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通過《關於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從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要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持的原則,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同時對離退休人員發放補貼。(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這消息,很是令人振奮,尤其是令教師振奮。
目前很多地區,教師的工資低,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甚至出現了罷教和變相罷教的現象。即使那些經濟發達的地區,也出現了收入向教育行政人員和特級教師傾斜的趨向,真正在第一線的教師,實際收入不是沒有得到提高,就是提高得很慢。總之,形成了一種事實上的“倒掛”局麵,嚴重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
有權勢的部門和人,利用手中的權力,在製定政策尤其是事關收入的政策方麵,向自己部門或者個人傾斜,已經不是一個新問題了,隻不過,這回體現在了教育領域而已。第一線的教師實際承擔教學任務,卻沒有權勢,事實上無法影響政策決定,雖然,教師的工資是得到政府特殊保障的,但時間一長,原來保障教師收入的中央政策,就未免會走樣,從重點保障教師,變成重點保障教育行政人員。其實,作為有權勢的行政官員,在工資收入之外,就存在大家心照不宣的灰色收入,如果在實際工資上也跟一線教師拉開距離,那麽實際收入的差距,就會更大,而這也將導致教師集體心理失衡。
近年來,教師個人創收,為自己掙灰色收入的問題,日益嚴重,有的地方教師該課堂上講的內容,課上不講,或者講也語焉不詳,該講,或者該重點講的東西,留到自家辦或者參與的補習班上去講。這種現象,屢禁不止,查禁了明的補習班,又冒出來暗的,或者變相的。甚至有教師利用職務便利,引誘或者強壓學生購買教輔材料,或者訂購學習報刊,從中收受回扣。這些現象,固然跟教師職業道德滑坡有關,但跟教師跟行政人員收入的實際落差造成的心理刺激,不無關係。是啊,憑什麽第一線幹活的不如二線不幹活的呀?更何況,很多地方一線教師多少年每月一千多元,還得自己掏腰包請客送禮討好領導,自己想辦法出錢發文章評職稱,壓力和負擔之重,也的確夠大。盡管教師是個體麵的職業,但在麵臨實際生活的壓力,乃至收入倒掛刺激的時候,縱然個人的道德水準不低,但時間一長,也會由良入娼,走入灰色地帶,把自己染成灰色。
此次國務院對此問題有了處理意見,邁開了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但是離問題的解決,還有相當距離。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目前的辦法,還是地方統籌,中央支持。雖然省一級的財政狀況要比市和縣要好一點,但在目前分稅製的格局下,讓各省出這樣大的一筆明顯是有去無回的資金,依然是有困難的。眼見的可能性是,為了落實國務院的精神,各省肯定要讓市縣自己想辦法,最後不是落實不下去,就是拆了東牆補西牆,或者寅吃卯糧,難以持久,留下一堆隱患,平白增加新的上訪人員。
事實上,一線教師工資低的問題,是跟目前教育體製的問題連在一起的,而目前教育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行政當局,尤其是中央的教育行政部門權力過大導致的,中央教育行政部門權力的膨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掌握在他們手裏的資金過多,形成了巨大的資金杠杆,使得所有的中小學和各個大學不得不聽命於它。但是,這種來自上麵的資金,花起來又往往很不合理,存在巨大的浪費。而中央教育行政部門之所以形成今日巨無霸,就是因為分稅製導致優質稅源集中在中央,上麵的錢花不完,下麵的錢不夠用。中國的教育投入本來就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而這點投入,也是地方占大頭,中央占小頭,收走了百分之七十五稅收的中央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僅占百分之十,而這點錢,又集中在行政部門,集中在上麵。本質上,這種現象,跟第一線教師工資低,而管理者收入高的格局是一致的。具體做事的部門沒有錢,不做事的所謂管理者,卻掌握大量的資金。更嚴重的是,行政權力過大,勢必導致教育偏離正常的軌道,滑向行政化導向,違背教育規律的方向,使得教育不僅問題叢生,而且民怨沸騰。
有識者早就指出,現在教育的問題,不是教育部門錢少,而是錢太多了,總量上的教育經費雖然不足,卻有太多的錢,集中在上麵,強化了衙門,弱化了教育。因此,改善教師待遇,最好能成為教育改革、係統改造的一部分,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兒出了問題,就在那裏補上一個補丁,而且還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補丁。