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獨特的運行規律,隻要你找到了這些規律,就能比絕大多數人做得好。

找到規律究竟有什麽用呢?我來稍微解釋一下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說,學習有高效的方法,考試有高頻的考點,隻要你掌握了這些方法和考點,就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與排名。人際交往也有技巧,掌握了這些技巧,你會發現生活中絕大多數矛盾都可以避免。你會更富有同理心,別人對你的評價也會更高。再比如寫作,無論是學生時代語文考試的作文,還是現代在社交媒體上的寫作,讓人稱讚的文章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你認真研究過高考滿分作文,會發現它們一定是文采斐然且不落窠臼的,立意的角度往往新穎獨特;而那些實至歸名的高讚文章,要麽利用信息不對稱講了一件大家都不知道的事,要麽思想深刻,觸動了大眾的情緒。

那麽,怎樣才能找到這些規律呢?這裏和大家分享一條捷徑:觀察——模仿——反思——提升。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績,那就去觀察好學生是如何學習的,看看他們用了什麽樣的學習方法,看看他們是如何聽課、如何記筆記的,看看他們是如何完成作業的,看看他們在上自習的時候用什麽樣的方式保持專注,看看他們會向老師提哪些問題……你也可以去讀那些教授學習方法的書籍,比如說《學習之道》《認知心理學》《自控力》等。然後,你就要親自實踐這些方法。可能並不是每一種方法對你來說都有用,我們可以先選一兩個科目來做實驗,找出那些對自己有效的方式,然後把它們遷移到其他學科。在眾多有效的方法中,可能有一些對你來說得心應手,另一些則需要自己改進一下。

如果你想寫出一手好文章,需要去做三件事:第一,多讀書,閱讀那些名家大師是如何寫作的;第二,多寫作,模仿名家大師的行文方式,看看他們是如何把一件平凡的事敘述得生動有趣,又是如何戳到了讀者的淚點與笑點的;第三,多交流,去結交那些比你更優秀的作者,把自己的作品發給他們看,讓他們告訴你哪裏寫得不夠好,該如何改進。當你無意間看到一篇文章覺得文章優秀的時候,不要隻是停留在誇讚這個層麵,而是要去挖掘為什麽作者寫得好,在下一次寫作的時候自己也要去嚐試,這樣你的寫作水平就能得到快速提升。

我用自己寫作這件事舉例。東野圭吾的《白夜行》是我最喜歡的作品。這部作品在創作手法上最讓我震撼的地方是全書從頭至尾都沒有強烈的衝突,哪怕最終悲劇的結局也隻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在情緒突然湧出、達到巔峰的時候戛然而止。在練習寫作的時候,我嚐試寫了一段小短文,模仿了東野圭吾的風格,全文靠人物對話、衣著樣貌、人物動作和景物描寫等支撐。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那就去觀察你認為的工作能力最強的同事是如何工作的,看看他如何與客戶打交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做規劃。也許他用了什麽簡便的方法,也許你要分很多步的事情,他一兩步就完成了。僅僅是觀察和模仿還不夠,你要思考為什麽他能想到的方法而你卻沒想到,並下次試著用和他一樣的方式去思考。

“觀察——模仿——反思——提升”是刻意練習最基本的原則,也是精進任何技能的普適性規律。經驗之所以稱為經驗,正是因為人在經曆中積累的方法,能夠指導人在未來遇到類似事件時該怎麽做。如果沒有反思,它隻能被稱為經曆,並不是經驗。

反思的過程,就是找規律的過程。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反思就是要去回想自己做過的某一件事,如果成功了,是因為做對了哪些關鍵環節?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如果失敗了,是哪些關鍵環節出了問題?如果重新再做一遍這件事,之前出問題的地方要用什麽方式來解決?把這些問題的答案總結成普適性的規律,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境,就能處理得更好。

注意,我說的是找規律,而不是學“套路”;是模仿,而不是抄襲。如果你沒有找到最底層的規律,隻是學會了形式,也很難取得突破。這些規律,一定是你從實踐中發現、總結的,最終也一定應用在實踐中。要觀察那些在某一領域比自己厲害的人是如何做到的,然後想辦法縮小自己和他們的差距。

慢即是快,厚積才能薄發。我發現網上越是有關短時間內暴富的問題,關注的人數就越多。真的有那麽多一夜暴富的方法嗎?這說明很多人過於急功近利,隻看結果不問過程。但是,建造一幢高樓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地基,想把樓蓋得越高,地基就要挖得越深。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往往厲害的人都經曆過長期的沉澱。你所看到的隻是表麵的突破,卻不知在此之前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積累。

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時也讓人變得浮躁。每個人都追求快,想要快速提高專注力,想要快速提升成績,想要快速學會某種技能,於是,各種七天、十四天速成營應運而生。你滿懷期待地去參加,以為能一夜之間脫胎換骨,結果鬥誌滿滿地學了一籮筐的方法論卻不知如何應用,之後又重新陷入了焦慮。

是因為那些方法都沒用嗎?不,其實是因為知識的積累與習慣的養成本身就是一個慢過程。也許你在考試前突擊背下了所有的知識,僥幸通過了期末考試,但是,下一學期開始時你還記得多少呢?學了新的知識,你真的能把它和前麵的內容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知識體係嗎?也許你參加了一個寫作速成訓練營,老師教會你如何寫開頭結尾,如何擬標題編故事,但這樣就可以了嗎?一個吸引人的標題雖然能增加文章的閱讀量,但是如果每次讀者都發現你的內容與標題相差甚遠,他們還會再看你寫的文章嗎?

一種方法告訴了你一條捷徑,可以讓你少走彎路,但並不代表不用走路。希望大家在追求快的時候,也能夠沉下心,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打牢根基。短期來看,急功近利走得更快;長期來看,牢固的根基卻能走得更遠。

我們要學會主動學習。主動學習和走馬觀花式學習是相對的,就是說你哪裏不足就主動去補哪裏。數學學得不好就要在數學上多花時間,語文學得不好就要多看書多總結。覺得自己不會說話,那就去看提高溝通力的書籍,去參加溝通力主題的社群。自己不會管理資產,就要去上理財方麵的課,讀經濟學、會計學、投資學相關的書。如果自己情緒常常失控,就需要去學習積極心理學——而不是看到一個社群的海報就覺得自己要參加。

主動學習有什麽好處呢?一是會永遠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優先解決。你的學習會變得有目的,知道自己要學的這個知識很重要,所以更容易堅持學完,而非交了錢就拋之腦後。二是這樣學習的速度會比別人快很多,並且學得越多,就越懂得如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