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一百零五章 分清三件事
天力靈示: 這個世界隻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這三件事已經清晰地劃分了我們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隻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別人的事,隻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強加幹涉,也不應該幹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傘出去,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就得學會簡樸生活。
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就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在這個個性彰顯的時代,竟然還有如此多的父母越殂代庖,左右兒女的戀愛和婚姻,令兒女或選擇孝道,卻獨自品嚐痛苦和遺憾,或堅守愛情,卻在愧疚中掙紮,或左右為難,仍在十字路口痛苦徘徊。
這些都是誰惹的禍?這是中國人模糊的界限感惹的禍,就如心理沒有斷奶的孩子,既有獨立的願望,又有著與母親分離的深深的恐懼,同時很難形成對事物的判別,常處於兩難狀態。
中國人的早期教育常常是界限模糊的。當一個孩子自己跌倒,本應該自己爬起來,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卻看著心痛,立刻過去扶起,其實,善良的中國父母已經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愛中開始一步步缺失。
孩子慢慢長大,有能力獨自上學,但因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認為那是父母的事,於是父母背著孩子的書包,早送晚接,風塵仆仆。
孩子慢慢成年了,獨立意識開始強化,孩子覺得上什麽學校是自己的事,和誰談戀愛是自己的事,嫁給誰。娶誰是自己的事,但很遺憾,和父母的界限早已被打破,而且被打破已有很多年。而且可笑的是,孩子一邊大聲宣告“戀愛婚姻是我的事”,一邊把找自己做的工作、買自己住的房子看成是父母的事,於是父母在這種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覺得“你的高考誌願是我的事,你的戀愛婚姻是我的事”,於是開始衝突,於是開始痛苦
。
在中國,關乎高考誌願、戀愛婚姻這樣的大事,也不僅僅是父母的事。還是七姑八姨的事,那份關切似乎全是他們自己的事,看似是一份幫助,一份關心,但卻是害了孩子。因為很少有人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的,而是把自己當成了那個要娶要嫁的人,把孩子的戀人當成了自己要嫁要娶的人,然後把自己的意願拿出來,努力的充滿熱情的苦口婆心的令其意見最終得以實施。
不僅如此,孩子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戀人互動。每天計較著我愛你多些,還是你愛我多些。
不僅如此。孩子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同事互動。本不應該自己承擔的,卻不會說“不”,本應該自己承擔的,卻又常常把責任推給他人。
不僅如此,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於是他或她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自己的孩子互動。
如此繼續,會造成很多代際傳承模式,造成家庭悲劇的輪回,關係成為一種痛苦的糾纏。
中國是一個重親情和聯結,但缺乏界限感的社會。記得小時候。從城市返回農村的父母因習慣於關著院門,而遭到鄰裏非議,因為,麵對關著的院門,他們不能象走進自家院門一樣心無界蒂,院門這個界限令他們很不舒服。
如果界限感僅限於物理上的個人空間或家庭空間的話,隨著中國的城市化和對個人隱私的日益尊重,中國人的界限感已經大大增強。但是對於心理層麵上的個人空間和家庭空間,中國人的界限感依然是非常模糊的,而正是這種模糊的界限感引發了人際關係中的太多的痛苦和無奈。
同時,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很難感覺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然而,猶如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經曆不同,讀得書接觸的人不同,自然,信念係統就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有千差萬別。
如果一個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會意識到這種不同,並尊重這種不同。但如果一個人界限感模糊,麵對這種差異,會非常痛苦,於是開始抱怨和不解:“你怎麽這麽辦事?”“你憑什麽這樣對我?”“你怎麽竟有這種想法?”“你的想法好奇怪!”
所以,明確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別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讓界限感清晰起來,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衝突。如何才能跨越親子溝通之鴻溝,實現家庭的和諧,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除了以“分清三件事”為主題的親子關係處理問題的主題講座之外,還積極為會員們提供親子溝通方麵的建議,幫助會員們輕鬆解決親子衝突,優化家庭關係!
孩子生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孩子火冒三丈,父母可千萬別跟著激動,否則接下來隻會吵得不可開交。此時父母的最高行為指導原則是:他(孩子)越火,我(父母)越冷。
因為父母一旦以怒製怒,孩子就更有理由相信,他的憤怒是理所當然的:暴躁的爸媽誰受得了?既然老爸老媽態度惡劣,他也沒必要和顏悅色地回應
。此外,情緒具有感染力,當父母保持冷靜,這種情緒安定的氛圍也會逐漸對孩子起到正麵作用,有助孩子恢複平和
之心境。
批評孩子的行為,而非人格特質。如果要告訴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錯了,此時該批評的是他的行為,而不是他的人。
當父母批評的是行為,孩子明了,他隻要改進行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的印象。如果針對人格特質來做批評的話,(例如:“你這個笨蛋!”“你這不爭氣的人!”)
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對他這個人有成見。既然已看我這個人不順眼,那無論再怎麽改變,父母還是會覺得礙眼,所以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打消了改變的念頭。
對人格特質的批評語:“你怎麽這麽笨,考這麽差!”“你是個說話不算話的人,沒準時回家!”“你老是撒謊!”
對行為的批評語:“這次考試,你臨時抱佛腳的做法很不可取。”“你沒做到答應我的事,造成大家許多困擾。”“你去了網吧卻沒有告訴我,讓我很擔心。”
當孩子分享心事時,不作出早就了解的模樣。青春期孩子常常覺得自己的感受是獨特而唯一的,所以當大人一眼就看穿他們的行為動機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無趣而不爽。 比如,孩子回來告訴家長。班裏有個男孩子,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他都在低頭讀書,自己從不吃午餐。問他,他總說自己不餓。直到有一天。老師對大家說, 這個同學家裏很窮……孩子好像有了天大的發現,語帶驚奇地說:“爸, 原來是這個原因呢!”而此時爸爸卻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這樣啊。”如此“想當然”的反應,會讓孩子覺得被澆了一頭冷水,和父母交流很沒趣。
再舉個例子。周末孩子用發膠做了一個新發型(正準備出門),爸媽一眼看穿他的心事,馬上追問:“今天這個聚會有女孩子是吧?”這麽做會讓孩子舉得十分不悅,感覺好似逃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對孩子年輕的心靈來說,世界中有許多新鮮的事物,等著他們去接觸體驗。當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些成長的心得,父母應該用積極配合的態度來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聽孩子的心聲,而非父母自己的角度,就能跟孩子做真實的交流。回答上麵第一個例子,較好的回答是:“真的啊。這還真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呢!”
尊重孩子的隱私。青春期的孩子喜歡被當成大人對待。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他們保有自己的隱私。所以一些福爾摩斯的偵查舉止,其實都不該出現。例如偷聽孩子打電話,偷看孩子日記,或者是上網看孩子的留言等等,這些行為美其名曰是為了了解孩子,事實上,家長做了一個很糟糕的示範——隻有我們自認是在關心別人,就可以不在意別人的隱私。而這往往是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度的首要殺手。
所以,建議父母和孩子一起來製訂一個專屬的“孩子的隱私合同”,寫下什麽事情是父母想知道的也可以知道的,而哪些事屬於孩子的隱私。訂好後父母就該完全尊重, 不侵犯孩子的權利
。
當顧問,不當領導。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敏感,所以父母說話時的語氣就變得十分重要。如果父母開口就是下命令——
“你應該……”(你應該用功學習,你應該收拾房間……)
“你不能……”(你不能出去玩,你不能變發型……)
就說明父母自視是孩子的領導,當領導說話,孩子隻能接旨服從。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當成大人,受到尊重時才能與父母理性溝通。因此,“領導”型父母在親子溝通上常會吃閉門羹。
換一種語氣就會有效多了……
“我建議你可以考慮……”(我建議你找個時間收拾房間……)
“我建議你,……可能有……壞處。”(老媽提醒你,剪那個發型可能會讓老師 有意見……)
這樣如顧問般的開口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受到尊重,同時也能表達父母的關心之意 ,一舉兩得。因此,聰明的父母做顧問,而不是做領導,才能貼近孩子的內心。
不說“但是”。有些父母聽從心理學家的建議,常找機會和孩子交流,要聽孩子說話,於是他們耐著性子聽完了孩子要說的事,接下來就說:“是,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錯的。”
有些父母也的確花了時間稱讚孩子,說出口的卻是:“你很聰明,但是就是太懶了些”。
這些原本想傳達善意的溝通,會因為父母所用的“但是”一詞,而導致前功盡棄。
因為孩子老早就學會了,“但是”二字之前都是場麵話,隻有“但是”後麵接出口來的話,才是父母真實的心聲。
例如,父母說——
“想打球是好事,但是現在應該以學習為重”
這樣的話傳到了孩子的耳朵,他們所聽到的意思就是“除了學習,一切免談!”
父母前麵的那些善意,就完全被抹殺。所以,建議父母在跟青春期孩子互動時,要盡量避免“但是”這個詞出現在關鍵時刻的對話當中。
不說“但是”,那該說什麽呢?
建議父母用“如果……會更好”來取代:
“想打球是件好事,如果你能先把功課做完,那就更好了……”
再舉個例子:
“我知道你累了,但今晚的喜酒,你一定得陪我們去。”
這句話稍做修改,孩子聽起來就順耳多了:
“我知道你累了,其實爸爸、媽媽也很心疼,如果你能夠打起精神,陪我們去喝喜酒,還可以見到你最喜歡的堂哥,你也會很開心的
。”
澄清語意的溝通法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的意見有過多解讀,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緒反彈。為了避免這樣的誤會,父母可以用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就是做語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例如,可以如此說:“我的意思不是想管東管西,限製你的自由,我的意思是,我有些擔心,你晚上不睡覺,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
又比如:“老爸、老媽的意思不是說你的朋友都不好,我們的意思是說,他們的想法也不見得都對,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斷。”
做建設性的批評。在孩子行為不當時,父母應使用建設性的批評技巧來開口,以成功地協助孩子矯正行為。
例如,孩子早上出門,來不及吃早飯。
傷害性的批評——“你看看你,又起來晚了不吃早飯,你每天都這樣,你就是賴!”
建設性的批評做法:
步驟1:說事件
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首先應該交代自己所指的是哪一個事件。
比如:“你今早起晚了,出門沒吃早飯。”
步驟2:說感覺
父母接著應該說明自己的情緒狀態。
比如:“我很擔心,你這樣做會傷身體。”
或“我有些生氣,因為你答應要吃過早飯再走,結果卻沒做到。”
步驟3:說期望
表明自己對孩子行為改變的期望。
比如:“我希望從明天開始,你每天都吃早飯。”
步驟4:說好處
說明這樣做的優點,對孩子的好處。
比如:“我相信這樣一來,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長得更高!”
一氣嗬成,就會是:“你今早起晚了,出門沒吃早飯。我很擔心,你這樣做會傷身體。我希望從明天開始,你每天都吃早飯。我相信這樣一來,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長得更高!”
掌握了以上的原則,父母就能輕鬆地避開親子溝通的地雷。矛盾不在,和孩子就能溝通無礙!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