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 子(1/3)
哲人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昌平鄉(今曲阜市南辛鎮)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古文獻整理家——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後人把孔子的言行語錄,作成《論語》。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戰國末期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別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是也。但是,真正能獲得別人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人:要麽在社會上公信力較高的,如“老師”;要麽就是較有道德的貴族;孔子、老子屬於前者。而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還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孔子又稱“文聖”著作為:《論語》。
哲人生平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華夏族)後裔,故為子姓。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夏邑)。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顏徵在生下了孔子。孔子的偉大思想與孔子母親很大關係,其母在和他的外祖父顏襄對孔子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誕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伯”為老大,“仲”為第二,“叔”為第三,“季”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來排序,就以孟、仲、叔、季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長的(大哥或大姐)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按西漢尺23.1厘米計算,臂力過人,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為豪。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隻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製著三桓),
采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麽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麵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麵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麵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隻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亡。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曆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隻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曆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 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思想體係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製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製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製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
、";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①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麵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隻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孔子認為:";義以生利";。即先有了";義";,才能生出利。《易傳.文言》說:";利者,義之和也。";這是把對立的";義";和";利";兩者統一了起來。這種思想很符合孔子的主張,《左傳.昭公十年》記載晏嬰說:";義,利之本也。";義是利的根本。與孔子的主張也是一致的。孔子反對片麵追求功利。他認為在";利";的麵前,必須時刻以";義";來衡量是否應該取。他說,符合道義然後才去取得,這樣人們就不會厭惡他的取得。相反,";放於利而行,多怨";。①即片麵追求個人私利,並以此作為行動的指導思想,就會產生許多的怨恨。因此,孔子認為,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②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隻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裏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孔子還認為,種田的人就免不了餓肚子,而讀書的人就能做官而享受俸祿。 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製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魯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魯國又";用田賦";,即按畝征收軍賦,孔子也表示反對。①但是孔子卻主張";富民";。他從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出發,認為對民眾的剝削不應采取竭澤而漁的辦法。他在《論語.陽貨》中主張為政要寬,說:";寬則得眾";。他在衛國和弟子冉有論政,提出對民眾要";富之";。②即富民的主張。在孔子看來,民眾富足了,國君沒有不富足的;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麵,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裏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 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啟發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影響及評價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製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麵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 《論語》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哲人名言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不學禮,無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