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負責
要在真實的官場中往上晉升,口碑是很重要的。而要有一個好的口碑,最好的就是讓方方麵麵都說你好,既上麵的人也說你好,下麵的人也說你好,與你在一個層麵的人也說你好。
可是如果做不到上上下下都說你好怎麽辦?
如果做不到,那就對上負責就可以了。有時候,我們隻需要對上負責就可以了。至於下麵的人如果非要找領導反映問題,不要硬性阻攔,讓下麵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去碰碰壁也好。
比如《真實的官場》這本書中後麵所提到的,主人公楊小強帶著八名安監局新招的同誌參與王莊南社區的拆遷工作,因為這項工作很辛苦要經常加班,安監局局長一開始答應了要給這八名同誌加班飯票。可是後來,飯票突然沒有了。
於是這八名新招的同誌就想找局長要飯票,一開始找到楊小強時,楊小強知道這是個壞差事,便想辦法讓小李去辦。後來小李找了安監局綜合科科長,綜合科科長的意思是沒接到局長給他們八人飯票的通知所以飯票不能給,就把小李給駁回了。按理說這八名新同誌應該知難而退了,可是這八人太看重飯票這點利益了,非要找楊小強再去找局長再去說,理由是他們觀察到楊小強是局長很信任的人,在局長麵前說得上話,找楊小強去說應該沒問題。
如果你是楊小強,你會怎麽做?
你還需要這八個人幫著一起把社區的拆遷工作做好,說白了,這八個人在拆遷方麵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更何況,即便拋開拆遷這件事,他們日後和你還是安監局的同事,你能把他們八人全都得罪嗎/
不能!
所以楊小強不能直接否決他們,但更不能得罪局長。這種時候,楊小強隻要對上負責就好了,但這種對上負責又不能表現得太明顯,否則這八人會看不下去,並把馬屁精等臭帽子扣到他的頭上。
於是楊小強先是答應他們去找局長和綜合科科長談談,並說明,談談可以未必能談成,而為了談成就不給大家爭取太多飯票了,就一人給大家爭取五張飯票,一共四十張飯票,成功率能高些。那八人彼此眼神交流了一下,就同意了。
這個答應的過程,就是對這八人要飯票欲望的第一次降低。怎麽講呢?如果按照加班實報實給的話,那麽這八人每人都要給十幾張飯票了,累計的飯票數有上百張。而通過楊小強答應去找局長時提的要求,這八人把自身對飯票的欲望從十幾張變成了五張,欲望降低了一半多。
後來楊小強找到了局長,局長有些不高興,說飯票就不能給他們,這樣的口子千萬不能開。楊小強堅定地說道:“局長,沒問題,您說怎麽辦就怎麽辦。”這樣,楊小強雖然向局長提到了飯票的事,。但因為他說局長怎麽說就怎麽辦,所以局長並沒有真生氣。而楊小強也完成了答應他們八人的事情,沒有食言。
再後來楊小強把為飯票找局長並被局長拒絕的事情告訴了這八個人。這八個人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畢竟飯票不是楊小強管的,而且楊小強在這件事情上是已經盡了力的。但還有人依然不死心,要找局長要飯票。楊小強此時就不攔了,你要找找吧。
有的人,就隻有讓他碰碰壁,他才知道到底是怎麽回事。他既然想找局長,那就讓他單獨去找吧。
隻有碰得頭破血流,他才會明白,什麽叫做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