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晉高速公路塘沽收費站附近的匝道橋突然坍塌,有關部門勘察鑒定的結果,是因為橋上經過的五輛貨車超載,而且逆行,橋上承重偏於一側,導致橋梁垮塌。(2009年7月18日,《新京報》)

一座剛剛建成不滿五年的高速公路匝道橋,突然垮塌,原因居然是被車壓的。當然,道理也未必說不通。如果沒車在上麵通行,橋斷然不可能垮塌,就像廣州的九江橋一樣,如果沒有一隻不大的機帆船碰了一下,也不會塌。隻是,如果高速公路的匝道橋上當時僅僅有幾個行人通過,或者九江橋隻是被鯊魚撞了一下,有關部門這樣的話,恐怕就不好說出口了。

但是,常識告訴我們,橋總是要過車的,包括載重卡車,甚至也包括超重的載重卡車。一座橋剛好同時有五輛車通過,多嗎?一點都不多。塞車的時候,一座橋看上去像停車場一樣布滿了車,也是經常有的事,怎麽五輛車(即使偏重)就能把個大橋壓塌了呢?難道說,一座高速公路的橋,設計承重能力,連五輛超重的卡車都不到嗎?難道說,彎道匝道橋的設計,連偏重的情況都不曾考慮嗎?

在大學的時候,講材料力學的老師告訴我們,機械設計的實際材料耐受力,一定要比設計要求大若幹倍才行,至於橋梁、堤壩,則更是要求保險係數大上很多倍,而且,各種情況都應被列為考慮對象。可是,現在有關部門告訴我們,一座按道理比普通公路要求更高的高速公路的匝道橋,居然五輛卡車就給壓塌了。看來,以後車輛上高速,得在匝道橋上設卡,配置交通警察,指揮車輛限時限量放行。否則,不知什麽時候,橋就會突然垮塌,車毀人亡。

不管怎麽說,我們中國的建設設計是一流的,我們的建築質量也是一流的。無論出了什麽事,都是外力,尤其是不可抗拒的外力造成的。如果碰上地震,那麽都賴地震,哪怕樓房水泥不達標,鋼筋變成了鐵絲,也是地震的緣故。橋也一樣,上麵不走車,怎麽會塌呢?其實,即使紙糊的,沒有任何外力,也塌不了。比較起來,當年的韓國人真傻,一個商場突然垮塌,居然沒人說是因為顧客太多,把樓壓塌的。

一座耗資上億的橋突然坍塌,死了那麽多的人,事故鑒定,卻能在瞬間搞定。當年九江大橋的鑒定一天就完成了,這回津晉高速匝道橋的鑒定,也是一兩天的事兒。就算我們有關部門的專家本領大,工作效率高,相關的測試,材料的試驗,總得需要點時間吧?怎麽國外這樣的事情,人家一弄就是幾個月,難道人家那裏的專家都是笨蛋或者懶漢?

有意思的是,高速度的事故鑒定,結論往往出奇地一致:設計沒問題,建築施工也沒問題,材料更沒問題,問題都在外力上。扯上設計和施工,扯出的人和事難免就多,把事怪到外力上,省事,省心。加上鑒定的專家跟設計施工的部門,都是同行,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自己人怎麽能折騰自己人?就像過去攤上不孝兒子的婆婆,一說起來,事情都是媳婦的錯,自家人沒錯。

可惜,老百姓也有常識,即使編,最好也要編一個跟常識差不太遠的結論來。別一有事,就玩躲貓貓的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