問題。”魏王信以為真,答應把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與河南省安陽市的交界處)割讓給趙國,還托王敖持國書到趙國求救兵。王敖用三千兩黃金收買了趙國重臣郭開,令其賣國求榮,對趙王進讒言:“魏亡、趙危,今魏願割鄴城之地向我求救,大王應同意。”趙王聽信讒言,不假思索地派出五萬兵馬去接收魏國鄴城。秦王聞訊立刻移兵伐趙,兩軍在鄴交戰,趙軍大敗。秦兵乘勝追擊,攻破鄴城及其他九城池,這時趙王才慌了神,忙召集群臣商量對策。大家都主張啟用大將廉頗抗秦,惟郭開反對,極力阻止趙王啟用廉頗。王敖問:“你不擔心趙國滅亡嗎?為何不勸趙王起用廉頗為將?”他漫不經心地答道:“趙國亡不亡,與我何幹?廉頗是我仇人,我怎能容他!”王敖知他是沒有一點愛國心的人,遂串通說:“趙國滅亡後你可到秦國與我共事。”隨後,又贈七千兩黃金,希望他以後有事,還要多多關照。郭開手捧光燦燦的黃金,大笑道:“我受秦王厚贈,若不用心圖報,何以為人?”

從此,這個奸臣施展渾身解數離間趙王和廉頗的關係,又離間趙王和大將李牧的關係,使趙軍迅速瓦解。當秦兵直逼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之時,他甚至勸說趙王投降,公子嘉痛罵道:“你這混蛋!先王社稷怎可放棄!”他拔劍在手說:“覆國讒臣,再敢胡言,我讓你身首兩地!”說著就要殺之,被趙王勸住。一天,郭開趁士兵防守之隙,派心腹偷偷出城將密信一封送入秦營,信中說:“趙王已十分畏懼,若秦王大駕親臨,我將力勸趙王獻城!”秦王大喜,立即親自出兵包圍邯鄲,繡著“秦王”二字的大旗嚇破了趙王的膽,郭開又趁機進讒言,讓趙王以巡城為名,打開城門把投降書交給秦王,並下令在城樓上豎起降旗。

就這樣,秦王不費任何將士、兵卒,很快滅了趙國。當秦國拜郭開為上卿時,趙王才醒悟,原來他是個內奸!但為時太晚了,趙王氣得一病不起,死於房陵。當然,任何叛徒都是沒有好下場的,沒多久郭開就被李牧的門客劫殺了。

周亞夫絕糧計

周亞夫,沛縣(今屬江蘇)人,西漢文景時期的名將。在曆史上以細柳營、“真將軍”而聞名。周亞夫起初當河南太守,未曾封侯。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個諸侯王國發動武裝叛亂。吳王劉濞親自領兵二十萬來犯,北渡淮河,會合楚軍。先向梁國進擊,又派奇兵到崤、函之間埋伏起來,伺機行動。周亞夫以中尉的身份代行太尉的職務,奉命率領大軍東進,反擊吳楚叛軍。他先擬了個先予後取、避實擊虛的策略,向景帝請示,得到景帝的同意。

吳楚聯軍“先擊梁棘壁,殺數萬人”,圍攻梁軍於睢陽。梁王劉武請求周亞夫派兵救援。這時周亞夫曾向鄧都尉(原是周勃門客)請教破敵之策。鄧都尉說:“吳兵銳甚,難與爭鋒。楚兵輕,不能久。方今為將軍計,莫若引兵東北壁昌邑,以梁委吳,吳必精銳攻之。將軍深溝高壘,使輕兵絕淮泗口,塞吳餉道。彼吳梁相敝而糧食竭,乃以全強製其疲極,破吳必矣。”周亞夫說:“善。”於是確定了‘堅壁昌邑南,輕兵絕吳餉道”的戰策。

他帶軍向東北進至昌邑,深溝高壘而防守。梁王一再派使者來向周亞夫請求援助,周亞夫按既定策略,不發兵。梁王上書向景帝報告,景帝派使者詔令周亞夫救援梁國。周亞夫不執行詔令,仍然堅守營壘不肯出兵,而派遣弓高侯韓頹當率領輕騎兵斷絕吳軍後麵的糧道,然後將大軍推進到下邑。

這時吳楚聯軍已感到進退兩難,乃回軍向下邑,要與漢軍主力決戰,多次向漢軍挑戰,周亞夫始終不出兵應戰。夜間,漢軍營中突然驚動,互相攻擊,擾亂到周亞夫帳旁。周亞夫安臥不起。過了一會,就安定了。吳軍拉到漢軍營壘的東南角,擺出在東南進攻的態勢,周亞夫卻安排在營壘的西北角加強戒備。一會兒吳軍的精銳部隊果然調到西北方發起進攻,但不能攻入。吳楚聯軍因為饑餓,不得已引軍撤退。周亞夫乘機發動精銳部隊追擊,大破吳軍。吳王劉濞丟棄自己的軍隊,帶著幾千名士兵逃跑,到了長江以南,在丹徒進行防守。楚王劉戊走投無路而“自殺”。漢軍乘勝追擊,俘虜了大部分吳楚將士,平定了許多縣邑,並懸賞黃金千斤捉拿吳王。過了一個多月,越地民眾斬了吳王劉濞的頭前來領賞。這次用兵,前後三個月,平定了吳楚七國之亂。到這時候,將領們都承認太尉周亞夫的計謀正確,隻有梁王劉武從此與周亞夫有了嫌隙。

善用忍術,以求存也

隋朝的時候,隋煬帝十分殘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朝的許多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的疑心很重,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國公李淵(即唐太祖)曾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處,悉心結納當地的英雄豪傑,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很多人都來歸附。這樣,大家都替他擔心,怕遭到隋煬帝的猜忌。正在這時,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晉見他,李淵因病未能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多少有點猜疑之心。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未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說是因為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遲早為隋煬帝所不容,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隻好隱忍等待。於是,他故意廣納賄賂,敗壞自己的名聲,故意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而且大肆張揚。隋煬帝聽到這些,果然放鬆了對他的警惕。後來,李淵終於反叛,滅掉了隋朝。

五代時期,蜀後主孟昶即位時才16歲,將相大臣都是孟知祥的老部下,自恃資曆深厚,並不把這個年幼的皇帝放在眼裏。這批勳臣舊人驕恣不法,為所欲為,公然超逾國家製定的法度,建造豪華第宅,規模巨大,浪費錢財,引起了人們的不滿。有的甚至奪人良田,挖人墳墓。其中尤以李仁罕、李肇、張業、趙廷隱最為驕縱。孟昶剛即帝位,大將李仁罕便提出要主管六軍的要求。他不但派人到樞密院提出明確的要求,還到學士院讓人照他的要求起草命令。這不僅是目無幼主,實際等於犯上作亂。這一咄咄逼人的舉動深深地刺激了孟昶,他知道這樣下去意味著自己的王位將會被人所篡奪。他當然不願意就此接受別人的隨意擺布,但他怕聲張出去會引起叛亂,如果是那樣的話,自己就無法控製局麵了。於是,他先隱忍不發,表麵上接受了他的條件,任命李仁罕為中書令,判六軍事。然後,等李仁罕進宮朝見時,孟昶命令武士將他捉住,當場殺死。

過去,昭武節度使兼侍中李肇到成都來朝見新君,他假稱腳上有病,拄著拐杖上朝,見了孟昶,不肯跪拜。李仁罕一死,他這才知道新君的厲害,嚇得魂不附體,頓時丟掉拐杖跪了下去。孟昶以其過去對自己十分倨傲,就勒令他退休,徒居邛州(今四川省邛崍縣)。

張業是李仁罕的外甥。李仁罕被殺時,他正執掌禁軍,禁軍的軍隊雖然不多,但直接掌管著皇帝宮廷的保衛,如果他造反,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孟昶怕他反叛,當時不敢動手處置他,遂千方百計加以籠絡,甚至用他做宰相,又兼判度支(財政)。張業在家裏私設監獄,關押欠債的人。他製定了一種“盜稅法”,規定稅官吞沒賦稅的,照吞沒的數目十倍罰款。稅官受了罰,無處弄錢,自然如數從百姓身上勒索。這種酷苛的稅法使得百姓難以承受,怨聲載道。孟昶聞知,廢除了十倍罰款的辦法。到了公元948年(後蜀廣政十一年),孟昶覺得自己已經積聚了一定的勢力,認為時機已到,遂與禁軍將領安思謙密謀,用誅滅李仁罕的老辦法,把張業在都堂上捉住殺死。衛聖都指揮使兼中書令趙廷隱見事不妙,自請退休。至此,故將舊臣基本上被除盡了,孟昶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國政。

孟昶在朝堂上設了匭(小箱子,相當於今天的檢舉箱),鼓勵臣下投書進諫。孟昶喜歡騎馬,又多采納方士的**,多采良家女子以充後宮,這樣以來,使得他的威望有所下降。樞密副使韓保貞直言進諫,孟昶大悟,當時便命令放還了許多宮女,還賞賜給韓保貞金數斤。有人上書論事,孟昶認為說得不對,左右近侍請求把上書的人喊來詰責。孟昶說:“我看到唐太宗剛即位時,獄吏孫伏伽上書言事,雖忤上意,卻都受到嘉許,為什麽你們卻勸我拒諫呢?”這說明他還是有些清醒的頭腦的。

孟昶在親政之初,還是頗知節儉的,表示要吸取前蜀王衍因驕奢**逸亡國的教訓,孟昶曾親筆撰寫了《官箴》,頒行各郡縣。其辭曰: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長,撫養惠綏。政存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切,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他的這篇《官箴》對帝王還是有些影響的,宋太宗雖然滅了後蜀,但他並沒有對別人的東西一概排斥,就曾取其中“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等八句,親書頒賜州縣,立於廳事之南,稱《戒石銘》。

之三

【原文】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靜也;正者,直也;喜者,悅也;怒者,動也;名者,發也;行者,成也;廉者,潔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餡也。故聖人所獨用者,眾人皆有之,然無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故謀莫難於周密,說莫難於悉聽,事莫難於必成,此三者然後能之。

【譯文】

揣摩的方法,可以運用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等方法。平就是平靜;正,就是正直;喜,就是喜悅;怒,就是鼓動;名,就是發揚;行,貴在成功;廉,就是簡潔;信,就是明了;利,就是求取;卑,是為了諂媚。所以聖人所能獨自使用的,眾人也都能運用,然而卻不能成功,是使用不得法。所以謀劃沒有比縝密更難的,遊說沒有比全部被聽從更難的,事情沒有比必定能成功更難的。這三條隻有聖人才能做到。

【事典】

唐玄宗鏟除太平

《資治通鑒》二百一十是記述的唐玄宗先後兩次鏟除危及權勢的太平公主集團故事說明這一點。

李隆基(公元685-762年),唐睿宗第三子,母竇氏,睿宗讓位於他,時年28歲,在位45年,(公元712—756年)。病死,葬泰陵。年號先天、開元、天寶。

710年,韋皇後毒死中宗,以皇太後的身份臨朝聽政,並謀害相王李旦,李隆基聯合姑母太平公主發動宮廷政變,鏟除韋氏及其黨羽,迫使少帝李重茂頒布詔書,讓帝位於叔父相王旦,仍稱唐睿宗。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當時,宮廷的內部鬥爭十分激烈,太平公主在協助李隆基政變除掉韋後以後,依仗功大,日益驕奢,不可一世。延和元年(712年)六月,睿宗自稱太上皇,把帝位傳給了李隆基。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當時宰相大多是太平公主的黨羽,劉幽求與右羽林將軍張謀想用羽林兵除掉太平的勢力,就進密言:“竇懷貞、崔浞、岑羲都是公主提拔起來的,早晚圖謀不軌。要是不早點除掉他們,一旦他們發動政變,太上皇怎麽能夠安心!請盡快除掉他們。我已經和幽求定下計策,隻等皇上下命令了。”皇帝也讚同他們的看法。沒有想到這條消息被侍禦史鄧光賓泄露了出去,玄宗大為驚恐,趕緊把他們的建議拿出來給太平公主。丙辰,幽求被抓捕入獄。當時的司法官說:“幽求他們離間姑侄骨肉,其罪當死。”玄宗認為幽求立過大功,不可殺。後來流放幽求於封州,張於峰州,光賓於繡州。第一次誅滅太平公主的權謀因為泄於外而流產,幸虧唐玄宗當機立斷,玩弄了舍車保帥的計策方才不至於“害成”。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太平公主自恃有太上皇的勢力,擅權用事,和玄宗發生了矛盾,宰相七個人,就有五個是她的門生。朝內的文武百官,一大半都依附於太平公主的勢力集團。太平公主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浞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卿唐睃及僧慧範等密謀想廢掉太子,她還與宮人元氏策劃在赤箭粉中投毒,伺機讓玄宗中毒。

丞張王琚建議玄宗盡快行事解決太平公主的事情。左丞張說與荊州長史崔日用說:“太平公主準備謀逆已經很長時間了,陛下以前住在東宮時,要想討伐她,還必須用計謀。現在您已經登上皇位,隻要下一道命令,沒有人敢不服從。萬一讓她們得誌,後悔也來不及了!”玄宗認為他們說的很在理,於是任命崔日用為吏部侍郎。

7月,魏知古舉報說太平公主準備在四日作亂,玄宗就命令元楷、慈以羽林兵進駐武德殿,懷貞、至忠、羲等在南牙舉兵響應。玄宗和岐王範、薛王業、郭元振及龍武將軍王毛仲、殿中少監薑皎、太仆少卿李令問、尚乘奉禦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定計除太平公主。

玄宗命令王毛仲帶領兵三百多人,以及一齊策劃此事的十幾個人,從武德殿進入虔化門,傳召元楷、慈晉見皇上,先把這兩人殺死。在內客省抓獲亡。太上皇聽聞有變,遂登承天門樓。郭元振上奏了此事。玄宗也來到樓上解釋事由,太上皇於是下誥給懷貞等人定罪,並大赦天下,隻有參與叛亂的人不赦,薛稷賜死在萬年獄。

太上皇正式下誥退位養誌。太平公主逃入山寺,後在家中被賜死,公主的兒子及黨羽數十人被處斬。

在玄宗的兩次行動中,第一次由於其謀劃不周密,事先泄露了消息,結果以失敗告終;第二次行動,當他獲知對方的陰謀後,周密策劃,先發製人,徹底剪除了太平公主及其黨羽,為自己登上皇位掃除了最大的障礙。

千萬不要意氣用事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在位時,年輕博學的孔熙先任員外散騎侍郎。孔熙先不滿官職低微,常對別人發怨言說:

“一個人的才學如果不為世人欣賞,那麽這個人真是太可悲了。我就是這種可悲的人,我感到不平啊。”

孔熙先的朋友勸他不要亂發議論,他告誡說:

“自古等級森嚴,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這有什麽值得奇怪呢?我們官位卑微,在人之下,隻能老實聽差,否則,等待我們的絕不是好結果。”

一次,孔熙先和上司談論學問,上司不懂裝懂,錯誤百出,孔熙先不客氣地對上司直言說:

“做官和治學是不同的,做官講究順應上意,隨機應變,而治學要嚴謹無誤,不可隨意想象。依下官看來,大人隻可當官,不能治學啊。”

孔熙先語含譏諷,上司懷恨在心,於是平添了對他的許多責難。

孔熙先心中憤怒,卻無法發泄,整日愁苦萬端。一日,他和朋友飲酒,幾杯過後,孔熙先紅著眼說:

“人在賤位,不如豬狗,我孔熙先怎會甘居人下呢?我想好了,大丈夫應做大事,縱是死了也比這樣的好。”

朋友以為他醉酒,遂沒有和他爭辯。孔熙先見朋友不肯附和自己,又發怨氣說:

“你也膽小無為,太讓我失望了,看來我們還不是知己呀。”

孔熙先很久也得不到升遷,怨恨日積月累,竟有謀反之意。

孔熙先的父親孔默之曾任廣州刺史,因貪贓枉法被貶下獄,彭城王劉義康將孔默之保釋出獄,使他免受了處罰。孔熙先記住了這段舊事,他決定擁戴劉義康,一則可以報恩,二則增加號召力,方便自己行事。

時任左衛將軍、太子詹事的範曄因受宋文帝的斥責,說過一些牢騷話,孔熙先為了拉他入夥,千方百計地討好他。二人關係親密之後,一次,孔熙先對範曄說:

“大人的才學足稱天下第一,為什麽會反居一些無能之輩之後呢?”

範曄想了想道:

“朝有奸人,他們無事生非,皇上被他們蒙蔽了。”

孔熙先陰冷一笑,挑撥說:

“沒有皇上默許,那些奸人是不敢難為你的。皇上表麵上對你親厚,可終究不願和你家通婚,這是明擺著的不信任,你不要再糊塗下去了。”

不停地挑撥和拉攏,範曄終於入套,加入了孔熙先的謀反陣營。

孔熙先打著劉義康的名號,暗中招集人馬,為謀反做準備。孔熙先的一位心腹擔心事敗,他對孔熙先說:

“大人冒此大險,成則歸人,敗則禍己,真的值得嗎?大人不足以號令天下,幹這種事實在太凶險了。”

孔熙先狂妄地說:

“我本有經天緯地之才,奈何久居下位,無以發揮。這種事對別人是難,對我卻是易如反掌,你放心好了。”

孔熙先為了讓同黨盡力,竟模仿劉義康的筆體,假造一封劉義康寫的書信。孔熙先向同黨展示這封書信,煞有介事地說:

“彭城王仁德重義,我們擁立明主,以後便是新朝的元勳。這種機會千載難逢,諸位應該珍惜慶幸啊!”

由於有人告密,孔熙先、範曄未及發難便被捕獲。孔熙先並不抵賴謀反之事,他憤憤地對審訊自己的官員說:

“我的才幹可以為相,卻隻當個散騎侍郎的小官,我為什麽不謀反呢?”

官員喝道:

“如你所言,天下將會大亂,誰又能安生過活呢?”

孔熙先不能作答。最後,孔熙先和他的同黨全被誅殺。

卑躬屈膝枉做人

張全義,生於唐敬宗寶曆元年,濮州人,原名張居言。張全義出身十分貧苦,為了生存,便到當地的縣衙裏當了仆役,曾多次遭到縣令的欺壓和侮辱。後來參加了王仙芝的軍隊,王仙芝失敗後,他又加入了黃巢起義的大軍。在軍中,張全義作戰勇敢,又精明能幹,在起義軍攻占長安後,他被任命為大齊農民政權的吏部尚書兼水運使。在當時,吏部尚書主管政府的官吏考核與任免,權力大,職位也十分重要;而水運使更是擔負著為長安百萬義軍從水陸籌集糧餉的重任。從這兩個職務可以看出,張全義在黃巢起義軍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不久,黃巢大起義失敗,張全義也像許多農民起義軍的將領一樣,投降了唐朝。當時,張全義見河陽節度使諸葛爽較有勢力,就投靠了他,諸葛爽屢次派他剿殺起義軍殘部和襲擊其他軍閥,張全義立了許多戰功。在諸葛爽的推薦保舉下,張全義被認命為唐朝的澤州(今山西高平縣)刺史。

不久,諸葛爽病死,其部下李罕之與劉經相互仇殺,都希望能占領洛陽。當時,張全義是劉經的部下,劉經就派他去抵抗凶悍的李罕之。張全義帶著劉經給他的兵馬來到前線,發現李罕之的勢力很大,而且戰鬥力很強,不僅自己,就是劉經親自前來也無法抵敵,他就投靠了李罕之,反過來與劉經為敵。劉經見張全義背叛了自己,隻得向諸葛爽的兒子諸葛仲方求援。在諸葛仲方的支持下,劉經打敗了李罕之。李罕之見劉經求救於人,也不甘示弱,就向鎮壓農民起義軍起家的大軍閥李克用求救,又反敗為勝,占領了許多地方。這樣,張全義又被李罕之保薦為河南尹。

這河南尹雖比澤州刺史的官大了些,但卻很不好當。李罕之是個隻懂得剽掠的軍閥,根本不懂得安頓流民,組織生產,因此,總是接二連三地向張全義催逼軍需物品。當時軍糧極難籌集,盡管張全義努力供應,還是無法滿足李罕之的要求。加上李罕之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對送糧官員大張撻伐,弄得無人敢去送糧。因此,他的許多部下都勸張全義反叛,可張全義總是好言勸慰,不露聲色。

張全義自己也深深地知道必須早作打算。於是,他一麵表麵上順從李罕之,在軍需方麵盡量滿足他的要求,使李罕之不起疑心;另一方麵,他也積極準備,窺伺時機。唐僖宗文德元年,李罕之再起戰端,率兵攻打晉、絳二州,張全義見時機來臨,就帶領本部兵馬占領了李罕之的河陽,自封為河陽節度使。李罕之大怒,立刻向李克用求援,前去收複河陽。張全義就已做好準備,同軍閥朱溫聯係,求他幫助,朱溫也正想擴展勢力,便欣然接納,派兵幫他守住河陽。當李克用的軍隊來到時,朱溫的援軍已嚴陣以待,李克用的軍隊隻好撤走。朱溫幫了張全義的大忙,從此,張全義就投在了朱溫的門下。

朱溫對張全義並不放心,不敢給他兵權,生怕他在什麽時候反過來咬自己一口。於是,給了他一個沒有實際兵權的檢校司空的軍銜,並仍讓他做河南尹,去河南一帶組織生產。洛陽雖是名都,但自唐朝的安史之亂以來,就屢遭破壞,等張全義治理洛陽時,隻在洛陽找到了一百多戶人家,四五百口人,這個曆史上的軍事、商業、文化重鎮已殘破到了這種程度。但張全義並不灰心,他出身農民,確實有一股吃苦耐勞的精神,他隻帶去了一百多個部下,到洛陽所屬的十幾個縣去招收安頓流民,並製定具體措施,在他的努力之下,數年之後,每個縣都招募安頓了數千戶流民。然後,張全義就趁農閑組織強壯男子練武,逐漸建立起了一支兩萬多人的軍隊。在治理洛陽時,張全義確實立下了功勞。

在他任河南尹的時候,朱溫的勢力越來越大,最後終於發展到代唐自立。朱溫用武力把唐昭宗挾持到洛陽,想廢掉唐朝,建立朱氏後梁政權。但洛陽地區是張全義的勢力範圍,朱溫生怕張全義反對他篡唐自立,就事先撤掉了他的河南尹的職務,把他封為東平王,給他換了一個中書令的虛銜。

此時,張全義已是官場老手了,他知道朱溫仍然不相信他,這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朱溫自立為皇帝的時候替他出力,取得朱溫的信任。於是,張全義替朱溫出謀劃策,把河南一帶的財力都集中給了朱溫,讓他自由地調度使用。這麽一來,朱溫真的相信張全義了,再加上張全義一再上表辭謝,說自己不配封王,無力擔任中書令的職務,弄得朱溫都有些感動。在朱溫當了皇帝後,對張全義加官晉爵,封他為魏王,讓他重做河南尹。

朱溫晚年,最大的對手就是李克用父子,因此,朱溫對一批曾與李克用有過關係的人也不放心,張全義就是他要殺掉的目標之一。張全義采取的自救措施還是獻忠心,把洛陽的財力以及自己的家財全都拿出來,支持朱溫對李克用的戰爭,這才使朱溫稍稍氣平。後來,張全義又派自己的妻子去宮中為自己說情,這才打動了朱溫。朱溫讓自己的一個兒子娶了張全義的女兒做媳婦,表示對他的信任和好感。

經過反複的戰爭,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終於打敗了後梁,於公元923年建立了後唐政權。李存勖早就知道張全義多年替朱溫置辦軍需品,十分惱恨,想把他全家殺掉。張全義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極其危險,早就做好了準備。張全義準備了上千匹好馬,送給李存勖的劉皇後,請她幫忙說話,自己又上表請罪,表示願意替他治理洛陽,李存勖覺得他還有用,就赦免了他。

後來,張全義又表忠心,李存勖的許多活動的必需品都由他圓滿地置備起來,弄得李存勖十分高興。他這種善於體貼巴結的習慣竟然打動了劉皇後,要求拜他為義父。就這樣,李存勖仍讓他做了河南尹,還任他為中書令,封他為齊王,又做了李存勖的嶽父,張全義又在新朝站穩了腳跟。

後唐莊宗李存勖荒**無恥,不善治國,隻知重用武夫和名門士族出身的人,不知重用文人和有才能的庶族出身的人,因而很快衰敗下去。在李存勖的晚年,他的養子李嗣源的勢力逐漸變得很大,大有取代李存勖之勢。恰在此時,趙在禮於魏州發動叛亂,張全義為了巴結李嗣源,就極力推薦他去平定魏州之亂。張全義的用意是很明確的,李嗣源一旦領兵出征,就會得到兩條好處,一是樹立威信,二是手握重兵,對將來篡奪帝位是很有利的。如果李嗣源真的當了皇帝,自己豈不又成了新朝的大功臣?但沒想到李嗣源到了魏州,並未與趙在禮開仗,而是與之聯手,共同進攻李存勖。這一下可把他這個推薦人嚇壞了,恐怕李存勖殺掉他,日夜憂懼,連飯也吃不下去。沒過幾天,就病餓而死。

之四

【原文】

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故曰或結而無隙也。夫事成必合於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說者聽必合於情,故曰情合者聽。故物歸類,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此物類相應,於勢譬猶是也。此言內符之應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類,焉有不相應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聽者?故曰獨行之道。夫幾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譯文】

所以謀劃一定要周密,必定要選擇意趣相投的人進行遊說,所以說結交要親密無間。事情成功,一定要合乎術數,所以道理、術數、天時三者相偶合然後功業可成。進獻遊說要能讓人聽進去,一定是情意相合,所以情意相合才會采納。事物都歸屬各自的種類,抱著柴去救火,幹燥的部分先燒著,平地上倒水,低窪地方先濕,這就是相同事物必有相同的反應,對於情勢來說,也是這樣。這裏說的內心反應與外麵揣測相適應也是這樣,所以說揣測時把握各類事物的相同點,哪裏有不呼應的?根據其情欲意向揣摩,哪裏有不被聽從采納的?所以說這是善於揣摩的人才能掌握的法則。通曉幾微之勢的人不會失去良機,成功了而不占有,曆久就能行之天下。

【事典】

晉明帝智巧脫身

晉明帝得到密報,說王敦要舉兵謀反。

明帝是個極為聰明的人,其實他早就看出王敦野心勃勃,有篡位的圖謀,但自己登基不久,王敦又重兵在握,因此一直忍耐著,待機而動。最近聽說王敦得了重病,明帝就決定趁機除掉王敦。沒想到王敦現在要先發製人,圖謀不軌,他決定親自去一探虛實。

他換上便裝,騎著一匹快馬,來到了於湖。他暗中察探了一遍王敦的營壘,然後出來。衛兵發現了他,看他長相奇特,就懷疑他是探子。這時王敦正在營帳中養病,他昏昏沉沉地睡著了,夢見了太陽環繞著城牆,他大吃一驚,從夢中醒來。正好衛兵來報,就問出了什麽事。

衛兵說:

“大將軍,剛剛有個長相奇特的人從營中出去了。”

王敦連忙起身:

“哈,一定是黃須燕卑奴來了!”

原來,明帝的母親苛氏是燕代人,明帝長相和母親很像,又長著黃色的胡須,因此王敦罵他為黃須燕卑奴。

於是他連忙下令:

“你們趕快去追,一定要抓住他,給我帶回來!”

衛兵領命,上馬去追明帝。明帝見情況有變,趕緊打馬急馳。

衛兵們發現了他,就大聲叫道:

“大將軍有令,抓住那個人!”

於是,煙塵起處,一隊人馬向明帝逃走的方向追去。

明帝打馬狂奔,但後麵的喊叫聲越來越近。他騎的是好馬,但騎馬的技術卻很一般。這時,他看見路邊有一個草棚,一個老太太在賣東西。他勒住馬,撥馬過去,給了老太太一塊銀子,對她說:

“我的朋友騎馬從後麵趕來,你把這根鞭子交給他們,他們還會給你錢的。”

他把手中的七寶鞭交給老太太,又急馳而去。

轉眼工夫,追兵到了,他們問老太太:

“看見一個長著黃胡子的人跑過去嗎?”

老太太說:

“看見了。你們就是他的朋友吧?”

幾個衛兵們互相看了一眼,說:

“有什麽事嗎?”

老太太說:

“他有件東西,讓我交給他的朋友。如果你們是,我就交給你們。如果不是,就趕快趕路,別耽誤我的時間。”

衛兵們忙說:

“我們當然是他的朋友。有什麽,快給我們!”

老太太拿出七寶鞭,說:

“先拿賞錢,再交東西!”

衛兵們隻好湊了幾個錢,才拿到了鞭子。這是皇帝使的馬鞭,當然不同一般,上麵綴著七色的寶石,因此才叫七寶鞭。

他們反複看著,不禁讚歎:

“真是一個寶物!”

“這怕要值很多銀子!”

他們小聲商量著。一個人說:

“要是捉住了那個黃胡子,這件東西就得上繳,那就沒我們的份了。現在他逃遠了,我們追不上。這鞭子我們不說,就沒人知道。再找機會把它賣了,銀子我們大家平分。”

大家都連聲叫好。他們發誓都不把這件事情說出去。然後,他們上馬,大聲叫喊著追了一陣,就回營複命,說賊人已經跑遠,追他不上。

摩到人心

戰國時說客蔡澤也是一個揣情摩意的行家。蔡澤出道以後,曾到諸侯各國遊說,但一直未能受到重用,正在他躊躇滿誌卻又無人識才的時候,他打聽到了另一說客範雎的消息,原來範雎投奔秦國,受到秦王重用,然而由於用人不當,良將自刎,叛將投敵,內外交困,秦王對範雎頗有微詞,範雎從受重用到麵臨失寵,也整天心事重重。這些情況被蔡澤掌握後,他冷靜地分析了形勢,覺得時機已到,自己有可能借機出山。

蔡澤一到秦國,首先放出風聲說:“名士蔡澤,胸懷韜略,能言善辯,智慧無窮。隻要一見秦王,就可以取相國之位而代範雎。”

範雎非常氣惱,遂叫來蔡澤問道:“有這回事嗎?”“有啊。”蔡澤答道。“那麽請擺出道理來。”

蔡澤故意說道:“先生也是明白人,難道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嗎?謀取富貴功名是人之常情,誰不想使自己益壽延年,永葆功名呢?可是曆觀各代,有的人成功了,名揚天下,有的人失敗了,性命堪憂。想秦孝公時商鞅變法革新,明法令,廢井田,開阡陌,勸民農桑,令士兵習武,結果秦國富強了,無敵於天下,這都是商鞅的功勞,可是商鞅卻遭受車裂之刑。楚國吳起勵精圖治,獎勵耕戰,裁撤冗官,使楚一時強盛於天下,可最後卻中亂箭而亡。越國大夫文種,胸懷韜略,拯救越於危亡,雪恥奮起,終於稱霸諸侯,結果卻落得個自刎廷前的下場。這三人都是蓋世奇才,為何結局如此悲慘呢?就是因為功成之後,不善於及時隱退的緣故。先生您覺得自己與這三人相比如何呢?”

蔡澤正是摸透了範雎的心理,發了一段宏論,這幾句話正說到範雎的痛處。經這一問,範雎答道:“我比不上他們。”蔡澤說:“是啊,但您的聲名、財產和地位卻遠遠超過他們,我很為您擔心啊!”

這正是範雎心事所在,蔡澤故意點出,也是想進一步觀察範雎的反應。範雎忙側身求教,說:“先生認為我應如何避禍呢?”

蔡澤抓住範雎已與秦王有隙,擔心災禍隨時降臨的恐懼心情,說:“常言說‘樂極生悲’。先生您大功告成,聲名已出,正可謂如日中天,在這種情形下,就應該學陶朱公範蠡,功成之後,飄然而去,以得善終。不然的話,隻怕是商鞅、吳起、文種的悲慘下場或許會降臨您的頭上哩!”範雎是何等奇才,蔡澤這一席話當然是一點就明,範雎連連點頭稱是。蔡澤接著說:“前車之轍。後車之鑒,識時務者為俊傑。先生何不趁此聲名正盛歸隱山中,以終天年,讓位於賢能之士呢?這樣先生既得薦賢之名,又保住了自己的功名,何樂而不為呢?”

蔡澤指出的道路,範雎雖不情願,卻也別無選擇,隻好說:“感謝先生賜教,我聽從您的忠告。”於是將蔡澤留在府中,給予厚待。

不久,範雎又在秦王麵前大力舉薦蔡澤。使蔡澤成為秦王的上賓,給予重用。之後,範雎又借故請退,秦王多次挽留未成,隻好準許所請,任用蔡澤為相國。

蔡澤憑著他對範雎處境的深入了解,揣摩透了範雎的心理,終於以三寸不爛之舌取其位而代之。

孫叔敖沉浮自如

孫叔敖原來是位隱士,被人推薦給楚莊王,三個月後做了令尹(宰相)。他善於教化引導人民,因而使楚國上下和睦,國家安寧。

有位孤丘老人,很關心孫叔敖,特意登門拜訪,問他:

“高貴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嗎?”

孫叔敖回問:

“您說的三怨是指什麽呢?”

孤丘老人說:

“爵位高的人,別人嫉妒他;官職高的人,君王討厭他;俸祿優厚的人,會招來怨恨。”

孫叔敖笑著說:

“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心胸越謙卑;我的官職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祿越優厚,我對別人的施舍就越普遍。我用這樣的辦法來避免三怨,可以嗎?”

孤丘老人感到很滿意,於是走了。

孫叔敖按照自己說的做了,避免了不少麻煩,但也並非是一帆風順,他曾幾次被免職,又幾次被複職。有個叫肩吾的隱士對此很不理解,就登門拜訪孫叔敖,問他:

“你三次擔任令尹,也沒有顯得榮耀;你三次離開令尹之位,也沒有露出憂色。我開始對此感到疑惑,現在看你的氣色又是如此平和,你的心裏到底是怎樣的呢?”

孫叔敖回答說:

“我哪裏是有什麽過人的地方啊!我認為官職爵祿的到來是不可推卻的,離開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決於我自己,因此才沒有覺得榮耀或憂愁。況且我也不知道官職爵祿應該落在別人身上呢,還是應該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別人身上,那麽我就不應該有,與我無關;落在我身上,那麽別人就不應該有,與別人無關。我的追求是隨順自然,悠閑自得,哪裏有工夫顧得上什麽人間的貴賤呢!”

肩吾對他的話很欽佩。

孔子後來聽說了這件事,很有感慨地說:

“古代的真人,有智慧的不能使他意誌動搖,美女不能使他**,強盜不能劫持他,就是伏羲、黃帝也不配和他交遊。死和生對於人是極大的事情了,可都不能改變他的操守,何況是官職爵位呢?像他這樣的人,精神穿越大山無阻礙,潛入深淵也不會被水沾濕,處於卑微地位不會感到狼狽不堪。他的精神充滿天地。他越是給予別人,自己越是感到富有。”

孫叔敖後來得了重病,臨死前告誡兒子說:

“楚王認為我有功勞,因此多次想封賞我土地,我都沒有接受。我死後,楚王為了回報我生前的功績,一定會封給你土地,你千萬不要接受富饒的土地。在楚國和越國之間,有個地方叫‘寢丘’,這個地方土地貧瘠,而且名字很不好聽。楚國人信奉鬼神,越國人講求吉祥,都不會爭奪這個地方,因此這個地方可以長久據有它。”

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要封給他兒子一塊相當好的土地,他兒子辭謝不受,隻請求寢丘之地,楚王答應了他的請求。按照楚國的規定,分封的土地不許傳給下一代,唯有孫叔敖兒子的封地可以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