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叔本華(1/3)
哲人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誌。意誌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隻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係在一起,認為意誌的支配最終隻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欲望和衝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後期的散文式論述對後來哲學著作的詩意化產生了較大影響。
哲人生平
叔本華早年在英國和法國接受教育,能夠流利使用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他最初被迫選擇經商以繼承父業,在父親死後他才得以進入大學。1809年他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並在1811年於柏林學習一段時間。在那裏他對費希特和施萊艾爾馬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非常讚賞,同時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向,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他稱柏拉圖為神明般的,康德為奇跡般的,對這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但厭惡後來費希特,黑格爾代表的思辨哲學。
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學的影響,被認為是將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發表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麽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但憑這部作品他獲得了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資格,在這裏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選擇與自己認為是沽名釣譽的詭辯家的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但黑格爾當時正處於他聲名的頂峰,叔本華自然沒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隻剩下兩三個人,最後一個也不剩了,隻能淒涼地離開柏林大學。
1833年在大學裏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克福,並在那兒渡過了最後寂寞的27年。1837年,他首個指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重大差異。之後他出版了多種著述,1841年出版了《論意誌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由於這兩篇是丹麥科學院的有獎征文,於是他鄭重的說明,第一篇論文獲科學院褒獎,第二篇未獲科學院褒獎,在之後的書中他一再對丹麥科學院冷嘲熱諷,在他成名後,丹麥科學院也成了一時間的笑柄。但這本書也幾乎無人問津。1844年,在他堅持下,《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時已早已絕版,且未能引起評論家和學術界絲毫興趣,第二版的購者結果也寥寥無幾。1851年,他完成了對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結果就是這篇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使他獲得了聲譽,使他瞬間成了名人。有人寫了《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
1859年,《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在第三版序言中寫道:當這本書第一版問世時,我才30歲,看到第三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總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 叔本華在最後的十年終於得到了聲望,但仍然過著孤獨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世界靈魂";的卷毛狗,有人說這個名字是用來諷刺黑格爾,也有人說不是。1860年叔本華因肺炎惡化去世,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
作為一個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但在某些方麵他可稱為性情中人:談過戀愛;也曾被稱讚為一個詼諧且能侃侃而談的人;他每天閱讀倫敦的《泰晤士報》;脾氣火暴,曾把一個女裁縫推下樓梯(因為受不了她的吵鬧並且多次勸阻都沒有效果,他為此還特意寫過一篇論噪音)並造成她殘疾,因此叔本華需要按季度付給她終生補償。在此人過世時,叔本華寫到:“老婦死,重負釋”(obit anus, abit onus)。他的生活受人詬病,與他的哲學相悖更讓人鄙薄。羅素在他編寫的著名的西方哲學史中這麽說:假若我們根據叔本華的生活來判斷,可知他的論調也是不真誠的。在叔本華的論女性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對女性的態度,他認為女性“隻是冀求恬靜,平穩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淺顯,一言以蔽之,她們的思想是介於成人和小孩之間”“不理性”互相仇視”“總事事陷入主觀”。
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坐著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時之後,當傭人再次進來時,發現他已經依靠在沙發的一角,永遠的睡著了。
哲人思想
叔本華的學說是唯意誌論,根本特征是把意誌說成是世界的本質, 是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叔本華從根本上說是個人生哲學家,他從唯意誌論和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出發,道出人生所特有的悲劇性、荒誕、虛偽和不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在哲學家當中有許多地方與眾不同。幾乎所有其他的哲學家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樂觀主義者,而他卻是個悲觀主義者。他不像康德和黑格爾那樣是十足學院界的人,然而也不完全處在學院傳統以外。比悲觀論更為重要的是意誌第一的學說。顯然這個學說同悲觀論並沒有必然的邏輯聯係,叔本華以後主張此說的人經常從其中得到樂觀論的基礎。有許多現代的哲學家,值得注意的是尼采、柏格森、詹姆士和杜威,向來以這種或那種形式主張過意誌至上說。而且,這學說在專門哲學家的圈子以外也風行開了。於是,隨著意誌的地位上升多少等,知識的地位就下降了若幹級。我認為,這是在我們這時代哲學氣質所起的最顯著的變化。這種變化由盧梭和康德作下了準備,不過是叔本華首先以純粹的形式宣布的。因為這個緣故,他的哲學盡管前後矛盾而且有某種淺薄處,作為曆史發展中的一個階段來看還是相當重要的。
對於叔本華而言,世界分為兩部分:一方麵是表象,一方麵是意誌。主體是認識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認識的,是世界的支柱,我們每個個人正是這樣一個主體。而客體則是我們通過先驗的時空範疇去認識的事物,比如我們的身體。主體和客體共同構成作為表象的世界,故
而是不可分的。叔本華認為人們的先天認識隻有時間、空間和因果律,而這些東西都隻在表象間發揮作用、形成聯係,和意誌本身無關。感性、知性和意誌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誌的客體化。他認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誌。
人的一切行為是由意誌活動和行為活動兩方麵構成的,在叔本華看來兩者是具有同一性的。這裏好像他犯了個錯誤,即我們通常認為想做某件事和去做某件事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這是曲解了叔本華關於意誌的定義。在叔本華看來,意誌活動不是感性和知性,既思考過程的那種活動,因為這種活動屬於表象和物自體即意誌無關。意誌隻在行為活動中使自己現身。事實上它應該被理解為某種無法抑製的衝動,確切的說是盲目的衝動,某種非理性的欲求。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這種盲目的衝動,一切表象中的活動隻是使我們感覺自由的假象。意誌是一種不能被克服的東西,我們每一行為都是意誌的現身。
對於那些非生命體,純粹物理的對象,意誌似乎並不存在,但叔本華駁斥了這種觀點。他認為在無機的自然中,意誌在普遍的自然力中使自己獲得客體化。就象人類行為一樣,意誌就在那往下掉落的石頭中使自己現身。這樣,作為意誌最終呈現的問題被解決了,這一形而上學的概念就在無處不在又漫無目的永不滿足的力中使得自己現身。意誌實質上在叔本華那裏就是控製我們所處的表象世界的外在因素。
叔本華對康德是充滿讚美之情的。在對康德哲學批判的附錄標題上,他引用了伏爾泰的話: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錯而不受責難,這是他們的特權。
叔本華認為康德的最大功績不是他的認識論,而在於他劃分了表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別。他認為康德錯誤地假定知覺包括想象,將直觀和思維混淆起來。康德構造了將感性直觀和知性十二範疇共同構成經驗對象的理論。叔本華發現若按照這種理論,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東西。而且這樣一來動物要麽就具有思維,要麽就連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沒有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在康德那裏,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認為僅用直觀我們就能獲得經驗對象。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通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隻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有時被解釋是受他的家庭環境因素而造成的。他的父親易怒而憂鬱,他的母親自私而冷漠,但這不是從他的哲學層麵上來談討的。
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構建於兩個基礎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誌雖然是同一的,並且共同構成世界,但意誌是決定性的,任何表象都隻是意誌的客體化;二是意誌永遠表現為某種無法滿足又無所不在的欲求。於是世界本質就是某種無法滿足的欲求,所以從邏輯上說,它永不可能被滿足。所以如果不能滿足的欲求是某種痛苦,那麽世界就無法擺脫其痛苦的本質。人們隻是永遠試圖使自己的欲求滿足,但這種滿足卻更加證明和顯現了意誌本身,這被叔本華認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認為無論一個人是樂天派還是悲觀派,都不能擺脫根本上的痛苦,樂天派隻是對現實的躲避,是自我欺騙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對悲觀主義的懷疑者們隻能從叔本華的形而上學上進行爭論而不是爭論悲觀主義本身。
叔本華的這種論調有時候使他被認為是虛無主義者,但事實上叔本華認為生命具有某種意義,雖然它是一種消極的意義。意誌本身雖然無法逃避,但意誌本身卻體現了某種意義。在《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第四部分中,叔本華提供了一種以禁欲主義的方式來找到希望的可能。他認為人隻有在擺脫一種強烈的欲望衝動的時候才能獲得其根本上的自由,隻有打破意誌對於行為本身的控製,才能獲得某種幸福的可能。但叔本華卻又強調這種禁欲主義的行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種苦行。
除此之外,其他方麵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幾個方麵:
美 學
叔本華是個涉獵廣泛的美學家,他對音樂、繪畫、詩歌和歌劇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藝術看作是解除人類存在的痛苦一個可能途徑。在《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對柏拉圖表示了敬意,在這裏他討論了藝術以及藝術的積極意義。他認為藝術是獨立於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擺脫意誌無處不在的訴求。而這種藝術的表象和柏拉圖的理念論有相似之處。
柏拉圖的理念論是為了解釋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遇到的各種事物中,有些事物與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為它們的個體性就幾乎分辨不了。於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問題,在柏拉圖看來,隻有理念是永恒的,而經驗世界是處在不斷變化中的。叔本華意識到柏拉圖的理念論和康德的物自體有異曲同工之妙,康德認為知識隻是在認識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圖認為我們認識的經驗世界不是真正的認識對象,隻有理念才有意義。
叔本華借鑒了他們兩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體不能被完全認識但能被直接認識。意誌作為自在之物,不從屬於時間、空間和因果律,因此不是個體化地被認識。柏拉圖的理念則可以在作為意誌的客體化在客體化的對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藝術就是對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個具體顯示。這種把握和顯示同樣具有一種絕對的普遍性和超時間或空間的本質,所以它就具有這樣一種能量,能將人類從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脫出來。於是美也就具有了極高的價值。藝術家作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過理念把現象和意誌相分離,這種能力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叔本華認為藝術品具有一種超時間的本質,而音樂同時具備超時間和超空間的本質,所以音樂不隻是對理念的複製,它還更接近意誌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種更高的價值。對叔本華來說,音樂和表象世界幾乎是並列的存在。但這種美都隻能使人們從意誌那裏得到暫時的解脫,因為這種對於美的訴求隻能使人陷入意誌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倫理學
叔本華認為倫理學是很簡單的一門學科,他從人類行為的動機出發探討人類道德的基礎。叔本華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他將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隻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叔本華的倫理學大致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描繪:萬物間無差異→人、我間無差異→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愛思想
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論教育
叔本華認為我們的知識來自於直觀感覺對於客體一種直接把握,然後經由抽象思維將它概括為某種概念。因此人們在學習時應該遵循直觀知識先於概念知識的順序。他認為現實中的教育則完全相反,小孩們往往先被灌輸許多不曾接觸過的概念,隻有在他們成年後才能接觸到直觀知識,這導致了人們的判斷力直到很晚才成熟起來。這種觀點被他挪用到人際交往中,他認為孩子們隻聽到那些美好的故事,對真實生活的痛苦卻一無所知。這種現象導致了人們隨著年紀的增長,知識沒有隨之有更多的增長,而隻是通過直觀知識來排除已有的錯誤概念。
論宗教
各種宗教之間的基本差別不在於它們是一神教或多神教,泛神論的還是無神論的(佛教是無神論的),而在於它們是樂觀主義的還是悲觀主義的。
正如多神教乃許多自然勢力的人格化一樣,一神教也是整個自然勢力整個的人格化。 我不得不承認,由於我自己的哲學以及對印度思想研究的結果,我腦子裏無法容納這種思想。
耶和華乃波斯教中善神的化身,而撒旦則為波斯教中惡神的化身,善之神和惡之神是不能相離的。可是,善之神又是因陀羅的化身。
宗教和智識不可能在同一個頭腦中相安無事,它們像狼羊同處一籠,智識勢將驅趕宗教。在宗教所作的死亡掙紮中,我們看到宗教抓住道德不放,想要表示自己是道德的根源。然而真正的道德並非基於宗教,盡管宗教認可道德因此也支持道德。 信仰有如愛,愛是不能強迫的;如果要強迫別人去愛,便會產生恨,因此,最先產生不信仰的,就是這種強迫別人信仰的企圖。
誰要是嘲笑宗教,誰就會遭受嚴厲的製裁。我們可以從以上事實看出宗教的作為與道德是相悖的。
論死亡
叔本華不讚同自殺,因為自殺行為正是肯定了意誌本身的顯現。同時他也認為死亡並非什麽不好的事情,他的論點基於他的形而上學,即一切事物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他認為人們對於死亡最大的恐懼在於他們無法想象這樣一個事實:我死了,但這個世界卻仍然運行著,而這個觀點的錯誤在於人們認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歸於無。叔本華認為人類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內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變化都隻在於表象之間。出生隻是從前一狀態轉變而來的,所以不是一種無的狀態。同樣,死亡也不是歸於無,而隻是以另外一種狀態存在於表象世界中。
論命運
叔本華是一個徹底的宿命論者和決定論者。表象間受到因果律的影響,而表象和意誌間沒有聯係。意誌通過某種超因果律的卻又基於因果律的法則和表象世界發生關係。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嚴格的必然性而發生,我們所感覺到的自由意誌仍是處於表象世界的活動,而我們所觀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為都受到意誌這樣一種神秘的力量的控製。這種觀點可以被歸納為這樣一句話: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但不能想我們所想的。 叔本華的這種決定論受到了兩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薛定諤的強烈認同,他們都認為這種對自由意誌的解釋給予了他們莫大的安慰。
影響和評價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麵。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
哲學家:尼采、薩特、維特根斯坦、柏格森、波普爾、霍克海默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榮格
作家:托爾斯泰、莫泊桑、托馬斯曼、貝克特、斯韋沃
藝術家:蕭伯納、瓦格納、馬勒
詩人: 狄蘭.托馬斯、博爾赫斯
科學家:愛因斯坦、薛定諤、達爾文
叔本華是少數維特根斯坦閱讀並欣賞的哲學家之一。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尼采十分欣賞他的作品,曾作《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來紀念他。瓦格納把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叔本華。莫泊桑稱他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以叔本華的理論評宋詞;還曾借助其理論發展了紅學,成就頗高。
叔本華是早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就融匯、打通東西文化的人物。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理應予以積極而適當的評價。當海德格爾在台灣學者簫師毅幫助下研譯東方聖書――老子的《道德經》 並向東方尋找智慧之路而引起世人關注的時候,叔本華這位現代人本主義的大宗師早已默默無聞地開始了援東入西的工作。所以,在東西方文化交流領域裏,叔本華同樣是一位具有開拓影響的偉大人物。
叔本華的哲學受惠於東方思想,而他的思想,在清末民初,又影響了中國的兩位國學大師王國維和章炳麟。王和章將叔本華受東方思想熏陶形成的思想重新和東方文化貫通、融合起來。從東方到西方,然後又從西方到東方,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趣事。從今天加強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觀點看,對這一專題作點研究是有意義的。
哲人名言
人類幸福的兩大敵人是痛苦和無聊。
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占有的唯一形態。
平庸的人關心怎樣耗費時間,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時間。
庸人費心將是消磨時光,能人費盡心機利用時光。
老年時最大的安慰莫過於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
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造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的黑板一樣。
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係,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隻有它們才屬於我們。
從根本上說,隻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複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夾別人食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脫下的舊衣衫。
具有偉大心靈的人,相對於他的心靈來說,永遠是王。
愚昧無知如果伴隨著富豪巨賈,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價。
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事物本身是不變的,變的隻是人的感覺!
做學問是目的不是手段。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為怕刺紮手,就此舍之,那麽你永遠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
我們的不幸往往由於我們對於幸福的追求!我們做事之初喜歡抱著一種信念:我們一定能在世間找到某種幸福
智者,總是享受著自己的生命,享受著自己的閑暇時間;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總是害怕空閑,害怕空閑帶給自己的無聊,所以總是給自己找些低級趣味的遊戲,給自己一點暫時的快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