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我專注修心,突破了一直困擾自己的三個心結——學會放下“精英主義”,不再在意外界的聲音,告別金錢焦慮。這三個心結其實也在困擾很多年輕人。下麵我來聊聊這三個心態上的變化是如何產生的,對我的生活和工作有什麽影響,以及我是如何應對它們的。
放下“精英主義”
“精英主義”曾經是我的心結之一。以前的我,看到一些人認知水平不高卻收入不低,總是看不起他們從事的工作;看到一些內容淺薄的文章大受歡迎,心裏總是憤憤不平;看到工作上一些能力平庸的同事與我搭檔,總是看不起他們。那時的我並不覺得自己這樣想有什麽不對。
其實,當你帶著偏見去看待一件事的時候,你就失去了從中學習的機會。後來我才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像在工作上,每一個人擅長的方麵是不同的,我們不能用別人的短板來衡量他的其他能力。
後來,我開始放低姿態,去向一些我曾經看不起的人真誠請教,詢問他們是如何做到我沒做到的那些事的。由於我真誠的學習態度,這些我曾經看不起的人也都常常毫無保留地跟我分享他們的經驗,其中的一些觀念和方法甚至打破了我的認知。我為自己曾經的偏見和格局狹小感到非常慚愧。
在我放下偏見後,我開始觀察身邊為什麽有的人相貌平平、資曆平平,但是大家都喜歡他,是他的哪些做法讓大家產生這樣的感覺;我開始觀察那些粉絲少但是黏性高的小作者身上有哪些閃光點,可以留住自己為數不多的粉絲;我開始觀察那些從事普通工作的員工,為什麽他們可以留下,而其他人卻總是被替代。
以前我覺得放低姿態、向人請教是一件羞恥的事,覺得對方既然是不如自己的人有什麽好請教的?但是現在我深深地、打心底佩服他們。當我轉換了心態的時候,身邊人的優點像金子一樣湧現在我眼前。
莊子在《大宗師》中說過,“道”就在萬事萬物之中,我們應當向一切事物、一切人學習。孔子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我真真實實地體會到,傲慢和偏見是阻礙自己成長的最大絆腳石。當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裝就裝不進去了時,我們要做的是,倒空杯子裏的水,或者幹脆換一個具有更大容量的容器,這樣才能承載更多的東西。
我以前一直在管理上“一把抓”,潛意識裏是因為我不放心,不信任別人能做好工作,覺得要親力親為,按照我既定的思路來執行,下屬才不會出錯。現在我認為,也許每個人隻需要發揮好自己的優勢,讓合適的人出現在合適的崗位就好了。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後,我放下了“精英主義”的想法。
不再在意外界聲音
有一段時間,因為被一些消息困擾,我暫停了在互聯網上的寫作。因為在互聯網上創作、被人關注的時候,有人喜歡你,同時也有人討厭你。然後那些討厭你的人就會做出一些讓你困擾的事情。比如,有的陌生人從我過往的文章中挖掘蛛絲馬跡,通過他的想象捏造出一篇抹黑我的文章,明明內容上漏洞百出,卻仍然有人信以為真;比如,我隻是客觀理性地和其他作者探討觀點上的分歧,卻被對方人身攻擊;再比如,有一些網友冒充是我的朋友,捏造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並告訴其他人這些都是我做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在為這些事情而苦惱。我很想去反駁這些信息,但是又無力反駁。因為我要自證清白的話,就需要暴露更多的個人隱私。而且我的回應會讓那些人對我更加糾纏不休。久而久之,我就漸漸喪失了創作熱情,不想再寫文章了。
後來,我可以坦然麵對這些不友好的信息了。這是因為我通過自己的修行,在心態上發生了變化。我開始知道,每個人都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而你的眼鏡和我的眼鏡並不相同,因此我們看到的世界也並不相同。我開始理解德國心理治療師海靈格所說的:“我允許別人如他所是,我允許他會有這樣的所思所想,如此地評判我,如此地對待我。因為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在他那裏,他是對的。”我開始明白,我做的事情是中性的,別人評價的言語也是中性的。而我的感受隻生發於自己的內心,我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內心的投射。
我開始練習轉念,找到每一件看起來糟糕的事情背後的積極意義。我開始繞過事件和言語,去看到他們這樣說、這樣做背後的意圖和念頭。我知道他們隻是渴望關注、渴望愛,而我被不友好地對待,是因為我過去也曾不友好地對待過別人。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在意外界的聲音,因為我開始全然地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未來的每一天我都會變得更好。
告別金錢焦慮
經過一番掙紮,我終於決定動用自己的存款了。這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講司空見慣,但對於我來說,這突破了自己多年來的心理門檻。
因為原生家庭生活不算富足,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一種非常重視物質需求的狀態。所以在每個月收到項目款後,我的銀行卡裏之前的餘額便永遠不能動,而且我每個月的開銷永遠不能超過我月收入的一半。對於我來講,不花存款是我的底線。
後來之所以能突破金錢焦慮的心結,是因為我的內心開始變得富足起來。我開始明白財富從哪裏來——財富是因我過往的慷慨而來,是我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得到的回報。財富就像籃球比賽的記分牌一樣,而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會得到相應的分數。如果隻是盯著記分牌上的數字,是不會讓自己的分數變得更多的。專注於解決問題,記分牌上的分數才會增加。
當我把注意力更多地專注於怎樣給員工、合作夥伴分享更多的收益,怎樣幫助學員賺到更多的錢,怎樣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如何慷慨地給予別人我的財富,如何選擇送給朋友們愛的禮物,如何給予社會上的弱者關懷時,財富最終都會回流到我這裏。
我的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你得不到你從不分享的東西。愛是如此,財富亦是如此。想要得到什麽,就要先給別人什麽。”當我更多地分享的時候,內心的匱乏感開始逐漸消失。
告別金錢焦慮,意味著我能比之前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我可以拿出一部分的錢來做研發投入的成本;比如,我可以沉下心來做一個當前沒有收益,但未來預期回報好的產品;比如,我可以招募到更厲害的人,付給他更高的薪酬,以創造更多的價值。以前的我隻想賺到眼下的錢,上麵說的這些事情我都做不到。
當這些心結逐一消除後,我的人生也開始隨之改變了。有時候我們一直在努力,卻一直在原地踏步,也許並不是因為缺少方法,而是因為自己的心結沒有解開。我不知道自己未來會走向何方,現在也還有其他的心結等待去解決,但我知道,每一天都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