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孟 子(1/3)
哲人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哲人生平
孟子,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待證實)。戰國時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 孟子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
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在十五、六歲時孟子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
思想體係
民本思想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曆史事例反複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讚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誌」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麵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製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製度;另一方麵,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製。孟子所設想的井田製,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采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隻有使人民擁有“恒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仁,據孟子解釋,就是“人心”。怎樣才算是仁呢?根據《孟子》一書可以概括為:第一、親親。孟子主張統治者要“與百姓同之”,“與民同樂”。第二、用賢良。“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滕文公上》)“尊賢使能,俊傑
在位。”(《公孫醜》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權。孟子公開宣揚“民為貴”、“君為輕”的口號,提倡在一定的範圍調和統治者和勞動人民的關係。第四、同情心。要求統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辦法來治民。認為這樣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歡迎和擁護,從而達到“無敵於天下”。第五、殺無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對一切殘民以逞的暴君汙吏進行嚴正的譴責,力圖把現實的社會發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軌道上來。
孟子以“仁政”為根本的出發點,創立了一套以“井田”為模式的理想經濟方案。提倡“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等主張。要求封建國家在征收賦稅的同時,必須注意生產,發展生產,使人民富裕起來,這樣財政收入才有充足的來源。這種思想,是應該肯定的。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孟子還提出重農而不抑商理論,改進了傳統的“重農抑商”的思想,這種經濟觀念在當時是進步的。孟子的“井田製”理想,對後世確立限製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的治國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及指導意義。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道德倫理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仁是一個古老的政治思想範疇。《說文》解釋仁字:“仁親也。從人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含義也不斷有所衍變。孔子論仁,則給予了更多的充實和發揮。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種意義上運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學說的理論上還不夠完整而嚴謹。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對於孔子仁的思想的發展,特別表現在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由此而生仁義禮智四德,其中心點是為仁。還進一步論述仁義禮智四者的關係,第二,在關於仁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學說。孟子以仁作為施政的出發點,要求統治者“施仁政於民(《梁惠王》上),還具體地提出了在經濟、政治等方麵的具體的仁政措施。
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範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裏,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曆史潮流,標誌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係中是一個中心環節。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 “性善論”是一套唯心主義的說法,不過,孟子以“性善論”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還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意義。
認識論
孟子的思想是複雜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義的成分居多:《孟子》書中所反映出來的關於認識論的見解,包含著許多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
在《孟子》中有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許多知能必須經曆困難,經過挫折、失敗,不斷取得教訓,受到鍛煉,然後才能得之。客觀世界有其自己的規律,是人所不能違反的。
孟子明確地看到,一切事物發展和變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進程。他在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作為比喻:寧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公孫醜》)上)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環在於掌握客觀規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據水勢就下、可導而不可遏的規律,來說明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都須如此。
此外,孟子還非常重視修養。在心性修養方麵,孟子從“性善論”這一根本思想出發,認為實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動力,完全仰仗於君子大發“仁心”。這種“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貴在一個“養”字。孟子以子思的“思誠之道”為依據,
提出了“盡心”、“知性”、“知天”等觀點,從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觀唯心主義成分的思想體係。 孟子的天道認為天是最高的有意誌的,人世間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興衰存亡、富貴窮達,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對於天必須百依百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對立麵,否認人的思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影響及評價
子曰成仁,孟曰取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張仁愛,符合當時的時代潮流,為當時的統治階級所接納。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義、善。孟子的經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遊列國,去宣傳自己的思想,但是因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這條建議不被大部分的君王所接受,這樣的狀況保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雖然是這樣,但是這樣的理念畢竟是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好的建議終究會被采納。而也就是這樣,現在我們國家的發展和建設就是圍繞著這條觀點。大家都能感受到,國家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利益還是很看重的。例如:每當有較大的災難發生,國家就會不惜動用一切力量去保護每一個人的財產與健康,最近的幾次的大地震,洪水等災難,政府則派解放軍去進行救援,隻要有生還的可能性,就一定不會放棄。與此同時,孟子把氣節也十分看重,“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對於這種嗟來之食,孟子應該是不屑一顧的。
作為亞聖,孟子的曆史影響首先與儒學聯係在一起。儒學奠基於孔子,在孔子的時代,儒學並沒有取得獨尊的地位,其主張也遠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孔子之後,墨、道、法等學派曾對儒學提出責難和批評。到戰國時代,處士橫議,諸子蜂起,百家爭鳴趨於**,儒家的地位似乎進一步受到了墨、道各家的衝擊,所謂“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便反映了這一曆史狀況。麵對來自各個方麵的挑戰,儒學不能不作出理論上的回應。這種曆史的需要,在某種意義上將孟子推向了時代的前沿。孟子在戰國時代有好辯之名,這種好辯往往帶有論戰性質,它在回應各種挑戰的同時,又從另一個方麵展示了儒學的深沉內涵與理論力量,正是通過正麵的理論建樹與積極的理論爭鳴,孟子使孔子開創的儒學傳統得到了延續,並進一步維護了其顯學的地位。唐代的韓愈在追溯儒家的道統時,曾認為聖人之道從孔子而傳到了孟子,換言之,孟子有承繼儒家精神命脈的曆史功績。從儒學的衍化看,這一評價並不為過。 孟子的時代,曆史開始進入了大一統的前夜(孟子之後一百餘年,秦始皇便完成了統一大業)。作為思想敏銳的哲人,孟子已開始注意到這一時代特征,當梁惠王問他“天下怎樣才能安定”時,孟子的回答便是:惟有歸於一統,才能達到安定。以這種曆史意識為前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構想,企望將仁政推行於天下。孟子的仁政主張包含了不少天真的幻想,難免有迂闊之處,但使天下普遍實行王道的理想,畢竟折射了走向大一統的曆史趨勢,而其仁政觀念對於抑製法家的暴力原則,亦有不可忽視的曆史價值。從孔子的仁道到孟子的仁政,儒家的道德哲學進一步展開為政治哲學,後者在曆史上形成了難以抹去的影響。
孟子從天與人,主體自由與超驗之命,自我與群體,道德原則與具體境遇,功利與道義,以及人格理想等方麵,對原始儒學作了多方麵的引申和發揮,並使之進一步係統化。正是在孟子那裏,以善的追求為軸心,強調人文價值,崇尚道德自由,注重群體認同,突出理性本質,要求人格完善等儒家的價值觀念取得了更為完備的形式,並趨於成熟和定型。如果說,孔子是儒學的開創者,那末,孟子則從不同方麵豐富和深化了儒學。
在中國儒家的聖殿裏,孟子踞於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席位上,但如此顯赫的地位並非一開始就有,而是被逐漸抬高起來的。《史記》以孟、荀合傳,《漢書.藝文誌》把《孟子》置於諸子略;由此可見,秦漢學者隻是把孟子當作有影響的大儒,視《孟子》為子書,而絕非以聖人聖典的眼光來仰視孟子其人其書。唐代韓愈始崇信孟子,他撰《原道》而以孟子為儒家“道統”的嫡傳,並且認為隻有“讀孟軻書,然後知孔子之道尊,聖人之道宜行”
哲人名言
1.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 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因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8.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隻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