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王陽明(1/3)
哲人簡介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別號陽明,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漢族,浙江餘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於陽明洞(今貴陽市修文縣)學習,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二程、朱、陸後的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觀與人生觀均載於《大學問》一文中。
哲人生平
王守仁, 弘治十二年,舉進士,第二年,授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後改兵部主事。 弘治十八年(1505年),先生“專誌授徒講學”,和湛甘泉結交,“共以倡明聖學為事”。
正德元年(1506年),一度被權宦劉瑾排擠,謫貴州龍場驛驛丞。三年,到龍場。正德五年(1510年),升江西吉安府廬陵縣知縣。
正德七年(1512年),從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升授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巡撫南贛,平定漳州詹師富、大帽山盧珂、大庾陳日龍、橫水謝誌珊、桶岡藍天鳳,浰頭池仲容等匪徒暴亂。
正德十四年六月,率部鎮壓福建地方叛亂,於豐城途中獲悉寧王反,即返吉安起義兵,水陸並進搗南昌,連下九江、南康、費時35天,平叛擒宸濠。九月抵杭州獻俘,因宦官許泰、張忠讒言,非但無功,反遭誣獲咎,太監張永設法得以免禍,即稱病居西湖淨慈寺、九華山諸寺院。
正德十六年初,始於南昌揭示";致良知";學說,終完成";心學";體係。六月升南京兵部尚書,九月歸姚,會74弟子於龍泉山中山閣,指示";良知";之說,十二月被封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但不予鐵券,歲祿亦不給。 此後6年多,丁父憂,服滿亦不召用,專事講學。嘉靖四年(1525)九月,在餘姚中天閣講學,門人300餘,並作《中天閣勉諸生》文書於壁。
嘉靖六年五月,受命鎮壓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瑤族、僮族叛亂,翌年秋平定。時肺病劇發,十月上疏告退。十一月二十九(1529年1月9日,戊子年甲子月戊子日)卒於江西南安青龍浦舟中,享年56歲,著有《王文成公全書》.(《陽明全書》)行世。
隆慶二年,皇帝再詔贈為“新建侯”,諡“文成”,頒鐵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說:“兩間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勳賢,重申盟誓。”
哲人思想
王守仁在繼承思孟學派的“盡心”、“良知”和陸九淵的“心即理”等學說的基礎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種超感性的先驗範疇的“理”為本體學說,創立了王學,或稱陽明心學。
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強調要知,更要行“知行合一”。
其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對於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之法持反對態度。事理無窮無盡,格之未免煩累,所以應該另辟蹊徑從心中尋找“理”。他認為“理”全在內心。“理”化成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所以人心自秉其精要。這就是 “心外無理”。
其次,針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她說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自稱知道,卻不實行,就不是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道是與實踐分不開的。這就是知行合一。
再次,“致良知”是王守仁學說的宗旨,對此他在五十歲時曾說:“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隻恐學者得之容易,把做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此外,王守仁對“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非常推崇,並對此有很多闡發,可謂是開“實事求是”之風之先河。
王守仁的最後教導是“四句教”,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學說的全麵概括。
王陽明的思想體係
陽明思想體係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萬物一體之仁等幾個方麵。而其思想體係的基點和出發點則建立在對朱熹
格物致知說的批判上麵。
1.對格物致知說的批判
王陽明對格物致知說的批判主要在這樣兩個方麵:一是從道德修養的角度批判其理論的內在矛盾;一是從朱熹身後的影響來批判格物致知說的";學術之弊";。從前一個方麵看,由於王陽明年輕時期曾一度篤信朱學的格物說,然而當他用這種方法去進行個人的道德修養時,便發現無論是即物去窮理,還是循序而讀書,都隻能是";物理吾心,終若判而為二";,並不足以解決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因而他對朱嘉的格物致知說便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其《傳習錄》下說:";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在他看來,朱子訓格物致知為即物窮理。欲以格天下之物而達誠自家意的目的,顯然是徒勞的。因為其格的後果隻會析心與理為二,使主觀之心與客觀之理不能統一。至於後一個方麵,王陽明認為,由於朱熹主張問學致知而不注重身心修養,遂造成其後學在道德修養方麵的知行脫離,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這種支離割裂的學術之弊必然給現存的社會秩序帶來危害,有以學術殺天下的危險。
2.心即理
鑒於朱學格物致知的教訓,王陽明主張心即理,並據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號,決心創立良知之學,從而用一種注重身心修養的學說來取代朱熹沉溺詞章、務外遺內、博而寡要、支離決裂的格物致知說。他對格物的解釋是,";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且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誠意者,誠其物之意也;致知說,他對格物的解釋是:“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豈有內外彼此之分哉嚴在他看來,格物沒有內外彼此之分,因此格物是格心之物,是去其心之不正,以本體之正。這樣,王陽明的格物便不是朱熏即物窮理的求知方法,而更偏重於為善去惡的內心涵養,從而使格物與致良知完全吻合起來。這種新的格物說,正包括了他的所謂心即理、知行日一致良知的心學觀點。所謂心即理,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不能像朱熹那樣將心與理分而為二,從而導致知與行、學問與修養的分離。為此,他繼承和發揮了陸九淵的心即理的思想,以為宇宙萬物的規嚴皆歸於吾心判斷的範疇,並由此說明進行道德修養隻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就夠了。
3.知行合一
知行問題是中國哲學中一個相當古老的問題。但知與行的先後及難易問題則是中國哲學家一直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王陽明的基本立場是主張知行合一。其大概意思是,知何同一於心之本體,知行是同一個功夫,知行合一並進不可分離等等。具體說來,他認為,知則必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真知則必行,不行終非真知;知不限於思想,行不限於行動,知行同是心的兩個方麵,即知即行。至於其知行合一的目的,據王陽明自己說,一是為吃緊救弊而發,一是為了論證知行本體本來如此。也就是說,知行合一說的核心內容是知行本體合一,重點在於強調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如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至於這裏的行,雖然含有社會實踐的意義,但說到底隻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踐履,是專指一種所謂克己功夫。在這一點上,王陽明與朱熹並沒有什麽根本性的不同。他們都是要求去人欲而存天理,隻是在方法與手段上,朱熹更多地強調以知識的增進為學聖人的基本途徑,而王陽明則以為不必在增進知識上下功夫。在他看來,學問思辨都是行,不徒朱熹所說的由問學而達到致知的一條途徑,而應該包括陸九淵所強調的尊德性、重實行的修養方法。由此可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實際上是朱陸學說的折中與調和。
4.致良知
良知的說法來源於《孟子》,其含義是指一種";不慮而知";的天賦道德觀念。王陽明對此加以發揮,並引進《大學》中的";致";字,《大學》說:";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據此,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張,以為良知即是天理,從而迸一步要求人們首先認識和恢複內心所固有的天理,並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於事事物物,那麽事事物物皆得其天理矣。即把自己的一切行為和活動都納入中國傳統社會道德規範的軌道。其要點包括:第一,良知即是天理。在孟子那裏,良知本是一種先驗的道德觀念,是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而王陽明對此則作了本體方麵的發揮,以為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把先驗的道德良知視為代表世界本
原的天理,因而良知便成為人人心中不假外求的道德本原。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惡之心,是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良知人人俱在,自聖人以至愚人,無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個判斷是非善惡的自家標準。因此,他強調,良知就是人人所具有的";心之本體";,它先驗地存在於人們的心中,人們依良知而行便會產生正確的道德行為,故而無需向外尋求道德行為的來源。第二,良知是心之本體。在王陽明看來,良知天理在人們的心中,天理的昭明靈覺就是人心之虛明靈覺。通過它,人們便能很自然地感覺或判斷出人的行為的善惡是非,從而推動良知,並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機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過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由此可見,王陽明的致良知的學說,充分強調了良知在道德修養中去惡為善的主觀能動作用,並使之成為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精神本體。第三,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改造。朱熹的格物致如說強調知識在人的通德修養過程中的作用,忽視了人心在此一過程中的能動功能。對於朱學的這一內在缺欠,陸九淵曾經表示過嚴重不滿,以為朱學的這一原則實在是支離破碎,並由此而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釋。王陽明在這一問題上,基本是接著陸九淵的思想繼續前進,如果說有所不同的話,那就是他對朱熹反複強調的格物致知進行了一番新的解釋,即將";物";解為";事";,將";格";解為";正";。這樣";格物";便是在意念發動處的件件事情中為善去惡,避開主觀意念中惡的認識,接近善的百接感覺。他以為這樣的格物便可避免";務外遺內";之弊,杜絕";支離破碎";之病。以這種格物說解釋《大學》的致知在格物,在意念的發動處為善去惡,不欺騙良知的感覺,這就是誠意。
因此可以說,王陽明的致知格物其實就是窮究吾心之良知。從而把《大學》的實踐道德思想轉變成自己的";格物致良知";的道德修養論。
5.萬物一體之仁
萬物一體之仁說,是與王陽明的";明德、親民";說相聯係和相貫通的;是他把致良知的哲學擴展到社會政治層麵,並與《大學》的政治倫理學說結合在一起而成的。他的萬物一體之仁說的意義,在於強調天地萬物以人為中心,人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人的良知也是草木瓦有的良知。按照他的這個說法,聖人之心便應以天下萬物為一體,每一個人都應將自己的良知是非推廣到天下,如此便能救社會於水火之中。
王陽明(王守仁)的著作有哲學著作《答顧東橋書》、《傳習錄》、《答友人問》、《語錄》;詩歌有《立春》、《觀傀儡次韻》、《舟山除夕》。其中《傳習錄》是其最主要的著作。
影響及評價
王陽明是十六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是影響巨大、世人敬仰的心學大師。由於聲名高隆,曆代對他的評價亦顯得複雜多變。在近五百餘年來的社會曆史中,把他推崇為聖人者有之,把他當作學術禍首者有之,把他讚美作思想革新者有之,指斥他的學說鼓吹蒙昧主義者有之。直到近代,說他是民主思想的啟蒙先驅者有之,說他是專為反動統治階級服務者有之。他的理想在封建社會裏得不到統治階層成員的理解,他的精神自由也得不到封建政權的認可,伴隨王陽明的往往是同僚的嫉妒,朝廷的排擠和打擊。但王陽明麵對嫉妒,不氣餒,反而在挫折中遊刃有餘,憑著“致良知”的自信,從中體味到精神的快樂,從而更得到了聲譽的高隆。怪不得郭沫若先生要說:王陽明“他的一生是自強不息的奮鬥主義的體現,他是偉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複活者(《曆史人物.王陽明》)。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作為軍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作為思想家,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正如梁啟超對王陽明的評價:“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勳業。”但他的一生,又坎坷波折,曆經貶謫、受誣、辭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
哲人名言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之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人生大病,隻是一“傲”字。
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人之才能,自非聖賢,有所長,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
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